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湘潭城乡一体化发展_第1页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湘潭城乡一体化发展_第2页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湘潭城乡一体化发展_第3页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湘潭城乡一体化发展_第4页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湘潭城乡一体化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湘潭城乡一体化发展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湘潭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引擎”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与难点

三、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湘潭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引擎”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引擎”

(一)新型城镇化的含义(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代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产业结构为支撑,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市化,全面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路子。

新型城镇化的含义传统的城市化: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变动来衡量,即“人口转移型”的传统城市化。它强调的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

新型城镇化不仅强调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更强调结构转型即地区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新型城镇化更关注人的发展需要,强调城市化进程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融。各历史阶段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城市阶段发展状况城市建设经济功能城乡关系古代城市城市规模很小,数量很少市政设施简陋,生活条件落后手工业集中地、农产品集散地城市相对封闭、城乡分离近代城市城市规模扩张,数量猛增市政设施完备,生活条件改善机器大工业、商贸物流中心城乡对立、差距拉大现代城市城市规模相对稳定,数量持续增加市政设施优越,生活条件完善第三产业中心、城市功能多元化城乡差距缩小、逐渐融合未来城市形成大都市连绵区和新兴小城市城市信息化、园林化、生态化信息流通、管理和服务中心城乡一体化“四宜”:的良好环境:宜居、宜业、宜学、宜乐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

2007年初,重庆与成都同时被确定为“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由此城乡统筹拉开新的序幕。当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把统筹城乡发展列为几大统筹之首,并明确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把它作为全党全国人民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也因此迎来新的高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代意义:1、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看,已具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条件。2、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看,必须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发展。3、城乡一体化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湘潭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引擎”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与难点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与难点(一)经济发展实力不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薄弱

(二)相应配套政策缺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力有限

(三)现行规章制度陈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受阻

(四)农村教育水平低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智力不足

(五)理论学习研究滞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认识不准

成都要解决和探索的是城区与郊区(郊县)、大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的城乡统筹发展,主要的障碍在于产业集群度较低,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较强,农业加工业规模偏小,行政管理部门存在分工过细、行政主体重叠、城乡分治等。

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

2003年开始试点,首先推广双流等地的“三集中”模式,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化经营大户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

2004年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部署,重点在土地产权制度、城乡户籍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试点。

2005年推广新都区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三同步”经验:失地农民安置区规划与就业规划同步,居住区建设与农民培训同步,项目引进与扩大就业同步。

2006年提出城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推进战略。2007年正式成为全国城乡统筹实验区后,提出“全域成都”的统筹理念和“一区两带六走廊”的发展格局。2008年实施《城乡规划法》和推进农村土地及房屋产权制度改革。2009年“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管理体制的一体化,以及“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目标。成都用文化内涵提升生态农业的品味

锦江区“五朵金花”将文化内涵注入花卉产业,形成春有红砂之百花、夏有万福之荷花、秋有驸马之菊花、冬有幸福之梅花的四季主题花卉。在幸福梅林建有咏梅碑林、诗廊、梅花博物馆,在江家菜地建有农业文明记忆馆,在东篱菊园建有邱家祠、民俗工艺作坊,变单一的农业生产为吸引市民体验休闲的文化活动,使文化产业与农业产业相得益彰。

“五朵金花”四大景致:荷塘月色、东篱菊园、江家菜地、花乡农居幸福梅林美景

实行新居工程部分地区提前建设的专用以集中安置该区域农村居民的城市化居住小区。即纳入城镇统一规划,统一供地,统一按城镇居住小区的性质和标准,统一配套小区路、水、电、气、通讯和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卫生、商贸、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组织和引导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转变,解放土地以利集中使用。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湘潭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引擎”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与难点

三、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为切入点。以“业”兴“城”,做大做强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县城,提升人口承载能力,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

——李克强总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强化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引领推进城乡一体发展项目带动拓宽城乡一体发展资金投入健全城乡一体发展体制机制城市定位:强化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引领切实加强对重点区域的规划引导和控制

规划引领城市功能分区创新绿谷东部新城生态绿心创新城市化地区农业产业布局泉塘子、梅花村——农业高产复合发展模式示范。云湖桥、易俗河——农产品深加工+传统轻工业加工,低污染、劳动密集型乡镇工业发展示范。湘潭西商贸物流园——“城市—重点镇—一般镇”三级农产品市场体系。湘潭农博园——生态农业与都市休闲旅游、乡村文化保护示范。湘潭雨湖区+易俗河、云湖桥——农业技术与信息服务中心+多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业产业分布: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区服务业布局韶山红色旅游中心泉塘城乡服务中心易俗河职业教育中心河西商业中心双马物流中心河东商业中心竹埠港商务基地昭山旅游基地九华物流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强化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引领切实加强对重点区域的规划引导和控制

加强规划引导彰显城市特色和魅力

规划引领城镇化进程:旧貌换新颜城市色彩的选择恩施女儿城强化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引领切实加强对重点区域的规划引导和控制

加强规划引导彰显城市特色和魅力

进一步强化规划的权威性

规划引领城市色彩方案的实施规范“小广告”根治“牛皮癣”推进城乡一体发展项目带动加强标志性产业项目的建设

标志性产业:湘电风能开发荷兰风力发电项目推进城乡一体发展项目带动加强标志性产业项目的建设

加强标志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湘潭新火车站推进城乡一体发展项目带动加强标志性产业项目的建设

加强标志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城镇化建设的思考:新景营造与古迹保护拓宽城乡一体发展资金投入切实加强城镇建设的战略引资

切实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

建立灵活可变的就业组织体系,设立“城市-重点镇”的两级农业技术培训和城镇职业培训机构.

构筑乡镇级道路网体系,设立联系城乡的公共交通体系,保证本片区的公共交通可达率至90%以上,形成“居住在乡村,工作在城市”的新型空间组织模式。

对城乡耕地占补平衡、村镇工业开发权转移、城乡资源开发协作、城乡环境保护转移支付、城乡能源协作利用等方面的全新尝试,推动城乡工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与再生型转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速土地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拓宽城乡一体发展资金投入切实加强城镇建设的战略引资

切实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

着力经营好城镇资源

湘潭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湘潭县、湘乡市被列为全国“粮、猪‘百强’县”。著名的农副产品有茶叶、晒黄烟、蚕茧、柑桔等,特别是盛产湘莲,湘潭县被命名为“中国湘莲之乡”;竹木资源也很丰富,现有中路铺镇的竹木市场和恒盾的竹制砧板及竹原素饮料等产品。丰富的村镇经济资源——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

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继续执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市场价格过低时对生产者进行补贴,过高时对低收入消费者进行补贴。农业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增加对粮油猪等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扶持牛羊肉生产。

拓宽城乡一体发展资金投入切实加强城镇建设的战略引资

切实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

着力经营好城镇资源

合理安排、统筹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建设

长塘社区的经验:

统筹城乡发展,为两型建设集约使用土地提供借鉴。健全城乡一体发展体制机制理顺城镇建设管理体制

创新城乡规划建设体制

创新城乡统筹发展体制

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第一,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第二,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