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辽宁省盘锦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化学合考试卷-初中化学_第1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盘锦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化学合考试卷-初中化学_第2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盘锦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化学合考试卷-初中化学_第3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盘锦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化学合考试卷-初中化学_第4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盘锦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化学合考试卷-初中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辽宁省盘锦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化学合考试卷—初中化学

一、选择题(★)1.下列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张青莲B.门捷列夫C.徐寿D.道尔顿(★)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能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

A.B.C.D.(★★)4.“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是对二十四节气中“立冬”和“小雪”的形象描述。雪是由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水分子的体积B.水分子的质量C.水分子的数目D.水分子的间隔(★★)5.我国研究人员发现战略性关键金属新矿物——铌包头矿。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铌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1B.铌属于金属元素C.铌原子核外有52个电子D.铌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6.近年来,我省各地新增许多公园。公园里空气清新,水净草绿。下列关于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B.垃圾秸秆就地焚烧C.工业废水经过滤后直接排放D.大水漫灌比滴灌更节水(★)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溶解固体B.加热液体C.洗涤试管D.用滴管取液体(★★)8.呋喹替尼()胶囊是一款由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创新抗癌药,该药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的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靶向药物,下列有关呋喹替尼的说法错误的是

A.呋喹替尼由四种元素组成B.呋喹替尼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1个分子中含有48个原子D.呋喹替尼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下图是两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B.和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核外电子数不同C.、两种原子对应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两种原子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位于不同周期(★★)10.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现象: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推论:实验后,玻璃管中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C.分析: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D.评价:用改进装置实验,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二、综合应用题(★★★)1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Ⅰ.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原理:实验室利用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2)收集方法:若用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选填“”或“”)端通入,装置与装置相比,装置的优点是______。(3)性质验证:用如图2装置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步骤如下:①将透明实验盒用隔板分成两部分,点燃燃烧室内的蜡烛,将倾倒室内的氧气传感器连接电脑并采集数据;②将氧气缓慢倒入倾倒室;③提起中间隔板;④观察并记录蜡烛的燃烧现象。实验中“提起中间隔板”操作对应的时间点约在第______,点时,蜡烛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燃烧,该探究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Ⅱ.探究水的组成(4)

示意图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Ⅰ.在干燥、倒扣的烧杯内点燃氢气,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水由______组成;用符号表达式表示电解水的反应:______Ⅱ.①在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通电,观察到玻璃管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管内生成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

②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两个玻璃管中的气体,观察到_____(选填“”或“”)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12.化学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化学与工程】水是生态之基、生产之要、生命之源。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1)中国科研工作者将“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玄武岩中的磷灰石[主要成分为]分解,该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2)理论上,通过测量外星球矿样中氢元素的质量,可换算出矿样中水的质量。若某矿样中含氢的质量为,则含水的质量______。(3)“生命吸管”是一种快速获取野外饮用水的吸管装置(长约,重约),里面装有过滤材料和滤芯,其净水过程如图1所示。①“生命吸管”中的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起到______作用;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该过程属于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②离子交换树脂中阳离子交换柱交换过程如图2所示(图中阴离子未画出,交换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1个可以换出______个。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属于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4)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不断循环。图3为氧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的一种用途为_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化学与科技】我国科学家在无细胞条件下,以和为原料制得淀粉,代表着人工合成淀粉领域的重大颠覆性和原创性突破,其合成路线图简化如下,回答相关问题:(5)该变化前后不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以和为原料制得的淀粉,其组成元素为______(填元素符号)。(6)合成路线图中,“”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黑色球()表示碳原子,则白色球()表示______原子。三、填空与简答(★★★)13.阅读下面文章。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高浓度,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等。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一般用深冷法制得,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制氧机有膜分离、变压吸附等制氧方式。膜分离制氧用到的膜材料有陶瓷、聚苯胺等,其中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的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变压吸附制氧常用的吸附剂是沸石分子筛。科研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通过某种沸石分子筛,测定其对、的吸附情况,结果如图乙(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吸附量越大)所示。吸氧对于缺氧人群有一定作用,但健康人短期内高流量吸氧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能盲目吸氧。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高浓度,供氧方式主要有______(写出一种即可)。(2)深冷法制氧利用了物质的______(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差异。(3)图甲中,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过程是______(选填“Ⅰ”“Ⅱ”或“Ⅲ”),化学反应中______(选填“分子”或“原子”)不可再分。(4)由图乙可知,时吸附压______(选填“越小”或“越大”)越有利于分离和。(5)化学氧自救器是人在缺氧环境或在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中使用的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图丙是某化学氧自救器的示意图,其供氧装置由“初期生氧器”和“生氧器”组成。①该化学氧自救器在工作初期,内部独立的“初期生氧器”首先启动,以解决初期供氧不足的问题。“初期生氧器”内有高锰酸钾、铁粉等成分。“初期生氧器”主要依靠分解高锰酸钾制氧,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初期生氧器”中铁粉的作用是利用铁粉和氧气反应时______,从而使高锰酸钾分解能持续进行。②该化学氧自救器主体是由“生氧器”供氧,内部装有颗粒状超氧化钾作为“制氧剂”,其反应原理为①;②,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种。(6)医疗氧气瓶上有湿化瓶装置,装置类似于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导管连接制氧机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的塑料管C.可以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四、科学探究题(★★★)14.小华同学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铁丝并没有燃烧。于是小华对此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Ⅰ.实验原理(1)用符号表达式表示铁丝燃烧的反应:_______。(2)描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_______。Ⅱ.探究铁丝没有燃烧的原因(3)大家经讨论,认为铁丝没有燃烧可能是铁丝表面有锈迹或氧气的浓度太低等原因所致,为验证猜想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将铁丝表面打磨除锈,引燃后伸入集气瓶中______与铁丝表面有无锈迹无关②将两根粗细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铁丝点燃,分别伸入氧气体积分数为50%与90%的集气瓶中伸入氧气体积分数为90%的集气瓶中的铁丝燃烧,而氧气体积分数为50%的集气瓶中铁丝没有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Ⅲ.探究铁丝燃烧现象的影响因素(4)为进一步探究铁丝燃烧时所需氧气的最低浓度,小华同学取长短相同,直径均为的铁丝分别在氧气体积分数为70%、60%、55%的环境中进行燃烧实验。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O2体积分数70%60%55%实验现象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燃烧程度比70%的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难以燃烧,只是发红由表格数据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______(选填“剧烈”或“不剧烈”)。(5)小华同学推测如果将铁丝换成铁粉,则铁有可能在氧气浓度更低的条件下燃烧。他可以选择铁粉和体积分数为______(选填“60%”或“50%”)的氧气进行对比实验。(6)实验中获得气体样品的方法:如图1,先在的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橡胶塞并关闭止水夹,打开止水夹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一定体积后关闭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