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页(共26页)2025年新高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尖子生专题复习《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5•厦门模拟)如图为1900年6月刊登于英国《西部邮报》的漫画“正在接受治疗”。漫画中,中国人和布尔人(南非和纳米比亚的白人种族之一)躺在病床上,接受“约翰牛医生”的治疗。这幅漫画()A.凸显英国全球救援地位 B.体现殖民侵略的隐蔽性 C.折射殖民体系发展进程 D.宣扬英国干涉的合理性2.(2025•雁塔区校级模拟)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亚洲各国同西方的贸易额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其中输到欧洲的是印度的棉花、黄麻,中国的茶叶、绸缎和瓷器以及西亚国家的地毯、牲畜等,欧洲输往亚洲的主要是各种消费工业品。这种经济格局()A.导致欧洲对亚洲的侵略战争 B.冲击了亚洲原有的自然经济 C.促使亚洲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D.阻断了东西方贸易正常发展3.(2025•香坊区校级模拟)1888年英国利华兄弟公司在印度专门成立团队,研发适合印度气候和肤质的护肤产品,同时在孟买大量雇佣当地人进行生产,并采用印度传统节日进行促销活动。利华兄弟公司()A.重视印度文化和商品倾销 B.体现英国商品输出的迫切 C.增强印度民族工业竞争力 D.资本渗透扩张具有隐蔽性4.(2025•朝阳区校级模拟)1877年,印度拜火教精英群体成立的本土板球队第一次被邀请与欧洲人组成的孟买板球俱乐部进行比赛,最终形成著名的孟买四角杯联赛,即欧洲人、拜火教徒、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球队之间的比赛,之后板球在印度逐渐普及出现了很多专业的体育出版物,它们报道相关体育比赛,刊登统计数据。由此可推知()A.体育赛事激化殖民矛盾 B.体育传播助力文化殖民 C.体育活动促进阶层流动 D.体育发展改变社会风俗5.(2025•宝坻区校级三模)1819年,玻利瓦尔在国民议会上反思道:我们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土著人,而是土著人和西班牙人间的混血人种。我们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冲突之中,即与土著人争夺财产所有权,并在我们出生的国家同宗主国做斗争。因此,我们的情况是最特别也是最复杂的。这一观点折射出拉美地区()A.多元族群影响了国家政治构建 B.民族国家意识普遍增强 C.族群割裂与对立现象异常严重 D.国家认同推动社会变革6.(2025•鼓楼区校级模拟)1884年柏林会议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将非洲国家扎伊尔变为“刚果独立国”,并把大片土地租予特权公司经营。1891﹣1899年,扎伊尔象牙出口价值由280万法郎涨至530万法郎,橡胶出口从30万法郎猛增到2810万法郎。这从侧面说明了()A..国际合作发展非洲经济 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非洲自由贸易发展迅速 D..非洲的殖民化进程加快7.(2025•鼓楼区校级二模)图为16﹣17世纪从美洲运往西班牙的金银流量变化趋势图。导致图中金银流量大幅下滑的原因在于西班牙()A.受到价格革命的冲击 B.面临殖民地广泛反抗 C.遭受商业革命的打击 D.丧失殖民扩张的优势8.(2025•鼓楼区校级模拟)1813年英国政府颁布《印度教育法案》,规定每年从东印度公司税收中拨出不少于10万卢比用于英属印度居民的文化教育。1835年,印度总督及参事会作出决定,教育拨款以后全部用来推广西式教育,建立“自由和开明的教育体系”。英国政府的做法()A.服务于殖民统治 B.促进印度民族觉醒 C.缓和了英印矛盾 D.增加政府财政负担9.(2025•碑林区校级模拟)18世纪末,欧洲国家以海外殖民地为主要基地,在全球建立了约1600座不同类型的植物园。这些植物园充当了获取外来高价值植物的农业实验站和国内外大宗贸易植物、稀有药物性植物及经济植物的驯化中转站。这些植物园的建立说明()A.殖民地的地位提高 B.工业革命即将开展 C.商品输出开始出现 D.全球经济联系加强10.(2025•海淀区校级三模)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工业的发展,面临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产品迅速增多,要求扩大倾销市场;二是原材料十分不足,要求寻找更大的供应地。下列殖民活动,与西方国家应对上述问题有关的是()A.在拉丁美洲开辟大片种植园 B.通过三角贸易贩运黑人奴隶 C.在亚洲强占殖民地半殖民地 D.加紧对非洲内陆的殖民瓜分11.(2025•永州模拟)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指出,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不管英国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意在说明()A.殖民主义者犯下的罪行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技术和思想 C.资本主义侵略扩张本性 D.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使命“12.(2025春•衢州期中)下图为西方殖民者的殖民侵略图,据图示判断该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殖民情况()A.14世纪中叶—15世纪末 B.15世纪末—17世纪上半叶 C.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 D.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13.(2025春•保定期中)提拉克宣称,印度教《薄伽梵歌》蕴涵了东西方一切形而上学和伦理的原则,他还把英国统治以前的印度描写为神光朗照的、统一的黄金时代:“我们拥有一个宗教和知识的传统”。可见,提拉克意在()A.阐释印度教教义 B.激发民族主义意识 C.领导孟买总罢工 D.改革资产阶级政党14.(2025春•保定期中)19世纪前70年,赴非洲内陆考察的探险队增至70多个,如英国的“非洲内陆考察协会”、法国的“巴黎地理协会”等,其主要活动范围在尼日尔河、尼罗河、赞西河和中南非的几个大湖地区。其探险活动()A.开启了非洲灾难历史 B.提升了非洲地理科学水平 C.落实了柏林会议精神 D.便利了列强最终瓜分非洲15.(2025春•广东期中)亚非拉的近现代历史进程受到了西方列强殖民活动的影响,是近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层面上的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过程,是将亚非拉强行拉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去的历程。这一历程()A.被动融入全球体系,交织压迫与抗争 B.推动文明平等对话,促进多元共融 C.加速本土现代化进程,实现民族复兴 D.以和平协商方式,重构了国际秩序16.(2025春•湖南期中)1906年12月,在群众运动高潮的压力下,伊朗国王被迫罢免宰相,宣布实行立宪,召开国民议会,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限制了王权,规定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这反映出伊朗立宪革命()A.具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 B.推翻了封建制度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赢得了民族独立17.(2025•江西模拟)下表中“印度尼西亚”名称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时间所属名称变化1512年葡萄牙葡萄牙印度1613年荷兰荷属东印度群岛1914年日本东印度,1945年印度尼西亚独立A.荷兰率先成为海上霸主 B.世界地理认知不断更新 C.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 D.世界殖民扩张竞争激烈18.(2025春•宁德期中)1881年,苏丹爆发马赫迪起义。1882年9月,英国外交人员指出:“若不迅速向喀土穆(苏丹首都)增派援兵……马赫迪将顺尼罗河而下或取道萨瓦金(苏丹东北部港口)、红海和苏伊士向北推进。”随后,英国多次派兵镇压。这说明英国镇压马赫迪起义的重要目的是()A.消灭马赫迪政治势力 B.消除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C.控制北非的商业贸易 D.巩固在埃及的殖民统治19.(2025•天津模拟)1908年,印尼成立社会团体至善社,其宗旨是发展教育,实现“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进步”“技术和工业的发展”以及“土著艺术和科学的复兴”。1912年,印尼成立“东印度党”,提出“东印度是东印度人的”的口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印尼()A.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B.经济结构实现转型 C.政治团体发展壮大 D.学习借鉴西方经验20.(2025春•铜山区期中)1896年2月,双方都把主力部队调到北部重镇阿杜瓦地区,进行决战。结果,“欧洲文明国家”放弃已侵占的领土,并赔款1000万里拉。西方舆论对此发出惊呼:“不敢想象,一个文明的欧洲国家的军队会在一名非洲酋长的士兵的手中遭到如此巨大的灾难。”这一战争()A.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维护了国家主权并实现民主政治 D.结束了非洲被列强瓜分的命运二.材料题(共2小题)21.(2025•沈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传统纱笼(sarong)和科本(kebaya)服饰虽具民族特色,但宽松的剪裁不利于培养纪律意识,艳丽的色彩易引发感官放纵真正的‘文明服饰’应是笔挺的西式衬衫、长裤与皮鞋——荷兰女王陛下的臣民需通过着装展现对理性秩序的认同。当原住民穿上西装,不仅是外表的改变,更是从‘自然之人’向‘文明公民’的蜕变。”……通过《公民手册》与学校课程强调“西装=文明”,将传统服饰污名化为“野蛮象征”,并举办“西式服装设计大赛”吸引本土消费者。——汇编自《荷属东印度政府公报》及《公民手册》材料二1920年,泗水华商林文庆发起“国货缝纫机运动”,推动本土企业生产改良版缝纫机,其广告宣称:“脚踏板的每一次起落,都是对殖民压迫的反抗。”——摘编自《泗水新报》(1923年6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殖民政府对原住民服饰的态度并分析其目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尼应对殖民侵略的主要策略及历史意义22.(2025•南开区校级模拟)拉美和美国同属美洲,都经历了民族独立战争,但独立后命运却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00﹣1940年拉美主要国家人均GDP(美国=1)——整理自梁咏梅《拉美是怎样掉进“陷阱”的?》材料二15﹣20世纪30年代拉美、美国大事记(部分)拉美美国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160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顿。1804年,海地独立,拉开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1787年,制宪会议通过联邦宪法。1824~1848年,墨西哥发生250次兵变,更换了31个总统。1806﹣1809年,《禁运法案》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1826年,西属拉美殖民地基本实现独立。1807年,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1870~1914年,阿根廷借助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快速增长,进入现代化进程的“美好时代”。1861~1865年,南北战争,北方获胜。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赶走独裁者。1913年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1917年,墨西哥颁布资产阶级宪法,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1929~1933.年国民生产总值从1039亿美元逐年下降至560亿美元。1934年,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进行民主改革。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推行新政。1933~1939年国民生产总值从560亿美元上升至913亿美元。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的现象进行解释。
2025新高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尖子生专题复习《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BDBADDADCB题号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AAADDAB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5•厦门模拟)如图为1900年6月刊登于英国《西部邮报》的漫画“正在接受治疗”。漫画中,中国人和布尔人(南非和纳米比亚的白人种族之一)躺在病床上,接受“约翰牛医生”的治疗。这幅漫画()A.凸显英国全球救援地位 B.体现殖民侵略的隐蔽性 C.折射殖民体系发展进程 D.宣扬英国干涉的合理性【分析】本题考查了殖民扩张,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司令西摩中将率领八国联军2000多士兵,从大沽口经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和杨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阻击,伤亡惨重,最终战败撤退。漫画中“约翰牛医生”代表英国,中国人和布尔人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疗”,而“治疗”的“药剂”分别是英国在南非的军事指挥官(罗伯茨药水)和侵华的英军指挥官(西摩合剂)。这实际上是英国以“治疗”为名,对中国和南非进行军事干涉,漫画以一种看似合理的比喻,宣扬了英国干涉的合理性,掩盖其侵略本质,D项正确;漫画中英国对中国人和布尔人的“治疗”,本质是侵略和干涉,并非真正的全球救援,从“药剂”是军事指挥官可看出,这是军事行动,与救援无关,排除A项;殖民侵略的隐蔽性通常表现为通过经济、文化渗透等间接方式进行侵略。但漫画中明确以军事指挥官作为“药剂”,明显是军事干涉而不是具有隐蔽性,排除B项;殖民体系发展进程涉及殖民国家对殖民地的占领、统治方式的演变、殖民地反抗等多个方面,不能仅通过时间点就得出此结论,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殖民扩张,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2025•雁塔区校级模拟)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亚洲各国同西方的贸易额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其中输到欧洲的是印度的棉花、黄麻,中国的茶叶、绸缎和瓷器以及西亚国家的地毯、牲畜等,欧洲输往亚洲的主要是各种消费工业品。这种经济格局()A.导致欧洲对亚洲的侵略战争 B.冲击了亚洲原有的自然经济 C.促使亚洲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D.阻断了东西方贸易正常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解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列强对亚洲的侵略,亚洲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列强在亚洲倾销工业品,并掠夺大宗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这使得亚洲国家原有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属性不断降低,商品经济属性不断上升,即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项正确;欧洲对亚洲先有“侵略战争”,后又“经济侵略”,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亚洲如中国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被中断,排除C项;题干明确贸易额“快速增长”,说明贸易未被阻断,而是被西方主导,且列强对亚洲的经济侵略本身就是建立在不公平与主权不对等的基础上的不正常的贸易,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3.(2025•香坊区校级模拟)1888年英国利华兄弟公司在印度专门成立团队,研发适合印度气候和肤质的护肤产品,同时在孟买大量雇佣当地人进行生产,并采用印度传统节日进行促销活动。利华兄弟公司()A.重视印度文化和商品倾销 B.体现英国商品输出的迫切 C.增强印度民族工业竞争力 D.资本渗透扩张具有隐蔽性【分析】本题考查了英国的殖民扩张,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公司通过“研发适合印度气候和肤质的产品”“雇佣当地人生产”“利用印度传统节日促销”等本土化手段,隐蔽地实现资本扩张。这种方式不像武力侵略或强制倾销那样直接,而是以“适应本土”为掩护,体现了资本渗透的隐蔽性,D项正确;英国公司“采用印度传统节日进行促销”是商业营销手段,本质是利用印度文化推广商品,并非“重视印度文化”,排除A项;“商品输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主要侵略方式。但题干中英国公司“在孟买大量雇佣当地人进行生产”,属于在殖民地设厂生产,而非“商品输出”,排除B项;英国在印度设厂生产、抢占市场,会挤压印度本土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是削弱而非增强印度民族工业,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英国的殖民扩张,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2025•朝阳区校级模拟)1877年,印度拜火教精英群体成立的本土板球队第一次被邀请与欧洲人组成的孟买板球俱乐部进行比赛,最终形成著名的孟买四角杯联赛,即欧洲人、拜火教徒、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球队之间的比赛,之后板球在印度逐渐普及出现了很多专业的体育出版物,它们报道相关体育比赛,刊登统计数据。由此可推知()A.体育赛事激化殖民矛盾 B.体育传播助力文化殖民 C.体育活动促进阶层流动 D.体育发展改变社会风俗【分析】本题考查了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题干提到印度拜火教精英群体与欧洲人组成的孟买板球俱乐部比赛,形成联赛后板球逐渐普及,并出现专业体育出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欧洲体育文化(板球)通过赛事和媒体传播在印度本土的扩散,符合“文化殖民”的特征——通过文化输出强化殖民影响力。欧洲人主导的板球俱乐部与本土群体的互动,以及后续的联赛和媒体报道,均显示了体育作为文化殖民工具的作用,B项正确;题干未提及比赛引发冲突或矛盾,反而强调联赛的形成和体育普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A项;题干仅提到不同宗教/族群参与比赛,但未体现阶层(如底层民众)通过体育改变社会地位的信息,偏离重点,排除C项;题干强调体育普及和媒体报道,未涉及风俗习惯(如服饰、礼仪等)的改变,范围扩大,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5.(2025•宝坻区校级三模)1819年,玻利瓦尔在国民议会上反思道:我们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土著人,而是土著人和西班牙人间的混血人种。我们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冲突之中,即与土著人争夺财产所有权,并在我们出生的国家同宗主国做斗争。因此,我们的情况是最特别也是最复杂的。这一观点折射出拉美地区()A.多元族群影响了国家政治构建 B.民族国家意识普遍增强 C.族群割裂与对立现象异常严重 D.国家认同推动社会变革【分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混血人种体现了多元族群的融合,而这种多元族群的情况影响了拉美地区国家的政治构建,与题干中玻利瓦尔对自身身份及所处冲突情况的表述相契合,A项正确;题干重点强调的是身份的多元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冲突等情况,而非民族国家意识普遍增强,排除B项;题干并没有突出族群割据与对立现象异常严重,只是提到了与土著人及宗主国的冲突等,排除C项;材料未突出“国家认同”作为驱动力,反而强调族群差异带来的挑战,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6.(2025•鼓楼区校级模拟)1884年柏林会议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将非洲国家扎伊尔变为“刚果独立国”,并把大片土地租予特权公司经营。1891﹣1899年,扎伊尔象牙出口价值由280万法郎涨至530万法郎,橡胶出口从30万法郎猛增到2810万法郎。这从侧面说明了()A..国际合作发展非洲经济 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非洲自由贸易发展迅速 D..非洲的殖民化进程加快【分析】本题考查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884年柏林会议后,比利时国王将扎伊尔变为“刚果独立国”并租地给特权公司经营,随后扎伊尔象牙、橡胶的出口价值大幅增长,这表明西方列强加强了对非洲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使得非洲的殖民化进程加快,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扎伊尔在殖民统治下的出口情况,未体现“国际合作”,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于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扎伊尔在殖民统治下的出口情况,并非非洲自由贸易发展,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7.(2025•鼓楼区校级二模)图为16﹣17世纪从美洲运往西班牙的金银流量变化趋势图。导致图中金银流量大幅下滑的原因在于西班牙()A.受到价格革命的冲击 B.面临殖民地广泛反抗 C.遭受商业革命的打击 D.丧失殖民扩张的优势【分析】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早期殖民扩张。【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5、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开辟新航路,但是17世纪荷兰崛起,西班牙和葡萄牙相对衰落,丧失殖民优势,因此流入西班牙的黄金减少,D项正确;价格革命强调金银贬值,物价上涨,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拉丁美洲殖民地反抗的时间主要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与材料不相符,排除B项;商业革命强调商品种类增多,商业范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商业经营方式发生改变等,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8.(2025•鼓楼区校级模拟)1813年英国政府颁布《印度教育法案》,规定每年从东印度公司税收中拨出不少于10万卢比用于英属印度居民的文化教育。1835年,印度总督及参事会作出决定,教育拨款以后全部用来推广西式教育,建立“自由和开明的教育体系”。英国政府的做法()A.服务于殖民统治 B.促进印度民族觉醒 C.缓和了英印矛盾 D.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英国的殖民扩张。【解答】西式教育客观上可能传播启蒙思想,但英国初衷是控制,非主动促进觉醒,属间接结果,排除B;推广西式教育可能引发传统势力抵制(如本土教育机构被边缘化),矛盾未必缓和,排除C;资金来自东印度公司税收,且属于定向拨款,未显著增加,排除D;英国政策的本质是维护殖民统治,故正确答案为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9.(2025•碑林区校级模拟)18世纪末,欧洲国家以海外殖民地为主要基地,在全球建立了约1600座不同类型的植物园。这些植物园充当了获取外来高价值植物的农业实验站和国内外大宗贸易植物、稀有药物性植物及经济植物的驯化中转站。这些植物园的建立说明()A.殖民地的地位提高 B.工业革命即将开展 C.商品输出开始出现 D.全球经济联系加强【分析】本题考查了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上述解读可知,欧洲国家在海外殖民地建立了众多植物园,这些植物园的建立和运作实际上说明全球经济联系加强,D项正确;欧洲国家在海外殖民地建立植物园,是对海外殖民地的一种资源掠夺,不能说明殖民地地位提高,排除A项;18世纪末之前工业革命已经开展,排除B项;商品输出早已有之,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0.(2025•海淀区校级三模)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工业的发展,面临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产品迅速增多,要求扩大倾销市场;二是原材料十分不足,要求寻找更大的供应地。下列殖民活动,与西方国家应对上述问题有关的是()A.在拉丁美洲开辟大片种植园 B.通过三角贸易贩运黑人奴隶 C.在亚洲强占殖民地半殖民地 D.加紧对非洲内陆的殖民瓜分【分析】本题考查了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三角贸易,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在亚洲强占殖民地半殖民地,亚洲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同时资源丰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占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一方面可以将亚洲作为其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可以从亚洲掠夺丰富的原材料,满足工业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符合题目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问题,C项正确;在拉丁美洲开辟大片种植园,主要是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行为,目的更多是为了获取金银等财富以及发展种植园经济,并非主要针对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工业发展带来的这两个问题,排除A项;通过三角贸易贩运黑人奴隶,三角贸易主要盛行于16世纪至19世纪,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巨额利润,把非洲黑奴贩卖到美洲,重点不是解决工业发展带来的扩大销售市场和寻找原材料供应地问题,排除B项;加紧对非洲内陆的殖民瓜分主要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原料产地等进行的,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三角贸易,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1.(2025•永州模拟)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指出,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不管英国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意在说明()A.殖民主义者犯下的罪行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技术和思想 C.资本主义侵略扩张本性 D.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使命“【分析】本题考查了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那么,不管英国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指出英国对印度的侵略,一方面掠夺巨额的财富,另一方面客观的改变了印度,有利于其发展,有双重作用,但材料强调的是客观的积极作用而不是灾难,B项正确,排除A项;马克思强调的是因英国侵略扩张的积极影响,并不是在之初资本主义本性,排除C项;双重作用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2.(2025春•衢州期中)下图为西方殖民者的殖民侵略图,据图示判断该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殖民情况()A.14世纪中叶—15世纪末 B.15世纪末—17世纪上半叶 C.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 D.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殖民扩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早在15世纪初,葡萄牙在非洲西海岸建立了殖民据点;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把魔爪伸向东方,在印度建立要塞,占领了位于红海和波斯湾入口处的两座岛屿,切断了阿拉伯与印度河印度尼西亚的商业联系,逐渐垄断了与东方的贸易;西班牙的殖民活动是和哥伦布的远航探险同时开始的,到16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者已在美洲中部和南部建立起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殖民大帝国;继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荷兰、英国和法国亦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分布情况,而西班牙的殖民活动是和哥伦布的远航探险同时开始的,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夺取葡萄牙的殖民地马六甲、锡兰、好望角等地,还一度侵入我国领土台湾,并在日本长崎建立了贸易据点;18世纪中期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9世纪中叶后,德国统一并崛起,与英法围绕着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展开了斗争,而地图中没有涉及德国的内容,D项时间与图片不符,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殖民扩张,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2025春•保定期中)提拉克宣称,印度教《薄伽梵歌》蕴涵了东西方一切形而上学和伦理的原则,他还把英国统治以前的印度描写为神光朗照的、统一的黄金时代:“我们拥有一个宗教和知识的传统”。可见,提拉克意在()A.阐释印度教教义 B.激发民族主义意识 C.领导孟买总罢工 D.改革资产阶级政党【分析】本题考查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提拉克是印度国大党激进派代表,主张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由此可知,提拉克的言论主张是在强调印度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为了激发民族意识,B项正确;阐释印度教《薄伽梵歌》,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A项;提拉克主张联合人民群众,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排除C项;提拉克的目的是唤起印度民众对本民族文化和历史的自豪感,与改革资产阶级政党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4.(2025春•保定期中)19世纪前70年,赴非洲内陆考察的探险队增至70多个,如英国的“非洲内陆考察协会”、法国的“巴黎地理协会”等,其主要活动范围在尼日尔河、尼罗河、赞西河和中南非的几个大湖地区。其探险活动()A.开启了非洲灾难历史 B.提升了非洲地理科学水平 C.落实了柏林会议精神 D.便利了列强最终瓜分非洲【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解答】A.根据材料“是近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层面上的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过程,是将亚非拉强行拉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去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使亚非拉地区被动地融入全球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亚非拉人民遭受着列强的压迫和剥削,但同时也不断进行着抗争,所以这个过程是压迫与抗争交织的,正确;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方列强殖民统治下,亚非拉地区与西方文明之间很难实现文明平等对话,而西方列强往往对亚非拉地区的文明进行压制和破坏,而非促进多元共融,排除;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一些现代因素,但更多的是对亚非拉地区本土经济、文化等的破坏,阻碍了本土现代化进程,亚非拉地区实现民族复兴是在二战后通过自身努力逐步实现的,并非在殖民统治时期,排除;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是通过武力侵略等非和平方式进行的,亚非拉地区在被殖民过程中也主要是通过反抗等方式争取自身权益,而不是以和平协商方式,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5.(2025春•广东期中)亚非拉的近现代历史进程受到了西方列强殖民活动的影响,是近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层面上的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过程,是将亚非拉强行拉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去的历程。这一历程()A.被动融入全球体系,交织压迫与抗争 B.推动文明平等对话,促进多元共融 C.加速本土现代化进程,实现民族复兴 D.以和平协商方式,重构了国际秩序【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解答】根据材料“是近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层面上的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过程,是将亚非拉强行拉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去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使亚非拉地区被动地融入全球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亚非拉人民遭受着列强的压迫和剥削,但同时也不断进行着抗争,所以这个过程是压迫与抗争交织的,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方列强殖民统治下,亚非拉地区与西方文明之间很难实现文明平等对话,而西方列强往往对亚非拉地区的文明进行压制和破坏,而非促进多元共融,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一些现代因素,但更多的是对亚非拉地区本土经济、文化等的破坏,阻碍了本土现代化进程,亚非拉地区实现民族复兴是在二战后通过自身努力逐步实现的,并非在殖民统治时期,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是通过武力侵略等非和平方式进行的,亚非拉地区在被殖民过程中也主要是通过反抗等方式争取自身权益,而不是以和平协商方式,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6.(2025春•湖南期中)1906年12月,在群众运动高潮的压力下,伊朗国王被迫罢免宰相,宣布实行立宪,召开国民议会,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限制了王权,规定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这反映出伊朗立宪革命()A.具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 B.推翻了封建制度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赢得了民族独立【分析】本题侧重考查伊朗立宪革命,解题关键信息是“伊朗国王被迫罢免宰相,宣布实行立宪,召开国民议会,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限制了王权,规定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解答】A.根据“伊朗国王被迫罢免宰相,宣布实行立宪,召开国民议会,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限制了王权,规定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等信息可知,材料中伊朗确立君主立宪制,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色彩,正确;B.材料不涉及推翻了封建制度,排除;C.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不是共和国,排除;D.并未彻底赢得独立,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侧重考查伊朗立宪革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7.(2025•江西模拟)下表中“印度尼西亚”名称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时间所属名称变化1512年葡萄牙葡萄牙印度1613年荷兰荷属东印度群岛1914年日本东印度,1945年印度尼西亚独立A.荷兰率先成为海上霸主 B.世界地理认知不断更新 C.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 D.世界殖民扩张竞争激烈【分析】本题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其明确列出了从1498年到1914年,印度尼西亚的名字因为不同国家的殖民而多次更改,这反映了在这一时期,多个欧洲国家(葡萄牙、荷兰、日本)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存在激烈的竞争,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葡萄牙和西班牙在16世纪早期成为了欧洲最强大的海上霸主,“率先”与荷兰不符,排除A项;表1主要反映的是印度尼西亚名称的变化,而不是对整个世界地理认知的更新,排除B项;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广泛和长期的历史过程,表格只是反映了印度尼西亚在几个世纪内的名称变化,且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是在19世界末20世纪初,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8.(2025春•宁德期中)1881年,苏丹爆发马赫迪起义。1882年9月,英国外交人员指出:“若不迅速向喀土穆(苏丹首都)增派援兵……马赫迪将顺尼罗河而下或取道萨瓦金(苏丹东北部港口)、红海和苏伊士向北推进。”随后,英国多次派兵镇压。这说明英国镇压马赫迪起义的重要目的是()A.消灭马赫迪政治势力 B.消除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C.控制北非的商业贸易 D.巩固在埃及的殖民统治【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解题关键信息是“马赫迪将顺尼罗河而下或取道萨瓦金(苏丹东北部港口)、红海和苏伊士向北推进”。【解答】A.消灭马赫迪势力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B.材料现象与文化不相关,排除;C.控制北非商业只不过是英国目的之一,排除;D.根据“马赫迪将顺尼罗河而下或取道萨瓦金(苏丹东北部港口)、红海和苏伊士向北推进”等信息可知,材料中英国镇压马赫迪起义,意在防止马赫迪势力北上,进而维护其在埃及的殖民统治,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9.(2025•天津模拟)1908年,印尼成立社会团体至善社,其宗旨是发展教育,实现“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进步”“技术和工业的发展”以及“土著艺术和科学的复兴”。1912年,印尼成立“东印度党”,提出“东印度是东印度人的”的口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印尼()A.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B.经济结构实现转型 C.政治团体发展壮大 D.学习借鉴西方经验【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解答】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08年爪哇退休医生瓦希丁•苏迪罗•胡索多在雅加达医科学校学生的协助下,成立了印尼第一个民族主义政治团体至善社。其宗旨是重振爪哇传统文化,提倡发展教育,促进农业、工业和商业,至善社的成员主要是青年学生、爪哇贵族和政府文职官员,由于至善社在唤醒民族意识方面起过积极作用,后来印尼政府将至善社成立的日子定为“民族复兴节”;在此基础上,1912年,印尼成立“东印度党”,提出“东印度是东印度人的”的口号,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至善社”的宗旨,但没有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强调“至善社”的成立,唤醒了印尼人的民族意识,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东印度党”,C项说法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至善社”的成立是借鉴西方经验,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2025春•铜山区期中)1896年2月,双方都把主力部队调到北部重镇阿杜瓦地区,进行决战。结果,“欧洲文明国家”放弃已侵占的领土,并赔款1000万里拉。西方舆论对此发出惊呼:“不敢想象,一个文明的欧洲国家的军队会在一名非洲酋长的士兵的手中遭到如此巨大的灾难。”这一战争()A.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维护了国家主权并实现民主政治 D.结束了非洲被列强瓜分的命运【分析】本题考查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1896年2月”“阿杜瓦地区”“一个文明的欧洲国家的军队会在一名非洲酋长的士兵的手中遭到如此巨大的灾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战争是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最终埃塞俄比亚打败意大利,迫使意大利签署合约,实现了埃塞俄比亚的独立,沉重打击了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势力,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纳赛尔领导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英国控制的傀儡政权,建立了埃及共和国,埃及爆发的独立运动,揭开了非洲独立运动的序幕,排除A项;埃塞俄比亚并没有实现民主政治,排除C项;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并没有结束非洲被列强瓜分的命运,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材料题(共2小题)21.(2025•沈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传统纱笼(sarong)和科本(kebaya)服饰虽具民族特色,但宽松的剪裁不利于培养纪律意识,艳丽的色彩易引发感官放纵真正的‘文明服饰’应是笔挺的西式衬衫、长裤与皮鞋——荷兰女王陛下的臣民需通过着装展现对理性秩序的认同。当原住民穿上西装,不仅是外表的改变,更是从‘自然之人’向‘文明公民’的蜕变。”……通过《公民手册》与学校课程强调“西装=文明”,将传统服饰污名化为“野蛮象征”,并举办“西式服装设计大赛”吸引本土消费者。——汇编自《荷属东印度政府公报》及《公民手册》材料二1920年,泗水华商林文庆发起“国货缝纫机运动”,推动本土企业生产改良版缝纫机,其广告宣称:“脚踏板的每一次起落,都是对殖民压迫的反抗。”——摘编自《泗水新报》(1923年6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殖民政府对原住民服饰的态度并分析其目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尼应对殖民侵略的主要策略及历史意义【分析】(1)本题考查荷兰殖民政府对原住民服饰的态度并分析其目的,要求依据材料“但宽松的剪裁不利于培养纪律意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印尼应对殖民侵略的主要策略及历史意义,要求依据材料“推动本土企业生产改良版缝纫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1)态度:依据材料“但宽松的剪裁不利于培养纪律意识,艳丽的色彩易引发感官放纵真正的‘文明服饰’应是笔挺的西式衬衫、长裤与皮鞋——荷兰女王陛下的臣民需通过着装展现对理性秩序的认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贬低传统服饰为“非文明”,将西式服饰定义为“文明标志”,强制推行服饰西化。目的:依据材料“通过《公民手册》与学校课程强调‘西装=文明’,将传统服饰污名化为‘野蛮象征’,并举办‘西式服装设计大赛’吸引本土消费者”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政治控制:通过服饰规训消解原住民的民族认同,塑造对殖民统治的文化服从;经济渗透:推动西式服饰产业的销售,服务于殖民经济剥削;意识形态灌输:以“文明开化”为名,掩盖殖民侵略本质,构建“两方文明优越性”的认知。(2)策略:依据材料“推动本土企业生产改良版缝纫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通过改良技术、自主生产,降低经济依赖,削弱殖民经济控制;将缝纫机改造为反殖民象征;强化文化认同。意义:依据上述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利于实现经济独立;技术改造激发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重点突破策略
- 2025丽江市永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2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日间观察病房护理平台陪检员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北京市肛肠医院(北京市二龙路医院) 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招聘临时性公益性岗位人员(第三批)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西吉安市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编外演员招聘6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分享
- 2025年济南高新区管委会秋季校园招聘(24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中国宝武设计院、宝钢工程校园招聘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年湖南永州市冷水滩区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42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配电线路巡视培训课件
- 单位大门规划方案
- 实验诊断6出凝血
- NB-T 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 《电气防火安全培训》课件
- 江西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质量测评物理试题
- 叉车实操场地布置图及相关要求
-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无机分析题
- 重庆市康德卷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人体解剖学基础消化系统课件
-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秋季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