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防风网格施工方案设计_第1页
丽水防风网格施工方案设计_第2页
丽水防风网格施工方案设计_第3页
丽水防风网格施工方案设计_第4页
丽水防风网格施工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丽水地区防风网格系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针对当地多山多水的地形特征及季风气候条件,设计防风网格系统以实现防风抑尘、水土保持及生态防护功能。工程覆盖范围包括公路边坡防护、河道治理区域及露天料场三个主要场景,总施工面积约15000平方米。根据丽水地区气候特点,项目区域年均风速1.8-3.4m/s,台风季最大瞬时风速可达17m/s,年降水量1500-2000mm,施工需充分考虑高湿度、强降雨及季节性风力影响。工程采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设计原则:公路边坡段采用蜂巢格室与植被结合的柔性防护体系;河道治理段选用金属防风网与土工格栅复合结构;露天料场区域设置三峰型金属防风抑尘墙。系统设计使用年限15年,需满足抗紫外线、耐酸碱腐蚀及抗冲击等耐久性要求。二、材料选择与技术参数(一)主体材料选型蜂巢格室系统选用HDPE高分子材料,展开尺寸为4m×10m,高度150mm,焊接点间距300mm,拉伸强度≥20MPa,屈服伸长率≤15%。配合使用200g/m²长丝土工布,渗透系数1×10⁻³~1×10⁻¹cm/s,CBR顶破强力≥3.2kN。适用于坡度1:1.5~1:2.5的边坡防护,通过网格约束效应提升土体稳定性。金属防风网采用0.8mm厚热镀锌钢板,经静电喷塑处理(涂层厚度60-80μm),选用三峰型结构(成型宽度825mm,峰高75mm),开孔率35%。产品需通过1kg钢球1.5m高度冲击试验无破损,抗风载能力≥1.2kPa,阻燃等级达到GB8624-2012B1级标准。配套土工材料河道治理段采用双向钢塑土工格栅(纵横向拉伸强度≥80kN/m),露天料场区域增设2000目聚乙烯防尘网(密度40g/m²,断裂强力≥1.8kN),形成多级防护体系。(二)材料采购与验收标准建立"三方检测"机制:供应商提供出厂合格证(包含材料力学性能、耐候性检测报告),施工单位进行外观质量抽检(表面无裂纹、涂层均匀度),第三方机构按5%比例抽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金属材料需提供镀锌层厚度检测报告(≥85μm),高分子材料需提供耐候性测试报告(人工加速老化1000h后拉伸强度保持率≥80%)。本地供应商选择优先考虑具备水利工程材料供应资质的企业,确保材料运输周期控制在3天以内,减少长途运输造成的材料损耗。三、施工总体部署(一)施工分区与流程规划施工区域面积(㎡)主要工序工期(天)关键设备公路边坡段8000清表→地基处理→蜂巢格室铺设→回填种植土→植被种植45液压夯实机、坡面整形机河道治理段4000河床清淤→土工格栅铺设→金属网安装→锚固系统施工30长臂挖掘机、振动打桩机露天料场3000基础浇筑→钢支架安装→防风网固定→顶部收边处理25汽车吊、高空作业平台(二)施工进度计划总工期控制在90天内,采用"平行作业、分段流水"方式组织施工,其中:前期准备阶段(10天):图纸会审、材料采购、施工便道修整主体施工阶段(70天):三个区域同步施工,每周召开进度协调会验收整改阶段(10天):分区域初验、缺陷修复、系统调试进度保障措施:雨季施工预案:储备防雨布(覆盖面积5000㎡)、排水泵(扬程≥15m,流量50m³/h)材料储备:关键材料(金属防风网、蜂巢格室)按设计用量120%储备劳动力配置:高峰期投入施工人员80人,分3个作业班组(每个班组配备专职安全员1名)四、关键施工技术(一)蜂巢格室边坡防护施工坡面处理清除坡面杂草、孤石,采用人工配合机械修整坡度,误差控制在±5°以内对松散土层进行液压夯实(夯击能300kJ),压实度达到85%以上坡顶设置截水沟(截面尺寸300mm×400mm),沟底铺设防渗土工膜格室铺设从坡底向坡顶展开蜂巢格室,相邻单元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100mm),使用专用卡扣固定(间距500mm)格室展开后采用U型钉(φ12mm钢筋,长300mm)锚固,边缘间距500mm,中间间距1000mm呈梅花形布置铺设完成后进行张力调整,确保格室充分展开且无褶皱,单元连接处平整度误差≤10mm回填与植被种植分层回填改良种植土(含腐殖质15%+河沙20%+本地黏土65%),每层厚度200mm,采用小型振动平板夯夯实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狗牙根、紫花苜蓿混播),播种量25g/㎡,播种后覆盖椰丝毯并洒水养护(二)金属防风网安装工艺基础施工露天料场区域采用C30混凝土条形基础(截面尺寸600mm×800mm),内置φ12mm钢筋网(间距200mm×200mm)基础每隔6m设置伸缩缝,缝宽20mm,填充沥青麻丝预埋件采用200mm×200mm×8mm钢板,通过4根φ16mm地脚螺栓固定(埋深≥500mm)钢支架安装采用H型钢立柱(200×200×8×12mm),间距3m,立柱与基础采用双螺母固定(扭矩值450N·m)横梁采用10#槽钢,与立柱通过M16螺栓连接,形成3m×2m网格框架安装完成后检查整体垂直度(偏差≤1/1000)和平面弯曲度(≤5mm)防风网固定采用自攻螺钉(φ5.5mm×25mm)固定金属网片,沿波峰处每200mm设置1个固定点网片搭接宽度100mm,搭接处每100mm设置1个连接点顶部设置500mm宽挡雨板,与防风网形成15°仰角,防止雨水倒灌(三)河道治理段复合防护施工先进行河床清淤(深度1.2m),采用200g/m²土工布+300mm厚级配碎石形成反滤层土工格栅铺设采用"纵向搭接、横向错缝"方式,搭接宽度300mm,采用塑料U型钉(间距1.5m)固定金属网与土工格栅之间设置500mm厚块石垫层(粒径150-200mm),形成柔性防护结构五、质量控制体系(一)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标准地基处理压实度:公路边坡段≥85%,料场基础≥93%(环刀法检测)平整度:坡面修整后误差≤50mm/2m(2m靠尺检查)结构安装金属网安装:平面位置偏差≤10mm,垂直度偏差≤H/1000(H为网高)蜂巢格室:搭接宽度允许偏差±20mm,锚固点间距偏差≤50mm植被恢复成活率:施工后3个月植被覆盖率≥70%,6个月≥90%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2%,pH值6.5-7.5(二)质量检测与验收程序实行"三检制":班组自检(每道工序完成后)→项目部复检(每日下班前)→监理验收(关键工序),验收合格签署《工序交接单》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关键控制点设置:金属网开孔率:每1000㎡检测3点,允许偏差±3%锚固力测试:每50个锚固点抽检1个,抗拔力≥15kN基础混凝土强度:留置试块每组3块,28天抗压强度≥30MPa建立质量缺陷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返工处理的部位需留存影像资料(处理前后对比照片)及第三方检测报告。六、安全文明施工(一)专项安全措施高处作业防护2m以上作业必须设置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网,网目密度≥2000目/100cm²),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高空安装平台设置防倾翻装置,使用前检查制动系统可靠性遇6级以上大风(风速≥10.8m/s)或雷雨天气,立即停止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管理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设置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潮湿环境作业使用36V安全电压,电动工具配备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15mA,动作时间≤0.1s)汛期施工安全建立气象预警响应机制,收到暴雨蓝色预警后1小时内完成低洼区域物资转移河道施工段设置3处应急撤离通道,配备救生衣(按施工人数1:1.2配置)和应急照明设备(二)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噪声控制:昼间≤70dB,夜间≤55dB,高噪声设备设置隔音棚,夜间22:00至次日6:00禁止强噪声作业。扬尘治理:料场区域设置雾炮机(覆盖半径30m),施工便道每日洒水3次(早中晚各1次),运输车辆必须加盖篷布。水土保持:施工期设置沉淀池(三级,总容积50m³),施工废水经处理后回用;弃土弃渣按指定地点堆放,表面覆盖防尘网并设置挡渣墙。七、进度保证措施(一)资源保障材料储备:在施工现场设置300㎡材料仓库,金属网、土工格栅等主要材料储备量满足15天连续施工需求。机械设备:配置备用设备(液压夯实机1台、振动打桩机1台),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每周检查,每月全面检修)。劳动力保障:与当地劳务公司签订应急用工协议,确保高峰期可随时增补20名熟练工人。(二)技术保障采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提前发现并解决各专业交叉施工冲突(如基础施工与钢结构安装的工序衔接)。对关键工序采用"样板引路"制度,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先施工50m²样板区,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再全面展开。推广应用新技术:边坡修整采用3D坡面扫描技术(精度达到±20mm),金属网安装采用激光投线仪定位(误差≤3mm)。八、验收标准与流程(一)验收阶段划分中间验收基础工程验收:混凝土强度、预埋件位置、截面尺寸结构安装验收:金属支架垂直度、网格间距、锚固点数量材料性能验收:第三方检测报告(力学性能、耐候性)竣工验收外观质量:金属网表面平整,无明显变形;蜂巢格室无破损、无裸露功能测试:模拟12级风载(风机距离30m,风速17m/s)作用下结构稳定性资料核查:施工记录、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完整齐全(二)验收资料要求工程技术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记录质量证明文件:材料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验收评定文件: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观感质量评分表、功能性测试报告九、后期维护管理(一)日常维护计划定期检查月度检查:金属网有无松动、涂层是否剥落;蜂巢格室有无破损、植被生长状况季度检查:锚固系统抗拔力测试(每季度抽检5%);基础有无沉降裂缝年度检测:委托第三方进行结构安全性评估(包括风载验算、材料老化程度检测)维护作业内容金属网修复:局部涂层破损处采用环氧富锌底漆修补(干膜厚度≥60μm)植被养护:干旱季节每周洒水1次,成活率低于80%区域及时补播清淤工作:每年汛期前清理河道防护段淤积物(厚度超过300mm时)(二)应急预案台风季应急响应预警阶段:检查加固金属网连接点,储备应急物资(沙袋2000袋、应急照明30套)撤离阶段:台风登陆前6小时完成施工区域人员撤离,切断临时用电恢复阶段:台风过后24小时内完成安全检查,7天内修复受损设施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