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一导学案第课辛亥革命_第1页
新马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一导学案第课辛亥革命_第2页
新马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一导学案第课辛亥革命_第3页
新马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一导学案第课辛亥革命_第4页
新马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一导学案第课辛亥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6—2017学年度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主备人:彭珊珊班级:姓名:第13课辛亥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的主要史实;了解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的主要史实;2.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辛亥革命的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课前预习】一、武昌起义:1.辛亥革命的背景:(1)政治条件:签订后,中国加深,中国人普遍感到腐败无能,应当推翻;(2)经济和阶级基础:中国发展,力量不断壮大;(3)思想武器:西方思想的传播;(4)组织基础:等革命团体和的建立;(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最为壮烈的是,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6)有利时机:四川的风潮。2.武昌起义:(1)时间:年月日(2)结果:被革命军占领,军政府成立,国号“"。(3)影响: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主要内容:①主权在民②确立的政治体制③实行制(2)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性质的宪法。(3)意义:具有的进步意义.三、辛亥革命的意义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2.功绩:(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的权利;从此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一座丰碑;(2)推翻了“”,客观上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活动方案】活动一: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集体朗诵课文子目“中华民国成立”下的全部内容,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材料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材料四: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请回答:(1)阅读材料,分别指出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怎样的原则或思想?(2)阅读材料四,指出其反映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由此反映出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3)综合上述材料,对比中国封建社会的政体,说一说《临时约法》颁布的进步性。活动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自主阅读课文子目“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期目标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关于辛亥革命,有人说成功了,也有人说失败了,你认为呢?说明理由。(要求:自主整理出要点,小组内再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迁移应用】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右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思维流程答案:D方法指导解答本题可用史实支撑法: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首先要审好题目的求答项,根据设问要求,迁移相关的历史知识,化不熟悉的知识为熟悉的知识,逐项分析,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练习尝试】1.“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挺进大别山2.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地。这一事件A.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B.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C.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D.促成了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3.“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革命党人为改变这种现象而采取的最主要行动是A.成立中国同盟会 B.与保皇派论战C.发动黄花岗起义D.成立南京临时政府4。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正式形成B.开始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C.革命派开始积极发动武装起义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5.1851年和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革命运动。这两场运动A.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C.都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D.都尝试推翻清政府,最后被其绞杀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以下变革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②学习西方制度、变法图强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③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④政治制度发生里程碑式的变化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7.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对此理解不正确A.“荒唐可笑"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B.由于当时领导者的局限性,这种政体在中国失败C.“悲惨地结束”是指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D.“仿制品”是指共和政体、三权分立、联邦制等政治体制8.一篇文章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文中所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A。辛亥革命使中国完成了近代化的任务B.辛亥革命迈出了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C。辛亥革命将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改造D。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9.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各项中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0.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需求相结合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①④11.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12。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1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在中美两国法制建设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②都受启蒙思想影响③都规定实行总统制④都具有反专制的进步意义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4.1913年袁世凯在一次演说中提出《临时约法》,“即其内容规定,束缚政府",让他“身受苦痛”。由此可见《临时约法》A.扩大总统权利B.维护民主共和C.缩小内阁权利D.赞成独裁专制15。以下是对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评价:①民主革命的先行者②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③移风易俗的倡导者④有世界影响的伟人其中②④的评价基于A.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B.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C.社会史观,全球史观 D.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1911午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