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素养培植的路径:“字词句篇”筑根基,“听说读写”提能力身为语文教师,四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接触多种教学方法,但是对古代私塾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推崇的。古代私塾的核心教学方法以诵读记忆和个别指导为主,即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又注意对学子行为规范培养。私塾的教学法以“读”为核心,学生需反复朗读甚至背诵儒家经典,通过“熟读成诵”将知识内化,强化记忆,这是最基础的方法。初期不强调深入理解,先追求“背熟”。在“背熟”的基础上进行个别指导,因为私塾的先生一个人面对的是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学生,学生年龄差距大,入学时间不固定,该学的内容不一致,都在一个房间接受教育,先生会根据每个学生的进度单独辅导。一般的形式是先让入学时间短的学生读蒙学读物,再为入学时间长的学生讲解经典义理,或针对学生的疑问单独答疑,这不就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吗?在“背熟”的同时,先生还注重“写”的训练,一是“写字”,从临摹字帖开始,让学生练习毛笔字的笔画、结构;二是“作文”,初期练习对对子,后期逐步学习写八股文、策论等,培养书面表达(写作)能力。私塾先生不仅仅是教四书五经,对学生是严格管教,不能逾矩,否则会用戒尺惩罚。在教学中会融入“礼”的培养,传递忠、孝、仁、义等价值观。古代私塾先生的教学方法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来说,有许多是需要传承的。今天的语文,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是沟通思想的桥梁,是培植学生核心素养的根基。语文学习从来不是零散知识的堆砌,而是一场循序渐进、内外兼修的修行。我始终这样理解:不管什么样的教学法,万变不离其宗,要掌握语文的精髓,最根本的是要扎根“字、词、句、篇”的基础土壤,筑牢知识根基,依托“听、说、读、写”的实践路径,就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激活各种潜能,最终实现语文素养的深度培植。一、通过“字词句篇”构起筑语文学习的“金字塔底座”语文学习如同搭建金字塔,“字、词、句、篇”便是支撑起整座塔身的基石。“字、词、句、篇”是语文的四个层级,环环相扣,从最小的语言单位到完整的文本表达,构成了语文知识体系的核心框架。“字”是起点,是夯实语言的“最小细胞”。汉字是语文的起点,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密码。学习汉字,绝非简单的“认读写”,还要触摸其形、领悟其意、感受其韵。比如“人”字,一撇一捺支撑起了“人”,这一撇一捺不仅仅起着支撑平衡作用,还使“人”站立了起来,要能顶天立地,不卑躬屈膝,这是做人的尊严。掌握汉字,需要关注其字形演变、字音规律与字义关联。比如“青”字族,“清”与水有关,“晴”与日有关,“情”与心有关,通过归类学习,既能高效记忆汉字,又能理解汉字构形的逻辑。只有将每一个汉字学扎实,才能为后续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词”是纽带,是搭建语义的“桥梁”。词语是由汉字组成的语义单位,是连接汉字与句子的纽带。小学低年级用词造句,就是对词语的最初运用,只有积累足够丰富的词语,准确理解其含义,才能灵活构建出有意义的句子。学习词语,不仅要掌握其读音、写法与基本含义,更要理解其感情色彩、语体风格与搭配规律。比如“轻视”与“蔑视”,都有“看不起”的意思,但“蔑视”的程度更深,且带有强烈的鄙夷色彩,准确区分近义词的差异,才能在表达时精准传递情感与态度。在日常学习中,积累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固定短语也至关重要,“画龙点睛”体现着“关键处点明主旨”的智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蕴含着“集体智慧大于个人”的道理,这些词语不仅丰富语言表达,更承载着民族的文化经验。(三)“句”是骨架,是构建表达的“基本单元”。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元,只有掌握句子的构造规律,才能让表达具备逻辑性与完整性。学习句子,需要理解语法结构——主谓宾的搭配、定状补的修饰,以及复句的关联逻辑。比如“春风吹绿了江南岸”,主语“春风”、谓语“吹绿了”、宾语“江南岸”,简单一句便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再如“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大家依然坚持晨练”,通过“虽然……但是……”的转折关联词,清晰表达了“寒冷”与“坚持”之间的对比关系。句子的表达效果与句式选择密切相关,陈述句用于客观陈述,疑问句用于提出疑问,感叹句用于抒发强烈情感,祈使句用于表达请求或命令。灵活运用不同句式,能让语言表达更具感染力。(四)“篇”是整体,是展现思想的“完整画卷”。“篇”即文章,是由句子有机组合而成的完整文本,是语文学习的最终呈现形式。“篇”不仅需要结构完整,更需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与清晰的逻辑脉络。学习“篇”,需要把握文章的体裁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等),分析其结构布局(如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理解其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最终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写作意图。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以“背影”为线索,通过记叙父亲送自己上车、买橘子的日常小事,用细腻的描写传递出深沉的父爱,全文结构清晰,情感真挚。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空间转换为脉络,将百草园的自由快乐与三味书屋的严肃刻板对比,既展现了童年生活,又暗含着对教育的思考。通过分析“篇”的整体架构与细节表达,既能学习写作技巧,又能提升对文本的理解与鉴赏能力。二、依据“听说读写”激活语文能力的“实践引擎”如果说“字词句篇”是语文学习的“理论基础”,那么“听、说、读、写”便是将理论转化为能力的“实践引擎”。这四种能力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推动语文素养的提升——“听”与“读”是输入能力,负责吸收信息、积累知识;“说”与“写”是输出能力,负责传递思想、表达情感。(一)在“听”中捕捉信息,感受语言之美。“听”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输入方式,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有效的“听”,不仅要听清内容,更要听懂逻辑、听出情感、听出深意。在课堂上,倾听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对语法的讲解,能快速获取知识;在生活中,倾听他人的对话、故事、观点,能积累生活素材;在文化场景中,倾听诗歌朗诵、散文演播、戏剧对白,能感受语言的韵律与情感。比如央视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情景类节目《朗读者》,旨在用声音唤醒人们对文学的热爱、传递人文关怀。嘉宾朗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通过朗读者的语气、语速变化,能更深刻地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愧疚与思念。“听”需要集中注意力,学会边听边记录关键信息,边听边思考“对方想表达什么”“为什么这么说”,久而久之,便能提升信息捕捉能力与语言感知能力。(二)用“说”清晰表达,传递思想之声。“说”是语文输出能力的直观体现,也是将内心想法转化为语言的重要途径。良好的“说”,需要做到发音准确、表达流畅、逻辑清晰、情感真挚。无论是课堂上的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还是生活中的与人交谈、公众演讲,都是训练“说”的机会。比如在课堂上分享对一篇文章的理解,需要先梳理自己的观点,再用“首先……其次……最后……”的逻辑串联语言,确保表达有条理。“说”要敢于开口,克服“怕说错”的心理。要学会组织语言,避免“想到哪说到哪”,还要注意语气、语速与肢体语言的配合,让表达更具吸引力。(三)通过“读”深度理解,汲取文化养分。“读”是语文学习中最核心的输入方式,也是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提升素养的关键途径。“读”不仅包括“读课文”,更包括读课外书—读文学名著、读科普文章、读历史典籍、读时事评论。不同类型的阅读,能带来不同的收获:读文学名著,能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体会语言的艺术魅力;读科普文章,能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理性思维;读历史典籍,能汲取古人的智慧,增强文化认同。“读”需要掌握阅读方法——精读与泛读结合,圈点批注与思维导图辅助,同时学会思考与质疑,不盲从书中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理解。(四)在“写”中精准输出,沉淀语文素养。“写”是语文学习的最终落脚点,也是将“听、说、读”积累的知识与能力转化为个人素养的关键环节。“写”不仅包括写作文,还包括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写随笔、写书信、写论文等。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写”,都需要做到内容真实、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写作的过程,是对知识的梳理与运用,也是对思想的深化与表达。比如写一篇记叙文,需要从生活中选取典型素材,用生动的描写展现事件的过程,用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写一篇议论文,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用充分的论据支撑观点,用严谨的论证逻辑说服读者。写一篇读书笔记,需要梳理书中的核心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形成有价值的见解。训练“写”的能力,要坚持“多写多练”,将生活中的观察、阅读中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要学会修改,通过反复打磨语言、调整结构,提升文章质量。要借鉴优秀作品的写作技巧,不断丰富自己的表达风格。三、将“字词句篇”与“听说读写”融合贯通,从知识到能力,培植深层语文素养“字词句篇”与“听说读写”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从“掌握知识”到“提升能力”的跨越,最终培植出深层的语文素养—这种素养不仅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更包括文化认同、思维品质与审美情趣。比如小学五年级语文《搭石》,搭石是让非山区人比较费解的一个词,在学习“搭石”这个词语时,通过“字”的拆解(“搭”是动作,“石”是物体)理解其本义,通过“词”的语境(“人们踏着搭石过河”)掌握其用法,再通过阅读《搭石》一文,感受“搭石”背后的邻里互助精神,最后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项目招标文件编制与评审模板
- 教室的变迁话题作文9篇
- 中国防静电U形刷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护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委托开发合同协议
- 陵园设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国有企业招聘(写作)复习题及答案
- 2025年的通勤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下半年佛山市安全监管局招考辅助服务雇用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外汇资金借款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白银深加工行业供需态势分析及市场运行潜力报告
- 国家公园考试题型及答案
- 三维城市建模技术-洞察及研究
- 五粮液国庆茅台活动方案
- 日语入门考试试题及答案
- 慢性便秘检查与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T/CGCC 14-2018无形资产价值评价体系
- T/CBMCA 022-2021陶瓷岩板加工规范
- 调研基层武装部工作报告
-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3 年版)
- (高清版)TSG 09-2025 缺陷特种设备召回管理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