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一直”“一向”“从来”的用法分析_第1页
现代汉语中“一直”“一向”“从来”的用法分析_第2页
现代汉语中“一直”“一向”“从来”的用法分析_第3页
现代汉语中“一直”“一向”“从来”的用法分析_第4页
现代汉语中“一直”“一向”“从来”的用法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引言“一直”“一向”“从来”这三个词语,常见的语法书和工具书都将其定义为时间副词。这三个词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既可以是表时间的副词,又可以表示事物始终不变的一个状态。并且三者在某些情况下又可以相互替换,比如:①我发起脾气来从来不看时间、不分场合。②爸爸办事一向说到做到,决不失信。③他一心为公,一直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三个例句分别是以“一向”“一直”“从来”三个词作为状语的,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这三个例句中的这三个副词可以相互替换,比如可以将例①中的“从来”替换为“一直”或“一向”,则变为“我发起脾气来一直(一向)不看时间、不分场合”,且交换之后意思不变,仍表示这个状态的一个稳定,即“我”发脾气所表示出来的状态一直没有发生改变;再比如将例②中的“一向”替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三者虽在一定语境下可以互换,但是也有不可互换的情境。比如:①他一直都在忍受痛苦。②研究一向表明,妇女跟男人比,会分配更多财力在孩子们的营养、健康和教育上[1]。③我与那个人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以前从来没见过他。从这三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例①中的“一直”所表示的是他疼痛所持续的时间很长,如果替换成“一向”或者“从来”,原句的意思也就失了大半;例②中是一则研究表示,而在表示研究表明中,用来表示持续时间的则多用“一向”,用“一直”和“从来”表示则失了一些严谨;在例③中,“从来”所表示的则是加深了否定的程度,而“从来”这个词也多用于否定语境中,如果用“一向”和“一直”做替换,“一直”略微可以替换从来,但是“一向”则不行。所以从这几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这三个词不光在语义上有区别,在用法和表现形式上也有一定的不同。虽然有差别,但还是极易混淆,很多时候大家都会将三者混为一谈,并没有注意区分。而本文主要采用对比手法,从用法上对这三个词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现状关于“一向”“一直”“从来”这三个词语,国内已经有了很多学者专家对这些词语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了些许不足。首先在这些词的分类方面,张磊(2000)将这三个词同其他八个时间副词(单音节词除外)——老是、向来、一贯、素来、一直、历来、始终、永远,分为了一类,主要用来表示或状态从过去某时开始一直持续不断;其次便是张谊生(2004)的《现代汉语副词探索》,他将这些词划分为表长时的时段时间副词,并认为它们所限定的动作或状态,内部一般是匀质的、恒定的,在较长或较短的时间内没有变化。可以说,二人最终都是对这三个词是否能表持续的时间段进行的一个研究分类。其次是从其他的方面对这些词进行的研究。比如邓小宁(2002)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一直”“一向”这两个词语,她主要从语义特征、句法特征、偏误分析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的研究。首先在语义特征方面,她通过具体的例句从这两个词语的静态义与动态义、长时与短时、时态、习性义与非习性义这四个方面进行的分析,从她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一向”所在句都是长时的、静态的,具有恒常性与一贯性,但通常是表示过去时;“一直”既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既可以表长时也可以是短时,且它适用于所有形态,但是具有非习性义。其次在句法特征方面,她将这二者与谓词、助词、时间词与其他副词共现的次序进行了研究:首先,这两个词不可以同瞬间副词相结合,但是否定词、形容词可以与这两个词一起出现在语境中;其次,“一直”可以与“着”连用,但是“一向”;再者,在与时间词连用方面,“一向”一般只用在“过去、以前”泛指节点性词语之后,而“一直”则可以与确指短时时点词或行为起点终点词同现[1]吴萧然.“从来”“向来”“一向”“一直”的对比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对策[D].南昌大学,2014.;最后,在与其他副词共现的次序方面,“一向”不可与表意外、侥幸、契合的表情态的语气副词一起同现,但“一直”可以。她的关于“一直”“一向”这两个词语的研究对后来人研究这二者奠定了基础。[1]吴萧然.“从来”“向来”“一向”“一直”的对比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对策[D].南昌大学,2014.除她之外,更有其他的学者对这些词进行了分析,比如任海波(2005)从语法特征和句法特征上分析了“一直”“从来”这两个词,他认为“一直”从空间延伸到了时空,具有一定的时间范围(从…到…),可以表延续;而“从来”所表示的历程则离现在较远,是过去的时间过程,且二者在一定的语境下可以相互替换。终上所述,前者可以理解为较短时间内的行为(持续)状态,而后者则可以理解为在较长时间内的行为(概率)状态。最后,通过上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虽然已有学者对这些词语进行了研究,但是将这三者进行联合比较分析的却很少,而本文会在此基础上,将从用法特点上,比如分布、发展、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对象同其他时间副词的对比根据张磊(2000年)对时间副词的分类,其中表示动作或状态从过去持续到现在一直不变的常用副词有:从来、向来、一向、一贯、素来、历来、始终、永远、一直、老是、总是[1]。以BCC语料库和百度百科为根据,我做了这些词汇以下统计:词汇现代汉语中的含义用法或常用语境词条数量从来指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多跟否定形式19293向来一贯如此;先前。否定、肯定都可2405一向指从来、一直;同一趋向;一段时间。多用于泛指节点性时间词之后;多用于肯定词之后4562一贯一向如此,从未改变。常用于思想、作风、政策等,多用于肯定句1050素来指平常一直如此多用来修饰有关人的行为、情状否定、肯定都可;607历来指过去多年(次)以来;从来。远古以来,向来多用于形容过去的严肃时间;多用于肯定句中495始终是指长期专注于一个目标在句中做定语、状语7851永远1.长远,永久。2.一直,从来。做状语,修饰动词和形容词20062一直顺着一个方向,不拐弯的只做状语,还特指方向不改变41886老是总是;表示一直如此多含不满或厌恶意5138总是总归是;全都是多含不满或厌恶意28587由此表可知:①从词条数量上来看,“素来”“历来”“一贯”使用频率较低,“一直”“总是”“历来”使用频率较高;②从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来看,多个词汇在含义上有相似的地方。很多词语的含义包含了另一个词语本身在其中,比如“从来”的含义中包含了“一向,向来”。而且所有的词都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这两个特点;③从他们的用法和常用语境来看,除了“老是”和“总是”这两个词明确包含有感情色彩之外,大多数词语都不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从可用语境来看,大多数都可用在肯定和否定的语境之中,仅少数词多用于否定句中;并且,它们虽都为时间副词,但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也大不相同。而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一向”“一直”“从来”三者的语义都有交融之处,在用法上也有容易混淆的地方,并且它们所出现的使用频率也是十分高的。所以本文将会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用法、功能、分布环境上对这三个词进行具体的研究与分析,帮助去深入了解和区分这三个词。二、“一直”的用法分析“一直”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时间副词,吕叔湘(1999)列出了有关它的三个义项:第一,顺着一个方向不变;第二,强调所指的范围;第三,表示动作或状态持续不变[1]。除他之外,亦有其他学者对“一直”做了解释,比如张斌(2001)在《现代汉语虚词大词典》中指出一直也具有三个义项:首先,可表示动作或状态持续的时间;其次,可表示所指方向始终不变;最后,可表示事物的范围或界限[2]。对比他们二人的观点,相差无几,都强调了范围和动作或状态所持续的时间,而这两者在具体事例中均有体现,比如:①他是怎样一直8年都沉迷于对黑雁的研究,而逐渐形成了震惊世界的学说的?②法国势力范围甚大,至今东部魁北克州,当地人都还在说法文,其范围一直延伸到美国中北部芝加哥。[3]从句①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在此处表示的是动作或状态所表示的时间,特指“他”研究黑雁的这个行为持续了长达8年之久;而在句②中,这里的“一直”则表示的是范围之广,为了衬托出法国的势力之大,用“一直”来表示其势力范围延伸至了美国中北部芝加哥。这里的两个例子都表示的是“一直”在现代汉语中的两个用法,但是令人不得不好奇的是,“一直”这个词最早进行连用是在何时?而它的用法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等等。这些问题将会在本章节中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现代汉语“一直”的历史渊源及变迁过程据可供查证的资料显示,“一直”这个词最早现于《尔雅·释水》中:①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这是“一”和“直”最早出现连用的情况,也算是“一直”这个词的源头。在此处,“一直”意为顺着一个方向流。但是根据此句的句意来看,“一直”并不算是成词,而是依据本句结构“一……一……”而来的,与“曲”相对应,意为“有的河段曲折,有的河段笔直”[4]。而后在出现的很多作品中都出现了“一”和“直”连用的现象,比如:②六年三月甲申,日于兰云中薄半晕,须臾过匝,日东南晕外有一直,并黄色。(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因为“直”可以做形容词,也可以指带有“直”这一特征的物体,在此句中的“一直”则指的是一道直线型的光晕,属于数词的用法。所以在此句中,“一直”是一个数量短语,并未成型。除了这两种意义外,“一”和“直”连用还可以用来表示其它的意思。比如:④文曰小钱。与大钱一直五十者。(《史记·前汉纪》)此句中的“直”为通假字,“直”通“值”,在这里“一直”连用的含义为“一样的价值。”而“一”和“直”连用表价值的例子在之后的文献中也有过相同的用法,比如在“易耳,但当铸钱,一直百钱,平诸物价,令吏为官市(《通典》)”中,“一直”也作此用法。吕叔湘《中国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99.吕叔湘《中国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99.张斌《现代汉语虚词大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1.本文所用语料均来自百度百科和BCC语料库.陈昌来.副词“一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及相关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大学报.2014(06).⑤然上为字者,一画也,中央复画一直。(《史记·太平经》)

在此句中,“一直”仍是“一”与“直”的连用,依旧为短语结构,意为“一条不弯曲的线”。⑥百人无一直,百直无一遇。(《薛中丞》)

此句中的“一直”指的是“一个正直的人”。在以上例句中,“一直”多作为偏正短语连用。而正是由于“一”和“直”经常发生连用,所以便加速了它的词汇化倾向。到了五代时,“一直”则正是作为一个成词出现,并且多表在时间和空间上状态的联系。而这两者表现,首先出现的则是在空间上的持续,由它的本意“朝着一个方向”发展而来,比如:⑦赵州便下来一直走,师教沙弥:“你去问他我意作摩生。”(《祖唐集》此句中的“一直”便表的是空间,意为“从赵州下来之后便沿着一个方向一直走”,表的是空间上的持续。到了后来,又有了时间上的延续,比如:⑧如操舟,寻得大港水脈,便一直溜去,不问三尺船也去得,五尺船也去得。(《朱子语类》)

在此句中,“一直”便表示的是时间义。到了元代时,“一直”的用法则是慢慢虚化为了“时间副词”,到了清朝它的意义更是与现代汉语相差无几。比如:⑨我因此于二十日从湖口开船入省,杨厚庵送到南康,彭雪琴一直送到省,诸君子用情的深厚,很少可以比拟铁。(《曾国藩家书》)此句中的“一直”仍然表示的是时间上的延续,但是我们已经能够明显感觉到它同现代汉语中“一直”用法已经趋同。现代汉语中“一直”的用法根据BCC语料库中词条的数目来看,在现代汉语中“一直”出现的频率是时间副词中最多的。关于其用法,本章节将会从它时空义、与形容词的搭配、与表时间词语的搭配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1.现代汉语“一直”的时空义关于现代汉语的语法意义,本章将会从它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根据前文所述,吕叔湘列出了有关它的三个义项:第一,顺着一个方向不变;第二,强调所指的范围;第三,表示动作或状态持续不变。可知,它多用时间义和空间义。在时间义上,根据BCC语料库的语言材料,“一直”既可以用在过去,现在,也可以用在表将来的语境中,并无具体的时态的要求。比如:①阿为所说的十娘,就是住在寒秀斋的旧院名妓李十娘。余怀过去同她的交情一直不错,尤其是十娘的妹妹李媚娘,有一阵子更是同余怀打的火热,好得不得了。(余怀《板桥杂记》)此句中的“一直”所表达的是余怀同李十娘的交情在以前的时候就很好,所以此句所表示的则是这件事发生在过去,一直到现在。②嗨,威尔,你真把我吓了一大跳。跟苏埃伦结婚?过去我一直以为你对卡利恩感兴趣。(《乱世佳人》)此句中的“一直”在这里所指的是“我”之前对于威尔心中所属人选的一贯认知,同样这个认知也是发生在过去,再延续到了说这句话的时候。除此之外,“一直”也可以用来表现在。比如:④既然给了创建者们开拓我们这片土地以巨大力量,于是他们确信,现在一直下个不停的这场雨也是对自己的援助。(大江健三郎《同时代的游戏》)此句的时态即是表的现在时,而“一直”在此句中的含义是用来表示现在的这场雨没有停止,一直都在下。⑤这就是为什么咱们又面对面的站在这儿,也是为什么将来我们会一直对立的缘故。(卡夫卡《城堡》)而此句“一直”在该句中主要为指“我们”之间的关系在以后也会是对立的关系,是表示这个关系从说话开始会一直持续到将来不会改变。综上所述,“一直”在可用的时态意义上,并没有分得特别清楚,它适用于所有表示时间(过去、现在、将来)的语境之中。除此之外,在“一直”的语法意义上,它还可以用来表示状态的一个持续。比如:⑥人们没见到她与李蒙表哥有什么动静,可是她卧室里的灯光却一直持续到了天明。⑦杨雪背着他,顽强地迈过激流。他在背上一直“唉唉”地叹着气。⑧“你一直在考虑我回山谷里生活的事吗?”“也不是一直……只是时常,我时常这么想罢了。”在这三个例句中,“一直”所表的都是在状态上的持续。在例句⑥中,“一直”所指的状态则是“她”卧室里的灯光的从晚上到天明都是亮着的这一个状态;在例句⑦中,“一直”所指的状态则是“他”在背上叹气这个动作的持续;在例句⑧中,“一直”所指的状态则是“想”这个动作的持续。所以由上我们可以知道,“一直”在现代汉语中可以表动作和状态的持续。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指在空间上的一个延续,可以用来指“从……到……”。⑨结束了对高地玛雅文明的参观后,我们转而去拜访他们在低地的旁支。

低地玛雅人生活在一片浩瀚的热带雨林中,由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一直延伸至危地马拉的最北方。⑩小旅馆遍布沿途,一直延伸至墨西哥边界。从这两个例句中,“一直”在句中所表的都是空间上的一个延伸变化。例⑨中,“一直”表示的是低地玛雅人所生活的区域之广,从墨西哥到危地马拉都有他们生活过的痕迹,表现的是空间的范围之广;例⑩中的“一直”则是用来指小旅馆分布的范围之广,一直到了墨西哥的边界。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一直”在语法意义上,首先在时间意义上上,都可以用在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这三种时态中;其次,它也可以表示状态的延续,可以指物,比如例⑥,表示的就是房间里灯光发亮这个状态的持续,也可以表人,比如例⑦即是表达的人叹气这个动作的持续;最后,则是可以表示空间上的延续,比如活动范围的扩大,都可以用“一直”来表示。2、现代汉语“一直”与形容词的搭配情况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在句中常做状语修饰谓语或形容词,但是“一直”作为时间副词,却不能修饰形容词,形容词多由程度副词修饰,比如“一直漂亮”“一直很聪明”,我们是不能这样说的,我们一般都会说“一直很漂亮”“一直很聪明”,所以,当“一直”和形容词连用的时候,我们必须在前面加上程度副词,比如:①不过这里只是个古迹,香火一直不算很盛。到清朝末年,殿宇房屋倒塌得很厉害,寺里原来有一顷多地产,也陆续被当地豪绅们霸占了。(李凖《黄河东流去》)②不过我管不住自己,我人缘一直特别好,喜欢跟所有认识的人说话,我根本就管不住自己的嘴。(艾利克斯·希尔《天蓝色的彼岸》)③恩娟后来告诉她有个李天声,从前两人的感情一直非常好,在遗物里发现他的照片。(张爱玲《同学少年都不贱》)在这三个例句中,“一直”后面都跟了不同的程度副词,来修饰形容词。在例句①,在形容词前面加了一个“很”字,用来修饰后面的“盛”字,再用了表否定的词语“不算”,来表达这个古迹的香火从之前到现在都不旺盛,来参观的人十分少;在例句②中,在形容词“好”字之前跟了“特别”二字,来修饰“好”,来表达我的人缘从之前就很好;而在例句③中,同样的在形容词“好”这个字之前加了一个“非常”,来表达从之前开始,这二人的感情特别好,所以才会在遗物中发现他的照片。所以由上述例句中,我们可知,“一直”若要跟形容词连用,那么前面必须要有程度副词来修饰这个形容词。3.现代汉语“一直”与时间词语的搭配情况从语义上来看,“一直”可以表示动作和时间的持续,那么它作为时间副词,究竟能不能和时间词搭配使用呢?本节将以BCC语料库为根据,对“一直”是否能和时间词连用做出阐述。根据时间词的分类,它具有时点词和时段词两类,我将分别对其作出阐述。首先,是“一直”能否和时点词连用。比如:④他结婚十多年来一直分居的妻子通过作家协会的党委就找居民委员会调查过,党甚麽都要管,从他的思想、写作到私生活。(高行健《一个人的圣经》)⑤我知道,这之前他们一直都在找我。这么多年他们一直也没放弃找我。我知道早晚他们会找到我。他们找到我就是把我杀了,说实在的,我嘛,我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换了我是他们我又能怎么办呢?(史铁生《局部》)⑥从此以后爱情稳固了,不需要修修补补,一直维持了三十多年。并非所有由爱情缔结成的婚姻都能够如此美满,甚至可以说是很少如此美满的。(德尔曼·黑塞《盖特露德》)⑦不过从法国大革命时期一直到1914年之间,每有战争,除了某些工业难免受到波及之外——比方说制农业就得扩大生产供应军衣政府方面主要的问题,着眼于财政上的考虑:如何应付战争的支出。(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⑧其实仔细一想,父子俩在二十多年里一直共同受到森安先生谦慎正直的幽默的教育。(大江健三郎《康复的家庭》)以上例句中的“十多年来”“这么多年”“三十多年”“从法国大革命时期一直到1914年之间”“二十多年里”这些时段词,在现实中都是确切的某一段时间,即“一直”所引发的这个动作在这一段时间内持续发生过。再比如:⑨然后甩开被他牵着的手。说:“嗳,等一下!那有人这样说的?你太过分了!你从刚才到现在一直……”“你衬衫的领子脏了。那是今天才穿的吧!你怎么会那么不爱干净呢?你为什么连一件事都做不好呢?”女人默不作声。(村上春树《僵尸》)⑩我猜他上周一直都以为,再回到这儿时,自己一定会是个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幸福男人,可偏偏事与愿违,所以他根本就不想再回来了。但他回来了,又回到了这个让他恨之入骨的地方。(塞西莉亚·艾亨《限期十四天》)这两个例句中的“刚才”“上周”这两个词均为时点词,所谓时点词和时段词都是从所表时间的长短来看的。由此可见,“一直”其后,可跟表示时间的词。三、“一向”的用法分析在现代汉语中,关于副词“一向”的解释有以下几种:首先,据《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侯学超,1998)的解释来看,“一向”主要是指:从过去到现在,表示一直如此。[1]其次,据邓小宁《“一直”与“一向”的多角度分析》来看,她在文中主要指出:“一向表示行为状态在较长时间内的延续,一向所修饰的词语即是静态的,又是长时的,通常表示恒常性、一贯性。”[2]比如:①死亡就像一只开关,它在关掉我生命之灯的同时,也将我一向“怯弱多病”的形象彻底抛弃在黑暗里。②她太露骨了,即使他本来是有意于她的,也会本能地起反感,所以她这一向一直郁郁的。从例①中,我们不难看出“一向”在此句中所修饰的内容是“我”的身体一直怯弱多病,从很早之前便是这样了,表达的是身体多病的这个状态所持续的时日之长,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如此,同时也印证了邓小宁的观点,这个词具有恒常性;从例②中,“一向”所修饰的依然是“她”郁郁这个状态的持续,而心境这个词是一个长期的静态的过程,所以从此句中亦可以看出“一向”具有恒常性。这两个例子所展现的都是“一向”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因此,不得不让人好奇,“一”和“向”连用究竟最早是在何时,以及它的发展过程,是如何一步步演变至今天这个地步等等。这些问题在本章中都会进行一个具体的阐述。(一)现代汉语“一向”的历史渊源及变迁过程据可查证的资料显示,“一”和“向”最早连用是在先秦时期:①日月星辰斗柄,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为天陈。(《六韬》第四篇)②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孙子·九地篇》第十一)例①中的“一向”连用在此句中是一个方位词,同前面的“一左一右”相对,同“一背”连用,在此句中的意思当是“一前一后”;例②中的,“一向”出现在动词之后,在句中所做的是补语,而“一”和“向”则是作为短语出现,“一”修饰“向”构成了偏正短语。在其后,“一”和“向”也经常连用构成偏正短语,比如:③今边境清,方内无事,蓄力待时,并兵一向。(《三国志》卷三八)此句中的“一”和“向”连用表示的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4]并且在动词性成分之后,做方位补语。在此后很多文献中,“一”和“向”也经常作为短语连用,而它真正成为一个词汇是在东汉。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大词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大词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邓小宁.“一直”与“一向”的多角度分析(J).汉语学习.2002(06)东汉时期,佛经传入中国,同时也有一大批佛教学者也相继到来,“一向”则多作为词汇在佛经中出现,比如:④何等为十六,一当为有时可闻……十三一向心。(《普法易经》)⑤一向行定致忍。(《长阿含十报法经》)根据可查证的资料,即丁福保《佛学大辞典》(1984):佛教用语“一向”指“意向于一处、无余念、无散乱之心也。”这几例中的“一向”已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指“意念集中于一处,专注。”据其他可查证的资料来看,“一向”在东汉时,在佛经中的意思已经趋于稳定,但是同时它还可以表示“专心,专一。”随着时间的变迁,“一向”在之后佛经这一领域由着表“专心、专注”的形容词,变为了表持续义的时间副词。比如:⑥一向信如来,其心不退转。(《大方广佛华严经》)⑦所有众生一向纯受微妙快乐。(《大悲莲华经》后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向”则逐渐渗透到了其他的文学作品中。比如:⑧今日这段失去了,明日那段又失,一向失却,便不是。(《朱子语类》卷五十九)在此句中,“一向”仍然为持续性的时间副词,做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而之后的“一向”的用法则一步步发生了更加具体的变化,直到之后与现代汉语中的“一向”趋同。(二)现代汉语中“一向”的用法根据BCC语料库中的词条数量来看,“一向”在文学领域出现的频率达到了四千多条,可以说使用频率也是十分高的一个时间副词。因此本章节仍然会从它的语法意义,搭配情况这些方面来进行一个阐述。1.现代汉语“一向”的时空义根据邓小宁的观点来看,她指出:“一向表示行为状态在较长时间内的延续,一向所修饰的词语即是静态的,又是长时的,通常表示恒常性、一贯性。”因此,本文决定从它的时间义进行阐述。首先在时间义方面,与“一直”不同的是,“一向”只强调过去总是如此,始于过去止于说话时,可以指现在但不能指将来。比如:①自从修了公路,一向僻静的小山村也热闹起来了。②他一向刚愎自用,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肯向人移樽就教。③他幼年多病,而后一向被人认为弱不禁风。在例①中,“一向”在此则指的是小山村过去一直僻静,现在却热闹了起来;例②中,“一向”在此则表示的是他过去一直都是刚愎自用,即使是遇到了困难也不肯向别人请教;同样的,在例③,正是因为“他”年幼的时候多病,所以给人造成了“他”体弱的感觉,而人们的这一认知则正起源于他年幼之时。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一向”强调的是过去总是如此,但至于之后如何却没有加以阐述。同邓小宁所指出的那样,“一向”所表示的是恒常性、一贯性,即事物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没有发生过改变。除此之外,与“一直”不同的是,“一向”不具有空间义。2.现代汉语“一向”与形容词的搭配情况据前面关于研究“一直”能否同形容词相搭配,我们可知,副词在句中常做状语修饰谓语或形容词,“一直”作为时间副词,却不能修饰形容词,形容词多由程度副词修饰,那么“一向”作为时间副词能否直接修饰形容词呢?根据前面所提到的邓小宁《“一直”与“一向”的多角度分析》来看,她在文中主要指出:“一向表示行为状态在较长时间内的延续,一向所修饰的词语即是静态的,又是长时的,通常表示恒常性、一贯性。”可知,“一向”着重修饰的静态事物,而根据BCC语料库,我们发现“一向”可以限定部分形容词。比如:④“喂,小玛丽,你径直奔向奥尔莫之前,能进那户人家呆一会儿,那我就高兴了,你很细心,一向聪明,什么都会留意到。如果你看到什么使你三思的事,你可以悄悄地告诉我。”(乔治·桑《魔沼》)⑤儿子在他面前一向温顺体贴,今天采取这种态度,使他伤心,也使他一时拗不过感情来。只觉得,这样一件事,并不大,儿子却固执己见,反而口口声声说什么"您错了!”"我不同意您这种态度!……办不到!”……(王火《战争与人》)通过上述的例句,我们可以知道“一向”在修饰“聪明”“温顺”这类表人物性格的形容词前可以不加程度副词。但是,当它修饰性质形容词时,要在前面加上程度副词,比如:⑥“这应该是欧力的笔迹,”金雳看着书上的字表示:“他的字一向很漂亮,又可以写的很快,而且还很喜欢使用精灵文字。”(托尔金《魔戒》)⑦我还记得当和尚说到日莲被称为草日莲,是因为他草书写得绝妙的时候,字写得一向很糟的k,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气。也许他想在更深的意义上了解日莲的吧。(夏目漱石《心》)⑧她无论做什么事,姿态一向就很美、很动人。(古龙《小李飞刀》)除此之外,“一向”修饰形容词多以“一向+adj+的+NP”的形式出现。[1]比如:⑨听了她的话,朱彦儒真如晴天霹雳,想不到一向安静的女儿,竟在外面做了这样的事,自己真蒙在鼓里,怪不得她近来的脾气变了,原来有了这样的遭遇。(叶灵凤《永久的女性》)⑩极右党入阁的历史解读极右党入阁的历史解读庞中英最近,主张新纳粹主义和排外主义的奥地利自由党最终入阁,结束了二战后极右政党被拒之于欧洲国家政府的历史,一向安定的奥地利也由此陷入空前严重的内政和外交危机。(《人民日报》)从上述情况来看,时间副词“一向”可以直接修饰形容词,但会受到部分限定;但是它在修饰某一部分形容词时,前面必须要加上程度副词,除此之外,它在修饰另一部分形容词时,可以以“一向+adj+的+NP”的形式出现。3.现代汉语“一向”与时间词语的搭配情况“一向”同“一直”一样属于持续性时间副词,但是它与“一直”不同的是,“一直”可表过去、现在、将来,可以不受时态的限定,而“一向”则多指过去,它不能表示现在或将来。而根据BCC语料库,可以得知,“一向”不和表时间段的词语连用,但是它可以泛指一段时间,比如:⑪化妆护肤品一向是内地旅客访港购物的“扫货”产品。[1]房超.现代汉语持续性时间副词“一直”[1]房超.现代汉语持续性时间副词“一直”与“一向”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4.⑫在身边没有一个女人的时候,他想同时和所有女人在一起。他一向不习惯一个人生活,没有女人使他感到孤单。(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四、“从来”的用法分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5),其中关于“从来”的解释是:“从过去到现在(多用于否定句)”,同时,“从来”多与否定结构搭配,重点在于加重语气。也有学者认为,“从来”在语义上不符合时间副词的定义。比如:①“哦,我从来……没这么想过,”韩子奇觉得沙蒙。亨特向他描述的景象只不过是海外奇谈,根本不可行,“我离不开这块地方,您知道,奇珍斋能有今天,是多么不容易,这里面有我们两代人的心血沙蒙。”(霍达《穆斯林的葬礼》)②他们的结果,谁也不清楚,不过很可能他们是到另外的世界上寻快乐去了,因为从来没有一个活人见过驴子或是马车夫在这个世界上享乐过。(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③爱德梅小姐要我掌管一笔钱,用不着事先征询她的意见便可以动用;那是我决不答应的,再说她从来一次也没有反驳过我的想法。可是这所有的一切,你们瞧,使我劳累不堪,忧心忡仲。(乔治·桑《莫普拉》)[1]从这三句我们都可以看出来,在“从来”这个词语之后,多有否定词,而“从来”在句中则多为加强语气。但是“从来”作为时间副词时,也有“从过去到现在的含义”,这三句也是如此,比如,在例①中,“从来”不仅可以加强语气,也可以用来表示时间,表示“我”从“过去到现在”都没有产生过那样的想法,而例②③都是如此,比如例②,表示的是“从过去到现在”都没人见过驴子和马车夫在这世上享乐过。所以,可以从中知道,“从来”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否定义。这三个例子所展现的都是“从来”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因此,不得不让人好奇,“从来”这个词最初的含义为何,以及它的发展过程,是如何一步步演变至今天这个地步等等。这些问题在本章中都会进行一个具体的阐述。现代汉语“从来”的历史渊源及变迁过程“从”有“跟从”“追逐”“顺”的含义,在殷墟卜辞中多作为介词。比如:①王往田从来。这是据可查到的资料“从来”出现的最早的时候,即殷墟卜辞中,它被记载在龟甲之上,而其意多为“所从来(者)”。而到后来,“从来”则出现的更少了。在《逸周书·大武》中有过零星记载,即“五虞:一鼓走疑,二备从来,三佐车举旗,四采虞人谋,五后动捻之”,意为“来路,由来,来源”。这当是“从来”一词最早的具体的含义。但此时的“从来”大多还是作为“所从来”出现,只是在有些句子中,“所”偶有省略,比如:②愚人盲盲,不思宿行因缘所之,精神报应,根本从来,谓言是佛直其衰耗。(东汉·安世高译《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所用语料来源于BCC语料库.[1]所用语料来源于BCC语料库.③荀悦曰。夫藏之侈也。从来久矣。见其失而矫之。(东汉·荀悦《汉纪·笑称皇帝纪》)而到了六朝时,语料则更多。比如:④永明六年,赤城山云雾开朗,见石桥瀑布,从来所罕睹也。(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十一)⑤伏寻晋、宋左丞案奏,不乏于时,其及中丞者,从来殆无。(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三十九)而渐渐的“所”字开始脱落,“所从来”在“从来”中的占比也越来越少,到了隋唐时这个占比则是8/31,从这一数据,我们可知“从”和“来”在此时已经真正结合到了一起。[1]李繁贵.从来语法化语料库的驱动研究[J].现代语文.2012(09)比如:[1]李繁贵.从来语法化语料库的驱动研究[J].现代语文.2012(09)⑥何者宜省?何者未须?“四方屯转”,何者无益?何者妨民?何处兴造而是役民?何处费财而是非急?若为“讨召”?若为“征赋”?朝廷从来无此事,静息之方复何者?宜各出其事,具以奏闻。(唐·姚思廉《梁书》卷三十八)[1]以上的三个例句中的“从来”都是指“过去没做或罕遇某事某物”,所以从此处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从来”这个词语开始表示否定义了,也具有了一定的时间义,可以表示时间的持续性。(二)现代汉语中“从来”的用法根据BCC语料库中的词条数量来看,“从来”在文学领域出现的频率达到了一万多条,可以说它也是使用频率也是十分高的一个时间副词。因此本章节仍然会从它的语法意义,搭配情况这些方面来进行一个阐述。1.现代汉语“从来”的时空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5),其中关于“从来”的解释是:“从过去到现在(多用于否定句)”,所以同之前一样,本文决定先从它的时空义进行阐述。首先,我们将会从它的时间义下手,但是根据前文我们可以知道,“从来”这个词语和“一直”“一向”不同,它多用于否定句中,所以它作为时间词语的使用非常少。比如:①刚推开门进去的时候,发现她手中正拿着一封信,满脸呈现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怒容。(曹英《日本的女性》)②正当他们吵得很厉害的时候,地球赶来了,"喂,太阳公公,月亮姑娘,我们和睦相处这么多年,可从来没红过脸呀,今天是怎么啦?"(周冰冰《《月亮的悔恨》》)③第四天我去看她的时候,她的热度竟突然高到一百零三,头上摆了一个冰袋,一见到我,就像有好多感触,眼睛止不住滴下了两滴干泪,这干泪我从来没看见过的,我伤心,但我咽着,我也知道心脏病一发高热,就走进险境了。(陈毅《让悲哀留在心中》)④珍珍礼拜六晚上从来不做功课的,不是出去白相,就是在家休息。(周二复《上海的早晨》)在以上例句中,它们表时间的词分别为“刚推开门进去的时候”“吵得厉害的时候”“第四天”“礼拜六晚上”,所以从上述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从来”具有时间义。并且多指是在过去发生的事情。除此之外,“从来”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同“一向”一样,不具有空间义。2.现代汉语“从来”与形容词的搭配情况时间副词修饰限制形容词,以表示某种形状或存在的时间。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属性,而状态形容词则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1]那么,“从来”作为时间副词究竟能不能修饰形容词呢?根据BCC语料库,可以做出以下阐释。比如:⑤她的性格很好,做事从来不急躁。⑥教养院院长,是个双截肢的革命残废军人,他从来都是精神饱满有说有笑的领着大家学习,讲战斗故事和进行一些别的活动。(贺中光《双目失明以后》)⑦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线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从上述例句中,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当“从来”与形容词连用时,大多数形容词之前都有其他成分,比如例⑤中,在“急躁”之前加上了否定词,在例⑥中,在形容词“精神饱满”之前,加上了副词“都是”,而在最后一个例句中,形容词本身就带有否定色彩。根据CCL语料库的检索结果,我在其中并未发现有形容词和“从来”单独使用使用的情况。所以据此,我们可以得知,“从来”可以和形容词进行连用,但是同“一直”一样,它不能单独和形容词进行连用,而且大多数都表否定。3.现代汉语“从来”与时间词语的搭配情况从语义上来看,“从来”可以表示时间的持续,那么它作为时间副词,究竟能不能和时间词搭配使用呢?本节将以BCC语料库为根据,对“从来”是否能和时间词连用做出阐述。根据时间词的分类,它具有时点词和时段词两类,我将分别对其作出阐述。首先是,“从来”能不能和时段词进行连用。比如:⑧从1998年起,半决赛就是东道主的噩梦,从来没有东道主球队能闯过欧景赛半决赛这一关,但随着葡萄牙队二比一力克荷兰队,宿命被改写了。⑨“每家都有每家的生活方式,在我们家里,每天晚上他一边输液一边看卷宗,我在旁边织毛衣,偶尔说说笑笑,这样的生活我很满足,”她说,“嫁给谭言我从来就没有后悔过。”[2]⑩在过去的那么多年里,你从来都没有爱过我。在上述例句中,除开例⑨之外,例⑧和例⑩都说明了,“从来”可以和表示时段词进行连用。那么它究竟能不能和表示时点的词进行连用呢?根据可以查到的语料,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语料进行以下分析。比如:⑪我们从来不会下午六点去开会。⑫我们学校从来不会在周六的时候还上课。所以根据以上的例句可知,“从来”可以和时点词进行连用。[1][1]任海波.“一直”与“从来”的比较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2]王敏.“从来”“向来”“一直”的比较(D).河南大学.2010.五、结语所以通过以上这些方面对这三个词进行的用法的分析,能够知道这三个词虽然都为表持续性的时间副词,都可以表示事物始终不变的某一种状态,所以二者极易混淆,在某些时候可以替换使用,但是在某些方面却不能够进行替换使用:首先在这三个词所表时空意义方面,当语言有具体时间意义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所表的时间意义进行思考和分析,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替换掉的,比如:①对于老爷子的过去他一向

心存敬畏,如今老爷子非往日可比了,惟其如此,他仿佛更愿意尽一尽做儿女的孝心。(《骚动之秋》刘民玉)此句中的“一向”可以被“一直”和“从来”所替换,比如将其替换成“从来”,句子则变成了“对于老爷子的过去他从来心存敬畏”,句意仍然没有发生改变,还是指在说这句话之前,都是对老爷子心怀敬畏的,这个心理状态一直没有发生改变。但是适用于所有时间义的只有“一直”,比如:②我结婚不到一年就分居了,又闹了年把,才办了离婚手续。以后我一直一个人过,我讨厌男人。(《灵山》高行健)在此例句中,已经明确表示出了“从离婚之后”开始,一直到“以后”这样一个时间段“我”一直一个人过,而且讨厌男人,在这里,“一直”所表示的也是一个长时间的状态,即独居和厌恶异性。虽然这里也表示的是持续性的时间,但是根据我们前面所分析的来看另外两者只能用于只表示从过去到说话之前这段时间之间,不能用来表示延续到将来的状态,所以在这里是不可以进行替换。除此之外,只有“一直”具有空间意义,它可以用来表示具体的范围,但是其它二者则无此用法。其次,我们都知道时间副词修饰限制形容词,以表示某种形状或存在的时间,但是通过它们是否能和形容词连用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直”和“从来”不可与形容词直接连用,比如:③多少年了——多少年来——我一直爱着你,向往着功成名就以后荣归故里,再告诉你,一切都仅仅是为了与你分享才去追求的“你的品行一直很善良,高尚。(《雾都孤儿》狄更斯)通过这个例句可以看出当“一直”修饰形容词的时候,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