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练:透镜及其应用(原卷版)_第1页
2025年江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练:透镜及其应用(原卷版)_第2页
2025年江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练:透镜及其应用(原卷版)_第3页
2025年江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练:透镜及其应用(原卷版)_第4页
2025年江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练:透镜及其应用(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专项精练

本节要点对应题号

专项精练1透镜1-3,19,45

专项精练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含实验)4-12,20-24,33-44

专项精练3透镜的应用13-16,25-30

专项精练4眼睛和眼镜17-18,31-32,46

一、单选题

1.(2024•江苏南京•二模)小明同学对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以下构建,其中合理的是()

2.(2024・江苏盐城•二模)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一束水平激光装置,在透镜右侧竖直的

光屏上观察到一光斑。若只移动光屏,下列关于光斑移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竖直向上移动时,光斑向上移动B.竖直向上移动时,光斑向下移动

C.水平向左移动时,光斑向上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时,光斑向下移动

3.(2024•江苏泰州•二模)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一束水平激光放置,在透镜右侧竖直的

光屏上观察到一光斑。若只移动凸透镜,下列关于光斑移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竖直向上移动时,光斑向下移动B.竖直向上移动时,光斑向上移动

C.水平向左移动时,光斑向上移D,水平向左移动时,光斑不会移动

4.(2024•江苏扬州•二模)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

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凸透镜时,意外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图所示。以下

说法错误的是()

A.前一次成像时,凸透镜离报纸距离小于10cm

B.后一次成像时,凸透镜离报纸距离稍大于10cm

C.前一次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后一次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D.凸透镜远离报纸时前一次像变小,后一次像变大

5.(2024•江苏常州•二模)鱼缸里只有一条金鱼,小红却在某个角度看到了两条金鱼,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面的金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下面的金鱼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C.人看到上面金鱼的过程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光在金鱼身上发生了漫反射

6.(2024•江苏南京•二模)如图是二维码扫描收银盒,它是一种影像式移动支付装置,其扫

描摄像头为焦距等于5厘米的凸透镜,将二维码放置在扫码区则可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小明用凸透镜成像实验模拟收银盒成像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外框

扫码区

扫描摄像头

A

R

H

DT

A

f

f

i

i

w

7.(2024•江苏南通•一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透过水球的人像B.小孔成像

8.(2024•江苏常州•一模)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圆柱形水杯后面,紧靠水杯放置一个小泥娃,

他将泥娃逐渐远离水杯,在该过程中,透过水杯观察,他看到的小泥娃像()

A.一直变瘦B.变高

C.先变高后变矮D.先变胖后变瘦

9.(2024•江苏淮安•模拟预测)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

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相同

B.此“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

C.调节“水凸透镜”使其变厚,其焦距变大

D.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10.(2024•江苏常州・二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于光具座上,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

的像,如图所示。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此时的物距

〃、像距y可能是()

A.u=16cmv=32cmB.u=14cmv=28cm

C.u=48cmv=6cmD.u=\3cmv=43cm

11.(2024•江苏泰州•二模)光刻机以紫外线为信息载体,通过凸透镜将画在模板上的电路

图投影到微小的半导体材料——晶板上,利用曝光反应进行缩刻,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模板凸霍

/硅晶板

---------------------------小一

〃V

A.以紫外线为信息载体,是利用了其热效应

B.实验人员可以一直照射紫外线,有助于健康

C.要使硅晶板上成像,模板应放置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内

D.模板远离透镜,硅晶板靠近透镜会使硅晶板上的电路图更小

12.(2024•江苏南京•二模)小明用弹性膜注水制作了一个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注水或抽

水改变透镜的厚度,固定透镜,将一个F形光源放在合适位置后,调节光屏得到清晰的

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模拟正常人眼球观察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模拟图乙的成因时需要从水透镜向外抽水

C.若将远视眼镜靠近甲图透镜左侧放置,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D.将蜡烛改为平行光源,将平行玻璃放放在丙图所示位置,则会聚点将仍在焦点F处

13.(2024・江苏盐城•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谱线红移”说明宇宙在坍缩B.摩擦起电的本质是创造了电荷

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排斥力D.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

14.(2024•江苏镇江•二模)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其成像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①镜下“大”熊猫②小孔成像“倒”景③平面镜看“牙”④水中“笔”弯折

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

15.(2024•江苏镇江•二模)周末,小华一家到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华正在欣赏美景:

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B.树木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D.小华的身“影”——光的反射

16.(2024・江苏无锡・一模)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成实像的是()

①用放大镜观察邮票用照相机

拍摄景物

17.(2024•江苏常州•三模)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作用

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大象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8.(2024•江苏南通•一模)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

的光斑。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B.在凸透镜附近再放一个凸透镜,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C.将蜡烛移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将蜡烛移到25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二、填空题

19.(2024•江苏南通•一模)星期天,小明和小刚一起去东洲公园,走近自然,感受生活中

的物理。

(1)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形成的像,

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形成的像;

(3)在游玩时不随意丢弃装水的透明圆形饮料瓶,是因为装水的饮料瓶相当于镜,对

太阳光有作用,可能会引起火灾。

20.(2024•江苏徐州•二模)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蜡烛、

凸透镜、光屏三者高度如图所示时,适当调节的高度后便可开始实验;当蜡烛距凸

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承接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就是根据该成

像规律制成的;如果把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它距离物体的距离应该10cm。

21.(2024•江苏扬州•一模)如图所示,2月14日晚2024江都新春游园会,无人机表演活动

为市民带来一场光影盛宴,使无人机腾空而起的施力物体是,无人机上的二极管是由一

材料制成的。无人机搭载的摄像机在拍摄地面景物时感光元件上成的是、的实

像.当无人机逐渐升高时所成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2024•江苏无锡•一模)如图是隋唐洛阳城“天堂”上空出现日晕的精彩瞬间。拍照时,“天

堂”通过镜头成(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若想要拍摄“天堂”顶部的特写,

摄影者要(选填“靠近”或“远离”)“天堂”,同时将相机镜头(选填“前伸”

或“后缩”)。

23.(2024・江苏盐城•三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前应该首先测出实验所用凸

透镜的,然后固定—位置,再安装其它器材并调节其高度。随着实验的进行,蜡

烛逐渐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将会逐渐向—移动。

24.(2024・江苏盐城•一模)如图是用手机现场拍摄的两张照片(摄像头焦距不变),手机摄

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拍摄图乙照片比拍摄图甲照片摄像头离景物(选填

,,远,,或,,近,,)些。青少年长时间使用手机很容易导致近视,近视眼应该佩戴镜来矫正

视力。

甲乙

25.(2024•江苏扬州•二模)如图甲所示一副漫画立在桌面上,小明把一杯装有水的圆柱形

玻璃杯放在漫画前,透过水杯发现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则透过水杯

老鼠横向放大,该过程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透镜,此现象的成因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一致。若将漫画离水杯远一点,透过水杯

看到的老鼠会变(选填"胖”或“瘦”)一点。

26.(2024•江苏泰州•一模)商场中经常看到的广告投影灯,其内部结构如图甲,镜头焦距

为20cm,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在_____(选填“0~20”“20-40”“大于40”)011的范围内调节。

地面上漂亮的广告图案,是由红、、蓝三原色光混合而成。

甲乙

27.(2024•江苏苏州•模拟预测)如图甲,“祝融号”火星车驶离平台的过程中,其后置照相机

对着平台先后拍摄得到乙、丙、丁3张照片,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透镜,拍摄过

程中相机镜头逐步(选填“向外伸”或“向内缩”)。观看三张照片感觉平台是运动

的,这是以为参照物。

乙丙丁

28.(2024•江苏泰州•三模)图甲是一幅立在桌面上的课本插图。小明透过水杯看,插图中

的女生变“胖''了,还掉头面向右侧,如图乙,此现象的成因与(选填“照相机”、“投

影仪”或“放大镜”)工作原理相同。要想使观察到的女孩变“瘦”一点,应适当将水杯

(选填“远离”或“靠近”)插图;若小明为了看清物体戴上了近视眼镜,这是为了使物体经过

晶状体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向(选填"前”或“后”)移动,若配戴的眼镜镜片中

心的厚度为L7mm,则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mm。

甲乙

29.(2024•江苏泰州•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置于

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选填“放

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光屏和蜡烛同时以5cm/s的速度向右

移动s后,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若只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可在凸透镜前

放置一个合适的(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也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30.(2024•江苏•模拟预测)显微镜的物镜是把微小的物体成放大的—(选填“虚”或“实”)

像,望远镜的物镜把远处物体成(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两者目镜都是相

当于用再来观察物镜所成的像。

31.(2024•江苏徐州•二模)如图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光线经过眼睛晶状体时的光路图,

由图示可知他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若他为了看清物体,戴上眼镜是为了物体

经过晶状体成的像向—(选填“前”或“后”)移动,若配戴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1.7mm,

则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7mm。

—►

-------A

32.(2024•江苏扬州•二模)春光明媚,人们漫步南湖公园,闻到浓郁的花香是因为分子处

在中;看到水中“鱼”比实际鱼的位置变(深/浅);地面上铺满了透过林间缝隙形

成的光斑,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如图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光线经过眼睛晶状体时的

光路图,由图示可知他是(近视/远视)眼,若他为了看清物体,戴上眼镜是为了物体

经过晶状体成的像向(前/后)移动,若配戴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1.7mm,则该镜

片边缘的厚度应(大于/等于/小于)1.7mm。

三、实验题

33.(2024・江苏无锡•一模)小明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明按图安装好器材,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户10cm)、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

(2)如图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生

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这一原理制成;

(3)蜡烛、光屏位置保持不变,将透镜移动到光具座刻度cm处时,光屏上又重新出现烛

焰清晰的像;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上图中蜡烛和凸透镜间的某一位置,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保持不变,向(选填“左”或“右”)移动蜡烛,又能在光屏上看到

烛焰清晰的像;

(4)在上图中若将凸透镜换成镜面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镜,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再次实

验,则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

的像相比(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0cm-20cm=3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镜的原理是物距在一倍

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投影仪的原理是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此原理应

用于照相机。

34.(2024•江苏南京•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户_______cm;

(2)当该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能否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选填“能”或

“不能”)。

①若能,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像的性质;

②若不能,请在下面横线上说明仅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加什么透镜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

的像。答:O

35.(2024-江苏苏州•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华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按顺序装

到光具座上后,并点燃蜡烛:

(1)实验前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凸透镜o

(2)小华将蜡烛、透镜和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刚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小华

实验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cm,选择口径(大/小)的凸透镜做实验效

果较好;

(3)凸透镜位置不动,将光源移至10cm刻度线处,应将光屏向(左/右)移动到

能再次接收到清晰像的位置,此时与(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性质相同;

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近视眼镜片,则需要将光屏向(左/右)移动才能再

次接收到清晰的像。

(4)小华继续实验,将高度为〃的物体沿主光轴从远处向透镜的焦点靠近(已知透镜的焦距

为了)。则下列反映像高“或像距v随物距〃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36.(2024•江苏无锡•模拟预测)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测得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cm。在光具座上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

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成倒立、(选填“放

大”或“缩小”)的实像;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厚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现将图乙中虚线圆圈部分当

作人的“眼睛”,当蜡烛远离“眼睛”时,“眼睛”需调节凸透镜的厚度使其(选填“变薄”或

“变厚”),改变其对光线的偏折能力,从而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该“眼睛”无法调节凸透

镜达到应有的厚度,则该“眼睛”为(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该配戴(选填

“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3)讲台上有一发光体,同学们利用凸透镜和光屏观察发光体在各自光屏上所成的像,小京

所用凸透镜离发光体较近,小强所用凸透镜离发光体较远,发现两人光屏上呈现的像的高度

相等,则小京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小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37.(2024・江苏盐城•二模)小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可得凸透镜的焦距为cm,然后调整器材进行实验;

(2)当蜡烛在标尺30cm处时,光屏应移到标尺cm处,成像才清晰;当蜡烛向左(远离

透镜)移动到乙图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移动,此时所成像

的大小将变;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宏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保持光

屏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移;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8.(2024・江苏宿迁•二模)小明进入光学实验室进行复习时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O的径迹,

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选填“镜面”和“漫”);如果让光沿3。方向入射,反

射光将沿。/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⑵按如图乙所示操作,小明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cm;实验前,他还需要将蜡烛的焰心、

凸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调到在同一高度处,这样做的目的是;

(3)接着小明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消晰实像;若仅把图丙中光屏向右稍微移一移,在透镜

左侧放置一合适(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可以使光屏上的模糊的像再次清晰。

39.(2024•江苏南通•模拟预测)小明用同一个凸透镜进行探究。

(1)当“F”型光源、凸透镜(左表面为平面)和光屏如图甲放置时,光屏上得光源清晰的像。

如果将光源移至尸点,光屏向(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光屏上就能得到一个是

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再将光源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

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像,此时应从透镜的(选填“左”或“右”)侧再进

行观察;

(2)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光源移至。点后,调节光屏,小明从图甲位置M处观察,现象如

图乙所示,A为光源的实像,其成像原理与(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透镜

中还能看到两个像B、C,你认为由透镜左表面成的像可能是(选填"B”或"C”)。

40.(2024•江苏徐州•模拟预测)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两个玻璃凸

透镜(A、B)实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恰能在光

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图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选填"A”或"B”);

(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

(3)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20cm处向左移动到C处,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他应

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4)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

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乙放置,光

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应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

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

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此实验说明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

成因。

41.(2024•江苏南京•三模)用凸透镜和水杯完成实验。

⑴①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出现一个最小最亮光斑,凸透镜焦距/=cm;

②如图乙,蜡烛和光屏在图示位置不动,为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镜应在cm(选

填“10〜20”、“30〜40”、“60〜70”或“90〜100”)刻度线间移动;

③如图丙,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该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此时撤去

近视眼镜,将蜡烛(“远离”或“靠近”)透镜,在光屏上会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2)如图丁,透过装满水的水杯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发现鹦鹉变“胖”了,还掉头面向右侧,此

现象的成因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工作原理相同。要想使观察到

的鹦鹉变“瘦”一点,应将水杯适当(选填“远离”或“靠近”)鹦鹉。

42.(2024・江苏盐城•三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同学在组装完实验器材后,应调节各个部分的高度,确保焰心、凸透镜的光心、

光屏中心在_____;

(2)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在如图所示的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

她看到的像是的像(放大/缩小);

(3)在问题(2)的基础上,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

透镜把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得的到清晰像,该透镜为(凸/凹)透

镜,用于矫正(近/远)视眼;

(4)小红同学用图乙中“F”光源和光屏进行实验,对此两位同学实验装置的评价不正确的

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F光源的亮度高,成像比较清晰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5)航天员王亚平用吸管将乒乓球轻轻按入装在圆柱形杯子内的水中(如图丙)。未浸入水

中前乒乓球如图丁①所示,当乒乓球浸没在水下时,我们从侧面观察到水下的乒乓球的形

状是图丁中的(填写数字编号)图。

43.(2024・江苏宿迁•三模)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

(1)如图甲所示,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形成最小的光斑F,用刻

度尺量出距离(选填或“c”)即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如图乙所示,用该透镜进行实验,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

“缩小”)的实像;

(3)为模拟近视眼镜片对成像位置的调节情况,小华应将另一块(选填“凸透镜”或

“凹透镜”)放置在位置P处;

(4)实验完毕,小华将光具座上的透镜换成带三角形小孔的挡板研究小孔成像实验,将蜡

烛、带孔的挡板和光屏固定在上述光具座0cm、70cm和90cm位置,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_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保持蜡烛、小孔的位置不变,将光屏逐渐靠近小孔,

当光屏离小孔很近时,光屏上的像逐渐模糊,最终成一个三角形光斑。据此,对能够成像的

“小孔”的理解合适的是(填字母)。

A.孔径在毫米数量级的孔

B.形状为圆形的孔

C.物距一定,孔径远小于像距的孔

44.(2024•江苏扬州•模拟预测)小军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为了使像能够呈现在光屏的中央,他应该通过调节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

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上。

(2)如图甲所示,某次实验时光屏上承接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的实

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3)图甲中,在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小军同学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时,可将光屏

适当(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或者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

戴上一片合适的(选填“近视镜片”或“远视镜片”)。

(4)小明同学用另一个凸透镜进行实验,他把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如图乙所示位置,在透

镜右侧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未画出)上始终得不到清晰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选填序号)。

A.15cm;B.25cm;C.35cm。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认为成倒立的像时,像与物既是上下颠倒,像与物是否左右颠倒,

下面操作一定不可行的是=

A.用纸遮挡烛焰一侧,观察像的情况;

B.用纸遮挡凸透镜一侧,观察像的情况;

C.用嘴沿水平方向,且垂直光具座吹烛焰,观察像的情况。

四、科普阅读题

45.(2024•江苏盐城•三模)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扫地机器人的“眼睛”

扫地机器人能自动避开障碍物,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机型使用的是红外探测器作为“眼睛”。红

外探测器测距的原理如图所示,红外发射器以一定的角度发射红外光束,光束遇到物体被反

射,再通过有滤光作用的凸透镜后照射到CCD检测器上的某一位置,该位置不在透镜的主

光轴(中心线)上,偏离的距离叫偏移值"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物体离传感器越远,心就

越小。在知道了偏移值£两中心线间距X以及滤镜的焦距/•后,可以计算得到距离。,也就

知道物体有多远了。

CCD检测器能将测得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的大小叫做探测器的输出值,输出值

与偏移值工成正比,当然有例外,当。很小时,工值较大,光点可能超出探测器的探测范

围,即乙超过某一值时,输出值会随着乙的增大而快速变小,直至变为零:当。很大时,工

值又会很小,这时检测器能否分辨得出这个很小的工值成为关键,也就是说CCD的分辨率

决定能不能获得足够精确的乙值,要检测越远的物体,CCD的分辨率要求就越高,所以通

常的探测器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测量距离。。

(1)红外传感器发射红外光束,遇到物体时,光束会发生_________(反射/折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CCD检测器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扫地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偏移量£逐渐变大,说明扫地机器人在远离障碍物

D.甲探测范围10cm-80cm,乙探测范围20cm-150cm,则甲的CCD检测器分辨率较低

(3)扫地机器人的红外发射器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为2.5m,现以0.2m/s的速度沿垂直墙壁

方向匀速向墙壁靠近,当红外传感器探测到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为O.hn时,立即停止靠近,

则扫地机器人的运动时间为s.

(4)如图,已知户8cm,H20cm,若某次探测时/=2cm,则此时红外传发射器与障碍物

之间的距离为cm;

(5)文中所述的红外探测器的输出值与到物体的距离。的关系图像大致为

输输

出出

值/值

A.

B.

题:

回答问

短文,

)阅读

•一模

苏无锡

4・江

(202

46.

用平

如利

。〃

〃如

简称

ay),

ispl

dUpD

(Hea

系统

显示

抬头

车的

能汽

某智

示,是

1所

如图

,驾

前方

在正

投射

玻璃

挡风

过前

据通

车数

重要行

器上的

将显示

示,

图2所

理,如

像原

镜成

到车辆

可以看

低头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