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1∕T 449-2014 三色堇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4201∕T 449-2014 三色堇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4201∕T 449-2014 三色堇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4201∕T 449-2014 三色堇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4201∕T 449-2014 三色堇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B62

DB4201/T

武汉市地方标准

DB4201/T449—2014

三色堇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ansyproduction

2014-02-20发布2014-03-20实施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201/T449—2014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武汉维尔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阳永学、李其友、祝菊红、周谟兵、孙玉宏、曾红霞、任俭、杨皓琼、肖康飞、

高红霞、廖志红。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4201/T449—2014

三色堇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三色堇(ViolaWittrockiana)生产设施、工厂化育苗及种苗生产、盆花生产、病

虫害防治、包装与运输等措施和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湖北省武汉市三色堇穴盘育苗、盆花生产的质量管理,长江中下游流域其他地区亦可

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247.4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4部分:花卉种子

GB/T18247.2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2部分:盆花

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质

用于植物栽培定植的材料,专用育苗基质如草炭、珍珠岩、蛭石等原料,按照不同比例配制。

3.2

成苗率

合格种苗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3.3

EC值

EC值是用来表示溶液中可溶性盐浓度的,也可以用来表示液体肥料或种植介质中的可溶性离子浓

度。高浓度的可溶性盐类会使植物受到损伤或造成植株根系的死亡。EC值的单位用mS/cm表示,测量温

度通常为25℃。

3.4

花期调控

根据植物的特性,采用调节播种期、温度、光照、水份、肥料条件等手段来人工控制开花的日期,

使植株提前或推迟开花。

1

DB4201/T449—2014

4生产设施

4.1生产温室及催芽室

具备温室或类似的保护性设施,可提供三色堇夏天育苗和幼苗生长的适宜条件。具有自动控温控湿

的催芽室。

4.2配套机械、设备及设施

4.2.1播种生产线及机械

具有基质混合机、基质填充机,打孔播种机,覆土机,洒水机,传送带等播种生产线及机械。

4.2.2降温系统

采用水帘风机降温系统、雾化降温机、循环通风扇或能起到降温作用的设备。

4.2.3加温系统

采用燃油、燃煤等加温机加温,如安装温室内保温系统,可减少加温空间,加温效果更佳。

4.2.4遮光系统

采用内外层遮光率各为80%的双层活动式遮光系统。

4.2.5栽培床架

采用栽培床架进行三色堇穴盘苗培育,也可进行盆花栽培。

4.2.6灌溉施肥系统

采用喷灌设备或高压动力施肥机。

4.3播种前准备

4.3.1育苗温室消毒

种植前1d~2d可用45%的百菌清烟剂密闭熏蒸消毒12h~24h,消毒期间禁止人员进入,消毒结束

后,开启温室侧窗进行通风12h~24h。

4.3.2穴盘选择及消毒

采用V200规格穴盘。穴盘应干净、无病虫源。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苗盘15min~20min,然后

在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闷闭7d后揭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4.3.3基质配制及消毒

采用75%育苗草炭+25%珍珠岩或+25%蛭石,混合均匀后高温消毒,作为播种基质。工厂化育苗基质

宜采用蒸汽消毒。通过管道把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输送到用专用耐高温薄膜密封配制好的基质中,至

基质内部(或底部)温度达60℃~80℃,保持20min~30min。

5种苗生产

2

DB4201/T449—2014

5.1成苗标准

优质三色堇穴盘苗特征:植株健壮、节间大小均匀一致,高度适中、无病虫害;4片~5片真叶,叶

片伸展,翠绿;根系健康、发达,有明显的根毛,根系布满整个穴盘孔,且能将基质包裹住,可以用

手提苗。

5.2播种

5.2.1品种选择

选用国内和国外培育的F1代品种,有“皇冠”、“想象力”、“得大”、“超级宾哥”、“水晶碗”等

系列。种子质量符合GB/T18247.4中Ⅰ级和Ⅱ级规定要求。

5.2.2播种时间

设施条件下可于8月~12月分期播种,供10月~翌年5月盆栽或地栽观花。自然条件下10月~11月分

期播种以供春节前后观花。

5.2.3用种量的确定

用种量要根据种子成苗率、千粒重等因素确定。可用下列公式计算用种量。

工厂化育苗用种数量(g)=(所需成苗数/成苗率)×千粒重/1000

5.2.4基质装盘与播种

三色堇工厂化育苗由播种机流水线作业完成,其主要环节包括搅拌一装盘一打孔一播种一覆盖一淋

水一上架等。将所用的基质按一定的比例放在搅拌机内,加水拌湿拌匀,拌湿的标准是手捏基质能成团,

松手后轻按可以散开为宜,然后装盘(盘内基质松紧适度)、打孔、播种,机播过程中需严密监控播种质

量,每孔一粒,覆盖一层2mm左右粗蛭石再淋水,注意调控淋水机的水流速度与水滴大小,最后取盘上

架,应将品种分开。

5.3育苗管理

5.3.1催芽阶段

第一阶段:催芽阶段是指播种至胚根出现,主要特征为胚根在基质中呈钩状时,一般在播种后4d~

5d;发芽适温为18℃~21℃,最高不超过25℃,最低不低于18℃;基质含水量要求在90%以上;无需光

照;无需施肥;EC值为0.5mS/cm。

5.3.2育苗阶段

第二阶段:育苗阶段是指从胚根出现到子叶完全展开,第一片真叶长出,主要特征为子叶完全展开,

根系出现,第一片真叶长出。一般在播种后10d~15d;生长适温为18℃~24℃;在子叶出土后基质含水

量保持70%~85%;出苗后光照强度维持在15000μmolm-2s-1~20000μmolm-2s-1;喷施1次~2次硝态氮

类复混肥(N:P:K=20:10:20),浓度50mg/L~75mg/L,忌用铵态氮类复合肥;EC值0.75mS/cm~1.0mS/cm。

5.3.3快速生长阶段

第三阶段:快速生长阶段是指从第一片真叶长出,到种苗长出3片~4片真叶,主要特征为植株具有

3片~4片真叶,根系布满整个穴盘孔,约在播种后24d~30d;基质温度保持20℃~24℃;基质含水量在

3

DB4201/T449—2014

50%~80%,干湿交替;光照强度在25000μmolm-2s-1~30000μmolm-2s-1;一周喷施一次硝态氮类复合肥

(N:P:K=20:10:20)或硝酸钙、硝酸钾,浓度100mg/L~150mg/L;EC值1.0mS/cm~1.5mS/cm。

5.3.4炼苗期

第四阶段:炼苗期是指符合标准的种苗进行销售和移栽前的炼苗,主要特征为植株具有4片~5片真

叶,根系布满穴盘孔;控制基质水分,在幼苗接近萎蔫时再浇水。温度保持在16℃~20℃;逐渐接受

自然全光照;少施或不施肥;EC值1.0mS/cm~1.5mS/cm。

6盆花生产

6.1移栽准备

6.1.1移栽时间

在种苗具4片~5片真叶时移栽上盆。

6.1.2基质的配制

要求栽培基质疏松透气,可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或复合缓释肥,EC值1.0mS/cm~1.2mS/cm。

6.1.3基质的消毒

基质消毒方法同4.3.3。

6.1.4容器选择

宜用12cm×14cm塑料营养钵。

6.2移栽

移栽前1d将穴盘苗浇水,使基质湿度保持在80%左右。起苗时一手轻挤穴盘底部,一手轻提幼苗,

保持根团完整。将幼苗放于已经装有栽培基质的容器正中,四周填满基质,栽植深度与原根茎部位相同,

使基质距盆沿2cm~3cm,浇透水,一般一盆栽种1株。上盆后宜遮荫保湿,光强10000lx,一周后可移入

全光照处。

6.3移栽后的管理

6.3.1温度管理

生长适温昼温宜在15℃~25℃。

6.3.2光照管理

喜较强光照,但光强不宜超过40000μmolm-2s-1。

6.3.3水分管理

基质含水量保持在50%~90%,即见干见湿。

6.3.4肥料管理

植株快速生长期每10d施一次150mg/L的水溶性复合肥(N:P:K=14-0-14)。

4

DB4201/T449—2014

6.3.5花期调控

通过播种期调节花期。

7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灰霉病、枯萎病、炭疽病、碎色病,主要虫害有蓟马、蚜虫、红蜘蛛。生产中以“预

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实行无害化

综合治理。

7.1预防措施

可将温室、种子、栽培基质、育苗盘使用前彻底消毒;定期喷药;加强通风,及时除去病叶、病株

并销毁,提前预防三色堇病虫害发生。

7.2农业防治

育苗期间适时适量浇水,阴雨天尽量不喷水,以保持温室内较低的湿度,可预防苗期炭疽病、枯萎

病等苗期病害的发生。

7.3物理防治

7.3.1设防虫网

将育苗设施所有通风口及进出口都安装40目及以上的防虫网防虫。

7.3.2利用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等害虫

在育苗设施内苗床上方50cm处悬挂25cm×40cm的涂机油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等害虫,每667m2悬

挂30个~40个。

7.4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8盆花等级标准

盆花质量应符合GB/T18247.2中规定的一级和二级标准。

9包装、运输

9.1穴盘苗

9.1.1包装

9.1.1.1种苗的包装材料宜采用纸箱。内用经过防潮处理的纸板分层,并在箱外标注“种苗专用箱”

和“向上放置”标志。包装箱标明品种名称、花色、规格、等级、定植数量、定植日期、换盆时间、箱

号、客户、生产单位、质检员、出厂日期等标志项目。

9.1.1.2种苗的穴盘基质应保持合理的水分,不应过湿或过干。

5

DB4201/T449—2014

9.1.1.3装箱前应使种苗朝上,层层叠放,用胶布封口,用打包带扎紧。

9.1.2运输

种苗运输可用汽车运送,也可空运、火车运输。常温运输时间不宜超过1d。种苗抵达目的地后,应

立即打开包装,将种苗分开平置于阴凉通风处,喷水,使其恢复,并尽快安排种植。

9.2盆花

9.2.1包装

宜采用塑料筐或专用多层运输货架。

9.2.2运输

运输时应轻装轻卸,不得倒置,避免日晒雨淋,严禁箱上踩踏和堆放重物。装运的交通工具和贮存

的场所都应保持15℃~25℃之间。

10生产档案

10.1建立温室育苗和盆花生产档案。

10.2对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

6

DB4201/T449—2014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三色堇主要病害防治措施

表A.1三色堇主要病害防治措施

病害名称(病原)危害部位及症状防治方法

炭疽病危害叶片。症状:从老叶开始发病,

(胶孢炭疽菌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斑、圆形病斑,并可喷洒50%克菌丹600倍液或50%退菌

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逐渐扩大成片,病部表面有黑色圆特800倍液进行喷施预防。

)点,叶片枯萎。

枯萎病

危害幼苗和茎。症状:染病的三色堇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可用40%甲醛300倍液浸种。50%退菌

幼苗茎基部呈米黄色水渍状,倒地枯

silani)特1000倍液灌根。

死。

灰霉病

危害叶片。症状:感病叶片叶缘处产可用50%速克灵1000倍液,50%多菌

(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

生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变为淡褐灵500倍液,75%百菌清700倍液进

Pers.)

色,叶片腐软。行喷施预防。

危害叶片和花朵。症状:初期叶片出

现淡绿色病斑,继而发展成花叶,严

碎色病清除栽培区域内的黄瓜花叶病毒的寄

重时叶片畸形,生长出现受阻,节间

(黄瓜花叶病毒主;可喷洒50%菌毒清500倍液,20%

缩短、植株矮小,花瓣形成黄、白碎

Cucumbermosaicvirus)病毒宁300倍液防治。

色条斑,花朵变小并严重退化。

7

DB4201/T449—2014

BB

表A.2三色堇主要虫害防治措施

虫害名称危害部位及症状防治方法

主要危害花、嫩芽、叶片。症状:叶片、嫩芽被害处

常呈黄色的斑点或块状斑纹,以至嫩芽、心叶凋萎,

可用蓟马灵800~1000倍液,或蓟虱灵8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