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_第1页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_第2页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_第3页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_第4页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101中学2018届下学期高三年级三模考试理综试卷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两部分,共31个小题,满分30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120分。1.利用某些调控细胞分化的因子,可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该过程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共同点是A.细胞全能性都得到体现B.都有信息分子与受体结合的过程C.都要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D.都需要蔗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2.研究人员发现了两株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W1和W2,二者均不能结实,显微镜下可见花粉壁空壳。W1和W2分别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杂交后代花粉育性均正常。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野生型与突变体间可进行正反交实验B.W1和W2的雄性不育由显性基因控制C.PCR可提供大量供研究的突变体基因D.通过基因探针可确定突变基因的功能3.血吸虫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其虫卵在水中孵化成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以藻类为食)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入水中,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发育为成虫,虫卵随粪便排出进入水体。科研人员研究使用农化品(化肥、除草剂等)对血吸虫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调查藻类和钉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B.藻类→血吸虫→钉螺→人构成了一条食物链C.使用农化品增加了藻类产生量从而促进了血吸虫繁殖D.使用农化品增加钉螺捕食者死亡率从而抑制血吸虫繁殖4.饮水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机理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DH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B.结合ADH的受体促进①ATP水解过程,为M蛋白供能C.H2O通过③自由扩散过程,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侧)D.M蛋白促进②胞吐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5.为更好地建设雄安新区,科研人员调查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各成分中有机氯农药DDT污染的状况,得到下表所示检测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同成分水底泥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鲫鱼乌鳢DDT含量(μg/Kg)0.10.76.321.037.919.4124.4注:鲫鱼主要以植物为食,乌鳢为肉食鱼。A.DDT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循环往复,不能被分解B.DDT几乎污染了白洋淀生态系统所有成分C.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越高,称为生物放大D.水生植物同化的太阳能只有少部分传递给乌鳢27.基于新材料及3D打印技术,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微胶囊吸收剂能将工厂排放的CO2以更加安全、廉价和高效的方式处理掉,球形微胶囊内部充入Na2CO3溶液,其原理如图所示。(1)这种微胶囊吸收CO2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此过程是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的过程。(2)在吸收过程中关于胶囊内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吸收前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c(H+)b.吸收过程中,体系中的含碳微粒有CO32-、HCO3-、HCO3c.当n(CO2):n(Na2CO3)=1:3时,溶液中c(CO32-)<c(HCO3-)d.溶液中始终有c(Na+)+c(H+)=2c(CO32-)+c(HCO3-)+c(OH-)(3)将解吸后的CO2催化加氢可制取乙烯。已知:C2H4(g)+3O2(g)=2CO2(g)+2H2O(g)=-1323kJ/mol2H2(g)+O2(g)=2H2O(g)=-483.6kJ/mol写出CO2催化加氢制取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曲线a表示在体积为2L的恒容容器中,投料为1molCO2和3molH2时,测得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改变投料比测量后得到曲线b。①根据曲线a计算25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带入数值列出计算式即可)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平衡常数大小:M>N>M1b.其他条件不变,b条件时增加催化剂用量,则2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可能达到Md.工业生产中采取较高温度(250℃左右)是为了提高催化剂活性加快反应速率。28.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不同用量的氯水与KI溶液的反应。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含碘的各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的颜色及性质如下。物质I-I2I3-IO-IO3-颜色无色黄色棕黄色—无色性质溶于水微溶于水溶于水不稳定溶于水Ⅰ.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i溶液分层,上层呈棕黄色,下层呈紫红色。(1)①下层呈紫红色证明生成了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②甲同学认为空气中O2也参加了反应,依据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③为验证其假设是否正确,甲同学进行如下对比实验:向试管中加入3mL0.5mol/LKI溶液,振荡,加入淀粉溶液。乙同学不同意,认为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至pH=6,乙同学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按照乙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淀粉未变蓝。(2)针对上层溶液呈棕黄色的原因,小组同学提出2种假设:假设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b:溶液中产生了I3-。④针对假设a,甲同学进行实验:取实验i反应后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上层仍显棕黄色,下层为极浅的紫色,因此假设a不成立。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生成的I2在水层中发牛了反应:I-+I2I3-,假设b成立。Ⅱ.丙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ii溶液分层,上层与下层均为无色。(3)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实验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Ⅲ.丁同学重复实验i,将“注入少量饱和氯水”改为“逐滴滴加氯水”。序号操作现象iii加入5滴饱和氯水,振荡溶液分层,CCl4层为浅紫色,水层为淡黄色继续滴加,振荡溶液分层,CCl4层为紫红色,水层颜色变为棕黄色继续滴加至过量,振荡溶液分层,CCl4层为紫红色,水层颜色变为无色(4)请结合化学反应及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水层颜色变化(淡黄色→棕黄色→无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4分)肠道微生态系统中的菌群失调是肥胖、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诱因。为探究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1)某些肠道益生菌能分解人体难以消化的膳食纤维并产生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丁酸可以作为_____________分子,与肠壁细胞内的丁酸分子受体结合,加速细胞利用氧气,从而造成肠道中的缺氧环境,从而有利于益生菌在与有害菌的_____________中占有优势。(2)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利于改善血糖水平,下图为其分子机制。据图可知,消化道中产生的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与消化道壁上的受体结合,激活结肠L细胞内的酶P,_____________。(3)为进一步验证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辅助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我国科研人员将50位糖尿病患者_____________分为两组进行实验。请选填下面的字母,完成实验方案。a.常规膳食b.高纤维膳食c.阿卡波糖(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d.注射胰岛素分组实验对象实验处理1实验处理2检测对照组(U)25位糖尿病患者处理前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实验组(W)25位糖尿病患者阿卡波糖(4)研究结果证实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具有辅助治疗效果。科研人员提取上述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肠道微生物,进一步检测肠道微生物的乙酸、丁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拷贝数(与乙酸、丁酸合成量正相关),结果如图2、3所示。据此,研究者得出“高纤维膳食提高乙酸和丁酸合成量,均能增强治疗效果”的结论。请评价由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否严谨?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30.(18分)人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严重影响人视觉的遗传病。(1)科研人员对患者甲和乙进行家系调查,得到图1所示的两个家系图。据图分析,甲所患RP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遗传。乙所患RP的遗传方式与甲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研究发现,RP还存在其他遗传方式,并且目前已经发现有多达20个基因的100多个突变位点与RP有关,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特点。(3)科研人员构建斑马鱼模型,探究rp2基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①科研人员敲除斑马鱼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rp2基因,筛选得到rp2基因杂合突变体。将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斑马鱼杂交,对得到的F1进行rp2基因测序,发现序列不同的两种突变类型A和B,如图2所示。请比较突变型A、B的异同点:_____________。②研究者认为,与突变型B相比,突变型A在性状上与野生型差异更大,适合用于研究rp2基因的功能。从分子水平分析,选择突变型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③选取相同突变类型的F1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理论上突变纯合子应占F2的_____________,但实际鉴定只有10%为纯合子,推测rp2基因突变_____________。(4)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突变的rp2基因对影响感光细胞感光能力的两种蛋白P1和P2表达的影响,得到图3所示结果。31.(18分)科研人员研究了周期节律对拟南芥光合作用的影响。(1)科研人员使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拟南芥,诱导拟南芥发生_____________,筛选得到周期节律改变的纯合突变体Z和T,在正常光照下条件下测定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得到图1所示结果。据图可知,突变体Z的周期节律比野生型_____________,突变体T的周期节律则_____________。(2)研究者推测植物生物钟周期与环境昼夜周期可能共同影响光合作用。①科研人员检测了野生型拟南芥在T20(光照和黑暗各10h)、T24(光照和黑暗各12h)和T28(光照和黑暗各14h)条件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图2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②科研人员继续进行了图3所示的实验,该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该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请写出对该实验的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3)CO2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研究人员发现,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节律异常突变体C在T24光照条件下碳同定量仅为前者一半。据图4和图5所示研宄结果推测,突变体C碳固定量低的原因可能是生物节律异常使植物短期持续光照条件下__________较小,从而减小了_____________,从而导致较低的碳固定量。(4)植物具有“周期共鸣”的特点,即植物内在的生物节律与外界昼夜的时间变化(正常昼夜周期为24小时)相互匹配。研究人员发现两者的完全“周期共鸣”可使拟南芥在35天内的干重增加明显高于其他“周期共鸣”匹配不完全的处理组。综合上述研究,请阐述“周期共鸣”对光合作用起调节作用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1.B2.C3.C4.D5.A6.D7.D8.C9.C10.C11.C12.D13.B14.C15.D16.D17.B18.A19.C20.C21.(2)①BD②(如图所示)③随着温度的升高,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增大④8.3⑤AC(2)设小球开始下滑时与水平地面的竖直高度为h,从最高点到D点过程,动能定理h与半圆半径R的比值为2.5 (1分)(2)设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磨擦因素为μ、A点:则此过程牵引力做的功为27.35J(3)设电子在恒定电场中由静止加速的时间为如时的速度为v,由动量定理:25.(1)醛基(2)CH3CH2OH(3)C2H5OOCCOOC2H5取代反应(4)C2H5BrC2H5ONa26.(1)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2)4Fe2++O2+4H+4Fe3++2H2O;(3)①22.4②2NO3-+6I-+8H+=3I2+2NO↑+4H2O或2NO2-+2I-+4H+=I2+2NO↑+2H2O可增加催化剂NO的量,加快反应速率(4)①S(硫):FeS2-15e-+8H2O=Fe3++2SO42-+16H+②Fe3++3H2OFe(OH)3+3H+溶液中c(H+)降低,平衡向右移动,c(Fe3+)减小,导致脱硫率下降。27.(1)CO2+H2O+CO32-=2HCO3-;放出(2)cd(3)2CO2(g)+6H2(g)=C2H4(g)+4H2O(g)=-127.8kJ/mol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H2的浓度,可以提高CO2的转化率③d28.(1)①I2Cl2+2I-=2Cl-+I24I-+4H++O2=2I2+2H2O②盐酸,加入氯水后改变了溶液pH,因此需控制溶液中H+浓度为pH=6。(2)水中的I2未被CCl4萃取完全(3)3Cl2+I-+3H2O=6Cl-+IO3-+6H+(4)溶液中发生反应:①Cl2+2I-=I2+2Cl-,②I-+I2I3-当氯水少量时,随着Cl2增多,反应①生成的I2增多,平衡②右移,生成I3-增多,因此水层颜色从淡黄色变为棕黄色;当氯气过量时,Cl2与I-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的IO3-,因此水层颜色变为无色。(反应②中I-被Cl2转化为I2,平衡②左移,同时Cl2与I2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的IO3-)29.(14分)(1)信息竞争(2)启动GLP1基因表达(1分),GLP1与胰岛B细胞(β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1分),通过细胞内的一系列过程,引起细胞膜电位改变,Ca2+通道打开,Ca2+进入细胞,促进胰岛素释放(1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