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讲 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_第1页
第23讲 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_第2页
第23讲 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_第3页
第23讲 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_第4页
第23讲 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

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第23讲走向整体的世界汇报人:选必二纲要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选必三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转移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教材融合考点一

全球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知识点1新航路的开辟

考向1新航路的开辟

知识点2其他航路的开辟

知识点3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跨地域转移(选三)

考向2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考点二

全球联系初建与贸易网雏形

知识点1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

考向1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知识点2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选必二)

考向2商品的世界性流动考点一

全球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考向1新航路的开辟知识点2其他航路的开辟考向2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知识点1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考向1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知识点2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选必二)考向2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知识点3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跨地域转移(选三)目录03考点突破301考情透视102知识导图204真题练习4考点要求考题统计备考建议全球航路的开辟(3年7考)2024选择题:浙江卷6月;非选择题:甘肃卷本讲为高考命题热点,复习时关注一些命题关键词:航路开辟、地圆学说、全球联系初建、世界格局、商业革命、价格革命、资本原始积累、早期殖民扩张、人口迁移、物种交换、疾病传播、三角贸易、丝银贸易、马尼拉大帆船、美洲族群变化、贸易中心、创立银行、证券交易所、世界贸易格局,复习时多关注。2023选择题:广东卷;非选择题:河北卷、北京卷2022选择题:山东卷;非选择题:海南卷商品的世界性流动(3年4考)2024选择题:全国新课标卷2023选择题:河北卷、海南卷;非选择题:辽宁卷2022无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3年13考)2024选择题:湖北卷、重庆卷、安徽卷、甘肃卷2023选择题:江苏卷;非选择题:海南卷、全国甲卷2022非选择题:福建卷、全国甲卷复习目标:1、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2、理解新航路的开辟引发的人口物种商品等的全球流动带来的影响。01考情透视02知识导图考点一全球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知识点1

新航路的开辟1.动因(1)经济根源: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对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3)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4)精神动力:西欧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条件(1)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2)丰富的航海经验的积累①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②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③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远航。(3)造船业的发展:用来导航的罗盘的使用,造船技术的提高,为远洋航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02时间航海家支持国开辟的航路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1497—1498年达·伽马葡萄牙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驶达印度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横渡大西洋的往返远航,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西班牙绕过南美洲,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二、新航路的开辟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1.对世界(1)人类开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2)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对欧洲(1)促进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开始崛起。(2)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3)促使西、葡、荷、英、法等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3.对亚非拉地区(1)对美洲:掠夺财富,屠杀印第安人,给美洲的传统社会带来灭顶之灾(2)对亚洲:掠夺财富,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3)对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给非洲传统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三、多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02探究·拓展史料一14世纪之后,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使近东地区战争连年不断。1453年奥斯曼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不仅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通道,致使北路交通基本断绝。欧洲商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西欧国家组织多次探险,希望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摘编自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史料二如果从整体上讲,他们(土耳其人)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他们的声名狼藉的消极和保守主义而增加向东方交通的困难……葡萄牙海外挥险先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被威尼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排挤的热那亚和佛罗伦萨商人转而支持西葡两国开辟新的航路,因此推动葡萄牙寻找向亚洲的绕好望角之路。摘编自王三义《“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的近东殖民》新航路开辟与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之间的关系(1)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有利于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冲击了西欧的思想界,有利于思想解放。(2)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可能;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说”,促进了科学的进步。(3)14至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的共同根源,这两大事件又共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核心素养-史料实证02考向1新航路的开辟1.(2023·广东卷)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无非是其通过探险活动在世界各大海洋形成了一个单一的航海体系,那就是欧洲人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为基础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到所有大陆的整个过程。”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学者评价角度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扩散 B.社会从传统到现代C.文明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 D.世界从分散到整体D考向·洞察探险活动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影响力扩展到所有大陆指的是地理大发现、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过程17、18世纪,在欧洲和北美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冲击,继尼德兰革命之后,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也陆续进行改革或革命,材料并未体现相关内容推动社会从传统到现代、促使文明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的是工业革命真题回归021.12—15世纪,大批遭到专制王权拒绝而得不到财力支持的西欧航队,纷纷求助于当时提供航路贷款的银行。据统计,这期间银行总计投资海外探险几十次,资金达几十万两(黄金)。这表明()A.欧洲王室普遍反对开辟新航路 B.银行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推动者C.商人获得了对外贸易的主导权 D.西欧海外探险活动缘于经济动机D2.格劳秀斯在著作《论海上自由》(1609年出版)中,驳斥了葡萄牙人以他们曾最早横渡印度洋为理由而拥有印度洋的主权,论证了“海洋自由”的原则,抨击葡萄牙对从欧洲到东方的海上贸易路线的垄断。格劳秀斯的主张()A.体现工业资产阶级需求 B.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C.挑战了传统的海洋理论 D.使近代国际法得以发展C变式训练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1.背景:(1)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航路。(2)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知识点2其他航路的开辟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2.过程(1)探索和开辟到北冰洋的航线①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②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③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④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⑤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2)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①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即合恩角。②1642—1643年,荷兰人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影响(1)欧洲人和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2)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1.欧洲殖民扩张(1)入侵美洲①概况: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欧洲国家开始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②后果: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2)黑奴贸易①目的:弥补劳动力的不足。②概况:大约从16世纪开始,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③影响: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了劳动力。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知识点3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选必三)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2.美洲族群变化(1)人口结构变化①背景:很多欧洲人因为各种原因来到美洲,使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印第安人数量锐减,欧洲人和非洲黑人数量激增。②结果: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③影响: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2)国家地区差异①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②西印度群岛:黑人人口占多数。③拉丁美洲:混血人种成为最大族群,少数国家印第安人较多。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1.英国殖民活动(1)开始: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2)阶段:①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②19世纪:随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③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2.大洋洲人口结构改变(1)土著居民:随着殖民扩张的加剧,澳大利亚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2)欧洲移民①概况: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世纪中叶,白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②影响: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中国苦力贸易与非洲黑奴贸易异同比较

苦力贸易黑奴贸易不同点阶段萌芽:16世纪初兴起:18世纪末19世纪初猖獗期:19世纪三四十年代萌芽:16世纪初开始走向衰落:18世纪末19世纪初废除黑人奴隶制:19世纪三四十年代形式签订契约,具有合法性走私、掠夺规模损失1000万劳动力损失了2.1亿人口影响苦力贸易并未造成中国劳动力不足,没有给中国人口造成太大的影响在劳动力损失方面,黑奴贸易与苦力贸易差别较大,黑奴贸易给非洲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相同点(1)都是世界近代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掠夺,是其重要的殖民活动之一。(2)都被拐骗,被强迫出洋。(3)都在贩运途中受尽苦难。(4)都在目的地受奴役。(5)都用汗水与生命换来了当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两者都给无数的家庭造成不幸,使得他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7)苦力贸易与黑奴贸易一样,殖民者在其中都获取了高额利润。(8)历史悠久,持续时间接近探究·拓展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早期殖民扩张对世界格局演变的影响史料: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探究·拓展(1)积极影响①欧洲:商业革命、价格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西欧开始崛起。②亚洲: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东南沿海商品经济发展。③美洲:大批黑奴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美洲经济的开发。④殖民地:殖民扩张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⑤世界:人类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2)消极影响①对殖民地:殖民主义带来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②对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核心素养-唯物史观02考向2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1.(2024·安徽卷)在近代历史上,西方一些国家往往有这样的做法:在海外地区的海图和地图上“先傲慢地描绘一个地区,并强加上一个欧洲来源的名字,然后就等同于宣示了对其之所有权”。这一做法()A.避免了列强之间的纷争 B.缓和了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C.体现了霸权主义的本质 D.确立了“有效占领”的原则C真题回归霸权主义指的是大国、强国、富国欺侮、压迫、支配、干涉和颠覆小国、弱国、穷国,不尊重他国的独立和主权,进行强行的控制和统治,从西方国家强加名字、宣示所有权等信息可判断,西方国家的做法体现了霸权主义的本质这一做法会加剧西方国家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1884年在柏林会议上确立了“有效占领”的原则“避免了”的表述太过绝对考向·洞察021.咖啡在17世纪开始被赋予使酒醉者清醒的功能。早期的资产阶级宣传人们应把被酒精熏染得混沌不堪的人性唤回到全民理智和勤劳的状态,此后(咖啡)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渐超过了酒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工业革命的开展 B.资本积累的竞争C.世界市场的形成 D.社会观念的转变B2.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巴西的烟草、黄金、白兰地酒和兽皮等商品经圣多美、好望角运往亚洲;亚洲的纺织品和香料运抵圣多美后分销非洲、欧洲和美洲。这样葡萄牙人通过扩张活动建立了连接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海上贸易网络和庞大的商业殖民帝国。这反映出()A.葡萄牙商业水平领先世界 B.商业发展会加强世界联系C.葡萄牙引领早期殖民扩张 D.葡萄牙王国政治上的优势B变式训练考点二全球联系初建与贸易网雏形贸易网雏形第一章稿定PPT(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2)表现:①随着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减少。②欧洲人大批到美洲,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③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一、世界人口的迁移知识点1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近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特点史料:15世纪末到17世纪……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开始了人口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欧洲人又大肆从非洲贩卖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18—19世纪,英国人、爱尔兰人大举移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发轫于地理大发现时代,迁延久远的大移民,影响了整个世界。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探究·拓展(1)原因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兴起,殖民者对美洲当地居民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导致当地土著居民锐减,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需要大量劳动力,殖民者通过黑奴贸易,从非洲贩卖大量黑奴到美洲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②工业化时代,工厂制需要吸纳大量劳动力,这就带动了劳动力的迁移。③西方列强侵华时期,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获取华工输出的特权。④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为国际人口迁移提供了便利条件。(2)特点①由欧洲迁往北美、大洋洲,由发达地区迁往落后地区。②由非洲迁往美洲,由亚洲迁往美洲及大洋洲,由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③移民分为被迫移民和自愿移民。④国际人口移动数量大,人口移动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核心素养-历史解释(一)美洲物种的外传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2.开始时间: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3.概况: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4.主要物种传播情况区域物种传播情况欧洲玉米从16世纪中叶起,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到17世纪,传遍欧洲各国。马铃薯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番茄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经过欧洲农艺家的改良培育,番茄逐渐变得红润多汁、鲜美可口。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辣椒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辣椒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中国玉米传入途径:明朝时,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种植区域:由丘陵山地扩展到平原地区推广历程:逐步推广,鸦片战争前遍布全国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番茄在明朝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光绪年间,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辣椒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二、世界物种的交换02(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1.概况:美洲作物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2.农作物的传播(1)小麦: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用面粉做成的食物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小麦产业也随之兴盛。(2)水稻: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3.畜禽类的传播(1)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鸡、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2)影响:这些欧洲禽畜在美洲繁衍生息,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咖啡与咖啡馆(1)产地:咖啡原产于非洲;(2)传播:①先是传到阿拉伯半岛,再由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酒”。②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今斯里兰卡),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③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为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3)咖啡馆的出现: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法国等国相继出现,并推广到北美。02(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1)对非洲:玉米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2)对中国:玉米、甘薯丰富了粮食种类。(3)对欧洲: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1)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2)玉米、马铃薯、甘薯除了供人类食用以外,也用作饲料,促进了畜牲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1)北美:水稻大量用于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2)中国:玉米等外来作物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粮食还投入市场出售,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4.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影响(1)美洲:食草的马、牛、羊等来到美洲后,繁殖数量超过土地承载能力;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原始森林被滥伐,美洲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2)中国:明清时期引进推广耐旱高产的玉米、甘薯等美洲作物,使得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得以利用。但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了水土流失。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史料:在哥伦布等航海家探险以后,与以往不同的物种交流出现,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交换”。美洲作物在非、亚、欧等洲生根发芽。小麦、马、猪等从欧洲来到美洲,食物供给有增加,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了。天花、麻疹等在西半球等地的人群中肆虐,引发大瘟疫。1500—1800年,最大的移民浪潮是非洲的奴隶被运往西半球,还有一些规模可观的欧洲移民浪潮,他们到美洲定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美洲文明孤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探究·拓展(1)欧洲具有主导性:伴随欧洲的殖民扩张进行。(2)内容具有丰富性: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家畜家禽等。(3)范围具有全球性: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4)结果具有两重性: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5)时间具有长期性: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殖民扩张开始了物种大交流。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流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核心素养-历史解释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1)原住民大量死亡:欧洲人将天花、麻疹、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2)建立殖民统治: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三、各种疾病的传播02考向1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1.(2022·山东卷)如图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

A.小麦、玉米 B.玉米、水稻 C.小麦、甘蔗 D.水稻、甘蔗C真题回归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小麦原产于北非或者西亚;黑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以东南亚和印度地区为中心,向其他地区传播,结合所学可知,甘蔗原产地可能是新几内亚或印度,后来传播到南洋群岛。玉米的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进而向其他地区传播,与图示传播起源地不符水稻起源于中国和印度,与与图示传播起源地不符考向·洞察021.早在17世纪末,欧洲就出现了名为“豆蔻”的植物种子,其药用价值迅速获得了欧洲市场的认可。比较药理学家佩雷拉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可以看出“豆蔻”种类的扩展和完善。在1842年版中,其列出的姜科植物包括七个豆蔻属物种。在1850年版中,豆蔻属被重新分类并最终增加到九种。这可以用来说明众月吴微()A.商业发展改变了社会认知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C.物种交流提高了粮食产量 D.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A2.古希腊作者狄奥佛拉斯塔所著的《植物探究》只收进500种植物;瑞士植物学家卡斯珀·鲍欣于1596年出版的长篇巨著《植物的剧场》总览了6000种植物;到17世纪80年代,约翰·雷的《一般植物史》列出18000多种植物。这是由于()A.食品储备技术的进步 B.世界各地的联系日趋紧密C.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 D.工业革命助推了物种交流B变式训练02一、世界市场的形成1.初步形成:新航路开辟后(1)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2)17-18世纪: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基本形成:工业革命后因素概述工厂制的推动工业革命后,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产品大量增加,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工厂所需的原材料也需从世界各地获取交通条件的改善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殖民扩张的扩大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知识点2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选必二)3.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背景:①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大量财富。②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标志: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历史条件(1)海路在世界贸易中,形成齐头并进态势:①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②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2)欧洲商人在海路贸易中逐渐占据优势: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②在大西洋的贸易中,欧洲人通过开辟出的多条航线和沿海港口,与美洲贸易。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2.主要表现(1)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①欧洲商人把欧洲生产的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②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把黑人运到美洲卖为奴隶。(2)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①葡萄牙商人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②随着中国对白银需求的增长,葡萄牙人便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3)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①西班牙经营的海上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②西班牙武装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4)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①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②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也逐渐形成。1.贸易中心转移(1)欧洲贸易中心: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②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2)亚洲贸易中心①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或定居点,在东亚海域展开商业竞争,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②葡萄牙殖民者经营从印度经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③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④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三、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02时间大事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为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提供资金和信用。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它在成立之初,就在接受政府存款、向政府提供贷款,以及发行银行券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权,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后来,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相继为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卢森堡和比利时等国所采用。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023.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建立①建立:为了有效垄断对外贸易,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②特点:这些贸易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③影响:这些公司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024.随着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更多种类的商品出现在商贸领域(1)新商品: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来自东方的香料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2)奴隶贸易:贩奴商船载着货物从欧洲出发,航行到西非海岸,换取大批奴隶;然后再从非洲起航,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用奴隶换取殖民地的原料和金银,运回欧洲。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支配了早期的奴隶贸易。(3)鸦片贸易:18世纪后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操纵下,英国商人将鸦片从印度运到中国销售。后来,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商人也开始向中国贩运鸦片。02时间概况17世纪英国通过各种手段打击荷兰,并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19世纪中期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来自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5.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026.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1)银行①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并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②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该行先后在北京、天津、汉口、广州、香港、烟台、镇江、汕头、福州和重庆等地设立分行。(2)用股份制企业与股票①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其中较著名的有1872年开业的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股票和1876年开始筹办的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②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3)百货公司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之后,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近代商业贸易变化的特点史料:为适应世界性贸易的需要,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经营某一地区贸易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信贷、汇兑等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世界性交往使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特产变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如印第安人培植的可可、咖啡、烟草等逐渐成了各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商品……流通量也大大增加。意大利各城市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伦敦、巴黎、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代替。—摘编自熊家利、彭顺生《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商业革命》》等探究·拓展(1)主要推动力为新航路开辟、欧洲人的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2)形成多个区域贸易中心。西欧逐渐形成若干个较大的区域贸易中心:地中海贸易、中欧贸易、波罗的海贸易和大西洋沿岸贸易。亚洲也形成了新的贸易中心。(3)国家政权在商业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国家给予种种特权建立起来的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成为一个具有国家职能的特殊机构,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4)商业贸易经营形式多样化并呈现现代化趋势。商品和证券交易所、银行、百货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新型经营形式发展和完善,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深刻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5)跨洋贸易是当时贸易形式的主流,它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扩张过程中的殖民掠夺。(6)商品流通种类的新变化,改变了世界各地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加强了各地的联系和交往。(7)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经历了由荷兰垄断到英国主导再到多个新兴工业国家为中心构成的贸易新格局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核心素养-历史解释02考向2商品的世界性流动1.(2024·全国新课标卷)16世纪上半叶,航海家在太平洋开发了连接美洲和亚洲的东风带海上走廊,中后期利用日本洋流从菲律宾群岛航行至美洲西海岸;17世纪初,荷兰人利用西风带环球航行。16至17世纪的航海活动()A.激发“地圆说”的形成 B.表明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C.导致陆路贸易基本停滞 D.促进了贵金属的全球流动D

真题回归16至17世纪的航海活动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得美洲的贵金属能够被运往亚洲和欧洲等地,促进了贵金属的全球流动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虽然航海活动兴起,但陆路贸易并没有基本停滞“地圆说”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形成,“地圆说”是此时航海活动的背景考向·洞察021.16世纪下半期,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颁布敕令,规定王室垄断大帆船贸易,将大帆船限制在每年两艘,运往美洲的货物值不超过25万比索,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不超过50万比索,还要求菲律宾总督努力推介本岛其他产品进行交易,尽可能避免将大量金钱带到外国。这一敕令折射出()A.西欧重商主义思潮的兴起 B.“价格革命”社会影响外溢C.全球商业网络的初步建立 D.中国传统商品具有吸引力D

2.有学者指出,“西欧……除了地中海的商业以外,又开辟了大西洋和北部各海域的商业;并预示了大贸易路线的新方向,这种方向将在近代时期十分明白地表现出来”。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评价角度的是()A.西欧海上探险活动兴起的原因 B.欧洲商路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西欧价格革命影响了商业革命B变式训练真题练习·命题洞见1.(2024·重庆卷)1500年前后,英格兰商业以本地市场为主,17世纪初,英格兰大多数地区,社会因商业活动空前联系在一起。这在不断发展的长途贸易中大为显著,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远方17世纪中叶很多农村家庭已经与伦敦等大城市联系在一起,他们或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或两者兼并备。材料表明近代早期英格兰()A.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B.地方经济受跨国资本影响C.长途贸易促进了资本的积累 D.经济商业化趋势不断加强2.(2024·甘肃卷)16世纪下半叶,西、葡、法三国争相殖民美洲。1562年,西班牙国王下令绘制了当时最大的美洲地图,要求特别标注出各国的领地分布;地图刊印后,在西欧广为发行。西班牙国王此举旨在()A.彰显西班牙拥有高超绘图水平 B.通过大量刊行该地图赚取利润C.明确西班牙在美洲的势力范围 D.向西欧普及美洲相关地理知识DC3.(2023·江苏卷)1522年,葡萄牙向西班牙提出抗议,认为其船队进入香料群岛摩鹿加侵犯了葡萄牙领土,西班牙予以回绝,双方各执己见。1529年,两国依靠地图学和航海经验最终签订条约,划出了一条纵贯太平洋的分界线,纷争暂时得以平息。该条约的签订()A.是欧洲均势外交的体现 B.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开始C.确立了国家主权的原则 D.加深了对全球整体性的认识4.(2023·河北卷)16世纪早期,伊比利亚人来到南亚,把马尔代夫的海贝运回欧洲,然后再将其转运至西非,作为货币购买奴隶及其他商品。这一做法()A.拉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 B.开创了亚非贸易网络C.导致了价格革命的爆发 D.助推了资本原始积累DD

025.(2024·甘肃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的发展交化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因此,对于历史的理解,不仅要考虑政治、经济、文化,还要关注个人和群体的道德、情感、意志等因素。如:丝绸之路的开辟,既有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