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支架安装施工方案_第1页
不锈钢支架安装施工方案_第2页
不锈钢支架安装施工方案_第3页
不锈钢支架安装施工方案_第4页
不锈钢支架安装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锈钢支架安装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阶段(一)材料与设备检验支架材料检验不锈钢支架(含角钢、槽钢等型材)进场时需核查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文件,确保材质符合设计要求(常用304或316L不锈钢,其中304不锈钢Cr含量≥18%、Ni含量≥8%)。外观检查重点包括:表面无划痕、锈蚀、变形,焊缝均匀无开裂,截面尺寸偏差≤±1mm。连接配件(不锈钢螺栓、螺母、垫片)需与支架型材规格匹配,螺纹完整无损伤,每批随机抽取5%进行硬度测试(硬度值≤HB200)。辅助材料验收膨胀螺栓选用M8-M16规格,根据支架荷载计算确定(单个M12膨胀螺栓抗拉承载力≥20kN),进场时需提供力学性能检测报告。防腐涂料(仅用于支架损伤修补)需与不锈钢材质兼容,采用环氧富锌底漆(干膜厚度≥60μm),并提供相容性测试报告。施工机具准备主要机具包括:测量工具:水准仪(精度±0.5mm/km)、激光投线仪(投线误差≤1mm/5m)、5m钢卷尺(经计量检定)加工工具:角磨机(配备不锈钢专用切割片)、等离子切割机(切割厚度≤20mm)、台钻(钻孔精度±0.3mm)安装工具:冲击钻(配套φ6-φ16钻头)、扭矩扳手(量程30-300N·m,精度±3%)、水平尺(2m靠尺,误差≤0.5mm)所有机具需在施工前进行功能调试,计量器具需在检定有效期内。(二)技术准备图纸深化与会审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重点确认:支架安装路径(沿墙、梁、吊顶或地面)及荷载要求(静态荷载≥1.5kN/m,动态荷载≥0.5kN/m)支架间距:水平安装≤1.5m,垂直安装≤2m,转弯处增设加强支架与其他专业管线的间距要求(与给水管平行≥0.4m,交叉≥0.3m;与风管平行≥0.5m)对复杂节点(如梁柱连接、多向分支)采用BIM建模优化,生成三维安装详图。技术交底与培训编制《不锈钢支架安装作业指导书》,明确:施工流程:测量放线→支架加工→安装固定→调整验收→防腐处理质量标准:水平度偏差≤2mm/m,垂直度偏差≤3mm/m,同一直线段支架间距偏差≤10mm焊接工艺:采用钨极氩弧焊(GTAW),焊接电流80-120A,氩气流量8-12L/min,焊缝高度≥5mm,焊后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焊工需持特种设备焊接作业证书(项目代号GTAW-FeⅡ-6G-3/89-02)。二、测量放线定位(一)基准线设置基准点建立以建筑结构轴线和±0.000标高线为基准,采用全站仪建立二级控制网,设置6个永久性控制点(含平面坐标和高程数据),控制点间距≤30m,闭合导线测量误差≤15mm√n(n为测站数)。弹线与标记水平支架:沿安装路径用墨斗弹出走向线,直线段每3m设置一个标高控制点,采用水准仪复核,确保全线标高偏差≤±5mm。垂直支架:在墙面弹出垂直线,使用线锤(重量≥0.5kg)校核垂直度,偏差≤1mm/2m。支架定位:按设计间距在基准线上标记安装点,采用红色油漆做十字标记,转弯处增设2个辅助标记点(距弯心300mm)。(二)现场校核与调整结构冲突排查对标记点进行现场复核,检查是否与建筑预埋件、结构钢筋冲突(采用钢筋探测仪扫描),若遇冲突点,可沿轴线方向调整±100mm,但需保证调整后支架间距仍符合规范要求。跨距验算对大跨度(>6m)支架,需验算挠度(允许挠度≤L/200,L为支架跨度),必要时增设中间支撑或采用桁架式支架(截面高度≥150mm)。三、支架加工制作(一)下料切割切割工艺采用等离子切割或机械剪切,严禁使用氧乙炔火焰切割(防止碳污染)。切割前在型材上划出切割线,预留5mm加工余量,切割面垂直度偏差≤0.5mm。对304不锈钢,切割后需用角磨机(配备φ120mm不锈钢专用砂轮片)打磨切口,去除毛刺和氧化层,打磨方向沿型材长度方向,表面粗糙度Ra≤3.2μm。钻孔加工支架安装孔采用台钻或摇臂钻加工,孔径比螺栓直径大1mm(如M10螺栓配φ11mm孔),孔位偏差≤±0.5mm,孔距偏差≤±1mm。钻孔后需清理孔内铁屑,并用丝锥修复螺纹孔(若有)。(二)焊接成型焊接准备焊接前用丙酮清洗焊接区域(宽度≥50mm),去除油污、氧化膜。采用φ2.4mm不锈钢焊丝(ER308或ER316L),焊接前经200-250℃烘干1h,放入保温筒内随用随取。焊接操作对接焊缝:坡口角度60°,钝边2mm,间隙3mm,采用多层多道焊,首层电流80-100A,后续层100-120A,层间温度≤150℃角焊缝:焊脚尺寸等于较薄焊件厚度,采用连续焊,焊波均匀,余高≤2mm焊接变形控制:采用对称焊接法,长焊缝分段退焊(每段长度≤300mm),焊后用专用夹具固定冷却所有焊缝需进行100%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咬边深度≤0.5mm,长度≤10%焊缝长度。焊后处理焊接完成24h后,采用酸洗钝化膏(主要成分为硝酸+氢氟酸)处理焊缝,涂抹厚度2-3mm,静置15-20min后用清水冲洗,钝化后表面形成均匀银白色钝化膜,用蓝点检测液测试(30s内无蓝点为合格)。四、支架安装施工(一)安装方式选择墙面安装适用于沿墙水平或垂直安装,采用膨胀螺栓固定。钻孔深度为螺栓长度的1.2倍(如M12×100螺栓钻孔深度≥120mm),钻孔后清理孔内灰尘,注入环氧树脂锚固胶(锚固深度≥8d,d为螺栓直径),插入螺栓后静置24h(环境温度≥5℃时)待胶体固化。梁底吊装采用“L”型吊架(角钢L50×5或槽钢[8),吊杆长度根据吊顶高度确定(吊杆垂直度偏差≤1°),顶部通过预埋钢板或膨胀螺栓固定,底部与横担焊接(满焊,焊脚高度5mm),吊杆间距≤1.5m,每榀吊架设置2个防晃支架。地面安装用于落地支架,采用混凝土基础(C20混凝土,尺寸300×300×200mm),基础内预埋M16地脚螺栓(外露长度≥100mm),支架与地脚螺栓连接时加弹簧垫圈,拧紧扭矩45-50N·m。(二)安装流程与要点支架固定水平支架:先安装两端基准支架,用拉线法调整中间支架,确保同一直线段支架中心线偏差≤3mm,顶面标高偏差≤±2mm。垂直支架:从底部向上安装,每安装3层用激光投线仪校核垂直度,累计偏差≤10mm。转弯处支架:采用45°或90°弯头连接,弯头两端300mm内各设置一个固定支架,曲率半径≥1.5倍支架宽度。调整与紧固支架安装后用扭矩扳手按设计扭矩紧固螺栓(不锈钢螺栓推荐扭矩:M8为18-22N·m,M10为30-35N·m,M12为45-50N·m),紧固后螺栓外露丝扣2-3牙。对可调式支架(如吊顶内),调整后需用锁紧螺母固定,防止松动。接地处理当支架用于电气系统时,需设置接地跨接:跨接材料:采用4mm²铜编织带或25×4mm不锈钢扁钢连接方式:用M6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固定,接触面去除氧化层,接触电阻≤0.03Ω接地间隔:直线段每30m设置一个接地点,转弯处增设接地点,接地干线与建筑接地网可靠连接(接地电阻≤4Ω)。五、质量控制与验收(一)过程质量控制工序检验加工检验:每批支架加工完成后,随机抽取10%进行尺寸检查(允许偏差±2mm),5%进行承载力试验(加载1.5倍设计荷载,持荷1h无塑性变形)。安装检验:支架安装过程中,每完成50m进行一次中间验收,检查项目包括:▪水平度:用2m靠尺检查,偏差≤2mm/m▪垂直度:用线锤检查,偏差≤3mm/m▪间距:用卷尺测量,偏差≤±10mm▪螺栓紧固:用扭矩扳手复拧,合格率100%常见质量问题处理支架变形:采用机械矫正法(冷矫正),矫正后表面不得有明显凹痕(深度≤0.5mm)焊接缺陷:气孔、夹渣等缺陷采用角磨机打磨后重新补焊,补焊次数≤2次标高偏差:超过允许偏差时,采用垫片调整(垫片厚度≤3mm,数量≤2片),垫片需与支架焊接固定(二)竣工验收验收标准参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及《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验收内容包括:外观质量:表面平整,无明显划痕、锈蚀,焊缝光滑,钝化膜均匀功能测试:加载试验(1.25倍设计荷载,持荷30min,沉降量≤2mm)资料验收:施工记录、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齐全验收流程施工单位自检→监理验收→第三方检测(必要时)→业主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签署《不锈钢支架安装工程验收记录表》,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六、安全与环保措施(一)安全防护高空作业防护作业高度≥2m时设置临边防护(防护栏杆高度1.2m,横杆间距≤0.6m),使用登高作业平台(承重≥200kg/m²)或脚手架(搭设高度≤24m时采用双排落地式,立杆间距≤1.5m),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静荷载≥15kN),安全带固定点承重≥12kN。用电安全施工用电采用TN-S系统,配电箱设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电焊机、切割机等设备外壳可靠接地(接地电阻≤4Ω),电缆线架空敷设(高度≥2.5m),严禁拖地或被碾压。防火措施施工现场配备ABC干粉灭火器(每50m²配置1组,每组2具),焊接作业时设置接火斗(采用阻燃材料),与易燃物保持≥5m距离,作业后清理焊渣,确认无火种后方可离开。(二)环境保护噪声控制切割、打磨作业在封闭工棚内进行(隔声量≥25dB),作业时间限制在7:00-12:00、14:00-20:00,噪声排放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夜间≤55dB)。废弃物处理不锈钢边角料、焊渣等分类收集,交由专业回收单位处理;废酸洗液、钝化膏等危险废物单独存放,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严禁随意排放。扬尘控制切割、打磨作业配备除尘设备(除尘效率≥90%),施工现场道路硬化(C15混凝土,厚度≥100mm),每日洒水降尘(不少于2次),PM10浓度控制在0.5mg/m³以下。七、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阶段持续时间关键工作内容资源配置施工准备5天材料进场检验、技术交底、机具调试技术人员2人,质检员1人测量放线3天基准点建立、弹线定位、冲突排查测量工2人,辅助工2人支架加工10天下料切割、钻孔、焊接、钝化处理焊工4人,加工工6人支架安装15天墙面/梁底/地面安装、调整紧固安装工8人,起重工2人质量验收2天工序检验、加载试验、资料整理监理工程师、质检员1人总工期:35个日历天,关键线路为:施工准备→支架加工→支架安装→质量验收,可根据现场条件采用平行作业(如测量放线与支架加工同步进行)缩短工期。八、成品保护措施安装后防护支架安装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厚度≥0.1mm)整体包裹,接口处用胶带密封,防止交叉作业污染。对易碰撞部位(如走廊、通道)设置防护栏杆(高度1.2m),悬挂“禁止碰撞”警示牌。后续作业要求其他专业施工时,严禁在支架上焊接、切割或悬挂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