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厂平台施工方案_第1页
造船厂平台施工方案_第2页
造船厂平台施工方案_第3页
造船厂平台施工方案_第4页
造船厂平台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造船厂平台施工方案一、施工总体部署1.1施工区域划分根据现代造船模式要求,将厂区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域:材料预处理区(配置超高压水除锈设备)、分段制造区(设置12个数字化胎架)、总装坞区(300米×60米干船坞)、舾装码头区(配备2台600吨龙门吊)及涂装车间(全封闭VOCs收集系统)。各区域采用托盘管理模式实现中间产品流转,物流通道宽度不小于8米,设置智能导引系统。1.2施工流程规划壳舾涂一体化流程:钢材预处理→数控切割→小组立→中组立→大组立→分段涂装→总组搭载→水下舾装→系泊试验。关键节点控制:分段制作周期≤15天/个,总装搭载效率≥2段/天,涂装工程符合除锈等级Sa2.5级标准。1.3资源配置计划设备配置:8台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切割精度±0.5mm)、4套焊接机器人工作站、2台三维数控弯管机、6台真空吸盘吊具(承重50吨)。人员配置:持证焊工120人(其中AWS认证焊工30人)、无损检测人员15人(持UT/MTⅡ级证书)、起重指挥25人(持特种作业证)。材料管理:设置三级库存储体系,钢板库存周转率控制在30天以内,关键设备配件备用率120%。二、关键施工工艺2.1船体建造工艺分段制造:采用精度造船技术,三维测量偏差控制在±2mm内。小组立采用U型胎架,中组立使用门式焊接胎架,大组立采用平面分段流水线。焊接工艺:CO₂气体保护焊(80%以上焊缝),立焊采用向上焊法,焊脚尺寸按图纸要求+0.5mm。总组搭载:采用塔式建造法,基准段选择底部分段,定位误差≤3mm。搭载支撑采用可调节螺旋千斤顶(调节范围0-500mm)。大合拢焊缝采用双面埋弧焊,焊前预热温度80-120℃,层间温度≤250℃。2.2舾装工程工艺单元组装:机舱区域采用模块化单元建造,单元尺寸控制在3m×3m×2.5m以内。管系安装前进行1.5倍工作压力的液压试验,保压30分钟无压降。电缆敷设采用托盘化施工,弯曲半径≥10倍电缆直径,绑扎间距≤300mm。设备安装:主机安装采用环氧树脂垫片(厚度5-20mm),平面度≤0.05mm/m。轴系找中偏差:径向≤0.03mm/m,轴向≤0.02mm/m。舵系安装:舵杆垂直度≤0.1mm/m,舵叶零位偏差≤0.5°。2.3涂装工程工艺表面处理:钢材预处理采用Sa3级喷射除锈,表面粗糙度50-80μm。车间底漆干膜厚度80-100μm,采用环氧富锌底漆。二次除锈采用超高压水除锈工艺(压力≥250MPa),替代传统喷砂。涂层系统:船底:环氧底漆(200μm)+玻璃纤维布(0.2mm)+环氧煤沥青(300μm)船壳:环氧底漆(150μm)+氯化橡胶面漆(80μm×2道)甲板:耐磨环氧底漆(200μm)+防滑面漆(100μm,含铝粉骨料)三、质量控制体系3.1检验标准与方法项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检验频次船体结构GB/T51470-20253.1.4三维坐标测量每分段3次焊接质量CCS《材料与焊接规范》UT/MT检测重要焊缝100%涂装厚度ISO19840磁性测厚仪每20㎡1点密性试验GB/T35544气压/水压试验全船1次3.2过程质量控制首制件检验:每个工序首件需经三方(施工方、船东、船检)确认。巡检制度:质量工程师每班巡检不少于4次,关键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不合格品控制:执行"三不放过"原则,重大质量问题启动纠正预防措施(CAPA)。3.3试验与验收系泊试验:主机码头试车冷态启动≤3次,热态启动≤1次;发电机负荷试验100%额定负荷运行2小时;舵机试验从一舷35°到另一舷35°时间≤28秒。航行试验:航速测定在平静水域(浪高≤0.5m)进行,往返测速取平均值;操纵性试验包含Z型试验、旋回试验、停船试验;振动测试主机额定转速下,船体振动加速度≤0.15g。四、安全生产管理4.1安全防护措施作业防护:高空作业(≥2米)设置双钩安全带,生命线系统连续布置;受限空间作业执行"上锁挂牌"程序,氧含量19.5-23.5%方可进入;动火作业办理许可证,配备2台灭火器(ABC型4kg),设看火人。设备安全:起重设备每月进行静载试验(1.1倍额定负荷);焊接设备设置二次降压保护(空载电压≤24V);脚手架搭设执行"三步一验收",脚手板铺满率100%,探头板≤150mm。4.2危险作业管理热工作业:舱内动火采用防爆灯具(≤36V),可燃气体检测≤LEL的10%;气割作业使用回火防止器,氧气乙炔瓶间距≥5m,距明火≥10m;焊接电缆绝缘电阻≥1MΩ,接地电阻≤4Ω。密闭空间作业:强制通风量≥3次/小时,采用轴流风机(风量≥500m³/h);进入人员携带四合一气体检测仪,设置监护人在外持续监护;紧急撤离通道宽度≥0.8m,设置应急照明(连续照明≥90分钟)。4.3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12项专项预案(火灾、溺水、触电等),每季度演练1次。应急物资库配备救生衣50件、急救箱20个、应急发电机2台。应急通道:设置荧光指示标志,间距≤10m,转角处增设指向标志。事故响应轻伤事故≤15分钟,重伤事故≤30分钟启动预案。海上搜救:协调员24小时值班,配备2艘高速救助艇(航速≥30节),应急通讯采用VHF甚高频电话(频道16)+卫星电话双备份。五、绿色施工措施5.1环境保护措施废气控制:涂装车间采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处理VOCs,排放浓度≤20mg/m³;焊接烟尘收集率≥95%,配置焊烟净化器(过滤效率99%);食堂油烟安装静电分离器,处理效率≥85%。废水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排放水质达到GB18918一级B标准;含油废水采用隔油+气浮处理工艺,油含量≤5mg/L;喷砂废水经沉淀池+过滤器处理后循环使用,回用率≥90%。5.2节能降耗措施车间照明采用LED灯具(节能率≥50%),配置智能光控系统;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节能效益≥20%;数控设备待机能耗控制在额定功率的15%以内;钢材利用率≥95%,边角料回收率100%。六、施工进度计划6.1里程碑计划钢材切割开工:第1个月第1周分段制作完成:第8个月第4周船台合拢完成:第12个月第2周下水节点:第14个月第3周交船日期:第18个月第2周6.2进度控制措施采用Project软件编制三级计划:总进度计划(18个月)、月滚动计划、周作业计划。设置关键节点控制偏差预警值±3天,偏差超5天启动赶工措施。每日召开生产协调会,使用BIM模型可视化交底;现场实施6S管理,划分材料区、加工区、待验区,建立施工日志制度,记录当日工程量、质量数据及安全隐患整改情况。七、施工组织与管理7.1施工组织机构核心管理团队:项目经理负责整体资源调配、进度控制及船东协调;技术负责人制定施工工艺、处理焊接变形等技术难题;施工队长负责现场人员调度、工序衔接及每日任务分配;质量负责人执行CCS质量标准、组织无损检测及验收;安全负责人制定JSA作业分析、组织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7.2现场管理措施资源配置:人力资源配置包括持证焊工、轮机钳工、电气工程师、涂装技师、起重工及普工,均需满足相应资质要求;主要施工设备包括门式起重机、二氧化碳焊机、高压水除锈设备、无损检测设备及激光对中仪,严格执行每日班前检查及定期维护。进度保障:采用分段并行作业,机舱施工与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