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仁寿县城区初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仁寿县城区初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仁寿县城区初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仁寿县城区初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仁寿县城区初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四川省仁寿县城区初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唐文拾遗》中记载:“因外戚之重,值周室之衰,负图作宰(成主宰),遂膺宝命(登上帝位)……及克定江淮,一同书轨,率士黎庶,企仰太平”。其中“登上帝位”的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2.(唐)杜佑《通典》记载:“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材料反映大运河的开通()

A.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往来C.加强了南北地区联系D.维护了社会秩序安定(★★★)3.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下列政策体现出唐太宗这一观点的是

A.轻徭薄赋,发展农业B.开疆辟土,攻灭突厥C.和亲吐蕃,民族友善D.虚心纳谏,任用贤臣(★★★)4.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下表所示的史料反映的历史信息都可用于佐证唐朝()

敦煌莫高窟第445

窟壁画中的曲辕犁

图片史料三彩釉陶载乐骆驼

实物史料(东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行业),四面立邸(货栈),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西市……店肆如东市,浮寄流寓(流动人口),不可胜计。——摘编自王孝通《中国商业史》文献史料

A.社会经济繁荣B.民族关系和睦C.社会风气开放D.文学艺术灿烂(★★★)5.绘画和雕塑作品,既能展示艺术之美,也能真实而细致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下侧两幅作品共同反映了()

A.多样的绘画题材B.精美的雕塑艺术C.开放的社会风气D.成熟的舞蹈技艺(★★)6.安史之乱后,朝廷对东南地区的经济依赖大大增强,于是政府再次主持疏通大运河。但到了唐后期,江淮地区的转运道路断绝,赋税无法运抵长安。这是因为()

A.东南地区海防松懈B.藩镇割据态势加重C.北方游牧民族内迁D.北方经济遭到破坏(★★)7.隋唐时期,中国科技和文化快速发展,下列人物与其成就关联正确的是()

A.僧一行天文学《大明历》B.孙思邈数学《千金方》C.柳宗元哲学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D.颜真卿书法《玄秘塔碑》(★★★)8.《卖油翁》中的陈尧咨是北宋状元,同时也擅长射箭,他每逢宴会就会展示射箭技艺。其母亲得知后,呵斥他“不致力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射箭技艺,辱没了先人的志向”。陈尧咨母亲对他的呵斥,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是()

A.和而不同B.追求享乐C.以人为本D.重文轻武(★★★)9.奖励各地开垦荒田,兴修水利,修筑堤防圩岸,由受益人户按户等高下出资兴修,形成“四方争言农田水利”的热潮。王安石变法的这一措施()

A.限制了官僚阶层的特权B.解决了土地兼并现象C.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D.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10.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11.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由此可知,行省制度()

A.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B.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C.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12.元朝时,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人等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人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人,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形成新的民族—回回。这表明()

A.元朝民族政策开放B.人口流动促进民族交融C.元朝民族关系和谐D.回回是我国最新的民族二、材料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项目隋初隋盛时结论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六百多万人①垦田一千九百多万顷五千五百多万顷②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③材料二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全国户口在开元27年达到786万户,4543万口,比武周末的615万户、3714万口又增加27%和22%。——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宋初继承了“进士科,岁取不过二三十人”的传统。随着士子数量的大大增多,宋太祖采取了大开“恩科”的举措。宋仁宗更是规定“南省就试进士、诸科,十取其二”。唐代科举得第,只是得到做官的资格,而宋代科举得第即可授官,且授官的级别也有提高。鉴于唐代“公荐”制的弊端,宋代统治者规定“诸王、公主、近臣,勿得以下第亲族宾客求赐科名”,还在实行糊名弥封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誊录,以防阅卷者认识考生笔迹。——摘编自王炳照、周慧梅《北宋的科举制度改革及其历史启示》材料四科举制的创立和实施,使选士任官大权由朝廷掌握;科举制向中小地主打开了入仕的门路,有效地笼络了广大的中小地主,大大地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为封建国家选拔出许多优秀的人才,提高了吏治水平,为封建国家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调动了全社会研习儒家经典的积极性,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普及,促进了思想的统一。——摘编自俞启定主编《中国教育简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隋朝社会出现的变化,得出相应结论(请在答题卡上写好序号),并说明材料一反映的隋盛时社会景象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描述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其统治前期出现的这一社会局面被称为什么,并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3)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三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三所表述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三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A宋代科举得第,仅能得到做官资格。B为削弱相权,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C科举制随着社会变化不断创新发展。(4)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宋代科举制度进步发展的表现。(5)根据材料四,归纳科举制对政治统治发挥的作用。三、综合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7—8世纪日本遣唐使的情况(部分)

年份使节使团人数653年吉士长丹等121人717年多治比县守等557人733年多治比广成、中臣名代594人752年藤原清河、吉备真备等约120人材料二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三图1图2图3图4材料四

唐蕃会盟碑【示例】文物解读:唐朝时,唐与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见证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关系。文献: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总制院者,掌浮图氏之教,兼治吐蕃之事。”后更名宣政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日本派遣使节来华的特点,并列举隋唐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