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未练习题1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未练习题1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未练习题1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未练习题1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未练习题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未练习题(1)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kāngkǎi()wǔmèi()páihuái()yànyǔ()jīnghuáng()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分)

(1)掺和(huohé)栖息(qīxī)勉强(qiángqiǎng)

(2)正月(zhēngzhèng)模样(múmó)薄雾(bóbáo)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8分)

()()更新张()结()()然不同()灯()庙

春节到了,中华大地上到处(),呈现出一派()的景象。与往年()的是,今年我们一家人选择了在酒店吃年夜饭。

4.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他的家乡是一个小镇。(改为夸张句)

(2)他非常着急。(改为比喻句)

(3)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句)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______,诗中“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高尚的气节。

(2)《匆匆》的作者是______,文章紧扣“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这段话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画出来。(2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4分)

3.文中写了哪些灯?请列举出来。(3分)

4.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北京的元宵节有什么特点?(3分)

5.文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阅读《母亲的纯净水》,回答问题。

一瓶普通的纯净水,两块钱;一瓶名牌的纯净水,三块钱。真的不贵。每逢体育课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以备在激烈运动后,可以酣畅地解渴。

她也有。她的纯净水是乐百氏的,绿色的商标牌上,帅气的黎明穿着白衣,含着清亮腼腆的笑。每到周二和周五中午,吃过午饭,母亲就把纯净水拿出来,递给她。接过这瓶水的时候,她总是有些不安。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怎么好,母亲早就下岗了,在街头卖零布,父亲的工资又不高。不过她更多的感觉却是高兴和满足,因为母亲毕竟在这件事上给了她面子,这大约是她跟得上班里那些时髦同学的唯一一点时髦之处了。

一次体育课后,同桌没有带纯净水,她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水递了过去。

“喂,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啊。”同桌喝了一口,说。

“怎么会?”她的心跳得急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

几个同学围拢过来:“不会是假冒的吧?假冒的便宜。”

“瞧,生产日期都看不见了。”

“颜色也有一点儿别扭。”

一个同学拿起来尝了一口:“咦?像是凉白开呀!”

大家静了一下,都笑了。是的,是像凉白开。瞬间,她突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喝了这么长时间的纯净水,确实有可能是凉白开。要不然,一向节俭的母亲怎么会单单在这件事上大方起来呢?

她当即扔掉了那瓶水。

“你给我的纯净水,是不是凉白开?”一进家门,她就问母亲。

“是。”母亲说,“外面的假纯净水太多,我怕你喝坏肚子,就给你灌进了凉白开。”母亲看了她一眼,“有人说你什么了吗?”

她不做声。母亲真虚伪,她想,明明是为了省钱,还说是为我好。

“当然,这么做也能省钱。”母亲仿佛看透了她的心思,又说,“你知道吗?家里一个月用七吨水,一吨水八毛五,差不多六块钱。要是给你买纯净水,一星期两次体育课,就得六块钱,够我们家一个月的水费了。这么省下去,一年能省一百多块钱,能买好多只鸡呢。”

母亲是对的,她知道,作为家里唯一的纯消费者,她没有能力为家里挣钱,却有义务为家里省钱。况且,喝凉白开和喝纯净水对她的身体来说真的没什么分别,可她还是感到一种莫名的委屈和酸楚。

“同学们有人笑话你吗?”母亲又问。

“没有。”她有些烦躁地说。

“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母亲再问。

“我……”她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母亲看着她平静地说:“孩子,我们并不富裕,但我们却并不贫穷。穷不是错,富也不是对,穷富只是日子的一种过法。如果把它看作是一件丑陋的衣衫,那么它就可能遮住了心灵的光芒。如果把它看作是一块宽大的布料,那么它就可以做成一件温暖的新衣。甚至,她还可以把它看为魔术师手中的一块幕布,用它变幻出绚丽多彩的未来和梦想。”

她忽然明白母亲的用心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酣畅:______

节俭:______

2.文章围绕“母亲的纯净水”写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4分)

3.当她得知自己喝的“纯净水”是凉白开时,她的心情是怎样的?(3分)

4.母亲为什么要给她灌凉白开?(3分)

5.文中母亲的话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三、习作(35分)

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

要求:1.围绕“那一刻,我长大了”这一主题写一件你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要把“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3.不少于400字。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慷慨妩媚徘徊谚语惊惶

2.(1)huo√qī√qiǎng√(2)zhēng√mú√bó√

3.万象灯彩截残末

万象更新张灯结彩截然不同

4.(1)他的家乡是一个巴掌大的小镇。

(2)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3)这是铁路干线。

5.(1)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朱自清匆匆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2.排比突出了灯的种类多

3.玻璃灯、牛角灯、纱灯、走马灯、宫灯、纸灯。

4.处处悬灯结彩,火炽而美丽,人们会赏花炮、吃元宵,美好快乐。

5.表达了作者对北京元宵节的喜爱和对美好快乐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课外阅读

1.酣畅:畅快。节俭:生活中节约俭省,不铺张浪费。

2.她带着母亲准备的“纯净水”去上体育课,同学怀疑她的水是假冒的,她回家质问母亲,母亲承认是凉白开并解释原因,她最终明白母亲的用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