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供应室理论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供应室理论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供应室理论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供应室理论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供应室理论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供应室理论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B-D测试时,测试包的规格应为A.25cm×25cm×20cmB.30cm×30cm×25cmC.35cm×35cm×30cmD.40cm×40cm×30cm答案:B(依据WS310.2-2016,B-D测试包规格为30cm×30cm×25cm,用于检测预真空灭菌器冷空气排除效果)2.下列哪种物品不可使用环氧乙烷灭菌A.电子监护仪导线B.硅胶引流管C.金属手术器械D.一次性纸质包装材料答案:C(金属器械可耐受高温高压,优先选择压力蒸汽灭菌;环氧乙烷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精密仪器、高分子材料等)3.供应室去污区温度应控制在A.16-21℃B.20-23℃C.22-25℃D.25-28℃答案:A(WS310.1-2016规定,去污区温度16-21℃,相对湿度30%-60%;检查包装区温度20-23℃)4.外来器械应在使用后多长时间内回收处理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答案:B(《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外来器械使用后应2小时内送回CSSD,避免污染物干燥影响清洗效果)5.无菌物品存放架或柜距地面高度应为A.≥10cmB.≥15cmC.≥20cmD.≥25cm答案:C(WS310.2-2016规定,无菌物品存放架/柜距地≥20cm,距墙≥5cm,距天花板≥50cm,保持通风)6.复用器械清洗质量监测的首选方法是A.目测法B.带光源放大镜检查C.蛋白残留检测D.ATP生物荧光检测答案:B(WS310.3-2016指出,应采用带光源放大镜(5-10倍)检查器械表面、齿牙、关节等部位,无污渍、锈迹为合格)7.低温等离子灭菌的适用包装材料是A.棉布B.纸塑袋C.普通无纺布D.橡胶类答案:B(低温等离子灭菌需使用兼容的包装材料,纸塑袋需标注“适用于等离子灭菌”,棉布、普通无纺布因含纤维素可能影响灭菌效果)8.供应室工作人员接触污染器械时,应佩戴的防护装备不包括A.防渗手套B.护目镜C.防水围裙D.棉纱口罩答案:D(应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棉纱口罩无法有效阻隔微生物和液体喷溅)9.灭菌包重量要求中,金属包最大重量不超过A.5kgB.6kgC.7kgD.8kg答案:C(WS310.2-2016规定,金属包≤7kg,敷料包≤5kg,避免过重影响蒸汽穿透)10.下列哪项不属于CSSD质量控制的“三关”A.回收关B.清洗关C.灭菌关D.发放关答案:A(质量控制核心为清洗、灭菌、发放三关,确保器械从清洁到无菌的全流程质量)11.环氧乙烷灭菌后,物品解析时间至少为A.6小时(50℃)B.8小时(50℃)C.10小时(50℃)D.12小时(50℃)答案:B(GB18279.1-2015规定,环氧乙烷灭菌后,医疗器械解析时间应≥8小时(50℃)或≥12小时(室温),确保残留量达标)12.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的指示菌是A.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B.嗜热脂肪杆菌芽孢C.金黄色葡萄球菌D.大肠杆菌答案:B(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剂为嗜热脂肪杆菌芽孢(ATCC7953),环氧乙烷灭菌使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13.供应室建筑布局应遵循的单向流程是A.去污→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B.检查包装→去污→灭菌→储存发放C.灭菌→去污→检查包装→储存发放D.储存发放→灭菌→检查包装→去污答案:A(CSSD工作区域按“去污-检查包装及灭菌-储存发放”单向流程设计,避免交叉污染)14.复用诊疗器械处理流程中,“保湿”应在哪个环节实施A.回收后立即B.清洗前C.清洗中D.消毒后答案:A(器械使用后应在1小时内回收并保湿(浸泡于含酶清洁剂或加盖湿纱布),防止污染物干燥影响后续清洗)15.无菌物品有效期管理中,使用纺织品包装的灭菌包,在环境符合要求时有效期为A.7天B.14天C.21天D.30天答案:B(WS310.2-2016规定,环境温度≤24℃、湿度≤70%时,纺织品包装无菌包有效期14天;否则为7天)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包括A.物理监测B.化学监测C.生物监测D.回顾性监测答案:ABC(WS310.3-2016要求,应同时进行物理(参数记录)、化学(包外/内指示物)、生物(每周一次)监测)2.外来器械管理的关键环节包括A.与器械公司签订质量协议B.接收时核对器械名称、数量、完整性C.清洗前进行酶洗预处理D.灭菌后单独记录追溯信息答案:ABCD(需全程追溯,包括供应商资质、接收核查、清洗灭菌记录、使用反馈等)3.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措施包括A.接触污染器械时戴双层手套B.清洗操作时穿防水隔离衣C.处理锐利器械时使用专用容器D.定期进行感染性疾病筛查答案:ABCD(需执行标准预防,包括手卫生、防护装备、锐器伤处理、职业暴露后预防等)4.灭菌包包装的要求包括A.闭合式包装应使用专用胶带,长度≥包布边长的2/3B.纸塑包装应密封宽度≥6mm,热封处无褶皱C.器械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粘贴化学指示胶带D.纺织类包装材料应一用一清洗答案:BCD(闭合式包装胶带长度应≥包布边长的1/2,A错误;其他选项符合WS310.2-2016要求)5.低温灭菌方法包括A.环氧乙烷灭菌B.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C.甲醛蒸汽灭菌D.过氧乙酸浸泡灭菌答案:AB(甲醛蒸汽因毒性已逐步淘汰,过氧乙酸浸泡属于消毒而非灭菌,低温灭菌主要指环氧乙烷和等离子)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正确打√,错误打×)1.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可以拆包后重复灭菌使用。()答案:×(一次性物品材质可能不耐受灭菌过程,重复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应禁止)2.灭菌器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立即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灭菌物品。()答案:√(需追溯并重新处理,同时分析不合格原因)3.清洗器械时,水温应控制在45℃以下,防止蛋白质凝固。()答案:√(高温(>45℃)会导致血液、体液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附着于器械表面难以清除)4.无菌物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优先发放近期灭菌的物品。()答案:×(应优先发放最早灭菌的物品,避免过期)5.供应室去污区可与检查包装区共用清洁工具。()答案:×(不同区域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避免交叉污染)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述器械清洗质量的评估标准。答案:①目测或带光源放大镜(5-10倍)检查:器械表面、关节、齿牙等无污渍、锈迹、血渍、水垢等残留;②功能检查:器械闭合紧密、关节灵活、无变形;③可选用ATP生物荧光检测(≤200RLU)或蛋白残留检测(≤2μg/cm²)作为补充;④清洗后的器械应达到干燥标准,无水滴残留。2.压力蒸汽灭菌器日常使用前需进行哪些监测?答案:①设备检查:电源、水位、压力表、温度传感器等运行正常;②物理监测:确认灭菌程序参数(温度、时间、压力)符合要求;③化学监测:每日第一锅进行B-D测试(预真空灭菌器),结果合格(指示图均匀变色无条纹);④空载试运行:确认蒸汽排放、门密封等无异常。3.简述外来器械的处理流程。答案:①接收:使用科室与CSSD双人核对器械名称、数量、规格、完整性,登记供应商信息;②预处理:使用后2小时内回收,保湿处理(浸泡含酶清洁剂);③清洗:遵循“多酶清洗-超声清洗-漂洗-终末漂洗”流程,复杂器械使用专用清洗架;④检查包装:放大镜检查清洁度,配置器械卡(含名称、数量、图示),使用兼容包装材料;⑤灭菌:优先选择压力蒸汽灭菌,记录灭菌参数;⑥发放:与使用科室交接,留存追溯信息(包括灭菌批次、时间、操作人员);⑦术后反馈:收集器械使用情况,异常及时与供应商沟通。五、案例分析题(21分)某医院供应室护士在进行灭菌包发放时,发现一批3天前灭菌的纺织品包装手术包,包装布轻微潮湿,包外化学指示胶带颜色不均匀(部分区域未完全变色)。问题:1.该批次灭菌包存在哪些质量问题?(6分)2.应采取哪些处理措施?(7分)3.如何预防此类问题再次发生?(8分)答案:1.质量问题分析:①包装潮湿:可能因灭菌后干燥不彻底、储存环境湿度超标或包装材料吸湿性强;②化学指示胶带变色不均匀:提示灭菌过程中蒸汽穿透不良或温度/压力未达标;③潮湿包装易导致微生物二次污染,化学指示物异常说明灭菌效果可能不合格。2.处理措施:①立即停止发放该批次物品,隔离存放并标注“待处理”;②追溯灭菌记录(包括设备参数、灭菌时间、装载方式),核查生物监测结果;③对可疑包进行重新清洗、包装、灭菌,并同步进行生物监测;④通知使用科室召回已发放的同批次物品,更换合格无菌包;⑤记录事件经过、处理结果及责任人,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3.预防措施:①加强灭菌过程控制:检查灭菌器干燥程序(延长干燥时间或提高干燥温度),确保蒸汽质量(无杂质、饱和蒸汽);②规范包装操作:使用符合标准的纺织包装材料(经纬密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