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题库与解析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填空题(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要求:请根据所学知识,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诗词格律或文学常识。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2.七言律诗通常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第一、三句不押韵,这种押韵方式称为______。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使至塞上》。4.诗词中的"平"指______声调,"仄"指______声调。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望月怀远》。6.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______被称为"诗佛"。7.诗词中的"对仗"要求两句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这种修辞手法称为______。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夜喜雨》。9.词牌名《念奴娇》通常用于填写______体诗词。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南宋诗人______的《过零丁洋》。11.诗词中的"平仄"是指每个字在四声中的______和______。1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滕王阁序》。1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诗经》中的______篇。14.诗词中的"韵脚"是指每句诗末尾押韵的字,这些字通常属于______韵部。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行路难》。1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北宋词人______的《念奴娇·赤壁怀古》。17.诗词中的"对偶"要求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这种修辞手法称为______。1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江雪》。1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北宋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0.诗词中的"拗救"是指当平仄不符合格律要求时,通过______来补救的方法。二、选择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要求:请根据所学知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下列诗句中,属于七言绝句的是______。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2.下列诗句中,属于五言律诗的是______。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3.下列诗句中,属于词的是______。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D."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4.下列诗句中,属于诗的是______。A."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C."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D."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5.下列诗句中,属于对仗的是______。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6.下列诗句中,属于对偶的是______。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7.下列诗句中,属于押韵的是______。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8.下列诗句中,属于平仄协调的是______。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9.下列诗句中,属于拗救的是______。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10.下列诗句中,属于律诗的是______。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三、简答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要求: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诗词中"平仄"的概念及其作用。2.简述诗词中"对仗"的概念及其作用。3.简述诗词中"押韵"的概念及其作用。4.简述诗词中"律诗"的概念及其特点。5.简述诗词中"绝句"的概念及其特点。四、论述题(本部分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要求: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具体诗词实例,深入阐述下列问题。1.结合具体诗词实例,深入阐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及其对诗词意境的影响。2.结合具体诗词实例,深入阐述诗词中"对仗"的运用及其对诗词意境的影响。五、分析题(本部分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要求: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具体诗词实例,深入分析下列问题。1.分析《静夜思》这首诗的格律特点,包括平仄、押韵等方面。2.分析《使至塞上》这首诗的格律特点,包括平仄、押韵等方面。3.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格律特点,包括平仄、押韵等方面。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填空题答案及解析1.李白解析:这首诗是李白最著名的诗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思乡之情,平仄和押韵都符合五言绝句的格律要求。2.交韵解析:七言律诗通常采用交韵的方式,即第二、四、六、八句押韵,第一、三句不押韵,这种押韵方式称为交韵。3.王维解析:这首诗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平仄和押韵都符合五言律诗的格律要求。4.高低解析:诗词中的"平"指高声调,"仄"指低声调,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声调分类。5.张九龄解析:这首诗是张九龄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在远离家乡时的思念之情,平仄和押韵都符合五言绝句的格律要求。6.王维解析:王维的诗歌风格独特,富有禅意,被称为"诗佛",其诗作在格律和意境上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7.对偶解析:对仗是诗词中的一种修辞手法,要求两句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这种修辞手法称为对偶。8.杜甫解析: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平仄和押韵都符合五言律诗的格律要求。9.词解析:词牌名《念奴娇》通常用于填写词体诗词,词的格律比诗更为严格,有固定的词牌和句式。10.文天祥解析:这首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在国家危难时刻的爱国情怀,平仄和押韵都符合七言绝句的格律要求。11.声调节奏解析:平仄是指每个字在四声中的声调和节奏,平仄的运用对诗词的音韵美有重要影响。12.王勃解析:这首诗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平仄和押韵都符合骈文的格律要求。13.关雎解析:这首诗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之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14.韵部解析:韵脚是指每句诗末尾押韵的字,这些字通常属于同一个韵部,韵部的运用对诗词的音韵美有重要影响。15.李白解析: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平仄和押韵都符合七言绝句的格律要求。16.苏轼解析: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词人对赤壁之战的怀念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平仄和押韵都符合词的格律要求。17.对偶解析:对偶是诗词中的一种修辞手法,要求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这种修辞手法称为对偶。18.柳宗元解析:这首诗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冬季的寒冷景色,平仄和押韵都符合五言绝句的格律要求。19.苏轼解析: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词人对月亮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祝福,平仄和押韵都符合词的格律要求。20.调整解析:拗救是指当平仄不符合格律要求时,通过调整来补救的方法,这是诗词创作中的一种技巧。二、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B解析:这首诗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远方的向往,平仄和押韵都符合五言绝句的格律要求。2.C解析:这首诗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平仄和押韵都符合五言律诗的格律要求。3.D解析: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词人对赤壁之战的怀念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平仄和押韵都符合词的格律要求。4.C解析: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思乡之情,平仄和押韵都符合五言绝句的格律要求。5.C解析:这两句诗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对仗工整,平仄协调。6.D解析:这四句诗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押韵和谐。7.A解析:这首诗是李白的《静夜思》,每句诗末尾的字都押韵,押韵和谐。8.B解析:这首诗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平仄协调,押韵和谐,意境深远。9.D解析:这四句诗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其中"随风潜入夜"一句平仄不符合格律要求,通过"润物细无声"一句来拗救。10.C解析:这首诗是王维的《使至塞上》,平仄和押韵都符合五言律诗的格律要求。三、简答题答案及解析1.平仄是指每个字在四声中的声调,分为平声和仄声,平声指高声调,仄声指低声调。平仄的运用对诗词的音韵美有重要影响,要求诗词在平仄上交替使用,形成和谐的音韵效果。2.对仗是指两句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修辞手法,要求两句在字数、词性、结构上都保持一致,意义上有一定的关联。对仗的运用可以使诗词更加整齐和谐,增强语言的表现力。3.押韵是指每句诗末尾押韵的字,这些字通常属于同一个韵部,押韵的运用对诗词的音韵美有重要影响,可以使诗词读起来更加和谐悦耳,增强语言的表现力。4.律诗是指每句诗的字数相同,通常为五言或七言,平仄有严格的要求,押韵也有严格的规定,通常第二、四、六、八句押韵,第一、三句不押韵。律诗的格律要求较高,对诗词的音韵美和意境美都有重要影响。5.绝句是指每句诗的字数相同,通常为五言或七言,平仄有严格的要求,押韵也有严格的规定,通常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第一句和第三句不押韵。绝句的格律要求相对律诗较低,但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音韵美和意境美。四、论述题答案及解析1.平仄的运用对诗词的音韵美有重要影响,通过平仄的交替使用,可以形成和谐的音韵效果,使诗词读起来更加悦耳动听。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平仄交替使用,形成和谐的音韵效果,增强了诗词的抒情效果。2.对仗的运用可以使诗词更加整齐和谐,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五、分析题答案及解析1.《静夜思》的格律特点:这首诗是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平仄协调,押韵和谐。第一句"床前明月光"平仄为"平平平仄平",第二句"疑是地上霜"平仄为"平仄仄平平",第三句"举头望明月"平仄为"仄平仄平仄",第四句"低头思故乡"平仄为"平平平仄平"。押韵方面,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押"ang"韵。2.《使至塞上》的格律特点:这首诗是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平仄有严格的要求,押韵也有严格的规定。第一句"单车欲问边"平仄为"仄平仄仄平",第二句"属国过居延"平仄为"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征蓬出汉塞"平仄为"平平平仄仄",第四句"归雁入胡天"平仄为"平平仄平平",第五句"大漠孤烟直"平仄为"仄仄平平仄",第六句"长河落日圆"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资员专项能力证书考核指南及法规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 水电工个人年终工作总结(3篇)
- 2025电商平台店铺租赁合同
- 信息必刷卷03(广东专用)-2025年高考数学考前信息必刷卷参考答案
- 家庭教育方法课件
- 2025年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 毒蛇咬伤医学宣教
- 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中级)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 2025登高架设上岗证题目及答案
- LA技师上岗证测试试题含答案
- 《现代企业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 南充市嘉陵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国资国企系统面向全市集中选聘中层管理人员考试及考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炼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马克思宗教观课件
-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2025版)
- 路基施工填筑碾压方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桩故障诊断与维护报告
- (期中培优卷)第1~4单元 期中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