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题(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题(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题(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题(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题(含答案)1.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后,每段长是米,这根绳子原长是()米。A. B. C.1 D.2.五(1)班的男生占全班的,五(2)班的男生也占全班的,那么这两个班的男生()。A.一样多 B.五(1)班多 C.不能确定3.有两根水管,一根长16米,另一根长20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小段水管最长是()米。A.2 B.4 C.5 D.84.大于小于的分数有()个。A.1 B.无数 C.05.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的是()。A. B. C.{}答案}B【解析】【分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据此解答即可。【详解】A.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B.是方程;C.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故答案为:B。【点睛】明确方程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a是偶数,与它相邻的两个奇数分别是()。A.a-3和a+3 B.a-2和a+2 C.a-1和a+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自然数的排列规律直接得出结论即可。【详解】a是偶数,则a-1与a+1是与a相邻的两个奇数。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数的排列规律。7.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求圆周长的近似值。他从圆内正六边形算起,图中正六边形的周长是直径的()倍。A.3.14 B.π C.3{}答案}C【解析】【分析】设半径为r的圆内接正n边形的周长为L,圆的直径为d,则π≈,代入数值即可解决问题。【详解】由题意n=6时,π≈==3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率的意义及简单推导,牢记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8.A=,B=,那么,A、B大小关系是()。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通过观察,A,B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相差1,把A,B进行变形,A==1-,B==1-,据此解答。【详解】A==1-B==1-因为>,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大,差越小,所以A<B。故答案为:C【点睛】考查了分数大小的比较,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9.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它有(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填小数)。11.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6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12.幼儿园李老师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1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苹果的(__________),各分得(__________)个苹果。13.小明用数字卡片组成了两个三位数和,要使是3的倍数,是2的倍数,可能是(______)或(______)。14.如果A是B的一半,(A和B都是非0的整数),则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15.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一半多20页,第二天正好看了剩下页数的一半,这时还剩50页,这本书有(______)页。16.学校运动场的两端是半圆形,中间是长方形(如下图),这个运动场的周长是(__________)米,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米。17.学校合唱团有24名男生和36名女生,如果男、女生分别排队,要使每排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排(________)人,这时男、女生一共要排成(________)排。18.小华有下面4枚邮票,用这些邮票能付(________)种不同的邮资。19.一块长方形木板,长30厘米,宽20厘米,用这样的木板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至少是(______)厘米,至少需要(______)块这样的木板。20.如图: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后,量出长方形的长是,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了(________)。21.直接写出得数。(填小数)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23.解方程。24.学校购进一批书,其中是文艺书,是科技书,其余为故事书。(1)故事书的本数占这批书的几分之几?(2)科技书比文艺书多的本数占这批图书的几分之几?25.李大爷有一块梯形的菜地(如下图),面积是。(1)李大爷至少需要多长的篱笆才能把这块菜地围起来?(2)这块菜地种满了黄瓜和茄子两种蔬菜,种黄瓜的面积是茄子的1.5倍,求种黄瓜和茄子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用方程解答)26.食品店运来一些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每3个装一袋,每5个装一袋,都能正好装完,这些面包可能有多少个?(面包个数在50-80之间)27.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同学听抗疫英雄巡回演讲会,一共有972人。报告厅每排可以坐18人,五年级坐了26排,六年级坐了多少排?(列方程解答)28.甲、乙两地相距1800米,番薯和玉米两人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经过20分钟相遇,若番薯的速度比玉米每分钟慢18米,求番薯和玉米的速度?29.红旗小学有一个圆形花坛,半径为9米,如图。在它的周围修一条2米宽的小石子路,这条小石子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0.下面是武汉市和成都市某月同一周的气温统计表。(1)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2)你能判断这是哪个季节吗?说说你的理由。1.C解析:C【分析】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被平均分成了8份;每段长是米,则总长度为+++++++,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故答案为:C。【点睛】明确对折三次后,绳子被平均分成了8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C解析:C【分析】已知五(1)班的男生占全班的,五(2)班的男生也占全班的;这两个分率都是把每班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尽管两个分率相等,但因为两个单位“1”的大小不明确,所以无法确定哪个班的男生多。【详解】结合单位“1”的意义可知:每个班总人数不一定相等,所以每个班男生的人数也不一定相等。故答案为:C。【点睛】因为男生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是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所以要想比较每班男生人数,就得先比较每班总人数的多少;就是比较两个单位“1”是否相同。3.B解析:B【分析】由题意可知,被截成的每一小段的长度即是16的因数又是20的因数,题目要求每小段水管最长多少米,也就是求16和20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6=2×2×2×2;20=2×2×516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2×2=4每小段水管最长是4米。故选择: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有关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把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相乘即可。一般求“最长”“最多”之类的问题就是求最大公因数。4.B解析:B【分析】把和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即可得到无数个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数,从而解答即可。【详解】……所以大于小于就有,…共有无数个。故选:B。【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再找出它们之间的分数。5.无6.无7.无8.无9.【分析】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据此解答。【详解】=的分数单位是,它有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就是它的分数单位。10.30;32;1.25【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规律,计算出第一个空的答案;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8可以得到第二个空的答案;根据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得出最后一个空的答案。【详解】综上,【点睛】考查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基础题要熟练掌握。11.18【分析】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把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的积就是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据此解答。【详解】18=2×3×3,12=2×2×3,所以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2×3=6,即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6;6和18是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所以6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1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求法,解题时注意两数互质、成倍数关系这两种特殊情况。12.【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苹果总量是单位“1”,把苹果平均分成12份,则每个小朋友平均分到这些苹果的1÷12=;每个人分到的苹果个数,用苹果总数除以小朋友的人数即可,即6÷12=0.5(个)【详解】1÷12=6÷12=(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并灵活运用。13.8【分析】根据2、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数,个位必须是偶数且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详解】3+4+2=93+4+5=123+4+8=15是3的倍数,可能是2、5、8是2的倍数,可能是0、2、4、6、8所以要使是3的倍数,是2的倍数,a可能是2或8。【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2、3的倍数的特征及应用。14.A解析:AB【分析】两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详解】如果A是B的一半,即2A=B,则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A,最小公倍数是B。【点睛】关键是确定A和B的关系,掌握特殊情况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15.240【分析】50页就是剩下页数的一半,所以乘2之后就是第一天看的剩下的页数,第一天看的剩下的页数加上20页就是全书的一半,再乘2就是全书的页数。【详解】(50×2+20)×2=120×2解析:240【分析】50页就是剩下页数的一半,所以乘2之后就是第一天看的剩下的页数,第一天看的剩下的页数加上20页就是全书的一半,再乘2就是全书的页数。【详解】(50×2+20)×2=120×2=240(页)【点睛】本题采用逆推法,需要从结果逆推,一步步找到原始的状态,进而求出这本书的页数。16.65256【分析】根据图形可知,这个运动场周长是一个直径是40米圆的周长+两个100米,即:π×40+100×2;面积是一个直径是40米圆的面积加上长是100米、宽是40长方形解析:65256【分析】根据图形可知,这个运动场周长是一个直径是40米圆的周长+两个100米,即:π×40+100×2;面积是一个直径是40米圆的面积加上长是100米、宽是40长方形的面积,即:π×(40÷2)2+100×40,即可解答。【详解】周长:3.14×40+100×2=125.6+200=325.6(米)面积:3.14×(40÷2)2+100×40=3.14×400+4000=1256+4000=5256(平方米)【点睛】分析图形,找出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点。17.5【分析】由题意知:男、女生分别排队,要使每排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排多少人。就是求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求出后,再用总人数除以这个最大公因数,可求得一共排多少排。据此解答。【详解】2解析:5【分析】由题意知:男、女生分别排队,要使每排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排多少人。就是求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求出后,再用总人数除以这个最大公因数,可求得一共排多少排。据此解答。【详解】24=2×2×2×336=2×2×3×3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要使每排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排12人。(24+36)÷12=60÷12=5(排)【点睛】求得24和32的最大公约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8【分析】用枚举法分别列出用1张、2张、3张、4张邮票所表示的钱数即可。【详解】1张邮票有:80分、1.2元两种;2张邮票有:80+80=160分、1.2+1.2=2.4元、80分+1.2解析:8【分析】用枚举法分别列出用1张、2张、3张、4张邮票所表示的钱数即可。【详解】1张邮票有:80分、1.2元两种;2张邮票有:80+80=160分、1.2+1.2=2.4元、80分+1.2元=2元,三种;3张邮票有:80分+80分+1.2元=2.8元、1.2元+1.2元+80分=3.2元,两种;4张邮票只有:80分+80分+1.2元+1.2元=4元,一种。共有2+3+2+1=8种【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应用枚举法解决组合问题,解题时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计数,避免遗漏与重复。19.6【分析】用长方形拼成正方形,则正方形的边长应是长方形长和宽的公倍数。求正方形的边长至少是多少厘米,就是求30和20的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即可解答;用正方形的边长除以长方形的长求出一行需解析:6【分析】用长方形拼成正方形,则正方形的边长应是长方形长和宽的公倍数。求正方形的边长至少是多少厘米,就是求30和20的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即可解答;用正方形的边长除以长方形的长求出一行需要几块木板,用边长除以宽求出需要拼几行,最后用每行的块数乘行数即可求出木板的总数量。【详解】(1)30和20的最小公倍数是5×2×3×2=60,则正方形的边长至少是60厘米。(2)60÷30=2(块)60÷20=3(行)2×3=6(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长和宽的最小公倍数是解题的关键。20.510【分析】根据圆的面积推导过程可知,长方形的长为圆周长的一半,据此可知圆的周长为15.7×2=31.4(厘米),再根据“r=c÷π÷2”求出圆的半径,进而求出圆的面积;长方形解析:510【分析】根据圆的面积推导过程可知,长方形的长为圆周长的一半,据此可知圆的周长为15.7×2=31.4(厘米),再根据“r=c÷π÷2”求出圆的半径,进而求出圆的面积;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了两条半径,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5.7×2=31.4(厘米);31.4÷3.14÷2=10÷2=5(厘米);3.14×5²=78.5(平方厘米);5×2=10(厘米)【点睛】熟练掌握圆的面积推导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9.42;3.5;0.04;;0.8【详解】略解析:;;;9.42;3.5;0.04;;0.8【详解】略22.;;;;【分析】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面的减法;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面的减法;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解析:;;;;【分析】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面的减法;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面的减法;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先去括号,然后同分母分数先加减;从左到右仔细观察可知,,……,很容易得出本题答案为。【详解】23.;x=40;x=12【分析】第一题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即可;第二题先化简方程为0.7x=28,再左右两边同时除以0.7即可;第三题先计算3×1.2,将其转化为0.9x-3.6=7.2,再左右解析:;x=40;x=12【分析】第一题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即可;第二题先化简方程为0.7x=28,再左右两边同时除以0.7即可;第三题先计算3×1.2,将其转化为0.9x-3.6=7.2,再左右两边同时加上3.6,将其转化为0.9x=10.8,再左右两边同时除以0.9即可。【详解】解:;解:0.7x=280.7x÷0.7=28÷0.7x=40;解:0.9x-3.6=7.20.9x-3.6+3.6=7.2+3.60.9x=10.80.9x÷0.9=10.8÷0.9x=1224.(1);(2)【分析】(1)把这批书看作单位“1”,1-文艺书的分率-科技书的分率即为故事书的本数占这批书的几分之几;(2)科技书的分率-文艺书的分率即为科技书比文艺书多的本数占这批图书的几分解析:(1);(2)【分析】(1)把这批书看作单位“1”,1-文艺书的分率-科技书的分率即为故事书的本数占这批书的几分之几;(2)科技书的分率-文艺书的分率即为科技书比文艺书多的本数占这批图书的几分之几。【详解】(1)1--=-=答:故事书的本数占这批书的。(2)-=科技书比文艺书多的本数占这批图书的。【点睛】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25.(1)83米;(2)225平方米;150平方米【分析】(1)根据梯形面积公式S=(a+b)h÷2,得h=2S÷(a+b)求出高;然后把梯形的四条边相加即得需要的篱笆长度;(2)设种茄子的面积是解析:(1)83米;(2)225平方米;150平方米【分析】(1)根据梯形面积公式S=(a+b)h÷2,得h=2S÷(a+b)求出高;然后把梯形的四条边相加即得需要的篱笆长度;(2)设种茄子的面积是平方米,则种黄瓜的面积是平方米。根据黄瓜面积+茄子面积=375列方程解答。【详解】(1)375×2÷(20+30)=750÷50=15(米)20+18+30+15=38+30+15=68+15=83(米)答:李大爷至少需要83米的篱笆才能把这块菜地围起来。(2)解:设种茄子的面积是平方米,则种黄瓜的面积是平方米。2.5=3751.5=1.5×150=225(平方米)答:黄瓜和茄子的面积各是225平方米、150平方米。【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梯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实际应用,掌握面积计算公式是解题关键。26.60个【分析】根据题意,如果每2个装一袋,每3个装一袋,每5个装一袋,都能正好装完,就是求2、3、5的公倍数,而且50-80之间。【详解】2×3×5=30(个)30×2=60(个)答:这解析:60个【分析】根据题意,如果每2个装一袋,每3个装一袋,每5个装一袋,都能正好装完,就是求2、3、5的公倍数,而且50-80之间。【详解】2×3×5=30(个)30×2=60(个)答:这些面包可能有60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公倍数的求法及运用。27.28排【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排可坐18人,五年级坐26排,五年级坐的人数是18×26,设六年级坐x排,六年级人数有18x人,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972人,列方程:18×26+18x=972,解方解析:28排【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排可坐18人,五年级坐26排,五年级坐的人数是18×26,设六年级坐x排,六年级人数有18x人,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972人,列方程:18×26+18x=972,解方程,即可解答。【详解】解:设六年级做x排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