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ZB 1642-2020 纺粘、熔喷复合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_第1页
T∕ZZB 1642-2020 纺粘、熔喷复合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_第2页
T∕ZZB 1642-2020 纺粘、熔喷复合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_第3页
T∕ZZB 1642-2020 纺粘、熔喷复合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_第4页
T∕ZZB 1642-2020 纺粘、熔喷复合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93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发布IT/ZZB1642—2020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型式与基本参数 25基本要求 26技术要求 37试验方法 68检验规则 8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 T/ZZB1642—2020本标准依据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标准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朝隆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温州永宏化纤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安立、蒋建平、邱来东、黄海波、刘晓明、刘正烁、陈枚、邱盛、陈飞龙、陈立东、徐克勤、陆今耕、王华弟。本标准评审专家组长:陆品。本标准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T/ZZB1642—20201纺粘、熔喷复合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本标准规定了纺粘、熔喷复合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以下简称联合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质量承诺。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丙烯为原料,经熔融纺丝成网、在线复合的纺粘、熔喷复合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采用其他原料的联合机可参照采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755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4053.3—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T5226.1—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7111.1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7780.1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FZ/T90001纺织机械产品包装FZ/T90074纺织机械产品涂装FZ/T90089.1纺织机械铭牌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FZ/T90089.2纺织机械铭牌内容FZ/T92026化纤纺丝计量泵FZ/T92038熔融纺丝圆形孔喷丝板FZ/T93074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FZ/T93075非织造布热轧机FZ/T93091—2014纺粘、熔喷复合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3术语和定义FZ/T93091—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纺粘系统spunbondsystem指高分子聚合物加热熔融后,从喷丝板纺丝孔挤出,熔体细流在空气中冷却的同时,在气流夹持作用下,以一定速度拉伸变细变长,凝固成连续纤维的工艺装备的总称。简称S系统,主要包括原料输送计量装置、螺杆挤压机、熔体过滤器、计量泵、纺丝箱体、纺丝组件、冷却装置、牵伸装置等单元。T/ZZB1642—202023.2熔喷系统meltblownsystem指高分子聚合物加热熔融后,从喷丝板组件喷出,熔体细流在喷丝板出口处被热空气高速气流拉伸,冷却结晶后形成纤维网的工艺装备的总称。简称M系统,熔喷系统主要包括原料输送计量装置、螺杆挤压机、熔体过滤器、计量泵、纺丝模头、空气加热器、冷却装置等单元。3.3纺粘、熔喷复合法非织造布spunbond/meltblown/spunbond(SMS)compositenonwovens以聚丙烯(PP)或其他树脂为原料,将纺粘系统与熔喷系统的纤网在同一成网装置上以一定顺序叠层复合,经热轧固结形成的具有多层结构的非织造布。4型式与基本参数型式与基本参数见表1。表1型式与基本参数)]5基本要求5.1设计研发5.1.1采用数值计算与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技术优化设计联合机风道。5.1.2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优化重要零部件刚度、强度、应力。5.1.3采用Solidworks等三维建模软件进行产品结构设计。5.1.4采用远程运维控制系统,实现联合机的远程运维、故障预警功能。T/ZZB1642—202035.2原材料与零部件5.2.1热轧机下辊表面采用碳化钨涂层。5.2.2热轧机轧辊表面粗糙度Ra≤0.8μm,轧辊的圆度公差应符合GB/T1184—1996中规定的IT6级要求。5.2.3热轧机花辊表面肖氏硬度值范围为73HS~83HS(HRC54.7~HRC61),光棍表面肖氏硬度值范围为75HS~85HS(HRC56~HRC62),表面硬度均匀性偏差≤3HS。5.2.4电动机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T755。5.3工艺与装备5.3.1应具备数控折弯机、高精度立式镗铣加工中心、数控轧辊磨床、大型数控龙门铣床、大型深孔镗床、大型车床等装备。5.3.2应具备加工具有中高对称圆弧曲线、可调中高辊套筒的高精度数控轧辊磨床。5.3.3应具备对墙板类零部件进行一次成型加工的大型数控龙门铣床。5.4检验检测5.4.1应具备超声波探伤仪、动平衡仪、高精度里氏硬度计、表面粗糙度仪等检测设备。5.4.2应具备对进厂厚度≥30mm的板类原材料与轴头类锻件原材料进行缺陷检测的能力。5.4.3应具备对加工中、完工后的辊筒进行动平衡检测、校正的能力。5.4.4应具备对S辊套筒加工过程中进行在线自动测量精度的检验检测能力。6技术要求6.1一般要求6.1.1联合机纺粘系统铺网宽度应大于熔喷系统铺网宽度,两者之差宜为80mm~150mm。6.1.2联合机纺粘系统、熔喷系统的铺网中心线与联合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偏差为±5mm。6.1.3联合机在最高负荷状态,连续运行的电机功率消耗不大于其额定功率的80%。6.2外观质量6.2.1表面经镀覆和化学处理的零件,色泽应一致,保护层无脱落现象。6.2.2涂装质量应符合FZ/T90074的规定。6.2.3各类电线、管路的外露部分应排列整齐,安装牢固。6.3运行要求应符合空车运转试验和工作负荷试验的要求。6.4原料输送计量装置6.4.1原料输送能力不小于最大生产能力的1.1倍。6.4.2各组分的质量计量精度为±1%,体积计量精度为±2%。6.5螺杆挤压机、熔体过滤器、计量泵6.5.1螺杆挤压机、熔体过滤器应符合FZ/T93074的规定。6.5.2计量泵应符合FZ/T92026的规定。T/ZZB1642—202046.5.3计量泵传动装置应具有过载保护功能。6.6纺丝箱体和纺丝组件6.6.1各区温度控制精度偏差为±2℃。6.6.2喷丝孔的制造精度应符合FZ/T92038规定。6.6.3纺丝箱体耐压不小于9MPa,纺丝组件耐压不小于7MPa。6.6.4纺粘系统喷丝板与熔喷系统纺丝模头,沿机器幅宽方向出丝宽度之差不小于50mm。6.7冷却装置6.7.1冷却侧吹风箱蜂窝板面吹风风速在同一水平面内的均匀度偏差为±5%。6.7.2冷却侧吹冷风温度波动偏差为±1℃。6.8牵伸装置6.8.1牵伸装置采用宽狭缝牵伸方式。6.8.2狭缝式牵伸风道板平面度不小于GB/T1184—1996规定的10级精度。6.8.3狭缝式牵伸风道出口的狭缝尺寸偏差为±0.80mm。6.9熔喷系统6.9.1原料输送计量装置、螺杆挤压机、熔体过滤器、纺丝模头、热风加热器应符合FZ/T93074的规定。6.9.2在离线或在线位置,所有与系统相连接的电缆、软连接的管路应能自由移动,工作正常。6.9.3接收装置与喷丝板之间的调节距离宜为50mm~350mm之间。6.9.4喷丝孔口与接收装置接收面之间垂直距离的调节装置应有限位保护和升降运动同步联锁保护装置。接受距离DCD值应能在操作界面上设定和显示。6.9.5处于离线状态时,所有断开的高层通道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6.9.6熔喷系统应设置牵伸气流出现故障时的网带应急保护装置。6.10成网装置6.10.1成网装置运转平稳,无异常响声。6.10.2机器正常运作时,网带的最大横向偏移量不大于28mm。6.10.3成网装置下游出口方向的网带与热轧机的上、下轧辊外圆之间的空隙不小于20mm。6.10.4成网装置应设置急停装置,主传动电机应具有紧急制动功能。当成网机的支承辊采用电动机驱动时,同样应具有制动功能。6.10.5所有与网带接触的活动金属构件应有可靠的保护接零或接地措施。6.10.6回程网带(松边)的最低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0mm。6.11热轧机6.11.1热轧机应符合FZ/T93075的规定。6.11.2宽度方向的轧辊中线与生产线的中线重合度偏差为±2mm。6.11.3轧辊的有效工作面宽度应大于热轧机入口处最大的纤网宽度,两者之差宜为100mm~150mm。6.11.4热轧机应设置急停装置,并具有紧急制动功能。6.12卷绕机T/ZZB1642—202056.12.1布卷端面应整齐。6.12.2内外层松紧应一致,卷绕张力控制精度偏差为±3%。6.12.3在最大卷绕直径时,卷绕轴应无明显变形;在正常工作速度下,布卷不得有共振现象。6.12.4卷绕机应设置急停装置,主传动电机应具有紧急制动功能。6.13分切、复卷机6.13.1分切后布卷端面平面度偏差为±1mm。6.13.2子卷宽度差为±3mm。6.13.3内外侧松紧应一致,张力控制精度为±1.5%。6.14纺丝钢平台6.14.1纺丝钢平台组件的中心线与纺丝箱体纵向中心线的重合度偏差为±5mm。6.14.2防护栏连接应牢固可靠,符合GB4053.3—2009的规定。6.14.3纺丝钢平台表面应涂防锈漆,且焊渣应清理干净。6.15传动系统6.15.1各传动机构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冲击声响。6.15.2联轴器、减速器、轴承处润滑情况良好。减速器齿轮箱油池温升不大于40℃,滚动轴承温升6.16控制系统6.16.1控制系统应保证各单元设备能实现同步运作,生产程序动作正确,协调一致。6.16.2控制系统应能对各单元设备单独控制调试。6.16.3控制系统应能实现运作控制工况显示、参数设置、报警、工艺参数历史记录仪等功能。6.16.4操作台的系统速度选择、启动、停止和紧急制动的功能控制应正确无误。6.17管路系统6.17.1热油管路、冷冻水管路、冷却水管路、压缩空气管路等系统均不允许泄漏。6.17.2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不大于70℃。6.17.3低温设备和管道的绝热防护层表面不应有凝露滴落。6.18电气安全6.18.1电气设备保护联接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T5226.1—2019中18.2.2的规定。6.18.2电气设备的电阻试验,应符合GB/T5226.1—2019中18.3的规定,绝缘电阻不小于1MΩ。6.18.3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应符合GB/T5226.1—2019中18.4的规定。6.19工作噪声联合机的发射声压级噪声不大于85dB(A)。6.20机械防护6.20.1对罗茨风机、螺旋风机等中高压风机,应采取屏蔽、隔离等防护措施。6.20.2风机的吸入口、侧吹风的补风口等大型管道敞开的管口应设置有防护栅栏。6.20.3联合机应按GB/T17780.1的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T/ZZB1642—202067试验方法7.1一般要求按FZ/T93091—2014中6.1.20~6.1.22的规定进行。7.2外观质量按FZ/T93091—2014中6.1.31和6.1.32的规定进行。7.3运行要求7.3.1空车运转试验7.3.1.1试验条件应符合以下要求:a)各单元机运行状况良好、动作准确可靠,单独连续运行无异常现象;b)电源电压为(380±38)V,频率为(50±0.5)Hz;c)对成网机、热轧机、卷绕机等进行联动调试,对运行稳定性和同步状态进行调整;d)安全装置、急停装置处于有效状态;e)按最高工作转速运行。7.3.1.2试验时间不小于2h后,应符合6.1.1、6.1.2、6.5、6.7、6.9~6.11、6.12.4、6.14~6.16、6.18、6.19、6.20要求。7.3.2工作负荷试验7.3.2.1试验条件应符合以下要求:a)工作环境的要求:1)温度:20℃~40℃;2)湿度:65℃~75℃;3)海拔高度:不大于1000m。c)空车运转合格后,根据生产品种的工艺要求,合理调整联合机的工艺参数。7.3.2.2正常连续生产运转72h后进行,应符合6.1.3、6.4、6.6、6.7、6.12.1~6.12.3、6.15、6.17要求。7.4原料输送计量装置按FZ/T93091—2014中6.1.1的规定进行。7.5螺杆挤压机、熔体过滤器、计量泵7.5.1螺杆挤压机、熔体过滤器按FZ/T93074的规定进行。7.5.2计量泵按FZ/T92026的规定检测。7.5.3其他按FZ/T93091—2014中6.1.32的规定进行。7.6纺丝箱体和纺丝组件按FZ/T93091—2014中6.1.4~6.1.7的规定进行。7.7冷却装置T/ZZB1642—20207按FZ/T93091—2014中6.1.8和6.1.9的规定进行。7.8牵伸装置7.8.1按FZ/T93091—2014中6.1.10的规定进行。7.8.2狭缝式牵伸风道出口的狭缝尺寸用游标卡尺检测。7.8.3其他按FZ/T93091—2014中6.1.32的规定进行。7.9熔喷系统按FZ/T93074—2014中6.1.11和6.1.12的规定进行。7.10成网装置按FZ/T93091—2014中6.1.13~6.1.15和6.1.32的规定进行。7.11热轧机按FZ/T93091—2014中6.1.16~6.1.18的规定进行。7.12卷绕机按FZ/T93091—2014中6.1.19和6.1.32的规定进行。7.13分切、复卷机布卷端面平面度、子卷宽度差用钢平板和塞尺检测。7.14纺丝钢平台按FZ/T93091—2014中6.1.23和6.1.32的规定进行。7.15传动系统按FZ/T93091—2014中6.1.24和6.1.32的规定进行。7.16控制系统按FZ/T93091—2014中6.1.32的规定进行。7.17管路系统按FZ/T93091—2014中6.1.25、6.1.26和6.1.32的规定进行。7.18电气安全按GB/T5226.1—2019中18.2.2、18.3、18.4的规定进行。7.19工作噪声按FZ/T93091—2014中6.1.30的规定进行。7.20机械防护按FZ/T93091—2014中6.1.32的规定进行。T/ZZB1642—202088检验规则8.1出厂检验8.1.1出厂检验项目见表2。8.1.2联合机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填写产品合格证后方能出厂。表2检验项目1—√2√√√√—√3√4—√5√√6—√√√√√—√7—√—√8—√√√√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