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三化学高考开放探索性压轴题模拟试题一、试题背景与核心任务随着全球碳中和战略的推进,CO₂资源化利用成为研究热点。某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光电催化体系,实现了CO₂在常温常压下高选择性转化为乙烯(C₂H₄)和乙醇(C₂H₅OH)。该体系以TiO₂纳米管为光阳极,Cu-Zn合金为电催化阴极,通过调节外加电压和溶液pH值可调控产物分布。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检测到阴极区存在·CO₂⁻自由基中间体。核心任务:基于以下实验数据与资料,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推理,探究该光电催化体系的反应机理及工艺优化方案。二、实验数据与图表分析(一)基础参数与装置信息电极材料特性:TiO₂纳米管光阳极:禁带宽度3.2eV,光吸收阈值λ≤387.5nm,量子效率约28%Cu-Zn合金阴极:Cu/Zn原子比1:2时,电化学活性面积(ECSA)达最大值52m²/g反应条件:电解质溶液:0.5mol/LKHCO₃(pH=7.2),通入CO₂至饱和(c(CO₂)=0.034mol/L)光照条件:300W氙灯(λ=300-780nm),光强100mW/cm²外加电压范围:-0.6~-1.2V(vsRHE)(二)关键实验曲线图2:外加电压对产物法拉第效率的影响|电压(VvsRHE)|乙烯法拉第效率(%)|乙醇法拉第效率(%)|H₂法拉第效率(%)||------------------|---------------------|---------------------|-------------------||-0.6|8.3|12.5|65.2||-0.8|23.1|28.7|35.9||-1.0|35.6|31.2|22.4||-1.2|29.4|25.3|38.7|图3:溶液pH值对·CO₂⁻自由基浓度的影响(注: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测定,信号强度与自由基浓度正相关)pH=5时:信号强度127a.u.pH=7时:信号强度215a.u.pH=9时:信号强度183a.u.pH=11时:信号强度96a.u.图4:反应路径能量示意图(单位:kJ/mol,相对于吸附态CO₂能量)路径1(生成乙烯):CO₂→·CO₂⁻→*COOH→*CO→*CHO→*CH₂O→C₂H₄(决速步:*CO₂⁻→*COOH,活化能78kJ/mol)路径2(生成乙醇):CO₂→·CO₂⁻→*COOH→*CO→*CHO→*CH₂OH→C₂H₅OH(决速步:*CH₂OH→C₂H₅OH,活化能65kJ/mol)竞争反应(析氢):H₂O→*H→H₂(活化能42kJ/mol)三、理论分析与计算(一)光阳极反应机理TiO₂光阳极在光照下产生电子-空穴对,发生氧化反应:光激发过程:TiO₂+hν→e⁻(CB)+h⁺(VB)(需计算:当入射光波长为350nm时,光子能量是否满足禁带宽度要求?)空穴氧化反应:2H₂O-4h⁺→O₂↑+4H⁺(标准电极电势φ°=1.23VvsRHE)(二)阴极反应动力学CO₂还原主反应:生成乙烯:2CO₂+12H⁺+12e⁻→C₂H₄+4H₂O(E°=-0.34VvsRHE)生成乙醇:2CO₂+12H⁺+12e⁻→C₂H₅OH+3H₂O(E°=-0.32VvsRHE)动力学参数计算:已知在-0.8VvsRHE时,乙烯生成的交换电流密度j₀=2.3×10⁻⁵A/cm²,传递系数α=0.42。(需计算:该条件下的阴极过电势η及塔菲尔斜率b)(三)竞争反应分析析氢反应(HER)的速率方程为:v(HER)=k·c(H⁺)·exp(-αFη/RT)其中k=1.2×10⁻³mol/(cm²·s),F=96485C/mol,R=8.314J/(mol·K),T=298K四、问题探究与解答(1)机理分析题①计算350nm光的光子能量(eV),判断是否能激发TiO₂光阳极产生电子-空穴对(写出计算过程)。②根据图2数据,绘制乙烯和乙醇的总碳基法拉第效率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只需描述趋势),并解释-1.2V时H₂法拉第效率回升的原因。③结合图3和pH值对反应的影响,推测·CO₂⁻自由基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差异,并分析pH=7时自由基浓度最高的原因。(2)动力学计算题④利用阴极过电势公式η=E(外加)-E°-iR(忽略iR降),计算-0.8VvsRHE时乙烯生成反应的过电势,并通过塔菲尔方程η=a+blogj(j取10mA/cm²)计算塔菲尔斜率b。⑤当溶液pH从7升至9时,析氢反应速率v(HER)如何变化?(通过计算c(H⁺)变化倍数说明,假设η不变)(3)实验设计与优化题⑥基于图4的能量示意图,提出两种可提高C₂产物选择性的改性方案,并说明理论依据。⑦若要将乙烯法拉第效率提升至40%以上,综合考虑电压、pH等因素,设计一组最优反应条件(需说明选择依据)。(4)拓展探究题⑧文献报道Cu-Zn合金表面存在Cu⁰-Zn²⁺活性位点对,其中Zn²⁺可通过静电作用稳定·CO₂⁻自由基。请从电子效应角度分析该活性位点对如何降低*CO₂⁻→*COOH步骤的活化能。⑨当光照强度增加到200mW/cm²时,发现阴极H₂生成量显著增加,而C₂产物选择性下降,解释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五、工艺优化方案设计基于上述分析,完成以下工艺优化任务:参数优化表(填写最佳条件并说明理由):|参数|最佳条件|选择依据||--------------|----------|--------------------------------------------------------------------------||外加电压||||溶液pH值||||光照波长范围|||装置改进建议:针对光阳极量子效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带工程的材料改性方案,要求说明掺杂元素选择(如N、C、S等)及其作用机理。六、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要点)(1)机理分析题①光子能量计算:E=hc/λ=(6.626×10⁻³⁴J·s×3×10⁸m/s)/(350×10⁻⁹m)=5.68×10⁻¹⁹J=3.55eV∵3.55eV>3.2eV(禁带宽度),能产生电子-空穴对(2分)②总碳基效率趋势:在-0.6~-1.0V区间从20.8%升至66.8%,-1.0~-1.2V降至54.7%(1分);H₂回升原因:高电压下Cu-Zn合金表面发生析氢活性位点暴露(Zn溶解导致Cu富集)(2分)③pH影响机制:酸性条件下·CO₂⁻易质子化生成HCO₂·(pKa≈4.3),碱性条件下OH⁻竞争吸附抑制CO₂活化(2分);pH=7时HCO₃⁻缓冲体系促进CO₂溶解与电荷平衡(1分)(2)动力学计算题④过电势计算:η=-0.8V-(-0.34V)=-0.46V(1分);塔菲尔斜率b=2.303RT/(αF)=(2.303×8.314×298)/(0.42×96485)=142mV/dec(2分)⑤HER速率变化:pH=7→9时c(H⁺)从10⁻⁷降至10⁻⁹(降低100倍),v(HER)变为原来的1/100(2分)(3)实验设计与优化题⑥改性方案:方案1:Cu-Zn合金表面包覆Nafion膜,抑制H⁺扩散以降低HER竞争(依据:图4中HER活化能最低,易受H⁺浓度影响)(2分)方案2:引入单原子Ni助催化剂,降低*CO二聚步骤能垒(依据:C-C偶联是生成C₂产物的关键)(2分)⑦最优条件:外加电压:-1.0V(乙烯效率达峰值35.6%,总碳效率66.8%)(1分)pH=7.5(兼顾·CO₂⁻浓度与HCO₃⁻缓冲能力)(1分)光照波长:350-380nm(满足TiO₂激发且减少热效应)(1分)(4)拓展探究题与工艺优化(略)七、命题思路说明本题以CO₂光电催化还原为载体,融合了能量转化(光催化+电催化)、反应机理(自由基中间体)、动力学计算(塔菲尔方程)等核心考点,体现以下命题特点:真实情境创设:选取碳中和领域前沿研究,数据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