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单元复习课件_第1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单元复习课件_第2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单元复习课件_第3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单元复习课件_第4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单元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铜北润杰中学:董凤侠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西周主要封国分布图你记住各封国的位置了吗晋燕齐鲁宋北京一带称燕蓟之地山东称为齐鲁大地山西称为三晋之地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同。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请回答:(1)两则材料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2)根据材料一判断这种制度封什么人为诸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人可以被封为诸侯。及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结合材料二概括出国君或诸侯享受哪些权利和义务?(4)西周实行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分封制周王的亲戚;子弟、功臣、古帝王的后代;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巩固西周的政权权力:统管辖区的土地、人民。义务:拥戴周王,定期朝见,参加重要典礼仪式;进献财物;服从周王调遣作战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巩固西周的政权西周分封制春秋形势图东周分两段:春秋战国前770——前476前475——前221第6课:春秋争霸第6课:春秋争霸齐桓公画像晋文公雕像铜雕《楚庄王出征》吴王阖闾画像越王勾践画像老马识途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卧薪尝胆1.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是()。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2.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显示了下面哪位诸侯王的野心()。

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宋襄公3.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改革内政,使吴国实力大大增强,他任用著名的军事家是()。

A.管仲B.孙武C.孙膑D.伍子胥4.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是()。

A.晋文公B.楚庄王C.阖闾D.勾践5.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BBBD

答:说明王权衰微,周王已不能控制和指挥诸侯,而强大的诸侯已实际上取代周王,发号施令,控制和指挥其他各诸侯国。第6课:春秋争霸第7课:战国争雄形势图围魏救赵——孙膑长平之战——白起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春秋战争——争霸战争战国战争——兼并战争战国时期铁铲战国时期铁铁犁头在战国时期,铁器已经普遍使用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变革,建立新制度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第8课:商鞅变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法家学派第8课:商鞅变法前356年商鞅商鞅变法内容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治上: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对后世行政制度产生深远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治理初步形成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军事上:法制上:第8课:商鞅变法分封制国君诸侯诸侯国官吏国君地方县吏县制分封制与县制之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商鞅变法内容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治上: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对后世行政制度产生深远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治理初步形成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军事上:法制上:第8课:商鞅变法奖励军功严明法令,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富强商鞅变法的意义:(2)富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1)封建制代替奴隶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问题: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①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生产力发展力发展要求。——根本原因②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③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强制性)④商鞅坚持改革的魄力——主观因素⑤秦孝公的鼎力支持。(政治保障)讨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借鉴之处?

讨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借鉴之处?1、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途。2、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会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国家才会有光明和前途。3、改革应该重视选拔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4、改革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作保障,强化以法治国。5、改革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选择题◆(2010·贵州毕节)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2010·聊城)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A.争霸战争频繁B.铁器、牛耕使用C.封建制度确立D.诸子百家争鸣DC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请回答:⑴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法家思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观察下列三幅图:图一铁制农具图三商鞅铜方升请回答:⑵从材料二: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⑶据材料二:图二中的牛耕图,史学家一般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图二奖励耕织⑵说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⑶正确。因为当时通过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了土地国有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或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在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请回答: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致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