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考点19城乡空间结构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中的体现★★★★★★城乡空间结构3,11,13,15,19(1)1,2,4,5,10,12,14,1619(3),21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中的体现20(1)6,7,8,17,18,19(2),20(2)(3)9,20(4)考点题号难度(2025·江苏扬州期末)湖南沅水流域是一个山地交错、河网纵横的典型山地流域,受地形、交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相对独立且闭塞的环境,许多历史久远的传统村落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在临水而居的条件下,经过数代人的开拓营建,形成了适应当地山水特征的三种典型村落类型:临水离山型村落建筑在与周边山体物理距离较远处;临水依山型村落建立在丘陵、山地与平坝交接处,村寨建筑紧紧依靠山体,用地比较平坦,山体形成环抱之势;临水据山型村落沿山势而建,充分嵌入山体。如图为当地两种村落布局模式图:集中型布局模式和散点式布局模式。据此完成1~2题。1.临水据山型村落的特点有(
)①住宅通常与等高线平行或者垂直布局②村落多位于坡度较小的丘陵坡地或台地③住宅随着山势层层抬升,通风条件更好④据山而建土地利用率低,耕地面积较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山区地势崎岖,因此住宅多与等高线平行或垂直布局,能够增加住宅使用空间,①正确;坡度较小的丘陵坡地或台地建设难度小,且可以避免占用耕地,②正确;住宅随山势层层抬高,确保了每一栋住宅都能够通风,避免被其他建筑阻挡,提高了通风效果,③正确;临水据山型村落沿山势而建,充分嵌入山体,预留出平地作为耕地,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④错误。故选A项。2.当地村落布局的主要模式有集中型和散点式两种,临水离山型、临水依山型、临水据山型分别对应的村落模式为(
)A.集中型散点式散点式
B.集中型散点式集中型C.散点式散点式散点式
D.散点式散点式集中型解析:临水离山型村落多出现在山间开阔的盆地或较大的山地平坝区,用地平坦且开阔,可供耕作的土地面积较大,为集中型;临水依山型村落紧紧依靠山地,用地比较平坦,山体形成环抱之势,此类村落土地资源较丰富,村落规模较大,少量村落会因耕地资源紧张而分散布局,集中型和散点式都有可能;临水据山型村落可供耕作的农田十分有限,据山而建的方式能够提升土地利用率,以让出更多空间用于农业耕作,村落各组团之间分布分散,规模较小,为散点式。A项正确。(2025·广东佛山七校联考)西班牙巴塞罗那近年来提出了构建“慢行城市”的计划。该计划将整个城市划分为大量半径不超过500m的慢行片区,每个慢行片区内配备完善的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同时利用道路、铁路、河流等构建绿色廊道,连接不同的慢行片区。慢行片区旨在提升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舒适性,其内部机动车严格限速,部分片区内禁止机动车进入。据此完成3~5题。3.最适合作为“慢行城市”计划试点的功能区是(
)A.工业区 B.商业区C.居住区 D.文教区解析:由材料可知,“慢行城市”旨在提升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舒适性,慢行片区内会配备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因此该计划最适合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居住区进行,C项正确;在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工作和学习,对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要求较高,所以需要快速交通,相对于居住区,这三个功能区不适合作为“慢行城市”计划试点,A、B、D三项错误。(2025·广东佛山七校联考)西班牙巴塞罗那近年来提出了构建“慢行城市”的计划。该计划将整个城市划分为大量半径不超过500m的慢行片区,每个慢行片区内配备完善的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同时利用道路、铁路、河流等构建绿色廊道,连接不同的慢行片区。慢行片区旨在提升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舒适性,其内部机动车严格限速,部分片区内禁止机动车进入。据此完成3~5题。4.“慢行城市”计划将引导城市(
)A.形成同心圆模式 B.空间利用私人化C.公共服务分散化 D.降低城镇化水平解析:由材料可知,“慢行城市”计划将整个城市划分为大量的慢行片区,并且每个片区内都有完善的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因此该计划将引导城市的公共服务分散到各个慢行片区,C项正确;将整个城市划分为大量半径不超过500m的慢行片区,说明彼此的慢行片区相互独立,不会形成同心圆模式,A项错误;空间利用私人化不利于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效率提升,B项错误;降低城镇化水平不符合经济发展实际,D项错误。(2025·广东佛山七校联考)西班牙巴塞罗那近年来提出了构建“慢行城市”的计划。该计划将整个城市划分为大量半径不超过500m的慢行片区,每个慢行片区内配备完善的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同时利用道路、铁路、河流等构建绿色廊道,连接不同的慢行片区。慢行片区旨在提升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舒适性,其内部机动车严格限速,部分片区内禁止机动车进入。据此完成3~5题。5.巴塞罗那利用道路、铁路、河流等构建绿色廊道的主要目的是(
)A.提升居民通行效率 B.扩大慢行片区规模C.增加城市路网密度 D.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解析:由材料可知,慢行片区内的交通方式主要是步行或骑自行车,构建绿色廊道主要是为了连接不同的慢行片区,也即构建绿色廊道主要是为了提升不同慢行片区之间居民的通行效率,只是顺便也可以起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作用,故构建绿色廊道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居民通行效率,而非改善城市空气质量,A项正确,D项错误;扩大慢行片区规模是表现出来的变化,但不是主要目的,B项错误;道路、铁路、河流原本就是交通线路,再利用道路、铁路、河流等构建绿色廊道对于增加城市路网密度效果不大,也不是主要目的,C项错误。(2025·浙江模拟预测)布达拉宫是拉萨著名的地标性建筑,外观恢宏大气。墙面主要由白色和红色组成,在当地的信仰中,白色代表白云与纯洁,红色代表太阳与宗教。宫殿墙体白色部分由牛奶、蜂蜜等材料混合而成的白色物质涂抹而成,每年都有专人从事该养护工作。完成6~7题。6.布达拉宫整体高大,墙体较厚,最厚处达到近5米,以下不是修建成这样的原因是(
)A.增强了稳固性,使得抗震性能大大提升B.减小了昼夜巨大温差带来的影响C.增加了建筑的恢弘,彰显权利与地位D.抵御外族入侵,增强对外作战强度解析:布达拉宫地处西藏,地壳不稳定,墙体厚,能够增强稳固性,抗震性能提升,A项不符合题意;布达拉宫地处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墙体厚能减小室内外的温差,B项不符合题意;布达拉宫为宗教建筑,建筑高大,墙体较厚,增加了建筑的恢弘,彰显权利与地位,C项不符合题意;我国各民族团结一致,故布达拉宫的特点与抵御外族入侵无关,D项符合题意。(2025·浙江模拟预测)布达拉宫是拉萨著名的地标性建筑,外观恢宏大气。墙面主要由白色和红色组成,在当地的信仰中,白色代表白云与纯洁,红色代表太阳与宗教。宫殿墙体白色部分由牛奶、蜂蜜等材料混合而成的白色物质涂抹而成,每年都有专人从事该养护工作。完成6~7题。7.牛奶、蜂蜜等物质在古西藏是非常珍贵的物资,为什么西藏人愿意用食材来涂抹墙壁呢?(
)A.这样的颜色最接近云朵的白色B.体现了西藏人对布达拉宫的尊敬C.彰显了贵族的权利与地位D.能保护墙体不受自然风化和侵蚀解析:西藏人愿意用珍贵的物资涂抹墙壁,说明了西藏人对布达拉宫的珍视和尊敬,B项正确;与云朵颜色相近的物资还有很多,只为了追求颜色一致没必要使用十分珍贵的食材,A项错误;布达拉宫是当地的地标,宗教建筑,面向的群体不分贵族和平民,C项错误;食材抗风化侵蚀能力弱,保护墙体的功能不强,D项错误。(2025·江苏扬州模拟预测)2024年“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带动了整个城市的文物修缮、街巷改造。大红门地处北京南中轴向南延伸的起点,是北京城市改造的范本。右图为北京市中心区域简图及大红门地区规划图。据此完成8~9题。8.北京中轴线上最能体现古都地域文化特色的是(
)A.四通八达的古代运河
B.小桥流水的城市公园C.高大雄伟的宫殿建筑
D.宽敞明亮的奥运场馆解析:北京中轴线代表着我国古代在都城建设中的最高成就,其典型代表是作为都城集中体现的宫殿建筑,C项正确;北京并不以运河为主要特色,运河与北京中轴线的古都文化特色关联不大,A项错误;小桥流水的城市公园描述的是江南水乡的特色,与古都北京的宏伟、庄重风格不符,B项错误;奥运场馆是现代北京的特点,不是古都的地域文化特色,D项错误。(2025·江苏扬州模拟预测)2024年“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带动了整个城市的文物修缮、街巷改造。大红门地处北京南中轴向南延伸的起点,是北京城市改造的范本。右图为北京市中心区域简图及大红门地区规划图。据此完成8~9题。9.北京中轴线申遗对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意义有(
)①改变城市服务功能②促进内部空间优化③扩大城市用地规模④保护历史文化名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北京中轴线申遗并不会改变城市的服务功能,①错误;申遗成功后,北京中轴线古建筑群禁止进行城镇化建设,不能直接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③错误;北京中轴线申遗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促进城市内部空间优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②④正确。故选D项。10.团状村落的主要特征是(
)A.前邻农田,后依河堤 B.塘路环绕,结构分散C.塘田较多,零散分布 D.塘田包围,居路规整(2024·辽宁高考)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水适应性特征。在“河、塘、田、路、居”五因子的数量、分布等长期影响下,黄河三角洲的村落表现出团状、带状、指状3种典型空间形态。图一为黄河三角洲典型村落分布图。图二示意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据此完成10~12题。解析:读图可知,前邻农田,后依河堤与带状村落的布局特征相符,A项错误;团状村落整体形态呈团块状,结构紧凑,路和居构成了方格状格局,四周分布塘和田,所以塘田包围,居路规整是团状村落的主要特征,B项错误,D项正确;与带状、指状空间形态相比,团状村落塘田较少,且分布在四周,C项错误。11.影响带状村落主轴线和骨架形成的主导因子是(
)A.河和田 B.河和路C.路和居 D.路和田(2024·辽宁高考)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水适应性特征。在“河、塘、田、路、居”五因子的数量、分布等长期影响下,黄河三角洲的村落表现出团状、带状、指状3种典型空间形态。图一为黄河三角洲典型村落分布图。图二示意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据此完成10~12题。解析:图示带状村落形态呈东北—西南走向,紧靠黄河,并与黄河河道走向平行,所以影响带状村落主轴线的主导因子是黄河;图中居紧邻道路,被道路分割为方格状,因此影响带状村落骨架的主导因子是道路,B项正确。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带状村落前邻农田,后依河堤,农田面积开阔,形状呈多边形,对带状村落的形成影响不大,A、D两项错误。带状村落中居的形态多呈长方形,与团状村落中部分居的形态差异不大,说明相同形态的居可以组合成不同形态的村落,因此居不是影响带状村落主轴线和骨架形成的主导因子,C项错误。12.指状村落集中分布在(
)A.远离黄河的耕种区 B.临近黄河的耕种区C.远离黄河的盐荒区 D.临近黄河的盐荒区(2024·辽宁高考)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水适应性特征。在“河、塘、田、路、居”五因子的数量、分布等长期影响下,黄河三角洲的村落表现出团状、带状、指状3种典型空间形态。图一为黄河三角洲典型村落分布图。图二示意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据此完成10~12题。解析:图示指状村落居与田交错分布,并且田面积较大,因此指状村落应集中分布在耕地广阔的区域,最可能为远离黄河的耕种区,A项正确;结合前面分析可知,临近黄河的耕种区村落受河流和道路影响,多呈带状,B项错误;远离黄河的盐荒区和临近黄河的盐荒区土地盐碱化严重,可供耕作的田较少,C、D两项错误。(2024·海南高考)下表为2008—2020年南京市郊某乡村空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14题。13.2008年以来,该村产业发展方向为(
)A.林业 B.特色种植业C.乡村旅游业 D.小商品加工业时间
乡村空间用地类型2008年传统型耕地,养殖坑塘等农村宅基地和公共服务用地等林地,水域等2020年新型复合型家庭式旅游餐饮用地,购物用地,娱乐用地等旅游活动的水域,林地,耕地等时间
乡村空间用地类型2008年传统型耕地,养殖坑塘等农村宅基地和公共服务用地等林地,水域等2020年新型复合型家庭式旅游餐饮用地,购物用地,娱乐用地等旅游活动的水域,林地,耕地等解析:读表可知,2008—2020年,该村的用地类型中“家庭式旅游餐饮用地”“旅游活动的水域”等从无到有,逐渐发展,故该村产业发展方向为乡村旅游业,C项正确。(2024·海南高考)下表为2008—2020年南京市郊某乡村空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14题。14.下列对2008—2020年该村空间功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功能单一化B.家庭式旅游餐饮用地功能生产—生活复合化C.各功能用地界线逐渐明显D.水域、林地功能生活—生态复合化时间
乡村空间用地类型2008年传统型耕地,养殖坑塘等农村宅基地和公共服务用地等林地,水域等2020年新型复合型家庭式旅游餐饮用地,购物用地,娱乐用地等旅游活动的水域,林地,耕地等时间
乡村空间用地类型2008年传统型耕地,养殖坑塘等农村宅基地和公共服务用地等林地,水域等2020年新型复合型家庭式旅游餐饮用地,购物用地,娱乐用地等旅游活动的水域,林地,耕地等解析:与2008年相比,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增加了家庭式旅游餐饮用地、购物用地、娱乐用地、旅游活动的水域等,说明土地功能多样化,A项错误;各功能用地界线模糊,C项错误;水域变成旅游活动的水域,增加了生产功能,D项错误;家庭式旅游餐饮用地功能呈现出生产—生活复合化的特点,B项正确。(2024·浙江6月选考)右图为某都市主城区就业人口密度与居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15~16题。15.该都市主城区(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C.沿河谷地带布局
D.呈多核心的空间结构解析:读图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就业人口密度市中心最高,从市中心向外基本呈同心圆状降低;居住人口密度也大体从市中心向外围降低,说明该城市为同心圆模式,只有一个城市中心,地形以平原为主,A项正确,B、D两项错误。城市沿河谷地带布局,一般呈带状分布,不呈同心圆状分布,C项错误。(2024·浙江6月选考)右图为某都市主城区就业人口密度与居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15~16题。16.该都市有四条环路,居民上下班(
)A.以一环路为界,内外通勤B.以二环路为界,内外通勤C.以三环路为界,内外通勤D.以四环路为界,内外通勤解析:读图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就业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集中在二环内,居住人口密度最大区域集中在三环内,且二环内居住人口密度与就业人口密度多不匹配,即出现职住分离现象,一些在二环内上班的人在二环外居住,故居民上下班以二环路为界,内外通勤,B项正确。(2024·新课标卷)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图一示意双凤村的建筑分布,图二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据此完成17~18题。17.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
)A.适应潮湿环境 B.便于就地取材C.充分利用空间 D.追求视觉美观解析:土家转角吊脚楼依山而建,村寨中小溪和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说明可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资源稀缺,需要充分利用空间,C项正确;该地夏季炎热多雨,为了更好地通风散热、防潮、躲避蛇虫等,民居建设就地取材搭建吊脚楼,但转角设计与之无关,A、B两项错误;视觉美观主要体现在建筑形态、建筑结构、装饰图案、色彩等方面,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是以便于实际使用作为主要目的,并非为了追求视觉美观,D项错误。(2024·新课标卷)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图一示意双凤村的建筑分布,图二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据此完成17~18题。18.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
)①均衡性②经济性③公益性④文化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由题干可知,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公益性和文化性,而非经济性,②错误,③④正确;读图可知,摆手堂和风雨桥集中坐落于村落东北部,而非均衡分布,①错误。故选D项。19.(2023·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希腊萨索斯岛位于爱琴海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萨索斯岛历史悠久,早期居民多从事农矿业;20世纪60年代后旅游业发展,居民逐渐移居新镇,形成古镇—新镇的“双子镇”模式。古镇的传统建筑大多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排列紧密,建筑材料为天然石材和木材;新镇多为现代建筑。材料二图一为萨索斯岛古镇与新镇分布示意图,图二为萨索斯岛古镇传统建筑景观图。(1)简述萨索斯岛古镇和新镇的空间分布特征。答案:古镇:多位于内部山区,沿河谷分布;新镇:多位于沿海。(2)分析萨索斯岛古镇传统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答案:建筑坐北朝南,利于采光;依山而建,利用山地地形;建筑排列紧密,节省土地;坡面屋顶,利于排水;石木建筑,就地取材。(3)评价“双子镇”模式对萨索斯岛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答案:新镇与古镇并存,增加旅游资源多样性,吸引更多游客;新镇的生活设施相对完善,提高旅游舒适度;新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提高旅游环境质量;古镇保留传统建筑风貌,体现旅游资源独特性;保护古镇,可提高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增强旅游体验。古镇人口流失,不利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不利于传统文化传承。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古镇多位于岛屿内部,多沿河流分布;新镇位于岛屿沿海地区。第(2)题,据图一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坐北朝南利于采光;据图二可知,古镇传统建筑多依山而建,可以很好地利用山地地形;建筑物排列紧密,可以节省建筑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古镇传统建筑屋顶坡面较大,当地降水较多,利于排水;建筑材料为天然石材和木材,当地为山区,便于就地取材。第(3)题,有利影响:该岛屿古镇与新镇并存,能够提供类型多样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根据材料一可知,新镇多为现代建筑,生活设施完善,能够提高旅游舒适度;新镇的旅游相关配套设施完善,能够提高旅游资源环境质量;古镇为传统建筑,能够提供独特的旅游资源,体现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保护古镇,能够提高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不利影响:古镇配套设施和生活设施不完善,人口大量流失,不利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旅游经营活动的开展,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20.(2025·云南三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它是沈从文笔下如诗如画的边城,也是众多影视剧的取景地,2001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古城沿沱江搭建的吊脚楼(如图一)依山傍水,鳞次栉比,独具特色。所谓吊脚楼的“脚”,其实就是几根支撑楼房的粗大杉木柱,杉木还被广泛用于湘西吊脚楼的建筑构架、围板、栏杆、地板、门窗和雕刻,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如图二),各层功能分区明确,凝聚了中华民族科学与实用并重的大智慧,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吊脚楼虽然美观实用,但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土家族人常在吊脚楼板壁上挂有棕包沙袋,或在楼下设置石制太平缸等。(1)简析沱江两岸吊脚楼形成的地理原因。答案:植被(杉木)众多,便于就地取材;该地地形崎岖,平地少,建设吊脚楼可以适应起伏较大的地表,且比较牢固(或节约土地);该地气候湿热,吊脚楼高出地面,有利于散热通风,保持干燥;该地植被较多,其中毒蛇、野兽等动物较多,较高的吊脚楼可以防止其侵袭;因吊脚楼高出地面,利于河道行洪,便于水上交通。(2)吊脚楼建材以杉木为主,试推测杉木的优点。(3)推测农家自用(非商用)的三层吊脚楼,各层在生活中可能体现的实际用途。答案:生长速度快;树体高大,纹理通直;不翘不裂;耐腐防虫;耐磨性强。答案:底层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第二层用于饮食起居;第三层通风干燥,用作居室或储粮存物。(4)推测吊脚楼存在的最大安全隐患,并就该隐患除材料中措施外另外再提出相应措施。答案:最大安全隐患:火灾。措施:改造老旧电路;修建防火隔离墙;培训村民(游客)消防能力;加强宣传,增强村民(游客)消防意识;设置消防设施;加强火灾预警监测等。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植被众多,便于就地取材;湖南省西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平地少,建设吊脚楼可以适应起伏较大的地表,且比较牢固;夏季高温多雨,气候湿热,吊脚楼高出地面,有利于散热通风,保持干燥;该地植被较多,利于不同类型动物生存,其中毒蛇、野兽等动物较多,较高的吊脚楼可以防止其侵袭;降水较多,因吊脚楼高出地面,利于河道行洪,便于水上交通。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杉木生长速度快;杉木树体高大,纹理通直,利于作为建筑材料;相比其他树种,杉木不翘不裂;当地气候湿热,容易滋生蚊虫,杉木耐腐防虫;耐磨性强。第(3)题,当地以农业生产为主,底层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第二层适宜日常生活,用于饮食起居;第三层距离地面较远,利于通风干燥,用作居室或储粮存物。第(4)题,吊脚楼的“脚”,其实就是几根支撑楼房的粗大杉木柱,杉木还被广泛用于湘西吊脚楼的建筑构架、围板、栏杆、地板、门窗和雕刻,所以最大安全隐患是火灾。防火措施:完善基础设施,改造老旧电路;修建防火隔离墙,防止火灾;加强宣传,增强村民(游客)消防意识;张贴宣传语,培训村民(游客)消防能力;设置消防设施;加强火灾预警监测等。21.(2025·山东齐鲁名校联盟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市辖区是城市主体(即市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居民以城镇人口为主。研究发现,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市辖区空间结构可划分成6种类型(图一),其中,圈层式空间结构类型的典型城市为北京、上海,并排式空间结构类型的典型城市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处作业安全专项方案
- 2025年东莞市学校教师队伍“十五五”发展规划
- 龙岩市人民医院胆道术后瘘管处理考核
- 新余市人民医院专科护理持续改进考核
- 泰州市人民医院知情同意规范考核
- 吉安市中医院药品验收管理考核
- 厦门市人民医院维护操作成本控制考核
- 镇江市中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
- 常州市人民医院输卵管结扎术专项技能考核
- 漳州市中医院大血管闭塞识别考核
- 广东省公务员2025年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冲刺押题试卷(含答案)
- 脚内侧射门动作课件
- 品茗安全计算软件培训
- 6.水活度测定仪校准规范
- 泌尿外科伤口护理
- 吊篮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交通运输局公务员遴选面试指南与预测题解析
- 【《深基坑排桩内支撑支护体系探析现状国内外文献综述》5800字】
- 国有企业十五五人力资源规划框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96)
- 小学侧手翻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