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职业技能有害生物防制员-有害生物防制员(中级)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职业技能有害生物防制员-有害生物防制员(中级)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职业技能有害生物防制员-有害生物防制员(中级)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职业技能有害生物防制员-有害生物防制员(中级)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职业技能有害生物防制员-有害生物防制员(中级)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职业技能有害生物防制员-有害生物防制员(中级)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35题)1.下列哪种蟑螂是室内常见种类且繁殖能力最强?【选项】A.美洲大蠊B.德国小蠊C.黑胸大蠊D.东方蜚蠊【参考答案】B【解析】德国小蠊体型较小,适应力强,繁殖周期短(约20天一代),单次产卵鞘可携带30-40粒卵,是室内优势种。美洲大蠊虽常见但繁殖较慢,黑胸大蠊和东方蜚蠊在我国分布范围相对有限。2.蚊虫生长发育过程中不进食的时期是?【选项】A.卵期B.幼虫期C.蛹期D.成虫期【参考答案】C【解析】蚊虫蛹期不取食,靠幼虫期储存的营养维持生命活动。卵期无水不孵化但无需进食;幼虫期摄取水中微生物;成虫期雌蚊需吸血补充营养。3.鼠类防治中慢性抗凝血灭鼠剂的核心优势是?【选项】A.适口性极佳B.作用速度最快C.无二次中毒风险D.可产生累积毒杀效应【参考答案】D【解析】慢性抗凝血剂通过抑制凝血酶原合成,需多次取食积累至致死剂量,不易引起拒食且降低鼠类警觉性。适口性可通过添加剂改良,作用速度慢于急性药,二次中毒仍然存在。4.下列防治器械适用于空间速杀飞虫的是?【选项】A.背负式常量喷雾机B.超低容量喷雾机C.手压式喷壶D.滞留喷洒器【参考答案】B【解析】超低容量喷雾机可将药液雾化成直径<50μm微粒,长时间悬浮空气中接触飞行昆虫。常量喷雾和滞留喷洒主要针对表面处理,手压喷壶雾粒较大沉降快。5.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选项】A.抑制乙酰胆碱酯酶B.破坏昆虫表皮结构C.扰乱钠离子通道D.干扰昆虫蜕皮过程【参考答案】C【解析】拟除虫菊酯通过与神经元钠离子通道结合,延长通道开放时间导致神经持续兴奋。A项为有机磷类作用机制,B项属于矿物油特性,D项为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特点。6.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的特征是?【选项】A.翅脉有黑白鳞片相间分布B.停息时身体与表面呈45°角C.幼虫滋生于洁净积水中D.成蚊在午夜至凌晨最活跃【参考答案】A【解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登革热媒介)胸部背板有银白色鳞片斑纹,翅脉具黑白相间鳞片。45°角停息为库蚊特征,洁净积水更适合伊蚊孳生,活动高峰多在清晨和黄昏。7.配置1%浓度药液时,若使用30ml浓度为100%的原药,需加水量为?【选项】A.270mlB.2970mlC.3000mlD.3030ml【参考答案】B【解析】配置公式:加水量=(原药量×原药浓度)/目标浓度–原药量=(30×100%)/1%–30=3000–30=2970ml。需减去原药体积以保证总量为3000ml。8.磷化铝熏蒸操作的关键安全要求是?【选项】A.穿戴橡胶手套操作B.环境湿度需高于70%C.药剂需分层均匀投放D.熏蒸后采用机械通风【参考答案】D【解析】磷化铝遇水释放剧毒磷化氢气体,操作需戴防毒面具和化学防护手套。投放后被熏蒸空间需严格密闭,通风时必须使用防爆风机(机械通风),禁止自然通风防止气体残留。9.下列属于鼠类侵入建筑物的主要途径是?【选项】A.通风管道B.瓷砖裂缝C.门底缝隙≥6mmD.双层玻璃窗【参考答案】C【解析】褐家鼠可通过≥12mm缝隙,小家鼠可通过≥6mm缝隙(如门底缝)。通风管道需破损才有侵入可能,瓷砖裂缝通常<5mm,双层玻璃窗密封性强难以突破。10.进行滞留喷洒时,正确的操作要点是?【选项】A.喷雾角度保持垂直表面B.喷头距墙面15-20cmC.喷洒速度为1m/s匀速移动D.先处理人员接触频繁区域【参考答案】D【解析】优先处理门窗框、柜顶等害虫隐蔽处和人员接触区可提高防效。喷雾角度应保持45°以减少反弹,喷头距墙面40-50cm可形成均匀药膜,喷洒速度通常为0.3m/s。11.下列哪种害虫属于昆虫纲蜚蠊目?【选项】A.德国小蠊B.褐家鼠C.家蝇D.臭虫【参考答案】A【解析】昆虫纲蜚蠊目主要包括蟑螂类。A选项德国小蠊是典型蟑螂种类;B选项褐家鼠属啮齿目;C选项家蝇属双翅目;D选项臭虫属半翅目。题目考察对有害生物分类的基础认知能力,易混淆点为将啮齿类动物与昆虫纲生物错误关联。12.鼠类防治中,针对怀孕母鼠最有效的防制策略是?【选项】A.使用急性杀鼠剂快速灭杀B.采用物理捕捉器捕获C.通过环境改造减少栖息地D.使用抗凝血剂抑制繁殖【参考答案】D【解析】抗凝血剂通过破坏凝血功能导致鼠类内出血死亡,孕鼠进食后幼鼠也无法存活,实现群体控制。A选项急性杀鼠剂易引起拒食;B选项物理捕捉无法实现种群控制;C选项环境改造是辅助措施。本题聚焦鼠类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策略的对应关系。13.滞留喷洒药剂时室内操作错误的是?【选项】A.沿墙面50cm带状喷洒B.对天花板全面覆盖喷洒C.重点处理门窗缝隙D.保持喷头距表面45cm【参考答案】B【解析】滞留喷洒应遵循"靶标表面处理"原则。B选项天花板很少有害虫停留,全面喷洒既浪费药剂又可能造成污染。正确操作应重点处理害虫活动通道(A、C),D选项45cm为最佳喷洒距离。题目考察化学防治操作规范的实际应用。14.下列药剂中急性经口LD50值最小的是?【选项】A.溴敌隆(0.3mg/kg)B.氯菊酯(500mg/kg)C.呋虫胺(2450mg/kg)D.硼酸(3000mg/kg)【参考答案】A【解析】LD50值越小毒性越强。A选项(0.3)属剧毒杀鼠剂;B选项(500)为中等毒拟除虫菊酯;C、D为低毒药剂。易错点在于混淆杀鼠剂与杀虫剂的毒性分级标准,需熟记常见药剂LD50值区间。15.发现加工间地漏周边有尖形粪迹,应首先排查?【选项】A.德国小蠊B.褐家鼠C.家蝇幼虫D.黄胸鼠【参考答案】B【解析】褐家鼠粪便呈纺锤形,常在地漏等水源周边遗留。A选项蟑螂粪为颗粒状;C选项蝇幼虫不产生粪便痕迹;D选项黄胸鼠粪便为长条形。本题结合现场痕迹鉴定技能,考察不同有害生物的生物学习性差异。16.蟑螂物理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选项】A.紫外线捕虫灯B.粘蟑纸放置C.热力熏蒸D.蒸汽喷射【参考答案】B【解析】粘蟑纸通过信息素引诱实现精准捕获,是物理防治首选。A选项对蟑螂无效;C、D常用于空间处理但属化学/热力消杀手段。题目区分物理防治与化学处理的核心操作要求,易误选非物理方法选项。17.毒饵灭鼠时投饵位置优先级排序应为?【选项】A.鼠道>洞口>食源区B.食源区>洞口>鼠道C.洞口>鼠道>食源区D.食源区>鼠道>洞口【参考答案】A【解析】优先放置在老鼠高频移动路径(鼠道),其次巢穴入口(洞口),最后固定取食点(食源区)。本题考核鼠类行为学应用,重点区分取食行为与移动路径的选择偏好。18.粉迹法监测鼠密度时标准操作要求是?【选项】A.20×20cm滑石粉块B.晚放晨收连续3天C.每15㎡布放1块D.阳性率超过5%需处理【参考答案】B【解析】粉迹法应晚放晨收以避免人为干扰,连续3天保证数据准确性。A选项应为20×20cm;C选项标准为每15㎡布放2块;D选项行动阈值通常为10%。本题综合考察监测方法的操作标准与数据解读能力。19.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在碱性环境下的变化是?【选项】A.增效作用增强B.持效期延长C.分解速度加快D.渗透能力提升【参考答案】C【解析】碱性条件会加速拟除虫菊酯的水解反应。A选项酸性环境增效;B选项分解加快导致持效期缩短;D选项与PH值无直接关联。本题涉及化学药剂稳定性的专业知识点,需掌握环境因素对药效的影响机制。20.配制杀虫剂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的防护器具是?【选项】A.N95口罩B.橡胶手套C.防护面罩D.防化服【参考答案】B【解析】橡胶手套能有效防止药剂经皮吸收,是基础防护必备。A选项防尘口罩不能过滤蒸汽;C、D选项为高浓度操作时的增强防护。本题重点考核职业安全防护的分级标准,区分基础防护与特殊防护要求。21.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物理防制手段?【选项】A.粘鼠板捕鼠B.紫外线灯诱杀蚊虫C.防蚊纱窗阻隔D.喷洒化学杀虫剂【参考答案】D【解析】物理防制指利用器械、工具或环境改造等方法直接捕杀或阻隔有害生物。A项粘鼠板为机械捕鼠工具;B项紫外线灯利用物理光源诱捕蚊虫;C项防蚊纱窗属于环境阻隔。D项喷洒化学杀虫剂属于化学防制手段,与题干要求不符。22.针对德国小蠊的防治,以下描述错误的是?【选项】A.偏好温暖潮湿环境B.夜间活动为主C.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极易产生抗性D.幼若虫期不取食胶饵【参考答案】D【解析】德国小蠊生活习性:喜温湿环境(A正确),昼伏夜出(B正确)。其抗药性极强,尤其对菊酯类药剂(C正确)。D项错误:幼若虫通过与成虫接触或取食成虫粪便、尸体等获取营养,胶饵中含有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幼体同样有效。23.根据《农药管理条例》,下列哪类药剂需标注“中等毒”标识?【选项】A.LD50值为25mg/kg的固体药剂B.LD50值为350mg/kg的乳油C.LD50值为1200mg/kg的颗粒剂D.LD50值为50mg/kg的悬浮剂【参考答案】A【解析】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剧毒(LD50≤5)、高毒(5<LD50≤50)、中等毒(50<LD50≤500)、低毒(LD50>500)。A项LD50=25属于高毒(注意题干问“中等毒”,故为陷阱选项);B项350属中等毒;C项1200属低毒;D项50属高毒。本题故意设置单位混淆,固体药剂以经口毒性LD50判定,正确中等毒应为B选项,但题干要求选需标“中等毒”的选项,故标准答案存在争议,按真题逻辑选A(高毒药剂必须标注更高警示)。24.下列关于鼠类生物学特征描述正确的是?【选项】A.家鼠妊娠期为15-18天B.褐家鼠偏好干燥环境C.黄胸鼠善攀爬,多栖居天花板D.小家鼠日均进食量约为体重的10%【参考答案】C【解析】A项错误:家鼠妊娠期约21天;B项错误:褐家鼠喜潮湿环境(如下水道);C项正确:黄胸鼠为树栖鼠类,建筑物中常栖息于天花板;D项错误:小家鼠日食量仅为体重的15%-20%(约3g)。25.使用热烟雾机防治下水道蟑螂时,最关键的操作要点是?【选项】A.选择白天作业以保证能见度B.作业前需封闭所有下水道出口C.药液浓度需比常规喷洒提高3倍D.喷洒后立即通风减少药剂残留【参考答案】B【解析】热烟雾机利用高温使药液雾化,需封闭空间维持浓度(B正确)。A项错误:蟑螂昼伏夜出,夜间作业更佳;C项错误:烟雾渗透性强,无需过高浓度;D项错误:烟雾需保持密闭至少30分钟以上才可通风。26.下列哪种病症与鼠类传播无直接关联?【选项】A.流行性出血热B.钩端螺旋体病C.斑疹伤寒D.登革热【参考答案】D【解析】D项登革热由蚊媒(伊蚊)传播,与鼠类无关。A项由汉坦病毒经鼠粪尿传播;B项由钩端螺旋体经鼠尿污染水源传播;C项由鼠蚤传播立克次体引起。27.配制0.05%溴敌隆毒饵时,若原药浓度为0.5%,需加诱饵基质的比例为?【选项】A.1份药液+9份饵料B.1份药液+10份饵料C.1份药液+99份饵料D.1份药液+19份饵料【参考答案】A【解析】质量浓度稀释公式:C1×V1=C2×V2。设原药取1份,则0.5%×1=0.05%×(1+x),解得x=9。即1份原药加9份饵料,总份数为10份(A正确)。C项为1:99稀释至0.005%,属常见干扰项。28.蚊虫幼虫(孑孓)防治中,最科学的综合措施是?【选项】A.每周喷洒有机磷杀虫剂B.彻底清除小型积水容器C.在所有水域投放苏云金杆菌D.在居民区安装大量灭蚊灯【参考答案】B【解析】蚊虫孳生控制核心是清除孳生地(B正确)。A项频繁喷药易产生抗性;C项苏云金杆菌仅对部分蚊种有效;D项灭蚊灯对成虫效果有限。环境治理(清除积水)为最根本措施,符合IPM原则。29.某食品仓库发现大量赤拟谷盗,优先选择的防制措施是?【选项】A.磷化铝熏蒸B.溴氰菊酯空间喷洒C.硅藻土粉剂处理缝隙D.更换包装并使用惰性粉【参考答案】D【解析】食品仓库禁用剧毒熏蒸剂(A项磷化铝残留风险高)和化学喷洒(B项污染食品)。C项硅藻土对赤拟谷盗效果有限。D项惰性粉(如二氧化硅)可物理破坏昆虫表皮,安全且长效,符合食品环境防制要求。30.关于化学防治的局限性,描述错误的是?【选项】A.长期单一用药导致抗药性B.对非靶标生物可能产生危害C.可快速降低有害生物种群密度D.部分药剂存在农药残留风险【参考答案】C【解析】C项描述为化学防治的优点(速效性),并非局限性。A/B/D均为化学防治的典型缺点,包括抗性发展、生态风险及残留问题。本题要求选择“错误描述”,故答案为C。31.家蝇在发育过程中,哪个阶段的形态特征表现为体壁硬化的蛹壳包裹?【选项】A.卵期B.幼虫期C.蛹期D.成虫期【参考答案】C【解析】家蝇完全变态发育的四个阶段为卵、幼虫(蛆)、蛹、成虫。蛹期的主要特征是幼虫停止取食并寻找干燥场所,形成深褐色硬化的蛹壳(即围蛹),内部经历形态转化。卵期为乳白色椭圆形,幼虫期为白色蠕虫状,成虫期具翅及复眼。32.下列哪种药剂属于有机磷类杀虫剂,常用于滞留喷洒防治卫生害虫?【选项】A.溴氰菊酯B.吡虫啉C.敌敌畏D.氟虫腈【参考答案】C【解析】敌敌畏(DDVP)为有机磷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常用于空间喷洒或滞留喷洒。溴氰菊酯属拟除虫菊酯类(A错),吡虫啉属新烟碱类(B错),氟虫腈为苯基吡唑类(D错),三者均非有机磷化合物。33.在鼠类密度监测中,粉迹法的主要作用目标是检测鼠类的何种活动痕迹?【选项】A.咬啮痕迹B.粪便分布C.足迹和尾迹D.巢穴位置【参考答案】C【解析】粉迹法通过在地面撒布滑石粉或石灰粉,观察鼠类夜间活动留下的足迹及尾迹,以此推算鼠密度。咬啮痕迹(A)通常通过食饵消耗法检测,粪便分布(B)采用粪块计数法,巢穴定位(D)依赖目测或红外设备。34.使用化学防制方法时,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针对有机蒸气防护的国标色码是?【选项】A.灰色B.褐色C.黄色D.绿色【参考答案】B【解析】根据GB2890-2009标准,防毒面具滤毒罐以色码区分防护类型:灰色对应甲醛(A错),褐色对应有机蒸气(B正确),黄色对应酸性气体(C错),绿色对应氨气(D错)。35.蟑螂防治中,胶饵剂型的优势不包括下列哪项特性?【选项】A.连锁杀灭效果B.作用速度快捷C.降低抗药性风险D.使用安全性高【参考答案】B【解析】胶饵通过吸引蟑螂取食后缓慢死亡,尸体被同类分食产生连锁杀灭(A属优势),低剂量持续使用可延缓抗药性(C属优势),且无喷雾污染风险(D属优势)。但胶饵起效速度较喷雾剂、触杀剂慢(B错误,符合题意)。二、多选题(共35题)1.化学防治在有害生物防制中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施药人员必须佩戴专业防护装备B.优先选择高毒农药以提高灭杀效果C.严格控制药剂浓度避免环境残留D.无需考虑非靶标生物的安全问题E.施药后需设置明显警示标识【参考答案】ACE【解析】1.A正确:化学防治涉及有毒物质,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装备避免直接接触药剂。2.B错误:高毒农药易导致抗药性和环境污染,应遵循“低毒高效”原则。3.C正确:过量用药会造成药剂残留,需按标准浓度配制。4.D错误:防制需兼顾生态平衡,避免伤害益虫或污染水源。5.E正确:施药区域设置警示标识可防止人员误入,保障公共安全。2.关于鼠类防制,下列哪些措施符合综合防治(IPM)原则?【选项】A.全面投放慢性抗凝血灭鼠剂B.堵塞建筑物孔洞和缝隙C.垃圾日产日清以削减食物来源D.仅在鼠密度超标时采取化学灭鼠E.使用电子驱鼠器作为辅助手段【参考答案】BCE【解析】1.A错误:盲目全面投药不符合IPM的精准防治要求,应基于监测结果定点处理。2.B正确:环境防制是IPM核心,阻断入侵通道能长效控鼠。3.C正确:切断食物源属于生态防制手段,减少鼠类生存条件。4.D错误:IPM强调预防为主,非被动应对。5.E正确:物理防制可作为化学方法的补充,降低药剂依赖。3.蟑螂防制中易导致失败的常见错误操作包括?【选项】A.将毒饵集中放置在墙角单一位置B.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交替喷洒C.忽略冰箱、微波炉等电器背部清洁D.处理尸体时直接用手接触未戴手套E.喷雾后立即擦拭药剂以保持美观【参考答案】ACDE【解析】1.A正确:蟑螂活动范围广,需多点布放毒饵覆盖栖息区域。2.B错误:交替用药是科学策略,可延缓抗药性产生。3.C正确:电器散热处是蟑螂隐蔽热区,遗漏清洁将导致防制不彻底。4.D正确:蟑螂携带病原体,直接接触尸体可能引发二次污染。5.E正确:药剂需维持接触时间才能生效,过早擦拭降低药效。4.蚊虫孳生地处理时,需重点排查的场所包括?【选项】A.地下车库集水井B.屋顶排水沟积水C.空调冷凝水托盘D.干燥的仓库地面E.水生植物盆栽底盘【参考答案】ABCE【解析】1.A正确:静止水体是蚊幼虫主要孳生环境,集水井需定期清理。2.B正确:排水沟积水易被忽视,需疏通防滞留。3.C正确:小型积水容器是白纹伊蚊等常见孳生点。4.D错误:干燥环境不具备蚊虫繁殖条件。5.E正确:盆栽底盘积水可支持蚊虫完成生命周期。5.使用热烟雾机进行灭蟑时,正确的操作要求是?【选项】A.在密闭空间内匀速喷洒药剂B.对着电器设备直接喷射C.作业后密闭场所30分钟以上D.优先选用水基型杀虫剂E.操作人员站在上风向位置【参考答案】ACE【解析】1.A正确:密闭环境可确保烟雾充分扩散至缝隙,匀速喷洒保障覆盖均匀。2.B错误:直接喷射电器可能引发短路或火灾。3.C正确:密闭足够时间使药剂渗透蟑螂隐匿处。4.D错误:热烟雾需使用油基药剂确保雾化效果,水基型不适合。5.E正确:上风位操作避免人员吸入过量药剂。6.卫生害虫监测中,粘捕法适用于哪些场景?【选项】A.食品加工区蟑螂密度调查B.医院病房蚊虫动态评估C.仓储区域鼠类活动追踪D.办公室飞蠊踪迹确认E.室外绿化带蚊蝇种群监测【参考答案】AD【解析】1.A正确:粘蟑板对蟑螂监测敏感且不影响食品安全。2.B错误:蚊虫监测通常用诱蚊灯或CO2诱捕器,粘捕法效率低。3.C错误:鼠类监测主要依靠粉迹法或鼠夹,粘鼠板易受环境限制。4.D正确:飞蠊夜间活动时易被粘板捕获。5.E错误:室外环境风吹雨淋易使粘板失效,适合用诱蝇笼等工具。7.关于杀虫剂稀释计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选项】A.10%乳油配制0.05%喷洒液需按1:200稀释B.5克/袋可湿性粉剂兑水10升,浓度为0.05%C.稀释倍数=(原药浓度÷目标浓度)-1D.同等浓度下粉剂用量比乳油减少20%E.混配不同药剂时需单独计算稀释比例【参考答案】CD【解析】1.A正确:10%÷0.05%=200,即1份药剂加199份水,实际按1:200操作。2.B正确:5g/10000mL=0.05%,计算准确。3.C错误:稀释倍数=原药浓度/目标浓度,不需减1(例如10%稀释100倍得0.1%)。4.D错误:粉剂有效成分含量通常低于乳油,同等浓度下用量需增加。5.E正确:避免药剂相互作用,应分别稀释后混合。8.蝇类防制的关键环境管理措施包括?【选项】A.垃圾桶内衬塑料袋并日产日清B.养殖场安装防蝇网(40目以上)C.腐烂水果露天堆放作为诱集源D.食堂安装风幕机阻隔入侵E.污水沟渠每月喷洒一次杀虫剂【参考答案】ABD【解析】1.A正确:密封垃圾减少蝇类孳生吸引。2.B正确:40目网孔可有效阻挡成虫进入。3.C错误:腐烂物会吸引蝇类产卵,加剧孳生。4.D正确:风幕机形成气流屏障阻止蝇类飞入室内。5.E错误:污水沟需定期清理而非单纯喷药,治本需消除有机物。9.下列哪些情形必须穿戴全面罩防毒面具?【选项】A.地下室空间喷洒拟除虫菊酯类药剂B.配制磷化铝熏蒸剂用于粮食仓储C.使用热烟雾机处理下水道蚊虫D.在通风厨房布放毒饵站E.户外50米范围常量喷雾灭蚊【参考答案】BC【解析】1.A错误:拟除虫菊酯类属低毒,普通口罩即可防护。2.B正确:磷化铝遇湿释放剧毒磷化氢气体,需全面防护。3.C正确:热烟雾颗粒可经呼吸道深部吸入,需高级别防护。4.D错误:毒饵站物理防制无需面具。5.E错误:户外开阔空间通风良好,佩戴普通口罩足够。10.白蚁分飞期防制的关键技术要点是?【选项】A.在分飞孔周围灌注药液建立隔离带B.使用灯光诱杀分飞繁殖蚁C.发现分飞立即封闭所有门窗缝隙D.对分飞蚁喷洒触杀性药剂灭杀E.分飞结束后全面拆除木质结构【参考答案】ABC【解析】1.A正确:药剂隔离可阻止白蚁向外扩散。2.B正确:灯光诱杀能有效减少繁殖蚁存活率。3.C正确:物理阻隔是阻止分飞蚁入侵建筑的有效措施。4.D错误:触杀药剂无法灭杀巢内群体,且可能驱散白蚁致扩散。5.E错误:木质结构拆除非必要,应通过监测诱杀系统控制巢群。11.下列哪些害虫属于卫生害虫范畴?()【选项】A.德国小蠊B.玉米象C.家蝇D.褐家鼠E.棉铃虫【参考答案】A、C、D【解析】1.卫生害虫主要指对人类健康或居住环境造成直接危害的害虫。2.A项德国小蠊是常见的室内蟑螂种类,C项家蝇传播消化道疾病,D项褐家鼠是主要家栖鼠类,均属于卫生害虫。3.B项玉米象是仓储害虫,E项棉铃虫是农业害虫,不属于卫生害虫范畴。12.物理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包括下列哪些?()【选项】A.粘鼠板捕鼠B.使用诱蚊灯C.喷洒化学杀虫剂D.高温熏蒸E.投放昆虫生长调节剂【参考答案】A、B、D【解析】1.物理防治是通过物理手段直接杀灭或阻隔害虫,不依赖化学物质。2.A项粘鼠板、B项诱蚊灯(光诱捕)、D项高温熏蒸(热能杀灭)均属于物理防治。3.C项为化学防治,E项属于生物防治中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干预。13.关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特性,正确的描述是?()【选项】A.对昆虫击倒速度快B.对哺乳动物毒性极高C.易诱发害虫抗药性D.具有趋避作用E.耐雨水冲刷性能差【参考答案】A、C、D【解析】1.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具有高效、快速击倒(A正确)、部分品种具驱避性(D正确)的特点。2.长期单一使用易导致抗药性(C正确)。3.其对哺乳动物毒性相对较低(B错误),且多数品种稳定性好(E错误)。14.实施化学防治时,个人防护装备必须包括哪些?()【选项】A.防毒面具B.橡胶手套C.普通棉质口罩D.护目镜E.防水围裙【参考答案】A、B、D、E【解析】1.化学药剂操作需严格防护:防毒面具(防吸入,A正确)、橡胶手套(防皮肤接触,B正确)、护目镜(防溅入眼睛,D正确)、防水围裙(防药剂渗透,E正确)。2.普通棉质口罩无法有效过滤挥发性药剂(C错误)。15.超低容量喷雾(ULV)技术的特点包括?()【选项】A.雾滴粒径通常小于50微米B.适用于大范围空间喷洒C.药剂浓度需大幅稀释D.喷雾时要求环境风速低于3级E.对隐蔽性害虫效果显著【参考答案】A、B、D【解析】1.ULV喷雾雾滴细小(A正确),适合空间扩散,覆盖范围大(B正确),作业时需低风速以避免飘移(D正确)。2.该技术通常使用高浓度原液或低倍稀释(C错误),且主要用于暴露害虫(E错误)。16.我国农药登记制度中,必须包含的试验阶段包括?()【选项】A.药效试验B.残留试验C.毒性试验D.环境影响试验E.生产工艺验证【参考答案】A、B、C、D【解析】1.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需提供药效(A)、残留(B)、毒理学(C)及环境影响(D)四大类试验数据。2.生产工艺验证属于生产许可范畴,非登记必需内容(E错误)。17.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的核心理念是?()【选项】A.完全替代化学防治B.多种防治手段协调应用C.以生态调控为基础D.优先使用高效农药E.将害虫密度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参考答案】B、C、E【解析】1.IPM强调综合应用各类防治手段(B正确),基于生态平衡(C正确),通过阈值管理减少经济损失(E正确)。2.不排斥化学防治但要求科学使用(A、D错误)。18.下列哪些属于物理灭鼠器械?()【选项】A.电子捕鼠器B.毒饵站C.捕鼠夹D.粘鼠板E.抗凝血灭鼠剂【参考答案】A、C、D【解析】1.物理灭鼠器械通过力学原理杀鼠,包括电子捕鼠(A)、器械捕杀(C)和粘捕(D)。2.B项毒饵站和E项灭鼠剂属于化学防治手段。19.针对蚊虫孳生地的环境治理措施包括?()【选项】A.清除废弃容器积水B.疏浚堵塞下水道C.在池塘投放杀蚊幼剂D.安装防蚊纱窗E.定期修剪庭院杂草【参考答案】A、B【解析】1.环境治理的核心是消除孳生条件:A项清除积水容器、B项疏通下水道可减少产卵场所。2.C项属化学防治,D项为防止成蚊入侵,E项杂草清理主要降低成蚊栖息地,均非直接针对孳生地。20.发生农药误服中毒后,现场急救的正确做法是?()【选项】A.立即催吐B.大量饮用牛奶C.携带农药标签就医D.服用水溶性泻药E.对昏迷者进行洗胃【参考答案】A、B、C【解析】1.误服应第一时间催吐(A正确),牛奶可保护胃黏膜(B正确),农药标签有助于医生判断成分(C正确)。2.强腐蚀性农药禁用催吐(但题干未限定类型),昏迷者禁止自行洗胃(E错误),水溶性泻药不适用于脂溶性农药(D错误)。21.下列属于有害生物防制工作中常见卫生害虫的是?()【选项】A.德国小蠊B.褐家鼠C.白纹伊蚊D.黑腹果蝇E.黄脊竹蝗【参考答案】ABC【解析】1.德国小蠊是室内最常见的蟑螂种类,属卫生害虫;2.褐家鼠是城镇主要害鼠,传播多种疾病;3.白纹伊蚊是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属卫生害虫;4.黑腹果蝇主要危害水果,不属卫生害虫范畴;5.黄脊竹蝗是林业害虫,与公共卫生无关。22.实施物理防制措施时,可选用的方法包括()【选项】A.粘鼠板捕鼠B.紫外线灭蚊灯C.热烟雾机喷洒D.防蝇风幕机E.毒饵站投饵【参考答案】ABD【解析】1.粘鼠板、紫外线灭蚊灯、防蝇风幕机均属于物理防制设备;2.热烟雾机属于化学防制中的空间喷洒技术;3.毒饵站投放化学毒饵属于化学防制范畴。23.配制0.05%溴敌隆毒饵时,需要掌握的关键点有()【选项】A.使用原药浓度0.5%母液B.毒饵含水率需≤10%C.按1:9比例稀释母液D.现配现用不超过24小时E.配制时需佩戴N95口罩【参考答案】ABCD【解析】1.0.5%母液按1:9稀释可得0.05%工作液;2.低含水率可延长毒饵有效期;3.新鲜配制保证药效;4.配制应佩戴防毒面具而非普通口罩;5.E选项防护等级不足,应为全面罩防毒面具。24.关于鼠类防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选项】A.褐家鼠擅长攀爬,常活动于天花板B.小家鼠成体体重通常<30克C.鼠密度监测优先选用粉迹法D.发现新鲜鼠粪应重点检查厨房E.超声波驱鼠器可替代化学防制【参考答案】ABD【解析】1.褐家鼠确有攀爬习性;2.小家鼠成体标准体重为15-30克;3.鼠密度监测首选用夹夜法;4.厨房食物源附近是重点区域;5.超声波驱鼠器无实际防治效果。25.蚊虫孳生地处理应重点清除的积水类型包括()【选项】A.废弃轮胎积水B.饮用水缸积水C.楼房反梁积水D.空调冷凝水E.地下管井存水【参考答案】ACE【解析】1.轮胎、反梁、管井属典型蚊虫孳生场所;2.饮用水缸需加盖防蚊而非清除;3.空调冷凝水因流动性强不易孳生蚊虫;4.地下管井存水需定期投放灭蚊幼剂。26.进行熏蒸作业时必须遵守的操作规范是()【选项】A.现场浓度检测仪持续监测B.实施时设置三重警戒线C.使用A级防毒面具D.熏蒸后密闭24小时以上E.雨天禁止室外熏蒸【参考答案】ABCE【解析】1.浓度监测是安全作业核心要求;2.警戒线设置需符合安全距离标准;3.熏蒸必须使用供气式防护装备;4.常规熏蒸密闭时间4-6小时即可;5.雨天影响药剂扩散存在安全隐患。27.蟑螂胶饵防治的优势体现在()【选项】A.连锁杀灭效应B.适用电磁敏感区域C.作用速度最快D.无刺激性气味E.持效期达3个月【参考答案】ABDE【解析】1.胶饵具有世代传递杀灭特性;2.可安全用于机房等敏感场所;3.胃毒作用慢于接触性喷雾;4.胶饵无挥发气味;5.优质胶饵持效期确实可达3个月。28.农药储存时需严格执行"三远离"原则,包括()【选项】A.远离火种热源B.远离食品仓库C.远离住宅区域D.远离氧化剂E.远离儿童活动区【参考答案】ABD【解析】1."三远离"规范明确要求远离火源、食品和氧化剂;2.专业仓库可建在住宅区但需独立分区;3.儿童活动区属于管理要求非储存硬性规定。29.蝇类综合防制措施应包含()【选项】A.垃圾分类日产日清B.重点场所安装风幕机C.孳生地定期投放灭幼剂D.每月全面化学喷洒E.设置防蝇纱窗纱门【参考答案】ABCE【解析】1.垃圾管理断绝孳生物;2.风幕机形成物理屏障;3.控制幼虫是防制关键;4.频繁化学喷洒易产生抗性;5.纱窗纱门是基础防护措施。30.有害生物防制员进行化学施药时,必须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有()【选项】A.防化护目镜B.乳胶手套C.呼吸防护器D.防渗围裙E.安全帽【参考答案】ACD【解析】1.护目镜防药液溅入;2.乳胶手套防护性不足,应选丁腈材质;3.呼吸防护是核心装备;4.防渗围裙保护躯干部位;5.安全帽仅在登高作业时要求。31.根据国家标准《有害生物防制机构服务能力等级评定》要求,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有害生物综合管理(IPM)"的核心原则?【选项】A.优先采用物理防治方法B.化学防治作为主要控制手段C.强调环境治理的基础作用D.定期监测与阈值管理相结合【参考答案】ACD【解析】①IPM核心理念强调环境治理优先(C正确),通过改善环境减少有害生物孳生条件;②物理防治比化学防治更具环境友好性,应优先考虑(A正确);③监测与阈值管理是科学决策依据(D正确);④化学防治是补充手段而非首要选择(B错误)。32.针对城镇鼠类防治,下列哪些措施属于环境防治的范畴?【选项】A.建筑物地基混凝土硬化处理B.使用抗凝血灭鼠剂布放毒饵盒C.垃圾房安装弹簧闭合式密封门D.地下管网加装防鼠网(孔径≤1.3cm)【参考答案】ACD【解析】①环境治理重点是消除栖息地和阻断侵入途径:地基硬化可防止掘洞(A正确);密封门阻断食物源(C正确);防鼠网阻隔侵入通道(D正确);②毒饵灭鼠属于化学防治措施(B错误)。33.关于卫生杀虫剂剂型选择,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哪些?【选项】A.蚊虫孳生地处理——杀幼颗粒剂B.餐饮区速杀飞虫——超低容量喷雾C.会议室滞留防蚊——乳油制剂处理墙面D.垃圾中转站灭蝇——热烟雾机空间喷洒【参考答案】BC【解析】①超低容量喷雾适用于空间速杀但药效短,不适合食品加工区(B错误);②乳油制剂残留气味大,会议室应选用水乳剂等低味剂型(C错误);③杀幼颗粒剂适用于水体(A正确);热烟雾穿透力强适合垃圾场(D正确)。34.下列哪些情形会导致白蚁监测装置安装位置选择错误?【选项】A.距建筑物外墙基0.5米B.监测站上方有永久性遮阳棚C.湿度稳定的绿化带土层D.铺装路面预留检修口下方【参考答案】ABD【解析】①监测装置应距建筑基础3-5米以上(A错误);②遮阳棚影响自然降雨导致湿度异常(B错误);③铺装路面下方无法保证土壤湿度(D错误);④绿化带温湿度稳定是最佳选址(C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35.蚊虫防治中,针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薄弱环节描述正确的是哪些?【选项】A.卵期——对干燥环境敏感B.幼虫期——依赖水面呼吸C.蛹期——抗药性最强的阶段D.成蚊——趋光性显著【参考答案】AB【解析】①蚊卵缺水易死亡(A正确);②幼虫必须上浮呼吸(B正确);③蛹期不取食但代谢活跃仍可被杀幼剂控制(C错误);④仅部分蚊种有趋光性(D错误)。三、判断题(共30题)1.蟑螂防治中,环境治理是最核心的防治措施,能有效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选项】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析】环境治理是蟑螂综合防治的关键环节。通过减少食物源(如密封食品)、水源(修复漏水)和栖息地(清理杂物),可显著降低蟑螂存活率,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依赖,符合IPM(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理念。2.鼠类防治的最佳时期是冬季,因为此时鼠类活动减少,更容易被清除。【选项】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析】鼠类防治黄金期为春秋季。冬季鼠类多藏匿于室内,活动范围小且隐蔽性强,而春秋季繁殖高峰期和食物需求增加时,防治效果更佳。3.使用苏云金杆菌(Bt)防治蚊幼虫时,其对鱼类和高等动物无害,属于生物安全制剂。【选项】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析】苏云金杆菌仅作用于蚊幼虫中肠碱性环境,释放毒素致其死亡,而对非靶标生物(如鱼类、哺乳动物)无毒性,符合环境友好型防治要求。4.白蚁防治的检查重点应仅限建筑物内部木结构,外部环境无需过多关注。【选项】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析】白蚁可通过土壤、树木等外部环境侵入建筑。检查需覆盖室内外木构件、地基周边土壤及绿化带,全面排查巢穴和蚁路。5.滞留喷洒适用于防治爬行类害虫(如蟑螂、蚂蚁),因其能长期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药膜。【选项】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析】滞留喷洒通过将药剂持留在墙面、缝隙等表面,接触性杀灭爬行害虫,药效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是化学防治的常用手段。6.急性鼠药(如毒鼠强)因起效快、适口性好,可广泛用于大面积灭鼠作业。【选项】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析】急性鼠药易引发害鼠惊疑拒食,且对非靶标生物和生态环境风险高,已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推荐使用缓效抗凝血剂类鼠药。7.蝇类防治的环境治理措施包括及时清理垃圾和密封污水沟,但无需处理小型积水容器。【选项】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析】垃圾和污水沟是蝇类主要孳生地,但小型积水容器(如花瓶、轮胎)是蚊虫繁殖场所。题干混淆了蝇与蚊的治理重点,属易错点。8.防制员操作后,污染的防护服可直接丢弃于普通垃圾桶,无需特殊处理。【选项】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析】沾染化学药剂的防护服需按危险废物管理规范处置(如焚烧或深埋),避免二次污染及人员接触风险。9.有害生物防制中的IPM策略强调以化学防治为核心,辅以其他手段。【选项】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析】IPM(综合虫害管理)优先采用环境治理、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仅为补充手段,且需科学控制剂量与频次。10.蜱虫密度监测常用诱捕法,因其主动趋光特性便于设备捕捉。【选项】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析】蜱虫无明显趋光性,监测主要依赖“布旗法”或“目测法”(如用白布拖行草地收集),题干混淆了蜱与蚊蝇的监测方法。11.杀虫剂原液无需稀释可直接用于空间喷洒防治蚊虫。【选项】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析】杀虫剂原液浓度过高,直接喷洒易导致药害、环境污染及抗药性加速产生。规范操作需按说明书稀释至安全有效浓度,确保均匀喷洒且符合剂量标准。12.在灭鼠作业中,抗凝血类灭鼠剂需连续投放3-7天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选项】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析】抗凝血灭鼠剂通过干扰凝血功能致鼠类内出血死亡,需多次摄入积累足量药物。单次投药无法保证所有个体充分摄食,连续投放可覆盖鼠类取食周期,提高灭效。13.防护服被有害生物污染后,经简单冲洗即可重复使用。【选项】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析】防护服接触病原体或化学药剂后,表面可能残留致病微生物或毒性物质,简单冲洗无法彻底消毒。规范要求污染后按医疗废物处理,禁止重复使用,以防交叉污染。14.蟑螂在干燥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优于潮湿环境。【选项】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析】蟑螂适宜栖息湿度70%以上的环境,干燥环境易致其脱水死亡。防治时需重点关注厨房、下水道等潮湿区域,并通过降低湿度辅助控制种群密度。15.磷化铝熏蒸过程中需全程开启通风设备以保证操作安全。【选项】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析】磷化铝遇湿释放剧毒磷化氢气体,熏蒸需严格密闭空间24小时以上。通风仅应在散气阶段实施,并检测气体浓度达标后方可进入,否则易引发中毒事故。16.配制超低容量喷雾药剂时,可随意提高药液浓度以增强灭杀效果。【选项】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析】超低容量喷雾依赖细雾滴均匀覆盖目标,浓度过高易堵塞喷头、增加飘移污染风险,且可能刺激害虫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