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分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C.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的特点制成的D.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2.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撑杆跳高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运动员撑竿时手通常握在竿的上部,是利用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B.起跳时人对竿向下施力,人就上升,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起跳时人对竿施加向下的力,撑竿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撑竿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产生的弹力越来越大3.冬奥会的经典项目——滑雪运动(如图)中蕴含许多科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运动员匀速转弯滑行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B.运动员静止站立在滑板上时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向后撑滑雪杆时,会受到向前的反作用力D.滑雪板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摩擦力的4.如图为小明同学玩滑板车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只有不断蹬地滑板车才能继续运动,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小明蹬地使滑板车加速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运动的滑板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力D.运动中的滑板车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时将停止运动5.有关惯性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球没有飞出去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B.乙图中是利用惯性让锤头紧固在锤柄上C.丙图中是利用安全气囊减小人的惯性D.丁图中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而落在原地6.如图所示的徒手攀岩被誉为勇敢者的“岩壁芭蕾”。关于这一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攀岩运动员脚蹬岩壁的力和岩壁对脚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攀岩运动员静止不动时所受重力与岩壁对他的支持力相互平衡C.攀岩运动员用手指抓在岩石上受到的支持力与手指对岩石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攀岩运动员在攀爬过程中要不断往手里涂镁粉来增大摩擦力7.如图所示,用5N的水平拉力F拉动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地面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使木板A作匀速运动才能测出B受到的摩擦力B.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C.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右8.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A.pA<pB=pC B.pA=pC>pB C.pA>pB=pC D.pA=pC<pB9.以下关于力学现象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的B.普通锅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哨所煮不熟鸡蛋是因为气压小,水的沸点低C.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D.堵住茶壶盖的小孔,水不容易被倒出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10.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乙均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的边长为10cm,密度为3g/cmA.甲所受的重力为27.5N B.甲对水平面的压力为30NC.测力计的示数为2.5N D.乙的密度为2二、填空题11.高台滑雪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地,身体就向前滑行出去,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如图所示运动员从高台上滑下后,在空中以很大的速度飞行近百米,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12.如图所示,一个重2N,带有磁性的黑板擦吸在黑板上保持静止,此时黑板擦与黑板间的摩擦力为N;现在用5N的力竖直向上推黑板擦,黑板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继续增大竖直向上的推力,黑板擦受到摩擦力将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要使黑板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向下推黑板擦的力为N。13.驾驶员头靠头枕、身系安全带(图甲)驾驶着轿车(图乙)在水平路面上高速向前行驶。轿车对路面的压力与静止时相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中,(选填“头枕”或“安全带”)主要为了防止后面车辆与轿车追尾时对驾驶员带来的伤害。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驾驶员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4.三峡大坝是我国的宏伟工程。(1)船闸是利用的原理工作的。如图1是轮船开往下游时进入闸室后,欲到下游时的示意图,下一步应先打开,再打开。(选填“阀门A”、“阀门B”、“闸门C”或“闸门D”)(2)大坝设计成了上窄下宽的形状(图2),原因是。三、作图题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劳动基地摘下的一个南瓜,请画出南瓜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的受力示意图。16.北京冬奥会滑雪场,索道设施可将物资从山脚运往山顶,如图所示,请画出静止在轿厢内的物体A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图。四、实验题17.在“探究物重与物体质量关系”的实验中,A、B两组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钩码等器材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此时钩码所受重力是N;(2)A组同学利用钩码多次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G−m图像,由图像可知: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比值约为10(填写单位);(3)B组同学则利用文具袋、书本、桔子等不同质量的物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出它们的质量与重力,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物重与物体质量关系。请分析B组同学的实验方案是(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18.小芋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实验中需要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相同;(2)小芋多次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运动得越远。并进一步推测:若水平面完全光滑且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3)小芋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假设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你认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图中的黑点表示小芋)A.做匀速圆周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C.继续来回摆动D.保持静止状态19.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如图甲乙所示,小刚把木块、小华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他们分别向托盘里加减砝码观察现象。(1)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选填“甲”或“乙”)更科学,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在上,物体才能平衡;(3)小丽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相同个数的钩码,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到两边钩码落下、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另一条件是两个力必须作用在。20.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时,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做运动;(2)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3)比较甲、丙两次实验,(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其原因是。21.瓶瓶罐罐玩实验。(1)如图1所示,小明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矿泉水瓶装满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这是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的关系。若要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操作方法是:在两瓶中装有(选填“相同”或“不同”)质量的水,然后将其正立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2)如图2所示,取形状不同、瓶口直径相同的两个矿泉水瓶,剪去底部,在瓶口封上相同的橡皮膜,然后倒置在铁架上,分别倒入质量相同的水(染色),可以看到两橡皮膜都向下凸出,这说明,且两橡皮膜凸出程度不同,说明液体压强与有关。五、计算题22.2021年5月22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的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祝融号火星车高1.85m,质量约为240kg,六轮驱动,可以全方位探测了解火星(地球上g取10N/kg)。(1)若火星的引力约是地球的25(2)若火星车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400cm(3)祝融号在火星巡航速度为40m/h。若祝融号在火星某段水平表面上以这一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4倍,祝融号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23.一个质量为5kg,底面积是400cm(1)桶和液体总重力;(2)液体的密度;(3)液体对桶底的压力。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称作万有引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空心球,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铅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特点制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物体所受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为g,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题考查了对力基本知识的了解,是基础要掌握。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其次是对重力的考查,需要熟悉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物体的重心对于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注意: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光盘、空心球、圆环等的重心在它的圆心上。2.【答案】D【解析】【解答】ABCD.运动员撑杆跳的过程中,手握在竿的上部,是利用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起跳时人对竿施加向下的力,撑竿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起跳时人对竿向下施力,人就上升,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撑竿变形的过程中,产生的弹力越来越大,撑竿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产生的弹力越来越小,故ABC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对撑杆进行受力分析,力的作用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答案】C【解析】【解答】A.匀速转弯滑行时,速度的方向发生给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错误;
B.运动员静止站立在滑板上时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其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向后撑滑雪杆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对的,会受到雪对杆向前的作用力,故C正确;
D.滑雪板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判断平衡力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分析,一对平衡力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彼此两个物体上。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变,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与受力面积无关。4.【答案】B【解析】【解答】A.停止蹬地后,滑板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后不再运动,是因为滑板车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停止蹬地前,脚对地有一个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对脚也有一个力的作用使滑板车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
B.通过蹬地使滑板车加速运动,改变了滑板车的运动状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停止蹬地后,运动的滑板车最终停下来,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滑板车受到重力和地面对其的支持力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同时作用于小车身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若在滑行过程中,人和车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滑板车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了力与运动关系、惯性、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认识和理解,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原理: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除非受到某种外力的作用,这种运动状态就会改变。
5.【答案】C【解析】【解答】A.甲图中由于小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小球没有飞出去,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用力向下挥锤子,锤柄撞击硬物停止运动,而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从而套紧在锤俩上,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丙图中安全气囊可对人起到保护作用,但不能减小人的惯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这是因为上面的棋子具有惯性不会飞出,在重力的作用下落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6.【答案】C【解析】【解答】A.运动员在攀爬过程中,脚对岩壁施加的力和岩壁对脚的支持力同时作用在岩壁和脚上,符合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在攀爬时,当其静止不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他受到的重力与岩壁对其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同时作用于人的身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即为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攀岩者手指抓在岩石上时,受到的支持力的施力物是岩石,受力物是手指,手指对岩石的压力的施力物是手指,受力物是岩石,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攀爬过程中,往手里涂镁粉,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增大摩擦力的方法,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如下: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压力。7.【答案】B【解析】【解答】A.无论A是否做匀速运动,B对A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B受到A的摩擦力不变,故A错误;
B.B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测力计的拉力和A对B的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A对B的摩擦力fAB=2N,方向水平向右,故B正确;
C.B对A的摩擦力与A对B的摩擦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故C错误;
D.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向右的拉力F=5N,B对A的摩擦力向左为2N,那么二者的合力为:5N-2N=3N,方向水平向右。此时地面对A的摩擦力与合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左,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知识判断;
(2)对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A对B的摩擦力大小,确定摩擦力的方向;
(3)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原理计算B对A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4)对A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8.【答案】D【解析】【解答】由图可知,A、B和C三点处的深度关系为hB>hA=hC由于水的密度确定,由公式p=ρgh可得,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关系为pA=pC<pB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由公式p=ρgh可得压强关系。9.【答案】C【解析】【解答】A.飞机机翼上凸下平,利用流体流速越快压强越小产生向上的升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液体沸点越低,所以食物难以煮熟,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人推车子车未动,车子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推理等于摩擦力,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茶壶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制成的,当堵住小孔倒水时,内部压强变小,外部大气压压着水产生一个向内的压力,使水不容易倒出,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平衡状态、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了解和掌握,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连通器的原理。流体中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压强差越大,产生的升力就越大。结合这一规律,可对材料中的现象做出解释。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10.【答案】C【解析】【解答】A.已知甲的边长l甲=10cm=0.1m甲的密度ρ甲=3g/cm3=3×103kg/m3甲所受的重力G甲=m甲g=ρ甲gV甲=ρ甲gl3=3×103kg/m3×(0.1m)3×10Nkg=30N故A错误;B.根据公式F=pS可得,甲对地面的压力F=pS=2750Pa×(0.1m)2=27.5N故B错误;C.对甲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甲受到重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三者的关系为G=F拉+F支甲所受的支持力和甲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因此绳子对甲的拉力F拉=G-F支=30N-27.5N=2.5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绳子对弹簧的拉力,大小等于绳子对甲的拉力,故C正确;D.由图可知,弹簧在甲乙两物体的拉力作用下静止,因此乙对弹簧的拉力大小等于甲对弹簧的拉力,还等于乙的重力大小,即G乙=F拉=2.5N由题意可知乙物体的边长l乙=5cm=0.05m由公式G=mg=pgV可得,乙物体的密度ρ故D错误。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和力的平衡的综合题,通过密度公式计算质量,利用重力公式G=mg计算重力,再结合平衡特点得出压力和拉力,从而利用二力平衡得出乙的重力,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乙的密度,属于难题。11.【答案】相互;重【解析】【解答】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地,身体就向前滑行出去,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运动员最终会落向地面。
【分析】此题考查力的作用的相互性、重力的作用效果的,重在考查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12.【答案】2;不变;1【解析】【解答】黑板擦在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黑板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黑板对其施加的一个向上的摩擦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为f=G=2N用5N的力竖直推黑板擦匀速运动时,黑板擦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摩擦力以及竖直向上的推力。黑板擦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摩擦力f1=F-G=5N-2N=3N如果继续增大竖直向上的推力,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仍是滑动摩擦力,而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黑板擦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将会不变。若黑板擦向下匀速运动,此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推力以及竖直向上的摩擦力。黑板擦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推力大小为F1=f1-G=3N-2N=1N【分析】对板擦进行受力分析,板擦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它受到的摩擦力,黑板擦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分析解答。13.【答案】变小;头枕;运动【解析】【解答】在路面上静止的轿车,轿车对路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轿车的重力,当轿车在路面上行驶时,因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车顶的空气流速大于车底的空气流速,所以会产生向上的压强差,即而产生一定大小的向上的升力,使轿车对路面的压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重力,故轿车对路面的压力与静止时相比变小。在座位的靠背上安装“头枕”,当轿车被追尾时,轿车速度加快,乘客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时头枕可以起到防止乘客颈椎受伤。以地面为参照物,驾驶员与地面之间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则驾驶员是运动的。
【分析】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时,物体是静止的,有位置变化,物体是运动的。14.【答案】(1)连通器;阀门B;闸门D(2)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解析】【解答】(1)船闸底部连通,左右两侧上端开口,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如图是轮船从上游进入闸室后,欲去往下游时,应先打开阀门B,使闸室内的水通过阀门流出,让闸室与下游的液面保持相平,再打开闸门D,让轮船驶入下游河道。(2)三峡大坝设计成了上窄下宽的形状,原因是:液体压强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底部河坝受到的压强大,宽厚的河坝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强。
【分析】该题考查了连通器的特点,关键是知道船闸的工作原理,是一道基础题。对连通器的认识: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仪器叫连通器。器中的液体不流动时,液面会保持相平,船闸工作过程中,闸室分别跟上游和下游形成连通器,用来调节水面落差,使船通行。液体压强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5.【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解答】南瓜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作用点画在重心O点。如图所示:
【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支撑面垂直。16.【答案】【解析】【解答】封闭式轿厢随钢索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封闭式轿厢处于平衡状态,故厢内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二力平衡,即受到自身重力和轿厢对它的支持力,并且这两个力是平衡力,故从该物体的重心作竖直向上支持力和竖直乡下的重力,并标好标注,如下图
【分析】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过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画一条长度适当的直线段,并在线段的末端添加箭头。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方向竖直向上,拉力等于重力。17.【答案】(1)1(2)N/kg(3)可行;由于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该定值与物质的种类无关;所以B组同学用质量不同的文具袋、书本、桔子等各做一次做实验,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所以此方案是可行的【解析】【解答】(1)实验中钩码保持静止时,钩码受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拉力的大小,且大小与钩码的重力相等;由图甲知,弹簧测力计一大格表示1N,且中间有5条刻度线,所以两条相邻的刻度线的长度表示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的示数为1N。(2)因物体的重力随质量的变化关系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故可得结论: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由图像可得G(3)由于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该定值与物质的种类无关;所以B组同学用质量不同的文具袋、书本、桔子等各做一次做实验,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所以此方案是可行的。【分析】本题探究物体重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改变物体的质量,考查了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由二力平衡知识测出重力的大小,有一定的难度,是中考探究题考查的热点。18.【答案】(1)速度(2)慢;匀速直线运动(3)D【解析】【解答】(1)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需要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2)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车在木板表面上通过的距离最长,速度减小得最慢。小芋多次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得越远。并进一步推测:若水平面完全光滑且足够长,则小车的速度不会变小,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3)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速度为0,假设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自己将处于静止状态,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此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及实验结论得出方法,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各实验的掌握。实验中应使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小车运动的距离长短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关,小车运动的距离短,表明受到的摩擦力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物体不受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会发生变化。19.【答案】(1)乙;摩擦力(2)同一直线(3)同一物体【解析】【解答】(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小摩擦力对实验过程的影响;由于乙装置中小车与桌面间属于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所以选择乙装置更科学。
(2)将小车转过一定角度,此时小车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松手后,小车又恢复原状,说明了只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3)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后,两个力作用在了两个物体上,钩码在力的作用下掉落,由此可知:当二力平衡时,该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分析】此题考查了探究二力平衡实验中选择实验器材需要注意问题及实验中的一些重要步骤,牢固掌握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用好控制变量法是关键。此题考查较为全面,是一道好题。20.【答案】(1)匀速直线(2)大(3)不能;没有控制接触面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劳动竞赛试题及答案(三十一)
- 2025年农业合作经营承包合同
- 游戏行业面试实战:常见问题及答案解析
- 求职之路起跑线:大学职业规划与面试题
- 化工行业人才选拔面试题库:高级煤化工职位面试攻略
- 全职市场招聘动态监测:全市推广面试题及答案新分析
- 高新技术创业团队招募面试题
- 公关团队组建与培训面试题
- 医学人才选拔面试题库:医疗行业招聘面试全攻略
- 拓展物业管理岗位经验:南方物业面试题解读读后感
- 立柱桩施工汇总
-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管理会计知识点整理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治疗
- 工程进度款支付申请书
- 我国常见的草坪草
-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ppt课件
-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
- 商品混凝土企业管理ppt课件
- 学校食堂登记表(10个表)全
- 佐罗塔耶夫《儿童组曲NO.1》的演奏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