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研究背景当"基因"这一词汇渐渐成为流行语时,颇有争议的转基因食品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近年来,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争议日趋激烈,引起了全世界公众的高度关注。但是,在我国,转基因食品对大多数老百姓而言,似乎仍然是陌生而遥远的,究竟转基因食品的出现有什么意义,转基因食品到底有利还是不利,转基因食品安全吗等问题我们仍然不能解答二、研究目的和意义转基因食品是新的科技产物,尽管现在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会愈来愈完善。我们相信,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定去做,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会是健康、有序的,我们的生活也会因生物技术带来的转基因食品而变得更加丰富精彩。
怎样在现有知识准备的基础之上,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进行沟通,关注学习的过程,训练我们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水平,使我们能一分为二地对所学知识能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和集体的力量去深入了解和探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锻炼我们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培养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处理生活的能力是我们提出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目的。三、研究方法1图书馆或上网查询资料法;2讨论分析法四、调查结果分析与结论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s,GMF)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的种类
第一类,植物性转基因食品
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很多。例如,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而目前的小麦品种含蛋白质较低,将高效表达的蛋白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焙烤性能。
番茄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的果蔬,但它不耐贮藏。为了解决番茄这类果实的贮藏问题,研究者发现,控制植物衰老激素乙烯合成的酶基因,是导致植物衰老的重要基因,如果能够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抑制这个基因的表达,那么衰老激素乙烯的生物合成就会得到控制,番茄也就不会容易变软和腐烂了。美国、中国等国家的多位科学家经过努力,已培育出了这样的番茄新品种。这种番茄抗衰老,抗软化,耐贮藏,能长途运输,可减少加工生产及运输中的浪费。第二类,动物性转基因食品
动物性转基因食品也有很多种类。比如,牛体内转入了人的基因,牛长大后产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病症的治疗。在猪的基因组中转入人的生长素基因,猪的生长速度增加了一倍,猪肉质量大大提高,现在这样的猪肉已在澳大利亚被请上了餐桌。
第三类,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微生物是转基因最常用的转化材料,所以,转基因微生物比较容易培育,应用也最广泛。例如,生产奶酪的凝乳酶,以往只能从杀死的小牛的胃中才能取出,现在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已能够使凝乳酶在体外大量产生,避免了小牛的无辜死亡,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四类,转基因特殊食品
科学家利用生物遗传工程,将普通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作物,变成能预防疾病的神奇的“疫苗食品”。科学家培育出了一种能预防霍乱的苜蓿植物。用这种苜蓿来喂小白鼠,能使小白鼠的抗病能力大大增强。而且这种霍乱抗原,能经受胃酸的腐蚀而不被破坏,并能激发人体对霍乱的免疫能力。于是,越来越多的抗病基因正在被转入植物,使人们在品尝鲜果美味的同时,达到防病的目的。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自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作物(烟草)问世以来,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1986年美国和法国首先将转基因植物移入大田。随后转基因食品的开发研究迅猛发展。2002年全球种植面积达5800万公顷,大量转基因农产品已被直接或间接地制成人类的食品,转基因食品呈迅猛发展的趋势,全球有16个国家近600万农民选择种植转基因作物。1999年3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制的属世界首创的“转基因杂交水稻”研究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48种转基因作物进行中间试验,其中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西红柿、甜椒有转基因食品。由于转基因作物产量高、价格低、耐贮运等特点,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品质好、成本低、附加值高等原因,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市场份额连年上升。预计转基因作物2005年市场销售额可达80亿美元,2010年为200亿美元至250亿美元。随着转基因动植物商品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转基因农产品已经直接或间接被制作成人类的消费品。目前,世界各地的食品超市中均有转基因食品的销售。随着转基因食品的辐射范围逐步扩大,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转基因食品的优点1过去改变植物的品种主要是通过育种,这种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的时间长,杂交出的品种不易控制,目的性差,其后代可能高产但不抗病,也可能抗病但不高产,也许是高产但品质差,所以必需一次一次地进行选育。而转基因技术就不同了,可以选择任何1个目的基因转进去,就可得到1个相应的新品种,不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筛选了。2传统的育种只能是水稻对水稻,玉米对玉米,进行杂交,不能水稻对玉米,水稻更不能和细菌进行杂交。而转基因技术不但可以把不同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组合到植物里去。比如:科学家看中了一种北极熊的基因,认为它有抵抗冷冻的作用,于是将其分离取出,再植入番茄之中,培育出耐寒番茄。3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例如:马铃薯植人天蚕素的基因后,抗清枯病、软腐病的能力大大提高,过去这两种病每年会带来近3成的减产,一种抗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的马铃薯,可使美国每年少用37万kg的杀虫剂;阿根廷播种转基因豆种后,大豆抗病和抗杂草能力大为增加,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量减少,生产成本比原来下降了15%。
4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有利于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杜邦和孟山都公司即将推出多种可榨取有益心脏的食用油的大豆。两大公司还将联手推出味道更鲜美且更容易消化的强化大豆新品种。艾尔姆公司与其他公司合作,正在研究高含量抗癌物质的西红柿,以及可用于生产血红蛋白的玉米和大豆。此外,含疫苗的香蕉和马铃薯也正在加紧研究中;日本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可减少血清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的水稻新品种;欧洲科学家新培育出了米粒中富含维生素A和铁的转基因稻,这一成果有可能帮助降低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以稻米为主食的发展中国家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病率。5转基因食品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的瓜菜。同时,人们还发现转基因作物结出的果实,无论外形还是味道都别具风味。英国的科学家将一种可以破坏叶绿素变异的基因移植到草中,可以使之四季常青,除了具有绿化功能之外,还使畜牧业受益,因青草的营养比干草高,而使肉的质量提高。转基因食品的危害自从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种植以来,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一直不断。1998年8月,英国Rowett研究所的科学家Pusztai教授报道,幼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这种抗虫转基因马铃薯所产生的雪花莲外源凝集素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阻碍小鼠生长。这是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最早提出的研究报告。虽然英国皇家学会于1999年5月宣布该研究存在“漏洞”,但是该报道激起人们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危害人体健康的争论。1999年5月,美国康耐尔大学Losey等人报道,在一种植物马利筋的叶片上涂上转基因Bt玉米花粉后喂养斑蝶,发现4天后斑蝶幼虫死亡率为44%,从而引发了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环境是否安全的争议。另外,加拿大Alberta和Saskatch-ewan教授报道转基因油菜田间发现了能够抗除草剂的油菜自播植物,成为“超级杂草”。1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可能会造成的危害
●转基因作物中的毒素可引起人类急、慢性中毒或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作物中的免疫或致敏物质可使人类机体产生变态或过敏反应。
●转基因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微量营养素及抗营养因子的变化,会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使其营养结构失衡
2转基因食品存在的隐患
(1)未进行较长时间的安全性试验:基因化食品改变了我们所食用食品的自然属性,它所使用的生物物质不是人类食品安全提供的部份,未进行长时间的安全试验,没有人知道这类食品是安全的。(2)产生毒素:基因化食品能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会在食品中产生较高水平和新的毒素。Losey,J.E.等(1999)报道,在一种植物马利筋叶片上撒有转基因Bt玉米花粉后,普累克西普斑蝶食用叶片就少,长得慢,4天的幼虫的死亡率44%。而对照组(饲喂不撒Bt玉米花粉的叶片)无一死亡。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杀虫毒素可由根部渗入周围,但尚不清楚会产生何种影响。(3)过敏或变态反应:基因技术会在食品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和未知的变态反应原。据报告,对巴西坚果产生过敏的主体也会对用该坚果基因工程化而得到的大豆产生过敏。科学家把巴西胡桃的特性移植到黄豆上去,结果却使一些对胡桃过敏的人在摄取黄豆时有过敏的可能。植物凝血素(Lectin)对有些害虫来说是有毒的,转基因食品不得含有此类有毒物质。(4)减少食品的营养价值或降解食品中重要的成份:基因化的目的是去除或灭活人们认为不需要的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是未知的,但它是基本的。比如它有自然的抑制癌症的能力(Pariza,M.W.,1990)。美国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具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中,异黄酮类激素等防癌的成份减少了。基因化食品的虚假新鲜感迷惑消费者。具有芳香、有光泽的红色蕃茄能贮藏几周,但营养价值较低。消费者在购买水果或蔬菜时,仅依靠外观和质地,因此,不能准确判定该产品的真实质量。营养物质在环境中自然循环受到转基因微生物的干扰。(5)产生抗菌素耐药性细菌: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如抗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等)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这就意味着农作物带有耐抗菌素的基因。这些基因通过细菌而影响我们。英国的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到生物有机体,突变的基因如跨越种群和转移至细菌,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虽然这种机会可能性很小,但如出现无法治疗的并广泛传播的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时,其后果不堪设想。荷兰科学家发表在《新科学家》杂志的试验结果称,设计一人造胃,对人消化转基因食物的过程进行模拟,发现DNA滞留在肠内,同时一些转基因细菌能够把自己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转移给人造胃的细菌。如果类似结果发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就可能培养出功效最强的、抗菌素也无法杀死的超级细菌。英国新食品和工艺顾问委员会就禁止一种用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作标识的转基因改良玉米趋势饲喂牛,因其中含有的DNA仍保持原样,并有可能加速对抗菌素的抗药性。(6)产生的问题不能进行追踪:若不进行标识,我们的公共卫生当局就无力因出现问题发现其来源,潜在性的危害值得怀疑。(7)副作用能杀害人体:Mayeno,A.N.等(1994)报告,发生一种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肌痛。临床表现有麻痹、神经问题、痛性肿胀、皮肤发痒、心脏出现问题,记忆缺乏、头痛、光敏、消瘦(Brenneman,D.E.等,1993;Love,L.A.等,1993)。后查明系日本一公司生的基因化工程细菌产生的色氨酸所致。食用者在3个月后发病,导致37人死亡,1500人体部份麻痹,5000多人发生偶尔性无力。据测定,含量为0.1%便可杀死人体。(8)直接危害人体:Lancet杂志1999年10月16日报告,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Pusztai,A.(1998)首次用转雪花莲凝结素(GNA)基因的马铃薯喂大鼠,10天后,发现饲喂组大鼠结肠、空肠和部分小肠粘膜变厚,而未饲喂转基因马铃薯组未发现病变。他认为,也许是导入的基因激活或阻止植物中的其它基因的结果。另外观察到,实验鼠肾脏、胸腺和脾脏生长异常或萎缩或生长不当,多个重要器官也遭到破坏,脑部萎缩,免疫系统变弱。虽然英国皇家医学会对此专门组织科学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该实验从设计、执行到分析等多方面存在缺陷,不应过早得出结论,虽然两组存在差异,但因受实验技术的限制和不正确的利用统计学,这些差异说明不了问题。但仍不能消除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重组奶牛生产激素(rbGH)在美国投入商业化使用后,使用者很快发现这类药物导致了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增加,奶牛的繁殖率低。由于药物的作用,使奶牛的新陈代谢加快,导致能耗增加而引起死亡。牛奶的营养价值也降低了。科学家对获准在西班牙和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进行针对性研究后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脑膜炎和其它新病种。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以及导致失调,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观点长期以来,对于转基因食品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支持阵营和以欧盟为代表的谨慎阵营;我国支持转基因食品研究,但对产品标识严格要求。(1)美国观点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最多的国家,有1/4耕地种植的是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多达4000多种。在有关转基因作物及其食品安全性的争论中,美国始终站在肯定和支持的立场上,主张将转基因产品和传统农产品同等对待,并努力影响国际社会对相关政策的制订。(2)欧盟观点欧盟地区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和消费团体等组织坚决反对转基因食品。他们组织大规模反对转基因的抗议和游行,采取各种措施阻止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开发。欧盟地区政府态度谨慎,主张对转基因产品采取“预防原则”。围绕这一原则,欧盟先后对转基因食品安全和标签问题、新型食品管理规章问题、转基因玉米和大豆问题、含转基因成分的添加剂和调味料等问题进行了规定。(3)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我国对于转基因生物有严格要求。在国务院304号令公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把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了定义,规定了研究、试验要取得安全证书;生产、加工,要取得生产许可证;经营要取得经营许可证;要求在中国境内销售列入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要有明显的标志和标识;对进口与出口也有规定,所有出口到中国来的转基因的生物以及加工的原料,都需要中国颁发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如果不符合要求,要退货或者销毁处理。转基因食品的前景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对转基因食品有很多争议,但这并不影响转基因食品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转基因食品还在不断问世。虽然转基因技术还有不少安全上的疑点,但它对我国农业发展有极重要的意义:它改善了食品品质、抗虫、增产、增加作物对真菌的抵抗力、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带来显著的农业效益、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生物技术支持产业还十分薄弱,大部分研究开发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试剂均依赖进口,大大制约了生物技术的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从长远目标着眼,在政策上扶持相关产业。另外,我国生物技术研究中还存在着储备不足、创新性不够的问题,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基因资源,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竞争力。转基因作物在我国的普及面很窄,品种较少且效益不高。在新的转基因作物研究方面应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主要经济作物上,尤其是有利于贫困地区种植的品种。对有出口潜力的新品种也应加大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阳光赏识活动方案
- 金坛区党建活动方案
- 院庆庆祝活动方案
- 长沙博物馆教育活动方案
- 酒店冷餐会活动方案
- 销售公司游戏活动方案
- 陶礼春风党建活动方案
- 青城古镇体验型活动方案
- 青岛盒马活动方案
- 青年活动线上活动方案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2025安徽淮南市寿县人民医院、寿县中医院使用周转池编制招聘10人备考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46366-2025自驱式管道内检测机器人通用技术规范
- 2025年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含答案ab卷
- 质量强国课件
- 2025广东广州市增城区调任公务员1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家校社协同育人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 国开电大2025秋《形势与政策》大作业参考答案
- 2025网格员招聘笔试必考题库(含答案)
- 2025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2025公需课课程)
- 《运筹学基础及应用》PPT教学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