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句子与语言表达-江苏省各地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_第1页
专题03句子与语言表达-江苏省各地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_第2页
专题03句子与语言表达-江苏省各地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_第3页
专题03句子与语言表达-江苏省各地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_第4页
专题03句子与语言表达-江苏省各地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句子与语言表达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21·江苏苏州·三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疫情期间,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的好习惯。B.蜻蜓款款地快速地飞落到一朵荷花的花苞上。C.《蜜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法布尔写的。D.从古至今,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优良家风。【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项:“疫情期间,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的好习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在开头处加上“我在”。B项:“蜻蜓款款地快速地飞落到一朵荷花的花苞上。”前后矛盾,去掉“款款地”或“快速地”。C项:“《蜜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法布尔写的。”句式杂糅,去掉“写的”或“的作者”。2.(2021·江苏无锡·三年级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B.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C.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D.我开始想念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在啃着一块糖醋排骨。【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修辞手法的掌握。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A项,将“小球”比作“一串美丽的梦”;B项,将“薄厚不均的头发”比作“梯田”;C项,将“通体透亮的小虾”比作“玻璃”。3.(2021·江苏无锡·三年级期末)看到公园里有同学随手扔垃圾,下面的劝告最恰当的是(

)A.“你怎么这么懒?垃圾不扔到垃圾箱里去?”B.“同学,你怎么可以乱扔垃圾?立刻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去!”C.“同学你好,乱扔垃圾多不文明。公园这么美,需要我们每个人维护,你说对吗?”D.“嗨,严禁乱扔垃圾。你太不文明!”【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口语交际能力。A.不恰当。“你怎么这么懒?垃圾不扔到垃圾箱里去?”劝告语气过于强硬。B.不恰当。句子中“立刻”是命令的语气,不恰当。C.恰当。“同学你好,乱扔垃圾多不文明。公园这么美,需要我们每个人维护,你说对吗?”语气礼貌,劝告合理。D.不恰当。“你太不文明!”劝告时,批评别人,语气生硬,不容易被别人接受。4.(2021·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三年级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B.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C.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D.我开始想念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在啃着一块糖醋排骨。【答案】D【解析】考查修辞手法。A项把小球比作美丽的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把头发比作梯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把瓢虫的硬翅比作“瓷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好像”表示似乎;仿佛,不是比喻词,没有用比喻的修辞手法。5.(2021·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三年级期末)下列转述正确的一项是(

)王老师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班级活动了。”A.王老师说:“他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班级活动了。”B.王老师说:他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班级活动了。C.王老师说,他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班级活动了。D.王老师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班级活动了。【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即:王老师说,他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参加班级活动了。6.(2021·江苏泰州·三年级期末)下列哪个句子与“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这句一样都是比喻句。(

)A.这泡泡,好像我一碰就会破裂似的。B.这小球,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C.姑父的睡衣就像熊皮,落满了碎发。D.他长得真像他爸爸。【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比喻句。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喻的构成必须有两个成分、两个条件。两个成分一个是所描绘的对象,即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体”或“主体”;一个是用来作比的事物或现象,叫作“喻体”或“客体”。两个条件一个是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另一个是两者之间又有某种相似之点。A项,不是比喻句,没有喻体。B项,不是比喻句,没有喻体。C项,是比喻句。把“睡衣”比作“熊皮”;D项,不是比喻句。本体和喻体是同类事物,不是比喻句。7.(2021·江苏徐州·三年级期末)下列加点成语或名言警句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妈妈常常教育我:“不要老是轻易相信别人说得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你得自己学会看问题。”B.芳芳犯了错很后悔,我安慰她:“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作文课上,老师点评了我的习作,特别指出文章的结尾写得非常精彩起到了画蛇添足的作用。D.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台下已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成语解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的意思。出自汉·刘向《说苑·政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原句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人能够不犯错误,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窃窃私语:背地里小声说话。8.(2021·江苏徐州·三年级期末)你会读“因释起耒而守株”一句吗?下列读法停顿正确的是(

)A.因释/起耒/而守株 B.因/释起/耒而守株C.因释起/耒而/守株 D.因/释起耒/而守株【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朗读句子。“因释起耒而守株”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所以断句为:因/释起耒/而守株。9.(2021·江苏·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三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中哪一句不是比喻句。(

)A.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B.梁龙的身体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C.洞庭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D.张华像他爸爸一样又高又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A项:喻词是“是”,本体是“云雾”,喻体是“大海”。B项:喻词是“好像”,本体是“身体”,喻体是“吊桥”。C项:喻词是“犹如”,本体是“洞庭湖面”,喻体是“银镜”。D项:这句话虽然有“像”但不是比喻句,比喻句中应该有两种相似但性质不同的事物,“像着了火一样”知识说明森林给人的一种感觉,没有本体和喻体。10.(2021·江苏无锡·三年级期末)下列转述正确的一项是(

)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A.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B.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C.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D.小沙不解地对表哥说,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答案】D【解析】考查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①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②陈述转转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去除,主观人物的主语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我”改为“他”。11.(2021·江苏·三年级期末)排序下面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①虎甩掉贼,贼蹿上树。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②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③虎驮着贼,贼骑着虎。④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⑤虎和贼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A.④③①⑤② B.④③⑤①② C.③④①⑤② D.③①④⑤②【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漏》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贼和一只老虎不约而同去偷一户人家的驴,听到户主说“漏”,以为对方就是厉害的“漏”,因而互相惊吓逃跑,最后双双摔晕过去,殊不知户主说的“漏”其实“漏雨”的故事。通读句子,可知按照事情的发展的顺序排列,首先写“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接着写“虎驮着贼,贼骑着虎”、“虎蹭树,贼上树。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然后写“贼和虎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最后写“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句子排序为:④③①⑤②12.(2021·江苏·三年级期末)下面选项中,表达效果不同的一项是(

)A.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B.西瓜扑通一声掉进水里。C.运动员嗖地一下子跑了出去。 D.陈明匆匆忙忙地往家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拟声词。ABC项都有拟声词“噌的一下子”、“扑通一声”“嗖地一下子”,D项中没有,故D项的表达效果不同。13.(2020·江苏南通·三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与“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这句话的写法相似的一项是(

)A.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B.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C.街上的人形态各异: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判断。“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这句话把吹起了小喇叭这种人的行为赋予了牵牛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这句话把“旅行”这一人的行为赋予了贝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这句话把闪烁的群星比作蜡烛在发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街上的人形态各异: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这句话中连用了三个“有的……”的句式,且结构相似,构成了排比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14.(2020·江苏南京·三年级期末)下列选项中,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B.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C.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有的稍带灰黑色,有的略显青黑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题干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运用比喻的修辞,本题是“荷叶”,喻体是“大圆盘”,喻词是“像”。选项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窃窃私语”是人才有的行为,这里形容海底的动物,赋予了海底的动物人的行为情感。选项B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太阳”比喻成“大火球”。选项C句子由“有的……有的……有的”构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故答案为B。15.(2020·江苏·盐城市第一小学三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遵守规则对你来说就这么难吗?”B.爷爷常常对我说:“要想身体好,运动少不了。”C.“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老公公说。D.“不要棉花了,行啊。”裁缝答应了“为您服务﹐没说的!”……【答案】A【解析】考查标点符号。A项错误,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用逗号,本句中冒号应改为逗号。16.(2020·江苏·盐城市第一小学三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是(

)A.小明长得很像他的爸爸 B.只见松林里的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C.龙似乎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D.这本书我很熟悉,好像在图书馆看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A项,小明和他的爸爸都是人,且小明长得像爸爸是一般事实,故该句未使用修辞。B项,结合“斗笠像蘑菇一样”可知,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斗笠”比作了“蘑菇”。C项,句中“似乎在游动”“像活了一样”是个人感觉,且句子没有喻体,故该句未使用修辞。D项,句中“好像在图书馆看过”是个人感觉,且句子没有喻体,故该句未使用修辞。17.(2020·江苏·盐城市大丰区第一小学三年级期末)下列句子中,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一句是(

)A.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B.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C.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D.树林里的蘑菇像一个个小斗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选项内容的辨析和理解,结合选项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本题中把事物当成人来写是拟人,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项。把海底的动物当成人来写。18.(2020·江苏·盐城市大丰区第一小学三年级期末)读一读下面的通知,正文中没有写清楚的是(

)通知请全体同学到操场,按照要求排好队,遵守秩序,观看学校管乐团的汇报演出。少先队大队部7月1日A.通知对象 B.地点 C.时间 D.事情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通知的格式。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①标题: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通知的主要内容。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正文中没有写出全体同学观看汇报演出的时间。19.(2020·江苏淮安·三年级期末)与“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所用表达手法相同的选项是(

)A.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B.荷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C.这些小虾,有的身体透明,有的稍带灰黑,有的略显青黑……D.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分析,在本题中,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在四个选项中,A项:比喻,把太阳比做火球。B项:拟人,把荷花当成人来写。C项:排比,三句极其以上的相同句式。D项:没有修辞。20.(2020·江苏无锡·三年级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B.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C.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像小圆点,特别漂亮。D.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A、B、C是比喻句,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学生容易搞混比喻句和“像”字句,在这里教师要明确,比喻句不仅要有比喻词,还要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A项把“小球”比作“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把“头”比作“梯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把“硬翅”比作“小圆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不是比喻句,比喻句不仅要有比喻词,还要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21.(2020·江苏苏州·三年级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妹妹非常喜欢家里的小花狗,总爱轻轻地抚摸小狗的脑袋用她的小手。B.春天到了,校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C.姐姐非常疼爱我,她总是把自己最心爱、最喜欢的东西留给我。D.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背着书包开心地走出了教室。【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A.有误,语序不当,应将“轻轻地抚摸小狗的脑袋”和“用她的小手”的位置交换;B.有误,用词重复,“五颜六色”和“红都是表示颜色,”应将“红”或“五颜六色”删掉;C.有误,用词重复,应删去“最心爱”或“最喜欢”;D.选项正确。22.(2021·江苏·三下期末)看到公园里有同学随手扔垃圾,下列劝告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你怎么这么懒?垃圾不扔到垃圾箱里去?B.同学,你怎么可以乱扔垃圾?立刻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去!C.同学你好,随手扔垃圾是不文明的,会影响公园的环境。公园这么美,需要我们每个人维护,你说对吗?【答案】C【解析】考查学生结合语境对句子的理解。A项,不符合。“你怎么这么懒?垃圾不扔到垃圾箱里去?”中没有体现劝导的作用,而是运用反问起到的是强调“同学”懒的特点。B项,不符合。“同学,你怎么可以乱扔垃圾?立刻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去!”中没有体现劝导的作用,更多的是祈使的口吻。C项,符合。“同学你好,随手扔垃圾是不文明的,会影响公园的环境。公园这么美,需要我们每个人维护,你说对吗?”中运用了恰当的表达对其进行劝导,并指出了乱扔垃圾的后果。二、语言表达23.(2021·江苏无锡·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写句子。1.围绕一个意思把句子写具体例: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今天天气真热,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对妈妈说:“我想玩会儿电脑再写作业。”(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没有一丝微风,坐着什么也不干就汗珠滚滚,电风扇不停地转动却带不走一丝热气。

小明对妈妈说,他想玩会儿电脑再写作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以及改写句子。1.本题主要考查围绕一个意思把句子写具体。如:今天的天气真热啊!街上的人们,有的穿着短袖,有的穿着无袖,有的带着太阳镜、太阳帽,有的打着伞,还有的穿着防晒衣。2.本题主要考查改为转述句。只改变引语部分,提示语不变;标点符号要作相应改变,即把冒号、前引号变成逗号,后引号删除;引语中,人称“我”变成“他”,即:小明对妈妈说,他想玩会儿电脑再写作业。24.(2021·江苏泰州·三年级期末)句子练习。1.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娘说:“枣核,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_______2.围绕下面这句话具体写一写。我们学校六一儿童节的活动真精彩,______3.修改病句同学们迎着清晨的朝阳认真地做广播体操。_______4.5月23日,三(5)班的林涛同学在上第三节体育课时,把自己白色带蓝色花纹的太阳帽落在了足球场上,请帮他写一则寻物启事,注意格式。_______【答案】

娘说,枣核一点儿不见长,她真为枣核愁得慌!

在这欢乐的节日里,我们有的举行歌舞联欢活动,有的举行义卖,有的开展研学活动,一起欢度这美好的节日。

同学们迎着朝阳认真地做广播体操。##同学们迎着清晨的阳光认真地做广播体操。

示例:寻物启事5月23日,我在上第三节体育课时,把自己白色带蓝色花纹的太阳帽落在了足球场上,如有拾到的同学麻烦交给三(5)班的林涛同学,谢谢。三(5)班林涛5月24日【解析】本题考查按要求写句子。1.本题考查的是引述句改为转述句。首先要改标点符号,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再改人称。本题要把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她”,把第二人称“你”改为第三人称“枣核”,将第一个“枣核”去掉。2.本题考查补充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应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要求句子条理清晰。本题要围绕“我们学校六一儿童节的活动真精彩”这句话写具体,可将学校六一儿童节的活动具体的描写出来。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句子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后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畅、合理。本题语意重复,“清晨”与“朝阳”语意重复,可改为:同学们迎着朝阳认真地做广播体操。或者:同学们迎着清晨的阳光认真地做广播体操。4.本题考查写寻物启事。寻物启事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一)标题:寻物启事的标题可以有两种构成格式:①由文种名称和缘故构成。如“寻物启事”。②由文种名和具体丢失物名构成。如“寻书启事”、“寻自行车启事”。(二)正文:寻物启事的正文一般由以下几项内容构成。①写明丢失物的名称、外观、规格、数量、品牌等,同时要写明丢失的原因、时间和具体地点。②交待清楚拾物者送还的具体方式,或注明发文者的详细地址、联络方式等。③寻物启事是求人协助寻找的,故除文中写些表谢意的话外,还可以写明给以拾到者必要的酬金之类的话。③落款落款要署上发文的单位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并署上发文的日期。25.(2021·江苏扬州·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冠疫情渐渐慢慢得到了控制。(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爸爸说:“今天加班,不要等我回来。”(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照样子,写句子。例: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十岁成长礼上,同学们高兴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你的党史故事讲得太精彩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答案】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冠疫情慢慢得到了控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冠疫情渐渐得到了控制。

爸爸说,今天加班,不要等他回来。

咧开的嘴就没合拢过,还围在一起跳起了舞。

高兴地【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句子有关知识。1.我们根据句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冠疫情渐渐慢慢得到了控制。”可知,该句子出现了重复啰嗦的现象,“渐渐”与“慢慢”意思一样,要去掉其中一个,因此该句子可以写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冠疫情慢慢得到了控制。2.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1、改标点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2、改人称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应把“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把“你”或“你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或第三人称“他(们)。一种特殊情况:说话内容中有连用同性别或同音第三人称的,须指明其中一个,否则,就会造成对象不清。因此句子可以改成:爸爸说,今天加班,不要等他回来。3.此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我们根据句子:“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可知,“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光头”这些都是“胆小”的具体表现,据此,我们由句子:“十岁成长礼上,同学们高兴极了,咧开的嘴就没合拢过,还围在一起跳起了舞。”我们根据句子““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可知,插入语在后面,并且使用了副词修饰,因此我们可以说:“你的党史故事讲得太精彩了!”老师高兴地说。26.(2021·江苏常州·三年级期末)句子练习。(1)一场热烈的辩论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2)老婆婆说:“我不怕狼,不怕虎,就怕漏。”(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3)仿照例句,补充句子,使句子更形象具体。例:石头啪的一声落在地上。突然,一颗小石子_____________从我耳边飞过。北风______________把晒在绳子上的衣服全都刮掉了。【答案】

一场激烈的辩论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老婆婆说,她不怕狼,不怕虎,就怕漏。

嗖的一声

呼的一下子【解析】(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本题用词不当,把“热烈”改为“激烈”。(2)本题考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直接引用改为间接引用(转述句)的方法:①改变标点:去掉表示直接说话的冒号和引用,改用逗号。②改变人称代词:如把“我”改为“他”。“你”改为提示语中的受话者。③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或少量的文字需要改动。本题冒号引号改为逗号,“我”改为“她”。(3)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注意加点词和例句的结构,仿写要注意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和结构即可。注意仿写的合理,不要有错别字。例句中“啪的一声”是拟声词,我们在横线上要仿写拟声词。“小石子”飞过的声音是“嗖的一声”;“北风”的声音可以是“嗖嗖、呼呼、哗哗、萧萧、呜呜”等。27.(2021·江苏徐州·三年级期末)世界卫生组织、疾控专家均指出,最有效的新冠肺炎防护办法,即为“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可是奶奶出门不喜欢戴口罩,还说徐州没有人得新冠肺炎,不用害怕。你会这样劝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奶奶,戴口罩是对我们自己身体健康的负责,徐州现在很安全,人人都有戴口罩的好习惯了,因为戴口罩可以阻挡很多病毒从口鼻进入,不仅仅是新冠病毒,为了安全,你要跟上大部队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看法即说出奶奶的做法是对还是错;结合不戴口罩的后果、戴口罩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劝说,注意语言礼貌得体,语句通顺连贯。28.(2021·江苏徐州·三年级期末)照样子,把句子描写具体。自然界太美妙了,花儿在悄悄开放,蜜蜂在窃窃私语。这儿真是个快乐的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蝴蝶翩翩起舞开着舞会

鸟儿叽叽喳喳唱着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例句划线部分采用的是拟人修辞,仿写时需注意。29.(2021·江苏·三年级期末)口语交际。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你会怎样劝告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先把横穿马路的同学拉回来,再说明违反交通规则可能会导致车祸,伤害到自己。【解析】本题考查了劝告的能力,劝告就是拿道理说服别人,使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可从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性进行劝说,如:同学,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违反交通规则会给自己和别人生命财产造成危害,让我们从我做起,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公民吧!30.(2021·江苏·无锡市刘谭实验学校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难道随风飘动的荷花不美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婷婷做完了老师所有布置的作业。(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照样子,仿写句子。例: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小丽多才多艺,________________5.小女儿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照样子,添加动作、神态描写)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上去很生气。【答案】

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他有办法。

随风飘动的荷花真美。

婷婷做完了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

她不仅会跳民族舞,还会弹奏多种乐器,在校园书画大赛上,她还曾凭着一手飘逸的行书得过奖。

瞪着眼睛

眉毛拧在一起,整张脸涨得通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按要求改写句子的能力。1.本题考查直述句与转述句的转换。转换方法为:1.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2.感叹词(啊、呢、呀、吧、嗨、唉、呦……)去掉,表示程度的词“多、真、太”改成“很、十分、非常”去掉,3、把“我”改为“他”或“她”。把“你”改成听话人的名字或“我”。原句改为:“说”后面的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我”改为“他”指代“枣核”。2.本题考查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反问句改成陈述句:(1)去掉疑问词(如:难道……吗、怎么……呢);(2)有“不”去“不”,无“不”加“不”(3)把“?”改成“。”原句改为:“难道……吗”去掉,“不美”改为“美”,“?”改成“。”3.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分析题干属于语序混乱。将“所有”“布置的”顺序颠倒一下即可。4.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分析题干内容,句子是围绕“高兴极了”来写的。因此再仿写的时候要围绕“多才多艺”来仿写。例如:小丽多才多艺,不仅能歌善舞,还会诗词歌赋。5.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分析题干句子,“冲”是动作描写,“脸红红的”是神态描写。这些都是人物的描写方法,因此在仿写的时候要将妈妈生气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方法表现出来。31.(2019·山西临汾·三年级期末)口语交际。上学路上,王刚同学与你一同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王刚见四周既无车辆来往,又无交警值班,便叫你一起闯红灯。你既不愿意伤害与王刚的感情,又想劝说他不闯红灯,你打算怎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王刚,现在虽然没有车辆也没有交警,但我们也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而且待会儿如果突然有车过来就太危险了。我们还是等一等吧,好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能力。首先,闯红灯这种行为一定是要禁止的。其次,劝说时不要一味的说教,这样反而会让王刚产生抵触情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注意语言的艺术。本题可以针对“王刚同学闯红灯”的行为是错误的入手,说明其危害性,注意引导。32.(2021·江苏·苏州枫华学校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写句子。(1)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只要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就成了松松软软的被子了。(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照样子补充句子)

小丽多才多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修改病句。①有一条漂亮的红裙子。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推测蜜蜂可能一定找不到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小球像梦。

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他有办法。

示例:人犯错误不要紧,只要知错即改,就是好同志。

示例:她不仅会跳民族舞,还会弹奏多种乐器,在校园书画大赛上,她还曾凭着一手飘逸的行书得过奖。

加主语,句首加“我”。

删去“一定”。【解析】略33.(2020·江苏南通·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写句子。(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是谁把牛奶泼了一地?”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态或动作)(2)围绕下面这个开头,用一两句话写具体。风刮得真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双手叉腰大声吼道

地面上碎石滚动,空中沙尘弥漫,我戴在头上的帽子都被吹跑了。【解析】(1)本题考查把句子写完整。写具体。作答时要认真审题,题中要求补写表示妈妈“神态或动作”的内容,要结合语境“是谁把牛奶泼了一地?”进行作答。如:妈妈双手叉腰,火冒三丈地大声问道。本题答案比唯一,符合语境即可。(2)本题考查写句子。作答时要认真审题,题中要求围绕给出的开头,用一两句话写具体。把风大的程度通过具体情景描写出来即可。如:风刮得真大,路旁的小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地上的干草落叶被刮得到处乱飞。沙石生气似的敲打玻璃。本题答案比唯一,符合语境即可。34.(2020·江苏南京·三年级期末)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例:“真的,一个陶维!”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大声地喊起来【解析】考查仿写句子,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此题是一道续写式仿写的题目,注意后面的特征概括要和前面的意象相符,同时要运用“形容词+动词”这一类似短语。比如激动地叫起来,兴奋地喊起来等。35.(2020·江苏泰州·三年级期末)照样子,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例: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趣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姐姐的兴趣很广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她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喜欢书法,还喜欢烘培【解析】考查仿写句子,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仿写题大多数都要考修辞,因此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定不要忽略。围绕已给出中心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句子即可。36.(2020·江苏淮安·三年级期末)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例:妹妹瞟了瞟桌子,不禁噘起小嘴,皱起眉头:“唉,又是一些不好吃的菜。”(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你们真要急死我了!”2.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多样类型的珊瑚。(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四处张望着,忽然双手一拍大腿,加快脚步跑过来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解析】1.①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②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例句是对人物一连串动作的描写,体现人物不喜欢菜的心理。为了体现爸爸着急的心理,仿写为:爸爸四处张望着,忽然双手一拍大腿,加快脚步跑过来:“你们真要急死我了!”2.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①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②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③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④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本题病因:各种各样与多样类型重复,删掉一个为: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点睛】37.(2020·江苏常州·三年级期末)句子练习。(1)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被吹得玻璃窗噼里啪啦直响。(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用自己的话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续写句子;你知道我有多喜欢看书吗?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玻璃窗被吹得噼里啪啦直响。

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他有办法。

下课了,在教室里看;放学了,回到家里看;放假了,去图书馆看……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拿起书来看。【解析】(1)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因:语序不当,应将“被吹得”和“玻璃窗”调换顺序。(2)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3)本题考查学生围绕一个意思把句子写具体。同学们可采用总分的结构。示例一:你可知道,那火烧云有多奇妙吗?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示例二:你可知道,那花钟有多奇妙吗?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三、修改病句38.(2021·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三年级期末)修改下面这段话。(1处错别字,2处语病。)“钉零零……”上课铃响了。这节课是阅读课,我立刻走进教室,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上圈画重点词用红笔。王老师露出了笑容,满意地笑了。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丁零零……”上课铃响了。这节课是阅读课,我立刻走进教室,一边看书,一边用红笔在书上圈画重点词。王老师露出了笑容。【解析】考查病句辨析。①错别字,“钉”应为“丁”,“丁零零”象声词,形容铃声或小的金属物体的撞击声。②语序不当,“用红笔”应放在“一边”的后面。③语义重复,“露出了笑容”和“满意地笑了”只保留一个。39.(2021·江苏无锡·三年级期末)修改这一段话。(一处错别字,两处语病)一只小明家养的小狗可爱极了。它的身体软软的、轻轻的,抱起来的时候,仿拂抱着一个蓬松的棉花团。当小明写作业时,它就叼着皮球走过来,表示要和小明一起玩耍,摇摇尾巴。_______________【答案】小明家养的一只小狗可爱极了。它的身体软软的、轻轻的,抱起来的时候,仿佛抱着一个蓬松的棉花团。当小明写作业时,它就叼着皮球走过来,摇摇尾巴,表示要和小明一起玩耍。【解析】考查形近字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拂与佛:偏旁不同,提手旁的“拂”多表示动作,如:拭,掸去;轻轻擦过;甩动,抖动;违背,不顺。单立人旁的“佛”表示表示看不清楚而想看清楚之意。与仿固定搭配。仿佛:似乎;好像;像;类似。有两处语序混乱:“一只小明家养的”应改为“小明家养的一只”;将“摇摇尾巴”提到“表示要和小明一起玩耍”前面。40.(2020·江苏南通·三年级期末)修改下面的语段。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慢长的寒假,终于盼来了开学,同学们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