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_第1页
2024年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_第2页
2024年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_第3页
2024年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_第4页
2024年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工整地书写11个生字,理解"晶莹、赏赐、节制、枯竭、滥用、威逼、希望、破

裂、亲善可亲”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说出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课文中比

方、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联系实际思索,"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简单破裂了广这句话的含义,相识细心爱护地

球,爱护地球生态环境是燃眉之急的事。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比方、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心灵深处相识"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树立起细心爱护地球,爱护地球

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懂课文介绍了地球哪些方面内容,学习文中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具打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L宇航员拍摄的蝌图片

学生细致视察图片,然后结合自己对地球的了解,同桌间相互沟通。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板书: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

3.释题,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是一个怎样的地球?

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些方面内容?有哪些让你感受最深?

是什么感受?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2)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后沟通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就自己感受深的词语、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留意课文写了地球哪些方面的内容?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

法与修辞手法?

3.全班沟通(围绕课文写地球哪些方面内容,沟通感受、说明方法、修辞手法),老师依据学

生的回答进行重点内容。板书:漂亮壮丽、亲善可亲,渺小资源有限,生态灾难无处可去,细心

爱护

4.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看出这篇文章是关于环保主题的,文章先讲了地球的漂亮与可爱,

接下来又讲了地球上资源有限,人类的一些行为会造成生态灾难。假如地球被破坏,人类将别无

去处。最终提示人们要爱护地球。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L依据板书的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概拈内容后,老帅引导学生说出概牯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朗读课文,相互评价

L想一想,应当怎样来读这篇课文?

2.读给同桌听,然后相互评价。

3.指名一位同学读给大家听,师生评价。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L练习书写生字词语。

2.抓重点词句,深化研读课文。

教具打算课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诗歌,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诗歌《地球累了》(节选),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2.老师总结,导入新课:那是一种心理的纠结,那是对人类愚昧无知的感叹,那是一种对环

境的忧虑。宇航员遨游太空,乜发出感叹。读出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蝌太可爱了,同时

又太简单破裂了!)

二、围绕感叹,研读课文

1.地球的"漂亮壮丽,亲善可亲”

Q)学生齐读宇航员遨游太空所见的地球。

学生齐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漂亮壮丽,亲善可亲。"

(2)联系实际,相识"地球太简单破裂了"这一观点。

补充资料: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带来的后果。(臭氧层对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极

强的汲取作用,能汲取高强度紫外线的99%,从而拦住了太阳紫外线对地球上人类和生物的损

害。一旦臭氧层遭到破坏,紫外线便会增加,则全球气候会变暖,人类生命健康堪忧。)

2.地球的“渺小"

(1)在群星绚烂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宇宙,,与"扁舟"对比,想象出地球的渺小。)

(2)结合地球的一些实际数据,相识"地球太简单破裂了"这一观点.

半径:约六千四百千米

表面积:大约5.1亿平方公里

世界人口:截止到20xx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

可供人类居住:约0.8亿平方公里

3.地球"自然资源有限”

(1)矿物资源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改变才形成的。地球无私地、慷慨地向我

们供应矿产资源。体会地球太可爱了。

(2)联系实际,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必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那时人们将没有煤、

石油、自然气、金属矿,人类须要的工业原料就没有了,进而相识地球太简单破裂了。

4.地球的"生态灾难"

(1)人类生活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

类服务的。何为"原来"?去掉"原来",读出地球的可爱;加上"原来",读出这句话的言外之

意。

(2)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联系实际绽开会议与想象,体会地球"太简单破裂

了"。

污水排放,乱欣滥伐,捕汆野生动物,废气排放,滥用化学品等。并由此绽开联想,想到不

堪的后果。

三、层层深化,得出结论

1.科学家证明什么?是何意?科学家设想什么?是何意?

(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其次个星球。说明人

类要爱护地球;科学家设想在火星或月球上建立移民基地。这是为了让读者想象,假如有移民基

地,人们都去居住也是不行能的事情,进一步突出爱护地球的重要性。)

2.绽开想象,说说人类别无去处的结果?

3.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列出爱护地球切实可行的方法。

四、书写字词,拓展练习

L正确工整地抄写课后11个生字,15个词语。

晶莹、遥望、赏赐、慷慨、毁坏、目睹、交织、贡献、节制、枯竭、滥用、威逼、希望、破

裂、亲善可亲

2.谈谈对“如何去爱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想法。

板书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

漂亮壮丽、亲善可亲,渺小

资源有限,生态灾难

无处可去,细心爱护

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

资源,爱护环境”。

课文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

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

临着资源枯竭的威逼;然后用科学家探讨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

其次个适合的星球上;最终告知读者:人类应当细心爱护地球。课文采纳了多种说明方法,科学

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学问,有力地说明白"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

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化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

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爱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虽然只是科学小品文,

可却洋溢着作者滚烫的情感为地球的现状而沉痛为地球的命运而担忧为地球的遭受而愤慨,

为地球的前途而呼喊。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说明文用词的精确、严谨,领悟文

章的说明方法。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宇宙与地球感性相识很浅显,而对文章内容没有一个很深的了

解是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会深刻。因此,我首先组织学生在课前收

集阅读有关宇宙与地球的有关书籍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去充分地感受并在第一课时进行沟通,

让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也产生了深厚的爱好。

因为是其次课时的授课,所以设计的第一个环节便是回顾旧知,整体感知。一起先我首先通

过"课文内容我会填"这个环节请学生回顾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通过归纳概括"课文写了关

于地球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这一问题来对课文内容进行再一次地隘理。在品读课文环节,则通

过宇航员发出感叹中"可爱"与"易碎"这两个提纲挈领的关键词来深化地来学习课文内容体

会语言的精确性,感悟文章的情感。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觉得还有许多学问点落实不够到位。现就这堂课作以下几点教学反思:

一、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让学生体会地球的漂亮、眇小时,在学生读了句子有了理性的相识后,冉辅以课件演小,

就更加形象地展示了地球的漂亮、渺小,使学生对地球妈妈的感性相识更加丰富生动,这时再次

读文,理解和朗读就匕破到位了0

二、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的补充有关图片资料:

人类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

感悟。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组文字资料:地球资源的现状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更让学生深深地

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简单破裂了!”的感叹的意义了。进而组

织学生探讨,拓展延长,人类的出路何在?你看了这些后有什么想对人类(地球妈妈、自己)说的

话语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该怎样爱护地球。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在

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人类只有一个i也球,必需细心爱护地球!"最终成了全部学生的

呼声。

三、在其次个教学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自主读书,边读边划,联系课

文,深化思索。我依据教材特点,采纳了变序教学的方法,首先抓住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

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简单破裂了!"的感叹?这一问题直奔主题,再辐射全文,

避开了琐碎的、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同时也突出了文章的重难点。

回想起这一节课,还有一些不足和缺憾: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

要注入臼己的感情以外,还要留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气。

二、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足够。匕似口对于生态灾难的理解,沟通

的就不够充分,这一点应当向丁老师学习,给学生充分沟通的时间来展示。

三、文章中语言的严谨、用词的精确体会不够到位。如:"原来"、"至少"等词语的运用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的特点。课后,我想与其用讲解、换词的方法,还不如先引导学生用"原

采、至少”等词造句,冉来讲句子的意思,或许学生的体会就比较深化。

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2

教学目的:

L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一、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

2、思索:

你是怎样理解"只有一个地球"这个课题的?

课文为什么要以"只有一个t也球"为课题呢?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二、检杳反馈学生的自学状况

1、检餐字词的学习状况。

(1)组词

渺()矿()赐()慷()

秒()旷()场()康()

慨()滥()睹()堵()

概()监()赌()

(2)理解词语

慷慨:本文指不吝惜。

节制:限制或者限制。

渺小:微小。

遨游:随意游历。

绚烂:形容光彩显明刺眼。

亲善可亲:看法温柔,可以亲近。

枯竭:用完,断绝。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

3、说一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学问?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整体感知课

文。)

4、再读课文,找到不理解的地方,用笔标画在书中。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课文每个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2、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一段的段意以及分段的依据。

(课文共分为四个段落。分段的依据:依据不同的内容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介绍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

其次段:(3——4自然段)介绍地球的自然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第三段:(5——7自然段)介绍人类不能希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

第四段:(8——9自然段)我们要细心地爱护地球。

3、指名分段读读课文。

四、老师小结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其次课时

教学目的:

L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加爱护环境的自觉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只有一个地球》,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那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

面介绍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为什么说假如地球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下面,我们就来深

化地学习课文。

二、逐段学习,落实训练。

(-)讲读第一段

1、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原委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跟随宇航员一起到太

空上看一看地球。

请你在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探讨。

板书:漂亮而渺小

2、关于"美",思索: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地球美?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地球的美?

协作挂图指导学生.从中找出:"蓝色""白色的纹痕""水蓝色的纱衣"。

理解分析比方句"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漂亮壮丽、亲善可亲」

的含义,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都是说明有了地球才有了人类和一切生命。)

3、学习关于“小"。

用学习"美"的方法学习关于"小”。

要求:看图、读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寻答案,全班进行沟通。

老师在学生探讨沟通探讨后进行归纳总结:

(1)夕I」数字:格至6300公里。

(2)打比方:一叶扁舟。

(3)作匕儆:地球——宇宙

4、理解"人类活动范围小",方法同上。

5、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6、老师小结: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是漂亮的、壮丽的,然而它又是渺

小的。我们人类所生活的范围更是很小很小。我们应当珍惜它、爱惜它。但是有些人却根本不了

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不了解我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是不能够随意破坏的。

(二)讲读课文其次段

1、快速阅读,找出中心句。

板书:自然资源有限

2、探讨沟通:

投影出示:

(1)文中列举了哪些自然资源?他们有什么不同?

(一类是不能够再生的,一类是能够再生的。)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一类是不加节制地开采有限资源,二是

随意毁坏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

(3)这些破坏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发挥学生的思维,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在探讨过程中,

老师巡察,检查小组的探讨记录。)

3、填空(进行拓展训练。)

地球上水资源原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破坏水资源,向江河里排放各种

废水、废物。不但使清洁的水资源不能够再生,还会使人害病,鱼类灭亡。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

峻的威逼。所以,我们要爱护资源。

(三)讲读第三段

1、学生自学。(请你在书中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沟通自学效果。(老师把握住"其它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这个要点。)

3、指名朗读。

(四)讲读第四段

1、指名读,思索: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板书:细心爱护地球

2、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只有一个地球。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出你对这一段的理解。

3、自由读课文的最终一段。想一想第一、二句与第三、四句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因

为地球只有一个,假如他们被毁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假如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

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所以,我们要细心地爱护地球,爱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

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三、比照板书,总结全文。

1、比照着板书,你能说说课文是根据什么依次写的吗?(课文一层一层地说下来,最终发

出爱护地球、爱护环境的呼吁。)

2、课文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课题呢?

四、品尝课文的内容,畅谈学文后的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我们的生活中,怎样做才是爱护环境呢?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记

录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总结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索: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课文介绍了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关学问,提示我们要细心地爱护地球,爱护地球的生态环

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二、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1、课文内容生动、形象。作为一篇科普读物,作者运用的是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你能从

课文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1)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是3B样的渺小,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很有

限的。

(2)运用比方的方法。说明地球的漂亮,是人类和地球生命能够生存的环境。

(3)运用分类别、举例子的方法。说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一是不能再生的资源

被不加节制地开采;二是能够再生的资源遭到破坏。

2、老师小结: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但向读者介绍了科普学问,更能使大家警醒,担当

起爱护环境的责任。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巨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

的星球上去?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实行以下做法:

1、通过自学引导学生逐段进行探讨学习。

2、利用多媒体素材协助教学,使学生获得更形象、直观的印象,感受更深。

3、联系实际谈感想说体会,完成课后布置的作业,使课程面对社会实践,让学生相识环保

的极端重要性,自觉担负起爱护环境的责任,用实际行动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漂亮。

探究活动一环境爱护

活动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世界环境日”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知道地球环境的好坏与每个家庭、每个人都休戚相关。懂得环境爱护要从每个家

庭、每件事做起。

3.教化学生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从小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使学生知道家庭和自己应当怎样以实际行动爱护环境,联保意识落实在行动上。

活动重点:

环境爱护,要从每一个家庭做起,从每T牛事做起,从我做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地球,你好吗?》的歌词并播放录音。

当天空不再是蓝色,小鸟不会翱翔。

当江河不再是澄澈,鱼儿也离开家乡。

当空气不再是清爽,花朵也失去芳香。

当乌云遮住了太阳,世界将黑暗无光。

当冰山慢慢地溶化,地球是一片汪洋。

当大地干枯了村庄,眼睛也失去渴望。

当城市络绎不绝的车,从今没有一点安详。

当童诂失去了森林,仙女也去了魔棒。

当玩具变成你的衣裳,从今没有天真幻想。

当贪欲舍命的追求,没有动物与你歌颂。

让我们一起酷爰吧,让我们一起唱,让我们一起呼喊,地球你好吗?

师:在这首歌中,体现出了什么社会问题?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地球?

(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我们必需关切它。环境爱护就是爱惜地球的措施之一,环境的好

坏干脆影响着地球的生命。)

板书:环境爱护

二、新课

1、老师出示"世界环境日"台历,指导学生视察。

(台历左边是"世界环境日"、1972年字样,右边有用醒目的颜色标出的“6月5日"字

样。)

师:谁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学生回答。

板书:"世界环境日”6月5日

2、让学生朗读教材135页第一段。

师:联合国为什么要确定"世界环境日”?

学生回答。

(这是动员全世界的每一个人,不分民族和国家,都来关切、爱护和变更自己身边的环境。)

师:"世界环境日"的确定和“地球日"确定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爱惜人类共有的家

园——地球。自从有了“世界环境日”后,联合国依据每年的世界环境现状和环境科学材料,

确定当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3、帅:199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指导学生看书上135页图。

师:这幅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回答。

(一个地球和一个三口家庭。)

师:这幅图反映了地球和家庭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把全部这样的小家庭加在一起,就组成了地球这样一个大家

庭。也就是说,地球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小家庭都是其中的一分子。)

师:大家说说自己家四周的环境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如每个家庭四周的环境也好了,那么,地球环境会变得怎么样?

学生回答。(会变得更好。)

师:那么大家想想地球环境的爱护与每个家庭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搞好地球环境必需从每个家庭做起,反过来,顿环境的好坏,也影响着我们

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

4、指导学生看书上136页图,请大家描述一下这幅图,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力图上画着工厂的烟囱正冒着浓烟,下水道排放着污水,到处都堆有垃圾、废物,

汽车、飞机则时常地发出噪声,一个小挚友面对这样的环境,非常难过。说明我们身边的环境受

到了严峻地破坏。)

组织学生探讨:我们身边都有哪些环境问题?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

老师小结:大家刚才提到的环境问题值得我们留意,这说明大家平常都很关切环保问题。我

们不但要关切环境爱护,更应当用实际行动爱护环境。我们要从每一个家庭做起,从每T牛事做

起,为爱惜地球做贡献。

5、组织学生看136页图,说一说家庭可以以哪些实际行动爱护家庭环境和节约能源?

学生回答。

师:一个家庭所做的事,看起来很小,但假如每个家庭都能做到这些,那就了不得了。我们

可以来算一算。

假如全国12亿人,平均每人每年节约一度电,用所节约的电费救济失学儿童入学,大家算

一算,可以救济多少失学儿童入学?(1度电0.3元,救济一个儿童300元。)

0.3*12

只有一个地球

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3

一、教材解读:

本篇是科普说明文,但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可读性强。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

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地

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

威逼;然后用科学家探讨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其次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终

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细心爱护地球,爱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目标预设:

1、课前布置学生通过预习,让学生读通课文,自学生字,并结合课文和工具书初步理解有

关词语。

2、在学生能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初步明确本课的学习1士务。

3、通过品词读句,理解课又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增加爱护环境的自觉性。

4、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后语文活动的拓展,培育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实力,拓展

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三、设计理念:

1、把与文本的对话上升至屿作者、与母亲的对话。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而触摸到作者为骤页滚

烫而焦灼的心,去体会地球母亲的那份无私而悲凉的情,以唤起学生人性的感悟。

2、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对文本的阅读感悟,都力求突出学生主体和老师主导.鉴于

与六(3)班学生尚在磨合期,所以爱好引路的教学方法很重要。如用"猜猜老师会提什么问题"

的方法,目的在于弱化学生怕提问题的心理。

3、在阅读中注意引导学生想象文字背后的画面,领悟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和灵魂,从而达到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4、注意课前资料的积累,课中资料的揉合,课后向外的无限延长,体现大语文的教学观。

四、过程展示与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激爱好)

1、讲解并描述《时代周刊》评比“年度新闻人物”的事情。

2、引导学生质疑,引出课题。

3、通过读题,初步感知。

4、检查预习状况,触摸学情。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读出意)

1、再专心读课文,猜想老师会提什么问题?

2、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帅帮助梳理。

3、预设学生可能提到的I磁:

(1)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2)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

(3)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

(4)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

(5)前面说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后面又说这些资源可以长期给人类做贡献。

这样不是冲突了吗?

(6)生态灾难究竟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威逼呢?

(7)40万亿公里之外有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其次个星球呢?

(8)为什么说建立移民基地是遥远的事情?

(9)为什么说地球很可爱同时又太简单破裂了?

(三)抓住感受,品读课文(读出形)

1、说说自己再一次读课文后的感受。

2、这些感受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3、请带着这些感受再读课文(重点是课文3——8自然段).

4、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出什么样的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5、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四)连词成段,回来整体(读出味)

1、依据板书,把这些词串成一段话,读一读。

2、把串成的这段话和课文最终一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五)补充材料,升华情感(读出情)

1、听老帅读一组数字,有什么感受?

2、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最终一自然段。

(六)课外延长,倾诉感情(读出魂)

1、再看下面一段数字(用多媒体打出),又有什么感受?

2、请带着这种感受,向全人类我们的发出呼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终一自然段).

3、此时,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想对全部的地球人说些什么?想对还在破坏四周环境

的人说些什么?还想对你自己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4、查阅相关资料:查阅与地球、与环境相关的资料,开一次主题班会或搞一次语文活动课

(教案另定);举荐课外书:《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作者:姜戎)

五、课后反思:

1、本节课胜利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抓"感受"一词来贯穿全文,学生的情感由爱

好起,随思维升,最终达到高潮。但课后回忆一下,在本节课好像过渡地张扬了人文性,没能使

学生的情感真正落实到课文的局部一语言文字的.训练上来。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工具性

来凸现人文性,真正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一个值得反思和接着探究的问题。

2、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弱化学生怕提问题的心理,此节课我设计了"猜猜老师将会

提什么样的问题"这样的手段,虽然点燃了学生爱好的火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但有没有把学

生引向去揣摩老师的心里而提问题的轨道,使学生所提出的并不是他们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而

是为了迎合老师而提出的并不是问题的问题?这一点有待于去检验。

3、为了体现一篇课文完班)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过多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使本节课的

容量过大,导致中间的某些教学环节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整堂课给人一种"赶场子”的感

觉。如何使自己的课堂从从容容地教,而不是匆忙忙忙地过,是下次肯定得克服的弊病了。

六、教研组评价:

1、从本节课上我们看出了老帅的教学机灵和教学艺术:从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帮学生梳理

问题、引导学生不露痕迹地解决问题等环节中,可以看出老师的教学机灵,这也是真正体现老师

教学水平的地方;从设计的"猜猜老师会提什么问题"这样的教学手段上可以看出老师很注意教

学的策略和艺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正是这一策略,激起了学生的爱好,学生提出了许多有见

解性的高质量的问题。所以,并没影响学生提问题的导向。

2、黑板上板书的问题,擦掉问号后变成课文的关键词,让学生依据这些关键词连成一段话。

这一教学环节体现了课堂的生成性。因为学生的问题是无法预料的,将学生们所关切的问题变成

组段的关键词,是课堂教学才智的呈现。

3、本节课超时7分钟,之所以导致超时,是因为老师设计的环节太多,一节课就40分钟,

不行能四平八稳,贪多必将导致浮浅。

4、整体学生的主动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学生发言面较窄,至少有10个左右的学生游

离在“边缘地带"。

5、提升了对文本的感悟,但深度不够,有些问题解决得不彻底。比如"地球是可爱的,同

时又是简单破裂的"。"可爱"和"破裂"学生感悟不彻底。

七、专家引领:学校教科室聘请的两位专家参与了听课评课,以下是总结专家们的看法和建

议:

1、对于评课的导向,首先得贯穿新课程的三位目标,在课堂上如何将三位目标进行融合是

关键。当然,对不同的课型,三位目标所呈现的强度不太一样。《只有一个地球》从体裁上看,

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但文笔生动感人,所以不肯定非要呈现出说明文的特征,对这篇文章宜以感

情线为主。整节课老师带领学生抓住"感受"品读全文,方向是对的,但老师在课堂上又过度地

张扬了情感,而忽视了对文章重点词句的深刻感悟和理解。

2、新课标尽管提倡语文课堂要立体多元,但"一课一得"仍旧要提。怎样在一节课中去突

出一点,这是老帅们今后在课堂上要留意的问题。假如一节课有一个亮点,出现一次高潮,那么,

我们就认为这是一节胜利的课。

3、突出学生主体应当是在老师导引下的主体,对学生提问题肯定要有一个导向,不能任由

学生思绪满天飞。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归类,这样不至于在解决问题时显得“支离破裂"。

比如:对于这一课,学生提了十几个问题,哪些是学问性问题?哪些是情感性问题?哪些属课内

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要放到课外解决的问题?要进行归类,才能有的放矢。

4、在三维目标中,情感看法价值观在老师的意识中是应摆在首位,但在学生进入情感状态

后,要呈现认知目标,落实学问目标,这样才能做到三维目标的真正融合。

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4

学习目标

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读读写写中有关本课的词语遥望、晶莹、资源、矿物、

赏赐、破裂、目睹、亲善可亲等词语。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白只有一个地球,僮得应当珍惜资源、爱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理解原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课前打算

老师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导语,明确要求

在上一组课文中,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情。你可想过,人与自然的相处同样须要

我们付出真情。今日,我们起先学习第三组课文,先读读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谁来说说,学习

本组课文我们要明确哪些任务?(一要留意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实际,深化思索;二要主动

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妙明天,尽自己的T分力气)

看图引入,初读全文

看一组有关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依据已有学问简介地球。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请同学4]放声读读课文,留意把生字读

精确,把句子读通顺。不懂的字词先自己想方法试着解决。

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读写的词语,认读正音,并沟通已理解的词语意思。

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默读课文,然后跟四周的同学探讨: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沟通反馈:可以选择其中臼象比酸深刻的一方面来向大家汇报,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地球的漂亮壮丽与渺小(第1至2自然段);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

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第5至7自然段);

人类应爱护地球(第8至9自然段).

概括大意,初解课题

依据梳理的几方面内容,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联系主要内容,探讨沟通: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样子特别一(漂亮壮丽),但同宇宙

相比又是显得特别一(渺小)O她所蕴含的一(自然资源有限),假如她被破坏,人类根本一

(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相识,文章向人类发出了呼吁一(只有一个地球)。

课后作业,抄写词语

抄与词诒盘点中要求读读与'与的词语。

其次课时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要求读写的词语。同桌相互检查,改正错字。

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阅读就是专心灵与文字对话的过程。让我们再次朗读

课文,边读边问问自己:是否兴奋了、焦急了、痛心了、生气了或是担忧了?把触动你心灵的词

句画下来,让我们一起沟通沟通吧!

板块研读,深究题意

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条条颤抖的波浪线条登记了你们心灵振动的痕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沟

通、感悟大家画下的词句。

感悟地球的渺小。

(1)指名读.

(2)渺小:地球的半径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说地球渺小,你认为有道理吗?依据课文

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相比,褊E常浩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就显得渺小

了。假如可以把学校看成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唯恐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

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

(1)学习第三臼然段,理解矿物资源面临的危机。

①明白矿物资源是不行再生资源;

②从几百万年、几亿年感悟矿物资源形成时间的长及来之不易。

③从不加节制等词感悟人类无知的'破坏。

(2)学习第四自然段,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资源遭遇的破坏.

①理解原来在句中的作用。(原来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性,它突出了这些资源原先

可以再生的特点,强调了现在已经不行再生)

②品读句子: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峻的威逼。

a.举例说说什么是生态灾难?

b.补充有关生态灾难的资料,加深理解。

③指导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

感悟无法移居的事实。

(1)品读句子:科学家已至证明别的星球上去。

①理解至少在句中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这个词说明白了40万亿公里是目前可以

确定的最小的范围,也告知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状况,科学家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

精确和严谨。

②感悟最小的范围,即40万亿公里有多远?(以前学过《太阳》这篇课文,告知我们太阳

离地球是1.5亿公里,坐飞机去的话大约要二十几年,这么T古计,40万亿公里坐飞机得五六

百万年才能到达)

③指导朗读。

(2)了解有关移民基地的设想。(老师可介绍有关火星和月球的学问,引导学生明白,这

种设想是遥远而困难的事情)

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简单破裂了!

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她无私地奉献资源,为人类的生存

供应保障;说地球简单破裂其实是指她很简单遭遇破坏,比如资源枯竭、生态灾难等。这句话表

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同时更体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担忧之情)

结合课题小结,齐读最终一段.

读与结合,提升情感

信任每一个同学了解到这些,心情都是沉重的。这时,你肯定有话对地球母亲说,对人类说,

或者对自己说吧?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吧!

写话举例:

地球妈妈感谢您,因为您用宽大的胸怀哺育了人类,哺育了一切生命。地球妈妈对不起,我

们不但没有珍惜您,还无知无情地毁坏您,给您带来了无尽的苦痛。

人类啊,不要乱砍乱伐,不要随意开采、随意毁坏资源了,不要滥用化学品了,再这样下去,

世界的最终一滴水会变成人类的眼泪啊!

我想我们应当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让水龙头白白流水。不在房间里时,不要开着

电灯、电视,不要把没用完的笔记本扔进垃圾桶。因为地球妈妈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样做不仅是

为自己着想,也是为后代着想。

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5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壬里解重点词句。

2.分段、.总结段意。

3.学习课文一、二段。

重点:

1,分段、.总结段意。

2.学习课文一、二段。

难点:

了解地球有关学问,受到初步的爱护环境的教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了《太阳》,知道太阳与人类关系非常亲密,地球上的光明和暖和都是太阳送来的,

假如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漂亮可爱的世界。今日我们再学一篇课文,也是讲和我们人类关

系非常亲密的地球.

2.理解题意。

-.本文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二.默读课文,找诞生字新词,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说明。

三.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四.学习第一段。

1.理解词语。

宇航员(图片)、遨游、遥望、晶莹透亮、水蓝、亲善可亲、半径、一叶扁舟、很小很小。

2.理解句子。

(1)为什么作者把地球比作"母子"和"摇篮”?在量词的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2)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白人类活动的范围小?

3.总结。

这一段从三个方面介绍地球:一是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二是地球的‘大小。三是人类生活

的陆地在地球中的比例。这一段主要是强调它的小,说明我们要更加爱惜它。

五.学习其次段。

1.理解词语。

上帝的赏赐、甚至、再生、生态、基地、火星(图片)、月球(图片)。

2.理解句子。

(1)请找出第四自然段的关联词语,理解句与句之间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2)匕做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a.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了吗?

b.再说,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问题4: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

问题5:矿产资源为什么不能不加节制地开采?

问题6:人们毁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药品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3.小结:这一段从两个方面介绍地球的资源状况,一是地球的自然资源形成困难,假如对

矿产资源不加节制开采,资源必将越来越少。二是人类生活须要的某些资源原来可以不断再生,

因为人类滥用化学药品,破坏生态,给人类带来威逼。这就要求我们应当爱护自然资源。

六.课题练习。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第三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目的要求:

1.通过了解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应当细心爱护它。

2.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心把意思说清晰。

重点:通过了解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应当细心爱护它。

难点: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3C意思说清晰。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课文一、二E钻井了什么?

2.思索回答课后第一题。

二.学习第三段。

1.理解词语。

破裂、目睹。

2.理解句子

问题7:课文哪些方面说明人类不要希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3.小结:除地球外,人类没有其它星球可住。

三.学习最终一段.

(1)地球真的会"破裂"吗?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什么用"破裂"这个词?

(2)"别无去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假如地球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3)为什么要细心爱护酬?

(4)小结:这一E殳说明我们要细心地爱护地球。

四.总结课文内容和写法。

L课文是按什么依次写的?

2.课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3.填空,理解课文各段和中心的关系.

(1)因为地球漂亮壮丽、很小,所以()。

(2)因为地球资源有限,所以()。

(3)因为地球资源可以不断再生,所以().

(4)没有别的星球可以供人类居住,所以()。

五.漫谈体会。

学到这里,我们对地球有了肯定的相识,对地球、资源和人类的关系也有了肯定的理解,大

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说说你看到或听到哪些是破坏地球的行为,为什么?哪些是爱护地球的行

为?

六.课堂练习。

七.总结。

1.学习了这一课,理解了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了应当细心爱护它。

2.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I:'把意思说清晰。

八.布置作业。

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6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第9课《只有一个地球》(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学会课文生字新词;读懂课文的内容,领悟作者的说明方法。

2、实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领悟作者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3、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加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说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可爱"和地球的"易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地球为什么简单破裂。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尝试

(-)创设情景

1、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有血有肉、爱我们的母亲,除了这个母亲,还把什

么也叫做母亲?(老帅、祖国、大地、黄河、地球……)今日,老帅就带你们去见一见地球妈妈。

2、播放课件,相识地球的漂亮可爱。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先,地球妈妈的笑容消逝了!(“我

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简单破裂了!")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老师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

1、自学生字词,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读课文。

2、一边读课文一边用"——"划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用"划出写地球简单

"破裂”的句子。

3、感知课文的内容,提出自己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活动探究

(一)沟通探讨

1、学生组成小组,提出自己要探究的问题,小组成员共同研讨.

2、师生共议,归纳中心议题。("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简单破裂了!")

(二)合作探究

1、了解地球的“可爱"。(播放地球"可爱”的课件)

(1)地球妈妈可爱吗?课文是怎样写的?

(2)朗读、品读、挑战读,体会地球的可爱。

(3)小结: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心目中的地球是多么漂亮可爱,我们应当怎么做?(酷

爱、爰护)

2、小组沟通,了解地球的“易碎"。

(1)播放地球遭破坏的课件,让学生干脆感受。

(2)让学生把查找到的侬遭遇破坏的资料读一读。

(3)默读课文内容,谈谈课文是怎样写地球的“易碎"。

(4)结合自己的‘理解,找出课文的片段,朗读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5)小结:看到这些图片,听到同学们这些感受,我们不禁想起了宇航员说的那句话:"地

球太可爱了,也太简单破裂了"。看到地球这样遭遇自己女儿的破坏,我们是不是可以袖手旁观

呢?为什么?(因为"只有一个地球")请大家一起朗读最终一段话,体会作者以"只有一个地

球”为题目的缘由。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