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法治观念++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1页
树立法治观念++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2页
树立法治观念++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3页
树立法治观念++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4页
树立法治观念++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6.1树立法治观念阅读教材P46-49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5分钟)

1、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法治观念?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3、如何树立法治观念?自主学习新课讲授

集体闯红灯,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思考:集体闯红灯现象反应了什么问题?社会生活中部分人缺乏法治观念教学目标生活观察

某小区高层发生火灾,消防员小谢在抢险灭火过程中壮烈牺牲,上级部门批准他为烈士。曾某在100多人的网上聊天群里公然发表侮辱性言论,歪曲小谢英勇牺牲的事实。对此,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曾某的行为构成对烈士小谢名誉的侵害,侵犯了社会公共利益。人民法院判决曾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在报纸上公开赔礼道歉。

该案判决后,参与审理的人民陪审员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到校园、社区、企业以案释法,助推树立尊崇英烈、尊重英雄的良好社会风尚。思考:曾某的行为给你什么警示?人民陪审员以案释法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1)警示我们遵守法律、法不可违。(2)以案释法有利于人们树立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交通瘫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犯罪暴力,事件增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家庭暴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思考:根据上面漫画谈谈什么是法律?它有什么作用?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

(1)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3)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

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教学目标认识法律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

——哈罗德•伯尔曼思考:以上名言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1.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法治意识?

(1)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2)法治观念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课堂笔记

1986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实施完成了七个五年普法计划,取得了重要成果。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法治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青少年的规则意识和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能力明显增强。中宣部委托国家统计局形成的《2020年全国社会心态调查综合分析报告》显示,当自己或家人遇到不公平事情时,选择“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的居第一位,“遇事讲法、遇事找法”,逐步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思考:阅读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悟?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树立法律意识,学会依法办事。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课堂笔记教学目标探究与分享

贺某阳在与被害人谢某梅婚姻存续期间,多次对谢某梅实施辱骂、殴打等家庭暴力行为。2023年4月25日,贺某阳采用拳打脚踢的方式殴打谢某梅,造成其腹、胸、腰等多处损伤,经鉴定构成多处重伤、轻伤,伤残等级为七级至十级不等。

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贺某阳有期徒刑九年十个月,以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依法支持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谢某梅诉讼请求共计人民币379819.26元。思考:贺某阳因触犯宪法法律受到严厉制裁说明什么道理?我们要敬畏和信仰法律。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

山东一对青年男女按照当地习俗订立婚约,男方向女方支付了38万元彩礼。后来,双方因各种原因决定解除婚约,女方家庭未在第一时间退还彩礼钱。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女方应退还男方34万元彩礼。据悉,男方已经收到了总计33万元退款。为追回彩礼,男方家庭制作了广告牌,多次在女方家庭经营的火锅店门口要求退钱。受上述事件影响,火锅店已经暂停营业,男方家庭有人被警方拘留。教学目标探究与分享思考:以上案例中,男方家庭成员用不合法的方式讨要应退还的彩礼被警方拘留,

给我们什么启示?要增强法律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我们要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近年来,一些学校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治辩论赛、法律学习宣传、法律情景剧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主题活动。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辩论赛法律学习宣传活动思考: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说说你的收获。法治手抄报、国旗下法治讲话等;学习了法律知识,增强了法治意识,提升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学目标探究与分享教学目标探究与分享

列车即将发车,两位乘容却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原来,他们的同伴还未赶到。面对乘务人员的劝阻和其他乘客的谴责,两人不以为意,态度嚣张,导致发车延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思考: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两位乘客行为的看法。两位乘客的做法是错误的。两位乘客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违反了法律规定,也违背了道德和社会责任。他们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这也警示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3.如何树立法治观念?敬畏和信仰法律。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

课堂笔记课堂小结树立法治观念1.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

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启

示我们(

C

)A.

法律主要靠人们内心的信仰来保证实施B.

制定法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的守法意识C.

法律权威体现在人们发自内心拥护和信仰法律D.

树立法治观念最重要的是公民要记住法律条文C课堂练习2.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每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

架中进行。以下行为符合法治要求的是(

B

)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某私营企业老板一直自觉缴纳税款②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在机场大闹③方某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交通出行而将其车

划伤④驾驶机动车经过人行横道时,遇到行人停车让行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B3.

下面的漫画启示我们(

C

)A.

道德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B.

如果触犯国家法律,必须承担刑事责任C.

公民要树立法治观念,做到依法办事D.

通过法律的制裁可以杜绝一切违法犯罪C4.

(2025·山东威海期末改编)最高检发布的《检察机关打击

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工作情况(2023年)》中披

露,涉电诈犯罪开始向未成年人群体渗透,在校及刚毕业学生

逐渐成为电信诈骗犯罪集团拉拢吸收的对象,未成年人涉罪人

数同比上升68%。这告诉我们(

C

)①青春的我们要勇于实践,大胆尝试,为成功不择手段②要学会独立思考,抵制不良诱惑③敬畏法律规则,法律底线不可逾越④勇于证明自己,别人能做的事情,我们也能做C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5.

北京市海淀区百余名学生走进法院,在少年法庭“小剧场”

中,同学们进行了模拟审判。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身

着法袍、律师袍,化身审判员、书记员、原被告、代理律师等

角色,在模拟法庭中各尽其责,完整地还原开庭流程。该活动

有利于同学们(

C

)①制定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②学会承担责任,培养合作意识③学习法律知识,守护法律权威④合理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C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的“黑手”逐渐伸向未成年人,必

须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反诈教育,从根本上提高未成年人的防范

意识和能力。据此,请完成6~7题。6.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

B

)①在手机上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②不点击陌生人发来的网址和链接③加强电信网络监督,并严厉处罚诈骗行为④出于诚信,要把个人真实的信息提供给来电询问人员B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7.

小聪遭遇电信诈骗,被骗600元。作为一名法治意识强的学

生,你会建议他(

B

)①向公安机关报案,希望通过警方警示公众②用同样的办法去骗别人的钱,减少自己的损失③不用去追究这件事,因为人生难免有挫折④冷静对待,搜集并梳理相关证据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B8.

某校社会调查小组以“中学生与法”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展

开了一次问卷调查。下面是他们调查结果的展示。对上图所蕴含的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D

)A.

多数中学生有一定的维权意识B.

中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渠道比较广泛C.

学校法治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D.

他人权利受到侵犯与我无关可以忽视D

9.

某校为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反诈意识,展开了专项调查问卷。

下表是此次调查的有关数据情况。这警示青少年(

D

)项目学生或家

长遇到过

诈骗因贪图获

利而误入

圈套虽报警仍

无法追回

损失关注各类反诈宣传有过再次

上当受骗

经历比例30%27%90%95%10%D①加强执法力度,消除电信诈骗②完善相关法律,加大执法

力度③依法自律,增强依法维权意识④拒绝不良诱惑,莫

图一时之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

某区检察院走进校园,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专题宣讲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校园欺凌的形式和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勇敢地向校园暴力说“不”。下列关于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B

)①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提高学生法治意识→杜绝校园欺凌②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丰富学生法律知识→向校园暴力说“不”③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引导学生预防校园欺凌→加大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④检察院进校园开展专题宣讲课→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多道防线保护未成年人B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11.

近年来,各地加强普法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请你对甲、乙两名同学的看法简要评析。(6分)甲同学观点正确,乙同学观点错误。(1分)①法律是全体社

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建设法治社会,需要依照法律行

使权利、履行义务,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这些都需要我

们认真学习法律。(2分)②我们要自觉接受普法教育,学习

法律知识,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

识,正确理解法律;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

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

会生活的能力。(3分)甲同学观点正确,乙同学观点错误。(1分)①法律是全体社

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建设法治社会,需要依照法律行

使权利、履行义务,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这些都需要我

们认真学习法律。(2分)②我们要自觉接受普法教育,学习

法律知识,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

识,正确理解法律;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

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

会生活的能力。(3分)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营

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

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关于

“法律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KTV(营业性娱乐场所)”的话

题登上互联网热搜。对此,班级召开主题班会,以下是同学们

的交流分享片段。

春节期间,我的邻居林阿姨打算带14岁的女儿到

KTV唱歌放松,到了KTV却被工作人员以“法律规定

未成年人不能进入”为由婉拒。林阿姨认为该KTV的

行为不合理,有家长陪同为什么也不能进。大家认为

呢?

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有记者走访了当地的

KTV,发现一些KTV还是有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现

象。

看来要让“禁止未成年人进入KTV”真正得到落

实,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1)从法律角度说说召开该主题班会的目的。(4分)①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法治观念,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②提高

未成年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