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报告
R/TAF008—2024
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终端芯片与模组终端
测试优化研究报告
StudyreportontheoptimizationoftestingforInternetofThingschipset
platformtomoduleandterminalforcellularnetwork
点击此处添加研究报告名称电信终端产业协会
2024年2月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终端芯片与模组终端测试优化研究报告
前言
随着物联网应用在公众移动通信网中越来越广泛,大量物联网设备得益于成熟的协议版本,例如
NB-IoT,LTE-M等,从而使得先进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快速应用到不同行业中。对于NB-IoT,LTE-M等成
熟的物联网标准的终端,其集成的无线模组已经比较成熟,模组使用的芯片平台也很成熟。但同时,大
部分物联网终端具有低成本要求,对于测试时间和成本都比较敏感。另一方面,通过标准认证对保证物
联网互操作性和一定的通信性能对于满足行业应用和消费者用户体验等需求也非常重要。因此,认证的
必要性和简化快速性都很重要,进而有必要研究成熟的物联网模组到终端以及芯片平台到模组和终端的
测试继承性。
本研究报告的第一阶段,即R/TAF002—2021《物联网终端与模组测试优化研究报告第1部分:公
众移动通信》,重点研究了物联网模组到物联网终端的测试继承性并给出了继承建议。有利于采用相同
模组平台的物联网终端快速认证测试,以减少测试时间和成本。
在上述第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之上,对芯片平台的定义、功能、封装、接口和采用模组的集成终端架
构进行分析,基于成熟模组进行开发时,基本不会修改通信协议、功能和性能等,因此在采用同样模组
的不同集成终端之间可以保证通信部分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即存在复用芯片测试结果的可行性。
本报告针对进网检测、型号核准和商业测试提出具有可重用性和继承性的测试例分析,给出公众移
动通信物联网模组对芯片平台的继承性分析和开展测试的优化建议。
项目承担机构:物联网技术组(WG5),信息通信终端技术组组(WG1)
项目负责人:刘洋,高路
项目参与单位: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移动终端运营中
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中国联通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高新兴瑞联科技有限公司,小
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通信有限公司,真珍斑马技术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移柯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信大捷
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移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参与人:李俨,杜志敏,陈书平,王江胜,高宏,郑为,陈逸泽,薛震,韩傲雪,耿炎,李露文,
刘兆元,王海兰,谢凡,路鹏,金洁,尹源,卢丽敏,闵爱佳、白钰,高纪,胡志琴,王喜,萧桐,刘
丽娟,李俊鹏,李洲,牛忠贤,杨磊,翁元,陈光,卢小琴,潘峰,张青华,刘献伦,李维成,龙迪,
梁恒康。
II
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终端芯片与模组终端测试优化研究报告
1研究背景
公众移动通信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物联网终端中,大多数物联网终端集成无线模组,从而使得先进
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快速应用到不同行业中。本报告中的物联网终端为广义物联网终端,其中包括包含无
线通信模组的信息技术设备(手机除外)以及家电类设备,也包括各种消费类和行业的物联网终端。保
证物联网终端互操作性和一定的通信性能对于满足行业应用和消费者用户体验等需求都非常重要,在物
联网项目中,如果没有作充分的通信测试和认证,则可能产生网络连接、与网络设备兼容性等问题,这
意味着物联网终端的行业用户将把更多的项目时间花费在公众移动通信连接组件的功能上,而不是专注
于物联网应用程序交互;同时,大部分物联网终端,模组具有低成本要求,对于测试时间和成本都比较
敏感。因此,设计合理的测试体系,将使得物联网终端能够尽可能重用模组测试的结果,既降低整体测
试时间和成本,又保证终端整体互操作性和性能。
在TAFWG5的前期报告中,广泛研究了海外认证体系中的模组和终端的测试继承性体系,包括欧、
美、日、韩以及其他国家情况,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法规测试中,终端产品可以继承模组认证结果,GCF
和PTCRB也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允许终端测试继承模组认证结果的测试体系。海外测试体系对于终端侧在
继承模组认证的基础上,要求进行一些额外测试,包括音频接口、电源接口、SIM接口、辐射测试、MMI
(人机接口)、以及应用使能等,以确保终端整体安全可靠。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公众移动通信物联
网模组到终端和芯片平台到终端的测试继承性研究结论,证明通过上述研究的测试继承性定义和流程,
可以快速开展物联网终端、模组和芯片平台的认证。可用于优化物联网模组和终端测试流程,减少不必
要的测试时间,降低测试冗余,减轻企业负担。
基于上述情况,本报告继续研究成熟物联网模组对芯片平台测试结果复用的可行性和方法。
2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信息技术芯片平台和终端模组研究
本章节主要针对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芯片平台和采用上述芯片平台的终端模组的情况,以及主要应
用场景等进行调研总结。
2.1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芯片
目前主流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模组采用的芯片主要基于NB-IoT,LTE-M以及LTECat1,国内主要
是NB-IoT,LTECat1。从技术上这两种芯片采用的协议版本稳定,例如NB-IoTRel.14,因此大多数情
况,通用芯片有利于模组在行业推广以及节约测试资源。
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芯片和通信相关的部分通常包含调制解调器,射频前端,处理器,存储器以
及和SIM卡和其他外设连接的接口模块等。
图1物联网芯片模块示意图
1
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终端芯片与模组终端测试优化研究报告
芯片模式包括NB-IoT,LTECat1单模或多模(兼容2G)。
NB-IoT和LTE通用公众移动通信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芯片的核心功能包括:
a)无线接入功能:单模,多模,MIMO,多载波等
b)分组域业务(PS)功能:数据业务,VoLTE等
c)短信功能:NAS短信,IMS短信等
d)电路域业务(CS)功能:主要在2G,3G时代的语音通话业务。公众移动通信公众移动通信物
联网芯片的应用场景包括且不限于:公共事业测量,智慧(城市)设施,环境监测,可穿戴,健康监测,
资产管理,机器人,智慧工厂等。
2.2平台(Platform)
2017年,GCF引入平台认证。GCF将平台定义为在其认证方案范围内提供定义功能的任何硬件或软
件子系统,具体概念和准则见下面两个子章节2.2.1和2.2.2。
2.2.1平台概念
图2平台和模组终端的关系
平台可以被集成到一个设备或者一个模组,或者另外一个平台中,提供特定功能。平台的测试结果
可以被另外一个GCF认证的平台或者模组引用。
a)一个产品可能参考多个独立平台。
b)一个产品可能作为一个设备或者一个平台做认证。但是一个作为设备的认证结果不能被其他平
台测试参考。
c)一个平台或者模组可能引用另外一个平台,这种情况需要在GCF网站上清楚的指示,而且对所
有GCF成员可见。
d)一个平台不能引用一个已经引用过其他平台的平台。
e)一个平台不能引用一个已经引用其他平台的模组。
2.2.2GCF平台认证准则
平台厂商应做到以下事项:
a)应定义平台的特定功能;
b)应定义测试例的子集,当平台继承到设备,模组或者其他平台上时,这些测试例不会受到影响,
不需要重复测试;
c)应声明宣称有效的条件;
d)应对能够继承的测试例有效性负责,即便是继承到设备、模组和其他平台;
2
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终端芯片与模组终端测试优化研究报告
e)应对解释合规性负责;
f)GCF的平台认证有效期为3年(实际有效期根据应用场景和行业需求可调整),在此期间内所
定义的可引用的测试例子集可以被设备、模组和其他平台继承。
注释:3年有效期之后,平台厂商可以通过重新评估延长GCF认证有效期12个月,且每12个月
需要重新认证,以便设备、模组或者其他平台可以引用该平台,继承它的测试例。
a)验证被引用的平台认证有效期在3年以内(实际有效期根据应用场景和行业需求可调整);
b)验证被引用平台中引用的其他平台有效期在三年以内,或者延续期在12个月以内;
c)在设备认证声明中,要指明所引用的平台;
d)指明被引用平台中可以继承的测试例,注意必须严格遵守平台厂商指定的任何条件;
e)对于决定测试准则里引用平台没有覆盖的测试项,需要作测试和评估;
f)如果有测试例失败,且测试例是从平台继承而来的,则设备/模组/平台不应被怀疑,厂商应提
出测试豁免,如果问题解决了或者引用平台重新获得认证,则可以移除测试豁免。如果设备/
模组/平台被怀疑或者剥夺认证证书,被引用平台厂商应得到通知。
2.2.3小结
综上,物联网芯片平台可以单独认证,芯片平台认证路径见图3。
图3芯片平台认证路径
通过上述芯片平台认证的模组,不需要重复相关测试项目。目前GCF中,根据产业的需求,对于芯
片平台引入了NB-IoT和LTE-M芯片平台的认证测试流程。
2.3公众移动通信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模组
2.3.1模组定义
模组,也称为模块,是无线电发射设备的一种组件。2014年无线电管理局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加强“非独立操作使用的无线电发射模组”型号核准管理的通知》,在附件中给出了非独立操作使
用的无线电发射模组的定义,其中包括完整的非独立操作使用的无线电发射模组以及限制性非独立操作
使用的无线电发射模组。
a)非独立操作使用的无线电发射模组的定义:
指具备无线发射功能,但是不能独立工作,须嵌入到其他设备中才能正常发射所需无线电信号
的模组。
b)完整的非独立操作使用的无线电发射模组的定义:
满足如下条件的非独立操作使用的无线电发射模组称为“完整的非独立操作使用的无线电发射
模组”。
3
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终端芯片与模组终端测试优化研究报告
1)该模组应具有数据缓冲/调制单元。
2)该模组射频单元应有完整的屏蔽。
3)该模组应使用一体化天线。
4)该模组应有独立的电源管理和明确的供电要求。
5)该模组符合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c)限制性非独立操作使用的无线电发射模组的定义:
不满足上述第b条第1项至第4项中任意一项的非独立操作使用的无线电发射模组,称为“限制
性非独立操作使用的无线电发射模组”。
GCF对模组的定义为:无线模组是指可嵌入到成品中以提供3GPP/3GPP2功能的设备,无线模组使制
造商能够以离散的物理功能模组方式向其产品添加移动连接,为既定的产品类别增加价值,同时充当创
建全新产品的催化剂。
欧盟RED指令对于无线模组定义是一种无线电设备,旨在安装到主机产品中。在REDCA技术指南[8]
中给出了几种模组类型示例,比如,使用主机的控制和电源的插拔式模组,使用主机的控制和电源的焊
装或者插入到主机中的模组且包含集成天线或者有天线连接器,使用主机的控制和电源的焊装到主机中
的模组且不包含集成天线也没有天线连接器,这类模组通过主机产品的电路连接到主机的天线上,但是
也指出模组产品可以不限于这几种类型。
美国FCC在模组认证中对模组的定义是一种有形的可以清楚划定的设备,这些设备在安装或连接到
主机产品时可以运行,FCC定义了四种物理配置(即模组类型):
1)单模发射机:一个完整的RF传输子组件,旨在与其他设备结合使用,必须证明其遵守FCC规
则和策略,且独立于任何主机;
2)限制性单模组发射机:仅在受限于特定在运行主机上和/或相关授予条件的情况下,才符合FCC
第15.212(a)(1)中模块化规则的单模组发射机;
3)分离模组发射机:一种符合单模组发射机要求的RF传输系统,该系统分为射频前端部分和控
制元件部分,并且可以证明该分离模组发射机在一系列相似类型的主机上满足合规性;
4)限制性分离模组发射机:仅当受限于特定在运行主机上和/或相关的授予条件时,才符合分离模
组的定义和技术规则的分离模组发射机。
CCSATC5WG9制定了《5G通用模组技术要求(第一阶段)》,其中5G通用模组基本逻辑结构如图4
所示,主要包含主芯片和射频前端部分。根据其用途和功能的不同,5G通用模组还可包含MCU/AP单元、
定位单元、传感器单元、SIM/USIM单元以及天线部分等。其中,天线、MCU/AP、定位单元、传感器、SIM/USIM
等为可选功能。
主芯片射频前端天线
MCU/定位单SIM/
传感器
AP元USIM
图45G通用模组逻辑结构图
2.3.2模组功能
4
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终端芯片与模组终端测试优化研究报告
模组是对多种芯片、器件进行再设计与集成的产物;同时考虑多种通信协议、网络制式、体积、干
扰、功耗、特殊工艺等,例如工业级的耐高低温、抗震动、抗电磁干扰等要求。
通用模组需要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需要满足下游用户的多种多样通信需求,概括
起来公众移动通信公众移动通信通信模组有以下核心功能:
1)无线接入功能:单模,多模,MIMO,多载波等;
2)分组域业务(PS)功能:数据业务,VoLTE等;
3)短信功能:NAS短信,IMS短信等;
4)电路域业务(CS)功能:主要在2G,3G时代的语音通话,CSD,视频通话等业务功能。
以上这些模组具有的通信业务功能,只要在模组级别上功能正常,在终端级别可以继承。也就是说
模组集成到不同终端以后,可以保持模组级别的功能稳定性和一致性。
2.4公众移动通信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芯片平台测试继承性分析
通过对芯片平台的模式,支持功能,应用场景和通用架构的分析,以及对模组的定义、功能、接口
等研究,发现芯片平台通信功能集成到模组以后,在物理层协议、MAC层和网络层协议可以保持稳定,
模组厂家在基于芯片平台进行开发的时候,不会修改物理层接收机和层3以下的接入层协议。也就是说
采用同样芯片平台的不同厂家的模组,在此类测试例上是可以保持一致的,因此不需要重复测试。对于
毫米波频段测试,目前主流测试方式已经基本不支持传导测试,主要在暗室内通过基站模拟器,采用OTA
空中接口方式进行测试。如果模组直接采用公众移动通信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芯片平台已经集成的射频
前端和射频链路,则在芯片平台上完成的部分接收机功能性能以及协议一致性等测试,可以在不同厂家
的模组上保持一致性,也不需要重复测试。
为了保证模组或终端认证或者测试过程中能够有效地继承芯片平台测试,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
允许测试继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继承条件的要求。
1)模组制造商,没有对芯片平台的通信功能进行修改,采用芯片平台的射频前端方案,且应声明
对芯片平台的修改情况,以便认证机构判断。
2)被继承芯片平台认证有效期一般在3年之内(实际有效期根据应用场景和行业需求可调整),
到期应按照当前认证要求补充测试并更新证书;采用该芯片平台的模组或者终端的认证证书有
效期的起始日期为该终端或模组的认证日期而不是芯片平台的认证日期。
3)对于芯片平台认证需要有版本控制机制和备案机制,对于每个被继承的芯片平台需要有测试报
告,对于支持的协议和功能有描述。
但是对于一些上层协议以及应用开发相关的安全以及功能性测试、或者与模组终端外设紧密相关的
功能性能测试,以及和天线集成相关的性能测试例,则在模组或终端仍然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终端整
体安全可靠,具体终端与模组的继承性可参考R/TAF002—2021。
3国内外测试认证体系和继承性研究
3.1国外公众移动通信终端和模组测试体系介绍
本节主要内容可以参考R/TAF002—2021相关内容,与本研究报告紧密相关的GCF部分介绍如下。
GCF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为基于公众移动通信技术的设备(例如GSM,UMTS,LTE,NB-IoT和3GPP的
5G)定义认证框架。GCF根据供应商和运营商的成员资格进行运营,并且拥有多个工作组,负责接受由
3GPP和GSMA等组织制定的测试规范,并制定认证标准和测试方法,以使供应商的设备有资格获得GCF认
证。GCF认证在许多地区得到广泛使用,可以被视为全球认证机构。
5
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终端芯片与模组终端测试优化研究报告
在GCF测试体系中,引入了允许测试例继承的测试体系,如图9所示。比如模组和采用模组的终端之
间进行继承,对于已经认证过的平台,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对于采用了该平台的模组和终端上进行继
承。这种测试体系可以避免重复测试,在保证测试一致性和测试有效性的情况,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
试成本。GCF中还引入了IoT芯片平台测试,目前正在研究更具一般意义的芯片平台测试继承体系。
对于已通过设备嵌入的GCF认证模组提供3GPP功能的设备,在GCF-CC附件G中描述了缩小范围的最小
认证准则集合,在附件F.5.1,F.5.2中描述了缩小范围的路测测试例集合。对于由嵌入式GCF认证模组
提供3GPP功能的设备,至少需要根据GCF-CC附件G中列出的适用测试范围对设备进行回归测试。
GCF规定:终端产品制造商,除了可以禁用由模组制造商定义的支持频段或功能以外,不得修改模
组。如果模组的软件或硬件由最终产品制造商修改,则他们不能使用GCF-AP7.2.7中所述的经GCF认证
的嵌入式模组的认证过程,也就意味着不能继承模组测试例。对于包含GCF认证模组的产品,制造商必
须通过提供对模组或最终产品进行测试的证据来确保符合适用的认证标准。对于包含GCF认证模组产品,
制造商必须提供在模组或终端测试的证据,确保遵守兼容性Compliance)认证标准。GCF给出了在终端
侧必须评估的最低认证准则,包括音频接口、OTA、供电、SIM接口、辐射测试、用户接口、应用使能
(Applicationenabler)、路测等。若最终产品的功能未评估为模组认证的一部分,则必须进行评估,
并在必要时进行全面的回归或差异测试。
本节分析国内当前测试体系中,模组测试例和终端测试例的情况,分析和筛选模组测试中对于终端
测试具有可重用性和继承性的测试例,研究整体测试流程优化。
3.2国内进网检测的测试例分析
3.2.1测试例情况
针对移动终端的进网检测项目围绕保证网络互联互通和安全可靠而设置,具体测试项目随着技术和
市场发展可能出现增减调整,针对目前正在执行的进网检测的测试例进行梳理和分类,并提出优化建议。
移动终端的进网检测项目,无线技术制式不同,具体测试项目不同,但是大体分类是相似的。主要分为:
射频接收机测试,数据接收性能测试,协议一致性,网络互联互通,接入层信息安全协议(加密鉴权等),
SIM/USIM终端兼容性,IPv6,信息安全和功能,音频测试(可选),OTA(天线性能),EMC(电磁兼
容),SAR(电磁辐射暴露)等。
3.2.2测试优化分析
对于大部分采用基站模拟器用线缆传导方式进行的测试例,在IoT芯片平台级别完成测试例以后,
该测试例在采用该IoT芯片平台的模组端无需重复测试或着减少测试项目。这部分测试例大多与模组物
理层接收机设计以及层3以下的协议栈有关系,终端或模组厂家在进行开发的时候,基本不会改动。也
就是说采用同样芯片平台的不同厂家的终端性能,在这类测试例上是可以保持一致的,因此不需要重复
测试。对于毫米波频段测试,目前主流测试方式已经基本不支持传导测试,主要在暗室内通过基站模拟
器,采用OTA空中接口方式进行测试。可以根据模组设计情况确定被测设备的测试项目。
但是对于一些上层协议以及应用开发相关的安全以及功能性测试、或者与模组终端外设紧密相关的
功能性能测试,以及和天线集成相关的性能测试例,则在模组或终端仍然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终端整
体安全可靠,具体终端与模组的继承性可参考之前的研究报告《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终端与模组与终端
测试优化研究报告》。
在表1中,我们针对进网检测中,对于芯片平台级别测试,以及对于IoT模组或终端中采用了该芯片
平台,提出测试例优化建议,有些测试例在芯片平台通过测试后无需另外重复测试。
6
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终端芯片与模组终端测试优化研究报告
表1对于进网检测中芯片平台测试例和采用该芯片平台的的模组终端级测试例建议
测试例集合是否在芯片平台测试是否在模组/终端测试
射频接收机测试FDDPDSCH解调,PDCCH/PHICH测试
解调,信道状态信息上报。参考灵敏度电平,最大输
(芯片平台射频测试集)邻道选入电平
择性,阻塞特性,杂散响应,互测试或申请继承芯片平
调特性,杂散辐射台结果:
邻道选择性,阻塞特性,
杂散响应,互调特性,杂
散辐射
数据接收性能测试建议测试测试
底层数据接收性能可在芯片侧空口数据接收性能可在
进行模组终端侧进行
协议一致性/RRM建议测试测试,如果芯片测试
pass可申请免测
网络互联互通建议测试测试,如果芯片测试
pass可申请免测
接入层信息安全协议(加密鉴权等)建议测试测试
SIM/USIM终端兼容性可选测试测试
IPv6建议测试测试
信息安全和功能(含VoLTE)建议测试(信息安全目前似乎没测试
有明确的行业标准)
音频测试可选,带音频可测试测试
EMC(电磁兼容)—测试
OTA(天线性能)—测试
SAR/MPE(电磁辐射暴露)—测试
模组和终端之间的电气接口—测试
3.3国内运营商芯片平台认证案例
为加快使用新品芯片的产品质量成熟,有运营商建立了芯片认证机制,合作伙伴可通过芯片工程机、
及使用该芯片的模组参加测试。在此基础上,成熟芯片可以继承前期的测试成果。例如从芯片平台角度,
如果某款调制解调器型号已经完成要求的测试,则对采用相同调制解调器的芯片平台或系列平台简化通
信方面的测试例,甚至直接继承通信相关的测试结果。同理,对于采用相同芯片平台的模组或物联网终
端同样继承芯片平台的通信协议相关的测试结果,从而节省模组或物联网终端的测试时间与成本。
在实践中申请企业应提供真实的产品配置情况,采用芯片和平台的测试报告等,以便在后期测试中
采用简化测试方案。
4总结和建议
4.1模组继承性总结
7
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终端芯片与模组终端测试优化研究报告
对于通用模组级测试例和采用模组的集成终端测试例,受限需要明确测试例继承性原则,建议分为
“可继承的测试例”和“不可继承的测试例”进行分类。
可继承的测试例:对于大部分采用基站模拟器用线缆传导方式进行的测试例,在模组级别完成测试
例以后,该测试例在采用该模组的终端级别无需重复测试。这部分测试例大多与模组物理层接收机设计
以及层3以下的协议栈有关系,终端厂家在基于模组进行开发的时候,基本不会改动。也就是说采用同
样模组的不同厂家的终端性能,在这类测试例上是可以保持一致的,因此不需要重复测试。
不可继承的测试例:对于一些上层协议以及终端应用开发相关的安全以及功能性测试、或者与终端
外设紧密相关的功能性能测试,以及和天线集成相关的性能测试例,建议在模组级别完成测试以后,对
于采用该模组的终端仍然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终端整体安全可靠、准确。对于信息安全和功能,需要
评估模组的具体支持能力,评估终端形态和功能以及安全需求,然后决定在模组级别的测试例集合和继
承终端可以继承的模组测试例集合。
4.2芯片平台继承性研究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以芯片平台为认证对象,其继承性可概括如下要点:
a)被继承芯片平台认证有效期需要在3年之内;
b)对于芯片平台认证需要有版本控制机制和备案机制,对于每个被继承的芯片平台需要有测试报
告,对于支持的协议和功能有描述;
c)继承模组需要提供声明报告,阐明与被继承芯片平台之间的关系,射频、功能、协议、音频、
接口、软硬件变化等比对情况;
d)已经继承模组测试的模组,不宜被再次继承;
e)模组继承分类。当软件硬件没有更改,为市场需求进行定制时,可以完全继承:
1)软件变更;
2)软件关闭功能,关闭频段;
3)硬件裁剪功能,裁剪频段;
4)非通信功能相关的硬件变更;
5)PA改变;
6)PCB修改。
4.3优化建议
本研究报告分析对于终端模组测试具有可重用性和继承性的芯片平台通用测试例,可用于优化物联
网模组和终端的测试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测试时间,降低测试冗余,减轻企业负担。本报告结论可供型
号核准、进网检测、商业认证测试、运营商集采测试等测试体系参考。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考虑物联
网芯片平台和模组之间的测试继承特性,并根据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并给出进一步相应的测试优化建
议。
8
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终端芯片与模组终端测试优化研究报告
附录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GCF:全球认证论坛(GlobalCertificationForums)
LTE: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
NB-IoT: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
uRLLC:超高可靠和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ility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
9
公众移动通信物联网终端芯片与模组终端测试优化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非独立操作使用的无线电发射模组”型号核准管理的通知》,
2014年3月
[2]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若干事项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
39号)
[3]TC5WG9#5G通用模组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4]GCFcertificationcriteriaV3.80.1,October15th,2020
[5]GCFApplicationProcedureV3.70.0,28September2020
[6]R/TAF002—2021物联网终端与模组测试优化研究报告第1部分:公众移动通信
[7]GSMA,”IoTdevicecertificationlandscape",September2019
[8]REDCA,“TGN01-REDcompliancerequirementsforaRadioEquipmentoftenreferredto
asRadioModuleandtheFinalRadioEquipmentProductthatintegratesaRadioModule”,V1.2a
March2020
[9]FCC,”KDBpublication996369D01-TRANSMITTERMODULEE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秋双节主题活动方案
- 团队协作平台课件制作指南
- 某公司薪酬管理结构
- 医学课堂的幽默赋能之道
- 中标合同协议书模板
- 店铺施工合同协议书
- 瓦房修缮合同协议书
- 粉刷安全合同协议书
- 地坪租房合同协议书
- 订货合同差价协议书
- KTV店长年度工作总结
- 2024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题库
- 黄河文化(齐鲁工业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齐鲁工业大学
- 变电站电网侧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十二周《遇见劳动之美点亮成长底色》主题班会
- 铝塑板发光字招牌施工方案
- 旧房改造施工设计方案
- DBJT15-工程泥浆原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标准
- 2024年山东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法律法规答题活动测试100题答案
- 农贸批发市场管理制度(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