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10月学情调研测试生物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常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从化肥中获得的无机盐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B.多糖既可为细胞生命活动的提供能量,也可参与构成细胞结构C.N被农作物吸收参与构成蛋白质后,主要存在于其R基上D.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有机物,以及NH4+、NO3-、K+等2.细胞内的马达蛋白能够与“货物”(颗粒物质)结合并利用ATP水解使马达蛋白磷酸化驱动自身沿细胞骨架“行走”,部分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达蛋白的合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B.马达蛋白的磷酸化属于细胞的放能反应C.细胞内囊泡的运输,叶绿体的运动等生理活动也需要马达蛋白的参与D.马达蛋白对运输的“货物”不具有特异性3.多酚氧化酶PPO催化酚形成黑色素是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引起果蔬褐变的主要原因。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PPO活性的大小,某同学设计了实验并对各组酚的剩余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各组加入的PPO的量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酶的种类,PPO用量是无关变量B.与酶B相比,相同温度条件下酶A的活性更高C.实验过程中应将底物和酶溶液分别放在相同温度下适当时间后再混合D.探究酶B最适温度时,应在30~50°C间设置多个温度梯度进行实验4.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如图1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主动运输分为3种类型,其中光驱动泵主要发现于细菌细胞中,图2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和转运葡萄糖过程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靠协同转运蛋白B.直接利用光能的光驱动泵主要位于细菌的类囊体薄膜上C.通过主动运输转运物质时,一般是逆浓度梯度运输D.ATP驱动泵为转运蛋白,同时具有催化作用5.下列关于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植物的不同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出现催化生成乳酸的酶和催化生成酒精的酶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全都用于生成ATPC.丙酮酸产生于细胞质基质,有无氧气都可以进入线粒体进行分解D.糖酵解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途径6.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细胞衰老的重要原因,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加快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线粒体功能受损,导致细胞自稳态失衡B.随分裂次数的增加,线粒体端粒DNA缩短C.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损伤,产生的自由基积累D.细胞自噬发生障碍,受损的线粒体不能被清除7.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方法、过程以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次重复画滤液细线可累积更多的色素,但易出现色素带重叠B.高温变性后的蛋白质也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显色反应C.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可见黑藻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绕液泡流动D.为尽快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应在盖玻片周围滴加多滴蔗糖溶液8.若某动物(2n=4)的基因型为BbXDY,其精巢中有甲、乙两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B.乙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C.X与b的分离可在甲细胞中发生,B与B的分离可在乙细胞中发生D.甲细胞产生的精细胞中基因型为BY的占1/4,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9.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属于演绎推理的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9:3:3:1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10.已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a决定,A+(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是显性,A对a是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最多有6种基因型B.A+、A和a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产下了3只小鼠,可能全表现为黄色D.一只黄色雌鼠和一只黑色纯合雄鼠杂交,后代可能出现3种表现型11.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主要由R型细菌转化而来B.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不具有放射性C.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D.图乙中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模板、能量、酶等12、植物甲抗旱、抗病性强,植物乙分蘖能力强、结实性好。科研人员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兼有甲、乙优良性状的植物丙,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中酶处理的时间差异,原因可能是两种亲本的细胞壁结构有差异B.过程②中常采用灭活的仙台病毒或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过程④和⑤的培养基中均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可通过分析植物丙的染色体,来鉴定其是否为杂种植株13.科研人员通过对绵羊受精卵进行基因编辑和胚胎移植等操作,获得了羊毛长度显著长于对照组的优良品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获取足够的卵子,需对供体绵羊注射促性腺激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B.为确保受体绵羊与供体绵羊生理状态一致,需进行同期发情处理C.受精卵发育至桑葚胚阶段,细胞数量和胚胎总体积均增加D.对照组绵羊的选择需考虑年龄、性别等无关变量的影响14.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A.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成熟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B.向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形成内部无菌环境C.用于筛选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含有蛋白胨、尿素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D.对外植体进行消毒以杜绝接种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15.关于“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待分离DNA片段的大小,需用无菌水配制0.8%~1.2%的琼脂糖溶液B.向琼脂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核酸染料后,需在沸水浴内加热至琼脂糖熔化C.将PCR产物和电泳缓冲液混合后,需用微量移液器将混合液缓慢注入加样孔D.待指示剂前沿迁移接近凝胶边缘时,需及时断电并取出凝胶置于紫外灯下观察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6、有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的NADH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一部分NADH可通过甘油-α-磷酸穿梭途径进入线粒体,被FAD接受形成FADH2,进入电子传递链。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DH无法直接通过线粒体内膜与膜蛋白有关、与膜脂无关B.FADH2所携带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最终交予氧气生成水C.α-磷酸甘油脱氢酶可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说明酶不具有专一性D.被氧化的NAD能够在细胞质基质中重新进入糖酵解17.某医院在临床中发现一例杜氏肌营养不良(单基因遗传病)患儿,该患者家系图如图甲。对患者家族成员相关等位基因特定片段进行PCR扩增,产物电泳结果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致病基因序列存在于条带2中 B.推测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Ⅱ-1的致病基因来自基因突变 D.Ⅲ-1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218.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推理过程B.摩尔根通过杂交实验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属于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发现问题过程D.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9.PCR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预变性可促进模板DNA边解旋边复制B.退火是让解旋状态模板DNA恢复双螺旋C.延伸结束后,新片段中的引物将被切除D.终延伸可使目的基因的扩增更加充分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8分。20、(11分)如下图所示,蛋白质在真核细胞内的分选和运输取决于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以及信号序列的差异。(1)溶酶体水解酶合成场所在_______,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在内质网中折叠成为具有一定_______的蛋白质,经②③过程形成的蛋白质经过④途径送往溶酶体、成为膜蛋白或_______,整个过程由_______(场所)提供能量。(2)在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细胞膜面积大小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3)某些蛋白质经⑧过程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________(结构),这一过程具有______性。对核内物质起屏障作用的是________。原核细胞的拟核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在结构上的差异表现为________(至少答出3点)。(4)①—④送往不同细胞结构的蛋白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所起的作用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_______,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须的。21.(13分)如下图所示,PSI、PSⅡ、ATP合成酶等是植物叶绿体类囊体膜上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一系列蛋白质复合体。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常用______(试剂)分离绿色植物叶片中的色素,得到四条色素带,PSⅡ、PSI中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应在距离滤液细线的第______条色素带中。(2)图中所示的电子传递链中,电子(e-)由水释放出来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形成电子流,电子的最终受体是__________。ATP的形成与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有关,据图判断,________H+浓度较高。在类囊体薄膜上,光能被转化为______中的化学能。(3)某同学想设计实验证明光反应中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类囊体膜两侧H浓度差形成的电化学势能,请利用实验材料,完成实验设计。实验材料:离体的叶绿体类囊体、pH为4的缓冲溶液、pH为8的缓冲溶液、ADP和Pi等。实验思路:将离体的叶绿体类囊体置于_________的缓冲溶液中一段时间;在_______(填“黑暗”或“光照”)条件下,将上述离体的叶绿体类囊体转移到_______的缓冲溶液中一段时间,并向缓冲溶液中添加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有无ATP的合成。(4)与陆生植物不同,沉水植物对CO2的利用效率具有局限性,这是因为CO2在水体中的扩散速率仅仅是空气中的万分之一。为了适应表皮细胞水体的无机碳环境,进一步提高叶肉细胞夜间CO2的利用效率,许多沉水植物进化出了特殊的光合代谢机制。下图为某种沉水植物的光合代谢模型。①据图可知,该沉水植物表皮细胞可吸收HCO3-,并在______的作用下将其首先固定为草酰乙酸。②产生的苹果酸可进入叶肉细胞直接被利用,也可在夜间存储在液泡中,白天分解。结合光合作用过程分析,夜间不能利用苹果酸合成有机物的原因是_______。夜间存储苹果酸对于沉水植物的意义是________。③据图推测,白天液泡内细胞液的pH较夜间相比,______(填“偏大”“基本相同”或“偏小”)。22.(11分)某小鼠(2N=40)体内不同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如图1。图2为小鼠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比例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同时含有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丙表示的细胞名称是______。该小鼠在细胞分裂中能形成_______个四分体。(2)该小鼠细胞在减数分裂II后期可能对应图2中的_______段,正常情况下,此时细胞可能含有______(2分)条X染色体。图2中,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3)在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精原干细胞(SSC)可通过有丝分裂自我更新,也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性成熟小鼠在促性腺激素作用下,SSC发生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_,但最终不会出现SSC耗尽,原因是_______。某药物M只能专一性地抑制小鼠SSC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若探究药物M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宜浓度,实验中因变量的观察指标为__________(2分)23.(12分)水稻的叶色(紫色、绿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D/d)控制,籽粒颜色(紫色、棕色和白色)也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水稻叶色和粒色的遗传规律,某团队用纯合的水稻植株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亲本F1表型F2表型及比例实验1紫叶×绿叶紫叶紫叶:绿叶=9:7实验2紫粒×白粒紫粒紫粒:棕粒:白粒=9:3:4(1)实验1中,F2紫叶水稻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实验2中,控制水稻籽粒颜色的基因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2)研究发现,基因D/d控制水稻叶色的同时,也控制水稻的粒色。已知基因型为BBdd的水稻籽粒为白色,则实验2中棕粒水稻的基因型有_______。实验1中F2的紫叶水稻的籽粒颜色类型有________,基因型为Bbdd的水稻与基因型为______的水稻杂交,子代籽粒的颜色可以出现3种。(3)为探究A/a和B/b的位置关系,用基因型为AaBbDD的水稻植株M与纯合的绿叶棕粒水稻杂交,若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理论上子代植株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4)研究证实A和b、a和B均分别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若植株M自交,不考虑互换与突变,理论上子代中紫叶棕粒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若用红色和黄色荧光分子分别标记植株M细胞中的A、B基因,则在一个处于减数分裂Ⅱ的细胞中,最多能观察到_______个荧光标记。24.(11分)植物内生菌是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组织和器官内部的真菌或细菌,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1)放线菌也是一种常见的内生菌,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研究者利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放线菌获得新型工程菌,过程如图:收集上述两种菌丝体,加入_______(填“纤维素酶”或“溶菌酶”)处理,分离原生质体,将两种原生质体悬液等量混合,加入适量促融剂处理一段时间。终止反应并洗涤后,取一定量混合液接种于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根据菌落特征,选出性状稳定的融合菌株。(2)某真菌的W基因可编码一种可高效降解纤维素的酶,已知图中W基因转录方向是从左往右。为使放线菌产生该酶,以图中质粒为载体,进行转基因。限制酶BamHIEcoRIMfeIKpnIHindⅢ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5'→3')G↓GATTCG↓AATTCC↓AATTGGGTAC↓CA↓AGCTT①限制酶主要是从_______中分离纯化出来的。应使用限制酶______切割图中质粒,使用限制酶________切割图中含W基因的DNA片段,以获得能正确表达W基因的重组质粒。②与质粒中启动子结合的酶是_______。启动子通常具有物种特异性,在质粒中插入W基因,其上游启动子应选择______启动子(填具体生物名称)。③W基因转录的模板链是______。④研究人员利用W基因的mRNA进行______得到了cDNA,再利用______技术(填中文名称)对cDNA进行扩增,该技术对cDNA进行扩增时子链延伸的方向是________。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10月学情调研测试生物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5BCBBD6-10BDCDC11-15BBC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