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桩基工程废弃泥浆固化处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城市轨道交通某车辆段桩基施工配套泥浆处理项目,主要处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产生的水基废弃泥浆。项目总处理规模为12000m³,高峰期日处理量达300m³。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泥浆初始含水率为75%-85%,含砂率12%-18%,pH值8.5-10.2,属于高含水率黏性土泥浆。设计采用"预处理-机械脱水-化学固化"的联合处理工艺,固化后产物需满足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5MPa,浸出液指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限值,最终作为路基填料实现资源化利用。施工区域划分为泥浆预处理区、固化反应区、成品堆放区及废水循环区,总占地面积约1800㎡。主要施工设备包括:3套泥浆脱水固化一体机(处理能力50m³/h)、2台JS500强制式搅拌机、4个100m³泥浆调节池、以及配套的螺杆泵、输送带和水质监测设备。施工总工期为90天,其中设备安装调试15天,主体施工60天,验收整改15天。二、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开展泥浆特性试验,测定初始含水率、密度、黏度、含砂率等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固化剂配方。针对本工程泥浆特性,试验推荐采用四元复合固化体系:P.O42.5水泥(12%)、Ⅱ级粉煤灰(8%)、磷石膏(4%)及生石灰(1.5%),固化剂总掺量为泥浆干重的25.5%。水灰比控制在0.45-0.55之间,当泥浆含水率超过80%时,每增加5%含水率对应增加1%水泥用量。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文件,明确各工序质量控制点:①预处理阶段控制泥浆过筛粒径≤15mm;②搅拌阶段保证固化剂与泥浆混合均匀度≥95%;③养护阶段确保环境温度不低于5℃,湿度≥80%。绘制施工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标注设备摆放位置、物料运输路线及安全警示区域。2.2现场准备场地平整后采用200mm厚C20混凝土硬化处理,设置5‰坡度排水。泥浆处理区周边砌筑600mm高MU10烧结砖挡墙,内侧涂刷1.5mm厚聚脲防水层。预处理区设置4个串联调节池,采用钢板焊接而成,单池尺寸5m×4m×2.5m,池底安装曝气装置防止沉淀。固化反应区配置3套一体化处理设备,设备基础采用C30混凝土浇筑,预埋Φ20地脚螺栓。设置封闭式原料仓库(30m×15m),采用轻钢结构搭建,内置水泥罐(100t)2个、粉煤灰罐(80t)1个,配备自动计量下料系统。仓库地面设置10cm高防渗垄,墙面安装温湿度计,确保固化剂存储环境湿度≤60%。废水循环系统包含3个沉淀池(三级沉淀)及1个50m³清水池,采用HDPE防渗膜(1.5mm)全池铺设。2.3设备及材料准备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清单:泥浆脱水固化一体机:处理能力50m³/h,功率37kW,压榨压力0.8MPa强制式搅拌机:搅拌转速35r/min,搅拌叶片线速度1.8m/s螺杆泵:流量80m³/h,扬程20m,配备变频调速系统振动筛:筛网孔径15mm,处理能力100m³/h输送带:带宽800mm,输送速度1.2m/s,倾斜角度≤18°养护罩:采用阻燃保温材料,配备温控加热系统材料进场验收严格执行"三检制":水泥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及3天强度报告,粉煤灰烧失量≤8%,磷石膏SO3含量≥40%。所有材料分类堆放,设置标识牌注明品名、规格、产地、进场日期及检验状态。建立材料追溯台账,记录每批次固化剂的使用部位及检测结果。三、主要施工工艺3.1泥浆预处理施工流程:泥浆收集→振动筛分→比重调节→曝气均化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经管道输送至调节池,首先通过振动筛去除粒径大于15mm的钻渣,筛上物运至指定弃渣场。采用泥浆泵将筛后泥浆送入比重调节池,当原浆密度<1.25g/cm³时,添加膨润土调节至1.3-1.4g/cm³;密度>1.45g/cm³时,加入清水稀释。调节后的泥浆进入曝气池,通过底部穿孔管通入压缩空气(气量0.6m³/min),持续曝气2小时实现均质化,使池内泥浆含水率偏差≤2%。关键控制参数:①筛分效率≥90%;②比重调节时间≥30min;③曝气均匀度≥90%。每4小时检测一次泥浆性能指标,填写《泥浆预处理记录表》,发现异常立即调整处理参数。3.2固化剂制备按照试验确定的配合比,采用自动计量系统进行固化剂配料。水泥、粉煤灰、磷石膏通过螺旋输送机送入干粉混合机,干拌3分钟后加入生石灰继续搅拌2分钟,混合均匀后的固化剂储存在中转仓内。制备液态活化剂:将水玻璃(模数2.8)与氢氧化钠按3:1比例溶于水中,配置成波美度18°Be′的溶液,用量为固化剂干粉质量的5%。固化剂浆液制备采用两步法:先将固态固化剂与水按1:1.2比例投入制浆机,高速搅拌3分钟形成均匀浆体,再加入液态活化剂低速搅拌1分钟。浆液密度控制在1.55-1.65g/cm³,黏度50-60s(漏斗黏度计测定),静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每批次制备完成后留存1组试样(3个试块),测定28天抗压强度。3.3混合反应采用连续式搅拌工艺,泥浆与固化剂浆液按4:1比例同时泵入双轴搅拌机。主机转速设置为45r/min,搅拌轴设置正反螺旋叶片,确保物料在机内停留时间≥90秒。混合过程中实时监测出口混合料温度,正常反应温度应比环境温度高5-8℃,当温差<3℃时,需检查固化剂配比是否准确。混合料经输送带输送至成型区,采用液压成型机压制成边长300mm的立方体块体,成型压力2.5MPa,保压时间15秒。成型后的块体放置在养护托盘上,通过AGV转运车送至养护区。对于无法成型的余料,采用分层摊铺(每层厚度300mm)、压路机碾压(压实度≥93%)处理,形成大块状固化体。3.4养护处理采用标准养护与自然养护相结合的方式:前7天进行标准养护,养护罩内温度控制在20±2℃,相对湿度≥90%,每2小时记录一次温湿度数据;7天后转入自然养护,采用洒水覆盖保湿,每天洒水次数不少于4次(夏季增加至6次),养护期总计28天。养护期间进行强度监测:3天抗压强度≥0.5MPa,7天≥1.0MPa,28天≥1.5MPa。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启动养护罩内电加热系统,确保固化反应正常进行。发现试块强度未达标时,分析原因并采取补加固化剂或延长养护时间等补救措施。3.5废水处理压滤产生的废水经明沟排入三级沉淀池,池体尺寸分别为8m×4m×3m,采用蜂窝斜管填料(斜管长度1m,倾斜角度60°)。一级沉淀池去除大颗粒悬浮物,二级投加PAC(投加量50mg/L)混凝处理,三级采用石英砂过滤(滤料厚度800mm)。处理后的水质需满足:SS≤100mg/L,pH值6-9,方可回用于制浆或场地洒水。设置1套应急污水处理设备,当检测到COD>300mg/L时自动投加双氧水(投加量0.3g/L)进行氧化处理。建立水循环利用台账,记录废水产生量、处理量及回用率,确保水循环利用率≥85%,外排废水需经在线监测仪检测达标后方可排放。四、质量控制措施4.1原材料质量控制建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水泥每200t为一批次检验强度、安定性等指标;粉煤灰每100t检验烧失量、细度;固化剂储存期超过3个月需重新检验活性指数。不合格材料应单独存放并标识,严禁用于工程。4.2施工过程控制实行"三检制"质量管控:班组自检重点检查搅拌时间、固化剂掺量;质检员专检复核混合料温度、坍落度;技术负责人巡检抽查试块制作及养护条件。关键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如固化剂配比实行"双人复核"制度,确保计量偏差≤±1%。每班次制作3组(9个)70.7mm×70.7mm×70.7mm立方体试块,标准养护至3天、7天、28天分别检测抗压强度。同时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作为后期强度评定依据。当连续3组试块强度标准差>15%时,需重新调整固化剂配方。4.3成品质量检验固化体出场前进行全面检测:①外观检查无明显裂缝、蜂窝;②尺寸偏差≤±5mm;③密度≥1.8g/cm³;④采用TCLP法检测重金属浸出浓度,铅≤0.3mg/L,镉≤0.05mg/L。检测不合格的产品需进行破碎返工,重新添加5%固化剂处理。五、安全生产措施5.1安全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配备2名专职安全员。编制《泥浆固化工程安全专项方案》,包含设备操作规程、危化品管理、应急处置等内容。特种作业人员(搅拌机操作工、电工等)持证上岗,岗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5.2设备安全机械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空载试运行,检查传动系统、制动装置等是否正常。高压设备(如液压系统)设置安全防护罩,电气设备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接地电阻≤4Ω。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每日检查搅拌叶片磨损情况,每周更换液压油滤芯,每月进行全面性能检测。5.3作业安全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在固化剂仓库、搅拌区等危险区域悬挂"必须佩戴防尘口罩"、"禁止烟火"等标识牌。操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防尘口罩(KN95级)、耐酸碱手套、防护眼镜。搅拌作业时,严禁打开观察口或将手伸入搅拌筒内,设备检修必须执行"上锁挂牌"程序。5.4应急管理编制触电、机械伤害、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急救箱、洗眼器、灭火器(4kg干粉灭火器6台)。每月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检验应急响应速度及处置能力。施工现场设置应急集合点,配备应急照明及通讯设备,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及时疏散人员。六、环境保护措施6.1扬尘控制原料仓库采用全封闭结构,设置负压除尘系统(风量15000m³/h)。输送带加装防尘罩,转运点设置喷雾降尘装置(雾滴直径5-10μm)。固化土堆场采用防尘网(2000目)覆盖,车辆出场前经过洗车平台(三级沉淀池+高压冲洗)处理,确保轮胎不带泥上路。6.2噪声控制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搅拌机基础设置减振垫(橡胶垫厚度100mm),螺杆泵采用隔声罩封闭。施工时间限制在7:00-22:00,噪声敏感区域设置声屏障(高度3m,插入损失≥25dB)。定期监测场界噪声,确保昼间≤70dB,夜间≤55dB。6.3固废处理筛分产生的钻渣运至合规填埋场处置,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浆经压滤后含水率≤35%,作为固化体原料重新利用。废弃包装物(编织袋、桶)由厂家回收,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危险废物(废机油、废滤芯)单独存放,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七、施工进度计划采用Project软件编制进度计划,关键线路为:设备安装调试(15d)→泥浆预处理系统调试(5d)→固化剂制备系统调试(5d)→联合试运行(3d)→正式施工(60d)→验收整改(15d)。设置3个进度控制点:①第20天完成设备调试;②第50天完成5000m³处理量;③第80天完成全部固化作业。进度保证措施:①投入备用设备(螺杆泵2台),确保单机故障时不影响整体进度;②固化剂储备量满足15天用量,与供应商签订应急供货协议;③实行两班制施工(每班12h),高峰期增加作业人员至30人。每周召开进度协调会,分析偏差原因并采取纠偏措施。八、验收标准与流程8.1验收标准固化体性能指标: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5MPa浸出液污染物浓度:COD≤150mg/L,pH6-9含水率:≤35%渗透系数:≤1×10⁻⁷cm/s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搅拌均匀度:≥95%成型合格率:≥98%养护达标率:100%水循环利用率:≥85%8.2验收流程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提交验收申请,监理单位组织初步验收,重点检查施工记录完整性、试块强度报告等资料。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邀请设计、勘察等单位参加,现场抽检固化体性能(随机抽取3处,每处制作3组试块)。验收合格后签署《泥浆固化工程验收证书》,办理资料归档手续。九、技术创新与应用本工程采用三项关键技术创新:①开发智能配比系统,通过在线监测泥浆含水率自动调整固化剂用量,精度达±0.5%;②应用微波辅助固化技术,使养护时间缩短至14天,效率提升50%;③建立BIM模型实现施工全过程可视化管理,碰撞检测减少设备布置冲突3处。创新点实施效果:①智能配比系统使固化剂用量降低8%,节约成本12万元;②微波养护技术减少养护场地占用600㎡;③BIM技术应用使设备安装工期缩短3天。相关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分割协议书
- 防静电活动地板施工方案详细版
- 墙地砖铺贴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 舟山市中医院疼痛管理基础技能考核
- 厦门市中医院肿瘤患者超声考核
- 九江市中医院食管裂孔疝腔镜修补技术考核
- 丽水市中医院人事管理专业英语与合同翻译试题
- 南通市中医院精密器械清洗考核
- 南通市人民医院垂体炎诊治进展考核
- 龙岩市中医院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考核
-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解读
- 广西崇左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中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定额措施费计算》课件
- 2024-2025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
- DB45T 2177-2020 糖料甘蔗入厂规程
- 工厂车间门窗改造施工方案
- T-CAMET 05002-2020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抗风压防火门工程技术规范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版-1
-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解析)
- 药物过敏性休克应急处理
- 物流运输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