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钢管土法施工方案_第1页
无缝钢管土法施工方案_第2页
无缝钢管土法施工方案_第3页
无缝钢管土法施工方案_第4页
无缝钢管土法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缝钢管土法施工综合技术方案一、施工准备阶段(一)材料验收与处理钢管质量检查对进场无缝钢管进行全项外观检测,重点检查表面是否存在裂纹、缩孔、夹渣等缺陷,锈蚀深度不得超过壁厚负偏差的12.5%。采用游标卡尺逐根测量管径与壁厚,允许偏差控制在±0.5mm范围内。对材质证明书与实物进行双重核验,确保20#钢、Q345B等材质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进行光谱分析复核。焊接材料配置根据钢管直径(≤45mm)选用E4303型焊条(直径2.5-3.2mm),使用前经350℃×1h烘干处理,存入80-100℃保温筒内备用。焊丝选用H08Mn2SiA,配合HJ431焊剂,确保焊材与母材的力学性能匹配度达到95%以上。辅助材料准备配备喷砂除锈用石英砂(粒度0.8-1.2mm)、环氧煤沥青涂料(底漆+面漆)、玻璃纤维布(经纬密度10×10根/cm)、高压试压泵(量程0-2.5MPa)、压力表(精度0.4级)等,所有材料需具有出厂合格证及性能检测报告。(二)施工机具调试焊接设备选用ZX7-400型逆变焊机,空载电压控制在55-70V,负载持续率≥60%。焊前进行极性测试,确保直流反接工艺正确,焊接电缆截面积不小于35mm²,长度控制在20m以内。吊装器具定制土法吊装三脚架(高度3m,承重500kg),采用φ20mm钢丝绳(破断拉力≥210kN)配合2t手拉葫芦。对所有吊具进行1.5倍额定载荷试验,持续时间30min无塑性变形。滚杠选用φ108×8mm无缝钢管,长度比托排宽50cm,表面涂刷黄油润滑。测量仪器使用DS3水准仪(精度±3mm/km)和J2经纬仪(测角精度±2″)建立施工控制网,设置永久性高程基准点(误差≤5mm)和轴线控制桩(间距30m),采用红油漆进行标识防护。二、管道加工制作(一)切割下料机械切割采用砂轮切割机(φ400mm切割片)进行切断作业,切割线与管轴线垂直度偏差≤1°,切口表面粗糙度Ra≤12.5μm。每批次切割完成后,随机抽取3%进行端面平整度检测,允许凹陷深度≤0.5mm。坡口加工采用I型坡口(壁厚≤3mm)或V型坡口(壁厚3-10mm,角度60°±5°,钝边1-1.5mm),使用角向磨光机进行坡口修整,确保坡口面无氧化皮、熔渣,坡口角平分线与管轴线偏差≤1°。管端处理切割后的钢管进行内壁毛刺清除,采用专用倒角器加工1.5×45°坡口,防止吊装时损伤密封件。对长度超过6m的直管段进行直线度校正,允许偏差≤2mm/m,全长累积偏差≤10mm。(二)喷砂除锈工艺参数采用压入式喷砂设备(工作压力0.5-0.7MPa),喷嘴距钢管表面300-500mm,移动速度10-15cm/s,喷砂角度75°-85°。除锈等级达到Sa2.5级,表面粗糙度50-80μm,每2小时使用标准样块进行比对检查。环境控制当环境湿度>85%或钢板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3℃时,停止喷砂作业。除锈后的钢管在4小时内完成底漆涂装,若出现返锈(锈蚀面积>5%)需重新处理。三、管道安装工艺(一)土法吊装就位三脚架吊装采用"两点吊装法",吊点设置在距管端1/3L处,使用专用管卡(内衬橡胶垫)固定。起吊时由专人统一指挥,提升速度≤0.1m/s,旋转半径内设置警戒线(半径5m)。落地时采用道木缓冲,严禁直接冲击地面。滚动运输在地基承载力≥150kPa的场地上铺设20mm厚钢板,设置3%下坡坡度。每6m设置一组滚杠(间距1.5m),采用撬棍人工推动,行进速度控制在0.5m/min,转弯处设置导向轮,曲率半径≥10m。对口组对采用"三支点法"找平,使用φ5mm塞尺检查对口间隙(2-4mm),错边量≤0.8mm(壁厚≤8mm时)。采用外对口器固定(调节范围φ32-φ219mm),避免强力组对产生附加应力,接口处设置临时支撑(间距≤6m)。(二)焊接施工工艺手工电弧焊打底焊采用φ2.5mm焊条,焊接电流80-100A,电弧电压22-24V,运条方式为直线往返法,熔深≥2mm。填充焊使用φ3.2mm焊条,电流110-130A,采用锯齿形运条,层间温度控制在150-250℃,每层焊道厚度≤4mm。盖面焊电流比填充焊降低10-15%,余高控制在1-2mm,宽度超出坡口边缘2-3mm。焊接质量控制每道焊缝进行100%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咬边深度≤0.5mm,长度≤10%焊缝全长。对固定口进行10%射线探伤(Ⅱ级合格),转动口进行5%超声检测(Ⅰ级合格),不合格焊缝需进行返修,同一部位返修次数≤2次。四、防腐与试压工程(一)多层防腐体系施工外壁防腐采用"三油两布"环氧煤沥青防腐工艺:底漆(干膜厚度≥60μm)→第一层玻璃布(搭接宽度100mm)→面漆(干膜厚度≥120μm)→第二层玻璃布→面漆(总厚度≥400μm)。涂刷时环境温度≥5℃,相对湿度≤85%,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机(压力15-20MPa)施工,雾幅宽度30-40cm。内壁防腐喷砂除锈达到Sa2级后,采用离心喷涂法施工无溶剂环氧涂料,喷涂压力0.4-0.6MPa,转速3000r/min。干膜厚度控制在200-300μm,电火花检测电压15kV(无击穿现象),附着力测试≥5MPa(划圈法)。补口处理接口处预留150mm不防腐段,焊接完成后采用喷砂+手工除锈(St3级),补口材料与管体防腐层兼容,搭接宽度≥100mm,采用热收缩带(厚度≥2mm)密封,加热温度120-140℃,周向收缩率≥15%。(二)压力试验流程试验准备管道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分段试压,试验段长度≤1km,盲板厚度按公式δ=PD/(2[σ]tφ)计算(P=试验压力,D=管径,[σ]t=许用应力,φ=焊接系数)。在高点设置排气阀,低点安装排水阀,采用洁净水作为试验介质(氯离子含量≤25mg/L)。强度试验缓慢升压至1.5倍工作压力(但≥0.6MPa),升压速率≤0.2MPa/min,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h,压降≤0.05MPa为合格。期间检查焊缝、法兰等连接处,严禁带压紧固螺栓。严密性试验降至设计压力后稳压24h,采用精度0.1级的压力记录仪连续监测,同时测量管道体积变化。当环境温度变化≤3℃时,压降不得超过允许值(计算公式ΔP=2ΔT×α×P/273,α为体积膨胀系数)。五、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一)质量验收标准焊接质量焊缝外观符合GB50236-2011要求,无损检测执行JB/T4730.2-2005标准,一次合格率≥98%。管道安装坐标偏差≤50mm,标高偏差≤30mm,坡度偏差±0.3%。防腐层检测采用磁性测厚仪(精度±10%)检测涂层厚度,每20m测一点,合格率≥90%。电火花检漏(30kV)无击穿,附着力测试(拉开法)≥3MPa,耐盐雾性能(1000h)评级≥9级。试压验收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数据需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压力试验曲线(时间-压力关系)应连续完整,不得有异常波动。试验合格后填写《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纳入工程档案。(二)安全防护体系高空作业设置1.2m高防护栏杆(横杆间距0.6m),铺设5cm厚木脚手板(搭接长度≥20cm),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静负荷≥15kN)。在2m以上作业面设置安全网(网目密度≥2000目/100cm²),每隔6m设一道水平安全网。用电安全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安装RCD(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焊接设备外壳接地电阻≤4Ω,电缆过路处穿钢管保护(埋深≥50cm),夜间施工照明采用36V安全电压。防火措施施工现场配备4具ABC型干粉灭火器(4kg/具),设置2个消防沙箱(2m³)。焊接作业点与易燃物保持5m安全距离,设专人监火,配备灭火毯(1.5m×1.5m)和消防水桶(容积20L)。六、施工组织管理(一)进度计划控制采用Project软件编制四级进度计划:总进度计划(关键线路:材料验收→管道安装→试压验收)、月进度计划(细化至分项工程)、周作业计划(明确每日焊接量≥20道口)、小时作业计划(控制每道焊口焊接时间≤40min)。设置进度控制点:喷砂除锈完成率(第3天≥80%)、焊接一次合格率(第7天≥95%)、试压完成时间(第15天)。(二)资源配置方案人力资源配置焊工8人(持GTAW/FCAW证书)、管工6人、起重工2人、普工10人,每天分两班作业(8:00-12:00,14:00-18:00)。开展岗前培训(不少于40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材料管理建立"三检制"材料验收流程(自检→互检→专检),不合格材料标识隔离(红色警示牌)。设置材料仓库(温度15-35℃,湿度≤70%),钢管采用"井"字形堆放(层高≤3层),焊材离地30cm架空存放,先进先出领用制度。机械设备实行"三定"责任制(定人、定机、定岗),建立设备台账(含维修保养记录)。焊接设备每台班检查一次(电流、电压、接地),吊装设备每周进行载荷试验,测量仪器每月校准一次,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三)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触电、高空坠落、火灾等事故,编制专项应急处置方案。配备急救箱(含止血带、担架等),与就近医院(距离≤5km)建立联动机制。每月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检验应急响应时间(≤15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