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题库: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试题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军霸上(pèi)鸿鹄之志(hú)暂且存亡(cún)B.拔剑四顾心茫然(máng)沛公入秦(pèi)距关,毋内诸侯(nà)C.旦日飨士卒(xiǎng)旦日飨士卒(xiǎng)愿伯具言臣之志(yì)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qí)告辞曰(gào)坐须臾(xū)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飨:犒劳)B.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必:一定)C.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戮力:合力)D.项王则夜起,引兵渡河,军壁鸿门(壁:驻军)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1)然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2)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4)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A.(1)和(2)相同(3)和(4)相同B.(1)和(3)相同(2)和(4)相同C.(1)和(4)相同(2)和(3)相同D.全部相同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入秦后,咸阳宫被火烧毁,这是项羽的过错。B.项伯夜访张良,是为了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C.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但项羽犹豫不决。D.刘邦借口如厕,成功脱身,这是他机智的表现。5.下列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项羽的优柔寡断和刘邦的机智灵活。B.文章运用了细节描写,如“项庄拔剑舞”,生动地表现了项庄的意图。C.文章采用了倒叙手法,先写鸿门宴的结果,再写宴会前的准备。D.文章通过人物对话,展现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6.下列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鸿门宴的故事,揭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B.文章赞扬了刘邦的机智和勇敢,批评了项羽的软弱和残暴。C.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认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文章强调了个人能力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足够聪明,就能在政治斗争中获胜。7.下列对文章语言特色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语言简洁明快,情节紧凑,引人入胜。B.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和典故,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C.文章的语言风格庄重典雅,富有文学性。D.文章的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读者阅读。8.下列对文章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的形象机智勇敢,善于权谋,是一个有政治才能的人物。B.项羽的形象勇猛善战,但优柔寡断,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物。C.范增的形象老谋深算,善于策划,是一个有远见的人物。D.项伯的形象忠厚老实,但缺乏政治头脑,是一个平庸的人物。9.下列对文章背景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A.鸿门宴发生在秦朝末年,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B.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的关键一战。C.鸿门宴的背景是秦朝统一六国后,天下太平。D.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第一次交锋,也是他们最后一次交锋。10.下列对文章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鸿门宴是秦末汉初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鸿门宴的故事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C.鸿门宴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现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D.鸿门宴的故事对现代政治斗争有很大的启示,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1.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乃入,披帷西向立,目之备矣。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则令()为状如()。()尽去,独()留。()乃入,披帷西向立。3.沛公曰:“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乃入,披帷西向立。4.()旦,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乃入,披帷西向立。5.项王曰:“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乃入,披帷西向立。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鸿门宴发生在公元前206年,是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的关键一战。√2.项伯夜访张良,是为了向张良报告项羽的意图。×(项伯是为了向张良说明沛公已同意先入关破秦军,且已约定随项羽入关)3.范增是项羽的叔父,他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但项羽没有采纳。×(范增是项羽的谋士,他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项羽犹豫不决)4.刘邦借口如厕,成功脱身,这是他机智的表现。√5.文章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项羽的优柔寡断和刘邦的机智灵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1.简述鸿门宴上,项庄舞剑的目的是什么?项庄舞剑的目的是为了试探沛公的意图,并寻找机会刺杀沛公。在宴会上,项庄以舞剑为名,接近沛公,实际上是想趁机刺杀他,从而帮助项羽消灭刘邦,统一天下。2.简述张良在鸿门宴中的作用。张良在鸿门宴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一方面通过项伯向项羽解释沛公的意图,缓和了项羽对沛公的敌意;另一方面,他在宴会过程中机智应对,帮助沛公化解了危机。例如,他建议沛公借口如厕,成功脱身,避免了被杀的命运。3.简述刘邦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刘邦在鸿门宴上的表现非常机智灵活。他面对项羽和范增的威胁,没有慌乱,而是通过巧妙的应对,化解了危机。例如,他借口如厕,成功脱身,避免了被杀的命运。他的这些表现,充分展现了他的政治才能和机智。4.简述鸿门宴的历史意义。鸿门宴是秦末汉初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的关键一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现实。鸿门宴的故事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它告诉我们,在政治斗争中,不仅要有勇猛善战的本领,还要有机智灵活的政治才能。五、作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材料:鸿门宴上,项羽面对范增的多次示意,犹豫不决,最终放走了刘邦;而刘邦则机智灵活,成功脱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和机智灵活,往往决定了事情的成败。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A项,“鸿鹄之志”的“鸿鹄”应读hóng;B项,“距关,毋内诸侯”的“距”应读jù,“内”同“纳”,读nà;C项,“旦日飨士卒”的“飨”应读xiǎng,“愿伯具言臣之志”的“愿”应读yuàn;D项全部正确。2.答案:B解析:B项,“必”在句中是“一定要”的意思,但更强调一种必然性,此处应理解为“一定会”。3.答案:C解析:C项,(1)和(4)中的“在”都是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或方向;(2)和(3)中的“于”都是介词,表示对象或范围。4.答案:A解析:A项,火烧咸阳宫是项羽下令的,但原文并没有明确说是项羽的过错,而是客观陈述了事实。5.答案:C解析:C项,文章采用的是顺叙手法,先写宴会前的准备,再写宴会上的情节,最后写宴会的结果。6.答案:D解析:D项,文章强调的是团结和策略的重要性,而不是个人能力的重要性。7.答案:D解析:D项,文章的语言风格虽然庄重典雅,但并不通俗易懂,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理解。8.答案:D解析:D项,项伯的形象并非平庸,他虽然忠于项羽,但也具有一定的政治头脑,能够帮助项羽分析形势。9.答案:C解析:C项,鸿门宴发生在秦朝末年,当时天下大乱,秦朝刚刚被推翻,不存在统一六国的情况。10.答案:D解析:D项,鸿门宴的故事对现代政治斗争有一定的启示,但并不是很大的启示,而是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二、填空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项伯、张良解析:根据原文“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伯)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张良)乃入,披帷西向立”,可知第一个空填“项伯”,第二个空填“张良”。2.答案:项伯、樊哙、侍卫、张良解析:根据原文“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则令(樊哙)为状如(项伯)。(侍卫)尽去,独(张良)留”,可知第一个空填“樊哙”,第二个空填“项伯”,第三个空填“侍卫”,第四个空填“张良”。3.答案:项伯、张良解析:同第一题解析。4.答案:项伯、张良、项庄解析:同第一题解析。5.答案:项伯、张良解析:同第一题解析。三、判断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解析:根据原文所述,鸿门宴发生在公元前206年,是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的关键一战,时间地点和事件都符合史实。2.答案:×解析:项伯夜访张良,是为了向张良说明沛公已同意先入关破秦军,且已约定随项羽入关,并非报告项羽的意图。3.答案:×解析:范增是项羽的谋士,并非项羽的叔父,他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但项羽犹豫不决,最终没有采纳。4.答案:√解析:刘邦借口如厕,成功脱身,这是他机智的表现,避免了被杀的命运。5.答案:√解析:文章通过对比项羽和刘邦的不同表现,突出了项羽的优柔寡断和刘邦的机智灵活,运用了对比手法。四、简答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项庄舞剑的目的是为了试探沛公的意图,并寻找机会刺杀沛公。在宴会上,项庄以舞剑为名,接近沛公,实际上是想趁机刺杀他,从而帮助项羽消灭刘邦,统一天下。解析:根据原文“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可知项庄舞剑的目的是为了试探沛公的意图,并寻找机会刺杀沛公。2.答案:张良在鸿门宴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一方面通过项伯向项羽解释沛公的意图,缓和了项羽对沛公的敌意;另一方面,他在宴会过程中机智应对,帮助沛公化解了危机。例如,他建议沛公借口如厕,成功脱身,避免了被杀的命运。解析:根据原文“张良入,披帷西向立,目之备矣”,可知张良在宴会过程中机智应对,帮助沛公化解了危机;根据原文“项伯乃夜至沛公军,具言项王意,曰:‘沛公不先入关中,今人已据之,今留何面目而见项王乎?’……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张良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张良乃入,披帷西向立”,可知张良通过项伯向项羽解释沛公的意图,缓和了项羽对沛公的敌意。3.答案:刘邦在鸿门宴上的表现非常机智灵活。他面对项羽和范增的威胁,没有慌乱,而是通过巧妙的应对,化解了危机。例如,他借口如厕,成功脱身,避免了被杀的命运。他的这些表现,充分展现了他的政治才能和机智。解析:根据原文“旦日,沛公从百骑来见项王。至,则令樊哙为状如旁侍者,坐定,乃引入。楚左右旁侍者皆持兵盾立,持戟者夹持两侧,樊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坐,谓樊哙曰:‘今日视公,状有雄心,然公尝为沛公御郎,事之何如?’樊哙曰:‘臣事沛公,沛公与臣俱从沛县起,定天下,然然有功。然陛下初入咸阳,宫中财物妇女无所取,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其旁坐。……项王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参乘。’……于是项王乃辞去。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亡命江湖。”可知刘邦面对项羽和范增的威胁,没有慌乱,而是通过巧妙的应对,化解了危机。4.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卫生健康系统招聘35名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劳务派遣人员劳动合同管理实务指南
- 三年级科学课程教学总结与反思
- 部编版各科试卷出题模版案例分析
- 现代诗歌《好感》赏析与写作训练
- 2023年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 工程技术咨询合同范文及注意事项
- 罐车简易租赁合同(标准版)
- 二年级数学全册教学计划
- 淘宝外包合同(标准版)
- 车辆维修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 人力资源管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湖南大学
- 创新创业基础(石河子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模版(山东理工大学)
- 工程水库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 YS/T 704-2009填料用氢氧化铝分析方法电导率的测定
-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9课《显微镜下的细胞》(教案)
- 道路运输企业岗位安全责任清单
- 高中心理健康课件:有效沟通(共18张PPT)
- 中国民航飞行员英语PEPEC900句带翻译
- 面瘫病诊疗方案临床路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