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课《愚公移山》分层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万仞(rèn)
豫南(yù)
箕畚(fèn)山北之塞(sè)B.魁父(kuí)
智叟(sǒu)
叩石(kòu)出入之迂(yū)C.始龀(chèn)
朔东(sù)
雍南(yōng)一厝朔东(cuò)D.始龀(chèn)
冀州(jì)
穷匮(guì)孀妻弱子(shuāng)【答案】B【解析】A.箕畚(fèn)——běn;C.朔东(sù)——shuò;D.穷匮(guì)——kuì;故选B。2.下列文段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A.惠:同“慧”,聪明B.毛:草木 C.固:坚固 D.彻:通达,这里指改变【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C.固:应该是顽固。故选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告之于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而山不加增
博学而笃志C.以残年余力
以顺为正者D.虽我之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答案】D【解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中两个“于”分别为“向”“到”的意思;B项中两个“而”分别表转折关系和并列关系;C项中两个“以”分别为“凭借”“把”的意思;D项中两个“之”都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故选D。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始一反焉C.惩山北之塞 D.无陇断焉【答案】C【解析】A.“惠”同“慧”,聪明;B.“反”同“返”,往返;D.“陇”同“垄”,田埂;故选C。5.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虽我之死”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A.本在冀州之南B.汝之不惠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D.告之于帝【答案】B【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例句和B项“之”都是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A、C两项“之”都是结构助词“的”,D项“之”是代词。故选B。6.下列各句中朗读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答案】D【解析】A.句意是: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正确的停顿: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B.句意是: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正确的停顿: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C.句意是:河湾上的智叟讥笑着阻止他干这件事,说。正确的停顿: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D.句意是: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正确的停顿: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故选D。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年且九十(2)寒暑易节(3)杂然相许(4)且焉置土石(5)何苦而不平(6)曾不能毁山之一毛(7)固不可彻(8)虽我之死【答案】(1)将近。(2)更替。(3)赞同。(4)哪里。(5)愁苦,文中指担心。(6)指草木。(7)通达,文中指改变。(8)即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易”是“交换”的意思,“虽”是“即使”的意思。8.翻译下列句子。(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译文:(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译文:(3)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译文:(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译文:(5)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译文:(6)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译文:【答案】(1)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2)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3)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4)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5)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6)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注意句子中重点字词的翻译。9.理解性默写。(1)《愚公移山》中表明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2)《愚公移山》中表明移山的目标的句子是:,。(3)《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大家拥护的句子是:。(4)《愚公移山》中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5)《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的信心的句子是:,,?(6)愚公移山的结果:,,。【答案】(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3)杂然相许(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6)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惩、塞、豫、暑、匮、陇。10.文学常识填空。《愚公移山》选自《》,体裁是,作者,名。郑国人,战国前期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答案】列子·汤问寓言列子御寇道【解析】学生应积累一定文学常识,每课涉及的文学常识应加强记忆。《愚公移山》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今本《列子》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11.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愚公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后代。B.本文采用神话的方式结尾,目的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伟大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有一定的迷信色彩。C.愚公年近九十还亲自上山“扣石垦壤”,说明他对移山很有信心,这主要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的正确认识。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揭示了故事的寓意。愚公眼光长远却命名为“愚”,智叟鼠目寸光却命名为“智”,这样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答案】B【解析】考查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B.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故选B。能力提升12.学校开展“用优秀寓言故事滋养心灵”主题活动,你所在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要创作一个课本剧——《我与愚公相遇在2023年》。(1)为配合课本剧演出,小组同学要做一幅海报,以下最适合作海报宣传语的一项是(
)A.线条的舞蹈
力量的旋律 B.农夫荷锄立
老少话桑麻C.立下移山志
开辟新天地 D.劳动的身影
理想的憧憬(2)小组同学查阅了创作课本剧的若干方法,你认为不适合本次创作的一项是(
)A.认真地阅读原作 B.确立剧作主题C.颠覆人物的形象 D.设计矛盾冲突(3)为突显“用优秀寓言故事滋养心灵”的主题,体现积极昂扬的时代精神,小组同学正在设计课本剧的结尾,请你将以下台词补充完整。愚公:孩子,2023年的今天,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山”,你该怎么做?我:【答案】(1)C(2)C(3)例:爷爷,我遇到了学习困难之“山”,我要发扬您的移山精神,攻坚克难。【解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愚公移山》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立志挖山,坚持不懈,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所以C项“立下移山志、开辟新天地”最适合做海报宣传语;故选C。(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课本剧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改写的时候注意保留原意,不能改得面目全非。课本剧的特点:①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剧本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②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③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由此理解,C项“颠覆人物的形象”不适合本次创作;故选C。(3)考查语言表达。根据对故事的理解,在课本剧的结尾,面对愚公的问题,表达出自己的感悟,注意体现积极昂扬的时代精神。示例:愚公爷爷,我遇到了“贪图玩乐”“颓废”之山,我会以您为榜样,激起斗志、立志学习、坚持不懈。13.八年级(2)班准备围绕《愚公移山》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加。(1)从课文中我们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出下列城市所处的位置。①江阴:②洛阳:③衡阳:④华阴:(2)下面是一幅漫画,请你仔细观察,说说它的寓意。(3)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啊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4)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关于“愚公移山”的争论,根据争论回答问题。甲:愚公为了移山,带领子孙挖山不止,还要世世代代挖下去,这岂不是费时费力,太缺少经济效益了?还不如带领子孙搬家,去开辟一片新天地。乙:搬家是逃避现实的做法,人不能遇到困难就逃避。丙:人应该有开拓精神,此路不通,可以开辟新路。愚公何必固守在那闭塞的家乡,搬家更有发展前途。丁:面对两座大山,愚公没有被吓倒,而是选择了“毕力平险”。这种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如果搬家了,那就不是愚公了。①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②你站在争论的哪一方?理由是什么?请简要阐述。【答案】(1)①长江的南岸。②洛河的北岸。③衡山的南面。④华山的北面。(2)示例:看病贵、房价居高不下以及教育收费高等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百姓生活中难以移除的三座“大山”。(3)示例: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4)①愚公该不该搬家。②示例:站在认为愚公不该搬家的一方。正视困难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放弃必定失败。【解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第(1)题考查学生对“阴”“阳”二字的理解。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江阴”在长江的南岸,“洛阳”在洛河北岸,“衡阳”在衡山的南面,“华阴”在华山的北面。第(2)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理解。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从三座山的名字“教育”“医疗”“住房”和愚公的语言分析,可以知道,表达了现代人对看病贵、房价高、教育收费高等问题的看法。第(3)题考查学生对问题的见解。了解文段和歌词的内容,从意志顽强、信心坚定等角度来谈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即可。第(4)题考查学生对问题的态度。这类开放性题目要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表达要准确。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从材料可以看出,四个人争论的问题是“愚公该不该搬家”,对此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作答,着重从“移山精神”的角度来谈即可。拓展延伸(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节选)【乙】信陵君杀晋鄙①,救邯郸,破②秦人,存③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④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⑤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⑥。”(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注:①〔信陵君杀晋鄙〕指信陵君杀了晋鄙。②〔破〕打败,打垮。③〔存〕存在,存活。这里是“使……幸存”。④〔唐雎(jū)〕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策士。为人有胆有识,不畏强权。⑤〔卒〕通“猝”,突然。⑥〔受教〕接受教诲。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1)吾与汝毕力平险
()(2)始一反焉
()(3)对曰
()(4)人之有德于我也()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愿君之忘之也。17.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甲】文中为什么要把愚公设置成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呢?请结合本文说说你的理解。(2)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有太多的村支书作为全村致富的带头人,他们兢兢业业,备受尊敬爱戴,却从不居功自傲。【乙】文中哪一句话可以道出他们心中所想?【答案】14.(1)尽、全(2)同“返”,往返(3)回答(4)恩德,恩惠15.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16.(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2)我希望您能忘掉救赵的事情(我希望您能忘掉对赵国的恩德)。17.(1)年岁已高,仍下决心移山,更能突出愚公有恒心,不怕困难的精神。(2)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解析】1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毕:尽、全。(2)句意:才能往返一次。反:同“返”,往返。(3)句意:回答说。对:回答。(4)句意:别人有恩德于我。德:恩惠,恩德。15.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断句时注意标志性的虚词“也”和句式结构的对称。句意为:别人憎恨我,不可以不知道;我憎恶别人,是不可以让人知道的。“人之憎我也”是主语,“不可不知也”是谓语,主谓间要断开;“吾憎人也”是另一分句的主语,“不可得而知也”是谓语,中间要断开。故断为: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16.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以,凭借;曾,连……都……;损;减少;如……何,把……怎么样呢。(2)重点词:愿,希望;第一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代词,这件事。17.(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中把愚公安排成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说明愚公的年事如此之高,仍有毅力有恒心移山,更突出了他精神之高贵。一般人到了“年且九十”这个岁数也就安享天年了,不会再有什么目标追求,但愚公不以年高为意,毫不畏惧地立志移山。作者借愚公“年且九十”,告诉人们只要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任何困难(包括年岁)都是可以战胜的这一道理。(2)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能力。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干“作为全村致富的带头人,他备受尊敬爱戴,却从不居功自傲”一句,即可提取“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一句作为答案。这句话翻译过来是:我有恩德于别人,是不可以不忘记的。【点睛】译文甲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乙信陵君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了秦兵,使赵国得以幸存。赵孝成王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这时,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说,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掉的,有不可以不忘掉的。”信陵君说:“这话怎样讲呢?”唐雎回答说:“别人憎恨我,不可以不知道;我憎恶别人,是不可以让人知道的;别人有恩德于我,是不可以忘记的;我有恩德于别人,是不可以不忘记的。如今,你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秦兵,保存了赵国,这对赵国是大恩德。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很快就会见到赵王了,希望你把救赵王的事忘掉吧!”信陵君说:“无忌我敬遵你的教诲。”(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①,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②。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乙】夸父与日逐走,入日③;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丙】逮④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⑤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⑥,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⑦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⑧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⑨尧以为天子。《淮南子》【注释】①文首:头部有花纹。②其鸣自詨:它的鸣声是呼叫自己的名字。③入曰: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④逮:等到。⑤杀:晒死。⑥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神话中的的怪兽。⑦缴:用箭射。⑧禽:通“擒”。擒获。⑨置:推举。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是炎帝之少女(2)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1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其如土石何/弃其杖,化为邓林B.故为精卫/皆为民害C.常衔西山之木石/逮至尧之时D.女娃游于东海/杀九婴于凶水之上2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渴欲得饮饮于河渭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2)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22.结合《愚公移山》,试分析愚公、精卫、夸父和后羿精神有何相似之处?这些故事共同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朴素的思想?【答案】18.(1)这(2)让,叫,派。19.A20.渴/欲得饮/饮于河渭21.(1)女娃去东海游泳,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2)晒焦了庄稼,晒死了草木,老百姓连吃的东西也没有。22.不畏艰苦,坚持不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表现我国古代劳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庆阳建筑拆除工程合同
- 东莞打印贴标机采购合同
- 医药产品营销团队建设方案
- 大数据工程技术服务项目高级阶段交付方案
- 低碳出行考试题目及答案
- 常识时政押题国考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预防接种培训结业试题库及答案
- 2026年南京工业大学过控毕业设计开题报告6
- 2025年食品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员招聘制度及稳定措施方案
- 流程改造三年计划
- 初二语文2025年上学期期中专项训练复习试卷(含答案)
- 江西洪城水业环保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勤岗工作人员【28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南充市嘉陵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财务主管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大学《印度尼西亚语》专业题库- 印尼语语法与写作
- 项目部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代办相关资质合同范本
- 真菌毒素代谢途径-洞察与解读
- 2025年能源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