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吉林市2025-2026学年高三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1页
(一调)吉林市2025-2026学年高三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2页
(一调)吉林市2025-2026学年高三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3页
(一调)吉林市2025-2026学年高三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4页
(一调)吉林市2025-2026学年高三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地区普通中学2025-2026学年度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学试题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作答,超出区域所写答案无效;在试卷上、草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因此甘薯被视为良药,被人食用后不会出现在人体细胞内的糖是A.淀粉 B.葡萄糖C.脱氧核糖 D.核糖2.某生物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结合图示分析,细胞中的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分析正确的是A.染色质可以从核孔出入,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B.图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则细胞核内是染色体C.若图示为有丝分裂,则BC段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若图示为减数分裂、则图1中CE段有n对同源染色体3.秸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其细胞呼吸方式(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酒精的生成,应适当延长酵母菌的培养时间B.用酵母菌完成该实验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表明酵母菌产生了CO₂D.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高三生物学试题第1页(共8页)4.研究环境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需抽除叶片中的空气后,将叶片放入盛有新制的冷开水的三角瓶中进行实验。下表4组中可以说明CO₂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是1光照20℃水浴新制的冷开水2厚纸遮光20℃水浴加少许NaHCO₃粉末3光照冰水降温加少许NaHCO₃粉末4光照20℃水浴加少许NaHCO₃粉末A.1号和2号 B.2号和4号 C.1号和4号 D.3号和4号5.下列对相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洋葱根尖经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部分细胞中可观察到染色体B.观察细胞质流动最好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C.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层析液需没过滤液细线D.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里,温度是唯一自变量6.心肌损伤诱导某种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死亡的细胞,随后该巨噬细胞线粒体中NAD⁺浓度降低,生成NADH的速率减小,引起有机酸ITA的生成增加,并被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L转运到细胞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吞噬死亡细胞的过程需要的能量全部来源于线粒体B.清除死亡细胞的过程,与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有关C.该巨噬细胞清除死亡细胞后,有氧呼吸产生CO₂的速率增大D.转运ITA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载体蛋白L的构象不会发生改变7.诱导契合学说认为,酶和底物结合前,酶的结合部位不完全与底物互补,在底物的作用下,酶会出现和底物结合的互补结构,继而完成酶促反应且互补结构不可恢复。酶sub既能催化CTH的水解,又能催化CU水解,实验小组以酶sub、底物CTH和CU为实验材料,设计下表实验,已知CTH和CU的结构不同。由该实验可知,支持诱导契合学说的实验结果应为组别实验操作甲组用酶sub直接催化CU的水解乙组酶sub和CTH反应完成后,过滤去除产物和剩余底物,再催化CU水解丙组用酶sub直接催化CTH的水解丁组酶sub和CTH反应完成后,过滤去除产物和剩余底物,再催化CTH水解A.甲组和乙组的水解速率无显著差别,丙组的水解速率显著大于丁组B.甲组的水解速率显著大于乙组的,丙组和丁组的水解速率无显著差别C.甲组和乙组的水解速率无显著差别,丙组和丁组的水解速率无显著差别D.甲组的水解速率显著大于乙组的,丙组的水解速率显著大于丁组高三生物学试题第2页(共8页)8.研究表明,肌肉损伤的恢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是由一种P蛋白介导的。P蛋白能够抑制肌肉干细胞分化形成新肌肉组织。肌肉干细胞可分化为成肌细胞,成肌细胞可互相融合成为多核的肌纤维,形成骨骼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肌肉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P蛋白能够抑制肌肉干细胞的分化,可能P蛋白能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C.推测随着年龄的增长,P蛋白的基因表达逐渐增强,肌肉创伤后恢复延迟D.肌肉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最终形成骨骼肌,体现肌肉干细胞具有全能性9.以下关于证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系列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B.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利用了“加法原理”C.噬菌体侵染实验中,发现病毒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完成蛋白质合成D.烟草花叶病毒实验中证明了其遗传物质是RNA10.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磷酸与核糖交替连接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B.双链DNA中T占比越高,DNA热变性温度越高C.两条链之间的氢键形成由DNA聚合酶催化D.若一条链的G+C占47%,则另一条链的G+C也占47%11.各类遗传病在人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病在胎儿期高发可导致婴儿出生率下降B.幼年发病风险高更容易使致病基因在人群中保留C.图示表明,早期胎儿不含多基因遗传病的致病基因D.图示表明,隐性遗传病在幼年期高发,显性遗传在成年高发12.有性杂交可培育出综合性状优于双亲的后代,是植物育种的重要手段。六倍体小麦(6N=42)和四倍体小麦(4N=28)有性杂交获得F1。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显微照片如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F1体细胞中有35条染色体B.F1含有不成对的染色体C.F1植株的育性高于亲本D.两个亲本有亲缘关系13.中外科学家经多年合作研究,发现circDNMT1(一种RNA分子)通过与抑癌基因p53表达的蛋白结合诱发乳腺癌,为解决乳腺癌这一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53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细胞癌变B.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易发生转移C.circDNMT1高表达会使乳腺癌细胞增殖变快D.circDNMT1的基因编辑可用于乳腺癌的基础研究高三生物学试题第3页(共8页)4.某植物(2n)个体基因型为AaBb,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的情况下,两对等位基因的相对位置如图甲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测交,若减数分裂Ⅰ时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可能会导致测交后代出现乙B.甲测交,若减数分裂Ⅱ时某对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可能会导致测交后代出现乙C.甲测交,若减数分裂Ⅰ时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可能会导致测交后代出现丙D.甲测交,若减数分裂Ⅱ时某对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可能会导致测交后代出现丙15.某岛屿上的地雀种群因火山喷发被分隔为两个亚种群A和B,初始时两群体的基因库完全相同。此后,A亚种群所在区域气候干旱,食物以硬壳种子为主;B亚种群所在区域气候湿润,食物以软质果实为主。经过若干代演化,研究人员发现:A亚种群地雀的喙平均长度显著大于B亚种群,且两群体间已无法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则叙述正确的是A.两亚种群基因库的差异仅由环境对表型的选择导致B.A亚种群喙长度的增加是定向变异的结果C.两亚种群间通过协同进化,最终形成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型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某同学从患者的生物样本中分离出一种未知微生物并制成涂片,在光学显微镜高倍镜下观察,发现其为单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和鞭毛。据此分析,下列结论不符合生物学基本原理的是A.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核糖体和高尔基体B.该样本中的所有此类微生物构成一个群落,体现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该微生物与患者肠道上皮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但也存在显著差异D.该微生物的发现,直接支持了细胞学说中“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观点17.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与基因和染色体的变异密切相关————从园艺花卉的异常花色到宠物的性状差异,从农作物的形态变化到常见遗传病的表现,均暗含生物变异的内在逻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盆栽的红色杜鹃中突然开出一朵白色花朵,这种性状变异可能源于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为生物性状多样性提供原始素材B.宠物市场中,贵宾犬的毛型有卷毛、直毛之分,这些差异主要源于基因突变,因为基因突变是导致宠物性状变异的唯一原因C.八倍体小黑麦茎秆粗壮、籽粒饱满,其培育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原理,八倍体的形成是由于配子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D.猫叫综合征患者哭声似猫叫,该遗传病由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引起;而血友病则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由基因突变导致高三生物学试题第4页(共8页)18.不同生物通过抗冻物质,代谢调控,行为策略等多层次机制适应低温。北欧鲫鱼在缺氧时将乳酸转变为酒精(熔点为-114℃),再将酒精经鱼鳃排到水中。其细胞呼吸过程如下图所示。则分析正确的是A.北欧鲫鱼适应严寒环境,可能与排出的酒精延缓周围水体结冰有关B.过程②③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均能产生ATPC.北欧鲫鱼肌细胞与其他细胞中催化呼吸作用的酶不完全相同D.图示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19.玉米等C4植物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要求比较低,主要与玉米的特殊光合作用方式有关,如图所示。在PEP羧化酶的催化下,一个CO₂被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3所固定,生成草酰乙酸被NADPH还原成苹果酸,苹果酸通过胞间连丝,从叶肉细胞转移到维管束鞘细胞,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CO2,CO2在RubiscoA.与Rubisco酶相比,PEP羧化酶与CO₂亲和力更强B.叶肉细胞中苹果酸浓度受维管束鞘细胞生命活动影响C.C4植物的糖类物质产生于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参与细胞间的物质运输,信息交流等20.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A基因控制红色色素合成,a基因无红色色素合成;B基因抑制A基因表达,b基因无此作用。现有白色花植株(AABB)与白色花植株(aabb)杂交,F1均为白色花(AaBb)。F1自交时,部分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发生了互换,初级卵母细胞完全正常。研究人员统计F2代植株的花色及数量如下:白色花380株、红色花20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互换的初级精母细胞占全部初级精母细胞的比例为40%B.F2代中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均为AabbC.若F1产生10000个花粉,理论上互换型花粉(Ab和aB)约有2000个D.互换发生后,A/a与B/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高三生物学试题第5页(共8页)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11分)很多蛋白质分子在细胞内都是以“细胞囊泡”的形式传递的。James·E·Rothman,Randy·W·Schekman,Thomas·C·Sudhof等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这些“细胞囊泡”分子机制之谜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依据下图及相关信息回答问题:(1)人体中图甲中的物质X有种;结构a含的核酸是,构成c膜结构的基本骨架是。(2)图甲属于模型,分离图甲的细胞器的方法是。研究蛋白质的分泌机制,不适合标记同位素15N和¹⁸O,原因是。(3)James·E·Rothman发现只有当囊泡上的蛋白质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配对合适时才会发生融合,随后结合部位打开并释放出相关分子。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结构上具有特点。Thomas·C·Sudhof则发现细胞质基质是低浓度(Ca²⁺|的环境,其中短暂的Ca²⁺浓度增加促进囊泡与细胞膜融合。推测图中Ca²⁺|的运输方式是。(4)某实验小组为证明图乙所示的生理应答过程与Ca²⁺有关,提出的实验方案:保证胞外Ca²⁺量足够的前提下,在实验体系中施加Ca²⁺通道阻断剂,然后刺激细胞,检测分泌物的释放量。请补充该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22.(10分)回答以下对于基因本质的探究的相关问题:(1)DNA碱基中,嘌呤碱基(C₆H₄N₄)是双环结构,嘧啶碱基(C₄H₄N₂)是单环结构。①因为遵循原则,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一定(填“多于”或“少于”或“等于”)嘧啶碱基数。②某噬菌体的DNA分子部分片段的碱基组成如图1,该片段解旋后进行离心,两条带的相对位置如图2所示。解旋破坏了碱基之间的而使两条链分开,离心后2链形成的条带位于下方的原因是。(2)某小组参照“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进行以下操作:将普通大肠杆菌转移到含³²P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再将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处理成单链,然后进行离心处理。他们的实验结果(填“能”或“不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而不是全保留复制,理由是。(3)获得含有³⁵S标记的T2噬菌体的方法是。高三生物学试题第6页(共8页)23.(13分)PSⅠ和PSⅡ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的两个核心蛋白复合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抵抗强光的光保护机制。常见的有PSⅡ损伤修复机制和叶黄素循环机制,后者指紫黄质(a)、玉米黄质(b)和单环氧玉米黄质(c)这三种色素的相互转化机制。请根据下图,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注:RuBP羧化酶能催化二氧化碳的固定。)(1)PSⅡ的蛋白复合体位于上。光合作用过程中,NADPH的作用是。(2)据图1可知,HH(高温强光)条件下,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不是气孔因素引起的,理由是;而是由于,使C3的合成速率下降,导致光反应产物积累,进而使光能转化效率降低而造成光能过剩,对植物造成危害。(3)当暴露在过量的光强下,叶片必须耗散过剩的光能,避免叶绿体损伤。紫黄质(a)、玉米黄质(b)和单环氧玉米黄质(c)这三种色素的相互转化称为叶黄素循环,是一种有效耗散光能的方式,三种色素在一天中的含量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单环氧玉米黄质的含量在一天中相对平稳。三种叶黄素中光能耗散能力最强的是,依据是。(4)当叶片被遮蔽时,叶黄素循环关闭,但叶黄素循环的关闭需要几分钟。研究者设法缩短了大豆叶黄素循环关闭所需的时间,从而使大豆的产量提高了20%以上,分析该方式提高产量的原因是。24.(10分)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其产油量占国产油料作物的50%左右,该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所示,其中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浙江省农科院陈锦清教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58%。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高三生物学试题第7页(共8页)(1)过程①所需要的原料是。合成mRNA时,所用模板链的转录方向是。过程②中还需要的RNA有。过程③能准确进行的原因是。(2)若基因A、B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A的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变为。基因B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填“a”或“b”)链中。(3)据图可知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是,(4)陈锦清教授通过诱导非模板链转录,实现高产油菜含油量的提高,请从分子水平上解释其原因。25.(11分)家蚕(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体色为黑色和褐色,蚕茧的形状为棒形和圆形之分。已知控制体色的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蚕茧形状的基因(E、e)位于Z染色体上。纯合黑色棒茧雌蚕与纯合褐色圆茧雄蚕杂交,F1均表现为黑色圆茧,F1雌雄蚕相互交配得到F2。请回答下列问题:(1)家蚕体色中显性性状是,判断依据是。(2)请完成纯合黑色棒茧雌蚕与纯合褐色圆茧雄蚕杂交,得到F1的遗传图解。(3)若F1雌雄蚕相互交配,得到F2。据此判断,F2中黑色圆茧雄蚕中杂合子的比例为。(4)研究发现,雌蚕比雄蚕食桑量高,产丝率低。现想通过蚕茧形状来区分家蚕性别,请利用F2中家蚕,设计一个杂交方案,并写出预期结果。杂交方案:(不需要写出体色,仅需写出茧形和性别),预期结果:。命题、校对:高三生物学核心组高三生物学试题第8页(共8页)说明:阅卷时间截止31日下午三点,请合理安排阅卷时间。错别字扣一分,不重复扣分。吉林地区普通中学2025-2026学年度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选题(30分,每题2分)1-5ACACA 6-10BBDDD 11-15ACBCD二、不定项选择题(15分,每题3分)16.ABD 17.AD 18.AC 19.ABD 20.ABC三、非选择题(55分)21.(11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21 RNA(核糖核酸、核糖体RNA、rRNA)磷脂双分子层(2)概念 差速离心法氮和氧(¹⁵N和¹⁸O)不具有放射性,是稳定同位素(2分)(3)(一定的)流动性协助扩散(或易化扩散)(4)增加不施加Ca²⁺通道阻断剂的对照组(或者在使用Ca²⁺通道阻断剂之前)检测分泌物的释放量。(2分,采分点:组别间的对比或自身前后对照。若补充Ca²⁺内流效果差异合理的,可酌情给1分)22.(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1)①碱基互补配对(1分) 等于(1分)②氢键(1分) 2链含有的嘌呤数目多于1链(2链的相对分子质量比1链大)(2)不能(1分)处理成单链后,不管是半保留复制还是全保留复制,含有标记和不含标记的单链均各占一半,出现的条带位置相同(2分)说明:此处为关联性答案,前面错,后面不计分。只答若为全保留复制,也能得到相同结果给1分(3)在含有³⁶S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所得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2分,每句1分。用含有³⁶S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用噬菌体侵染被标记的大肠杆菌。)23.(13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1)类囊体薄膜(1分,答叶绿体不给分)还原C3,为暗反应提供能量(或按教材写“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采分点:还原剂或还原C31分,答出为暗反应提供能量1分,共2分】(2)气孔开度降低,但胞间CO₂浓度却升高(2分,不全不给分)RuBP羧化酶活性下降(2分)(3)玉米黄质(b)(2分,答玉米黄质或者单独答b都给分)光照强度越大,图中a含量降低,b+c升高,又因为单环氧玉米黄质(c)相对平稳,所以玉米黄质含量(b)耗散能力最强。(每句各1分。说明:此处为关联性答案,前面错,后面不计分。)(4)使得在叶片遮蔽时可以利用更多的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大豆的产量提高(2分,答出减少光能耗散,或者答出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或者使得叶片可以利用更多的光能均给分)24(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核糖核苷酸 3′→5′(写法要标准)tRNA和r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不全不给分)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精确进行【采分点:双螺旋和配对原则必须有】(2)GUC UUC a(3)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或某一性状可以由多对基因共同决定)(答出任一方面即可)【采分点:第一种说法不能说半句话,要有酶控制代谢,还有控制性状】(4)非模板链转录成单链,形成物质C双链后,(阻止mRNA与核糖体结合,或影响mRNA翻译过程)从而不能合成酶b;(细胞正常合成酶a),生成的油脂比例提高(2分)【采分点:说明形成双链C给1分,影响合成酶b1分】25(11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1)黑色(1分)黑色雌蚕与褐色雄蚕杂交,F1全为黑色(1分)(2)图3分:【采分点:亲代基因型和表现型1分,子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共1分,符号1分,配子可以不计分,但注意强调一代杂交要有配子的书写。(或者基因型1分,表现型1分,符号1分。,符号漏掉一项就扣1分。)】(3)5/6(4)方案:先让F2代圆茧雄性和棒茧雌性杂交,(或先让F2代随机交配),再从后代中挑选棒茧雄性和圆茧雌性杂交(3分)结果:子代中圆茧均为雄性,棒茧均为雌性(雄性都圆茧,雌性均棒茧)(1分)【说明:方案3分(其中杂交1分,后面性状性别都对2分,若没写杂交直接写对性状组合,给1分),结果1分,若方案性状组合不对,后面结果不给分】部分试题解析:3.【答案】A【解析】本题重点考察学生对教材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的掌握程度。A、适当延长酵母菌的培养时间,可以保证酒精的生产量。A正确B、酵母菌既能进行无氧呼吸,也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C、酵母菌产生了(CO2,D、由于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一定,因此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D错误。7.【答案】B【解析】根据诱导契合学说可知,在底物的作用下,酶会出现和底物结合的互补结构,因此酶sub催化CTH的过程中,CTH会诱导酶sub的构象改变,改变构象后的酶sub能和CTH结合,无法和CU结合。因此再次加入CTH后,酶sub的催化效率基本不变,因此丙组和丁组的水解速率无差别,但再加入CU,酶促反应速率显著下降,因此甲组的水解速率显著大于乙组的。8.【答案】D【解析】A、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不同蛋白质的合成,故肌肉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的过程中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会产生不同的蛋白质,A正确;B、P蛋白能够抑制肌肉干细胞的分化,可能与P蛋白能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B正确;C、P蛋白能够抑制肌肉干细胞分化形成新肌肉组织,由此可推测,随着年龄的增长控制P蛋白的基因表达能力逐渐增强,导致肌肉创伤后恢复时间延长,C正确。D、肌肉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没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因此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16.【答案】ABD【解析】A:题干中说该生物无细胞核,故没有高尔基体,A错误;B:该样本中的所有此类微生物构成一个种群,B错误;C:该微生物为原核生物,真原核细胞既有统一性,也有差异性,C正确;D:分离出未知微生物但不能说明其来源于老细胞,无法支持“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的观点,D错误。17.【答案】AD【解析】A: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