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过敏性休克抢救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过敏性休克的核心病理生理机制是:A.补体系统过度激活导致血管内溶血B.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C.中性粒细胞浸润引起组织损伤D.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答案:B解析:过敏性休克属于Ⅰ型超敏反应,主要由IgE介导,触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迅速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生物活性介质,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支气管痉挛等。2.2025年《中国过敏性休克诊治指南》推荐,成人过敏性休克急救时,肾上腺素的首剂肌肉注射剂量为:A.0.1mg(1:10000溶液1ml)B.0.3mg(1:1000溶液0.3ml)C.0.5mg(1:1000溶液0.5ml)D.1.0mg(1:1000溶液1.0ml)答案:C解析:最新指南强调,成人首剂肾上腺素应选择1:1000浓度(1mg/ml),肌肉注射0.3-0.5mg(通常0.5mg),注射部位为大腿中外侧(此处肌肉血供丰富,吸收速度快于三角肌)。3.过敏性休克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时,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立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B.启动心肺复苏(CPR)并同时呼救C.快速静脉输注生理盐水500mlD.面罩高流量吸氧(10-15L/min)答案:B解析:过敏性休克合并心搏骤停时,CPR是首要措施,需立即开始胸外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深度5-6cm),同时呼叫团队支援,肾上腺素可在CPR过程中经静脉或骨内途径给药。4.以下哪项不属于过敏性休克的“预警症状”?A.突发皮肤瘙痒、荨麻疹B.口舌麻木或肿胀C.心悸、头晕D.发热(体温38.5℃)答案:D解析:过敏性休克多为急性发作(数分钟至数小时),发热并非典型表现,反而是感染性休克或其他炎症反应的特征。5.对青霉素过敏史患者进行头孢类药物皮试后出现过敏性休克,最可能的致敏物质是:A.头孢类药物的β-内酰胺环B.皮试溶液中的防腐剂(如苯酚)C.患者血清中的IgG抗体D.药物代谢产生的青霉噻唑酸答案:A解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的共同抗原决定簇为β-内酰胺环,存在交叉过敏可能,因此青霉素过敏患者使用头孢仍有风险。6.过敏性休克患者经首剂肾上腺素注射后,症状未缓解,重复给药的间隔时间应为:A.1-2分钟B.3-5分钟C.10-15分钟D.30分钟答案:B解析:指南推荐,若首剂肾上腺素后症状无改善,可每3-5分钟重复肌肉注射0.3-0.5mg(成人),直至循环稳定。7.过敏性休克合并支气管痉挛时,除肾上腺素外,首选的缓解气道症状药物是:A.氨茶碱静脉滴注B.沙丁胺醇雾化吸入C.地塞米松静脉注射D.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答案:B解析:沙丁胺醇为β2受体激动剂,可快速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是过敏性休克合并哮喘或严重呼吸困难时的一线辅助用药(需在肾上腺素使用后)。8.过敏性休克患者出现严重喉头水肿,无法经口气管插管时,紧急气道管理应选择:A.环甲膜穿刺置管(14G以上套管针)B.经鼻盲探插管C.等待上级医师到场处理D.面罩加压给氧维持答案:A解析:喉头水肿进展迅速,若无法通过常规气道工具通气,需立即行环甲膜穿刺(可用14G套管针连接高频喷射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争取抢救时间。9.过敏性休克患者补液时,首选的液体类型是:A.5%葡萄糖注射液B.羟乙基淀粉(胶体液)C.0.9%氯化钠注射液(晶体液)D.乳酸林格液答案:C解析: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是过敏性休克扩容的首选,因其能快速补充血管内容量,且无需考虑过敏风险(胶体液可能含异种蛋白)。初始剂量为15-20ml/kg(成人通常500-1000ml),15-30分钟内快速输注。10.以下哪项指标最能反映过敏性休克患者的组织灌注状态?A.收缩压(SBP)B.中心静脉压(CVP)C.乳酸水平D.尿量答案:C解析:乳酸是组织缺氧的敏感指标,正常<2mmol/L,过敏性休克时若乳酸≥4mmol/L提示严重灌注不足,需加强容量复苏或血管活性药物支持。11.对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过敏性休克患者,肾上腺素疗效不佳时,应考虑使用:A.去甲肾上腺素B.多巴胺C.胰高血糖素D.阿托品答案:C解析: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肾上腺素的β受体效应(如支气管扩张、心肌收缩),此时胰高血糖素(1-5mg静脉注射,继以1-5mg/h维持)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绕过β受体发挥正性肌力和松弛支气管作用。12.过敏性休克患者抢救后,需留院观察的最短时间是:A.2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答案:B解析:约20%的过敏性休克患者会出现“双相反应”(首次发作后1-72小时再次出现症状),因此推荐所有患者至少观察6小时(重症患者需24小时)。13.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过敏性休克的“高危因素”?A.既往有过敏性休克病史B.哮喘控制不佳(FEV1<80%预计值)C.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D.近期接种流感疫苗答案:D解析:ACEI可抑制激肽降解,增加血管性水肿风险;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高,更易出现严重支气管痉挛;既往休克史是再发高危因素。疫苗接种可能诱发过敏,但“近期接种”本身并非独立高危因素,需结合具体疫苗类型。14.过敏性休克患者出现低血压时,若肾上腺素联合容量复苏后血压仍低,应加用的血管活性药物是:A.去甲肾上腺素(0.05-0.3μg/kg/min)B.异丙肾上腺素(2-10μg/min)C.多巴酚丁胺(2-20μg/kg/min)D.米力农(0.25-0.75μg/kg/min)答案:A解析:去甲肾上腺素是α受体激动剂,可收缩外周血管,提升血压,是肾上腺素联合补液后仍低血压的首选二线药物。15.过敏性休克的诊断依据中,必备的条件是:A.接触过敏原后快速出现症状(<2小时)B.皮肤黏膜表现(荨麻疹、潮红)C.血压下降(SBP<90mmHg或较基础值下降>30%)D.呼吸窘迫(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答案:A解析:根据世界过敏组织(WAO)标准,过敏性休克的诊断需满足以下之一:①接触可能过敏原后快速出现(数分钟至数小时)涉及皮肤/黏膜+至少1个系统(呼吸、循环、胃肠)的严重症状;②接触已知过敏原后出现低血压或支气管痉挛;③无明确过敏原但符合快速发作+多系统受累。其中“快速发作”是必备条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过敏性休克的常见诱因包括:A.食物(如花生、海鲜)B.药物(如青霉素、造影剂)C.昆虫叮咬(如蜜蜂、黄蜂)D.运动(与食物联合诱发)答案:ABCD解析:食物(占成人30%、儿童50%)、药物(最常见为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昆虫毒液(蜂类)及运动-食物综合征均为常见诱因。2.过敏性休克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A.皮肤黏膜: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瘙痒B.呼吸系统:喉头水肿、喘息、咳嗽C.循环系统:低血压、心悸、意识模糊D.消化系统:腹痛、呕吐、腹泻答案:ABCD解析:各系统均可受累,皮肤黏膜表现最常见(>80%),呼吸系统(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和循环系统(低血压)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易被误诊为急腹症。3.关于肾上腺素在过敏性休克中的应用,正确的说法是:A.肌肉注射优于皮下注射(吸收更快)B.静脉注射仅用于心搏骤停或肌肉注射无效时C.儿童剂量为0.01mg/kg(1:1000溶液),最大0.5mgD.可通过骨内途径给药(如静脉通路困难时)答案:ABCD解析:肌肉注射(大腿中外侧)吸收速度(5-10分钟达峰)快于皮下注射(15-30分钟);静脉注射需稀释(如1:10000)并缓慢推注(1mg稀释至10ml,5-10分钟推完),避免心律失常;儿童剂量为0.01mg/kg(最大0.5mg);骨内通路是静脉困难时的有效替代。4.过敏性休克患者需与以下哪些疾病鉴别?A.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B.迷走神经反射性晕厥(血压下降、心率减慢)C.肺栓塞(胸痛、低氧、D-二聚体升高)D.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高热、心动过速)答案:ABC解析:过敏性休克需与其他急性循环衰竭(心源性、低血容量性)、急性气道梗阻(如异物)、神经源性休克(脊髓损伤)及迷走反射(常伴心动过缓,无皮疹)鉴别。甲亢危象以高热、心律失常为特征,与过敏无关。5.过敏性休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目的包括:A.抑制肥大细胞再次脱颗粒B.减轻迟发性炎症反应C.增强肾上腺素的血管收缩作用D.预防双相反应答案:ABD解析: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1-2mg/kg或氢化可的松100-500mg)起效较慢(2-4小时),主要用于抑制炎症介质的后续释放,预防双相反应和迟发症状,不能替代肾上腺素的急救作用。6.过敏性休克合并低血压时,容量复苏的注意事项包括:A.初始快速输注晶体液500-1000ml(成人)B.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指导补液(目标8-12mmHg)C.若大量补液后仍低灌注,需加用血管活性药物D.胶体液(如白蛋白)可作为首选替代晶体液答案:ABC解析:晶体液是首选,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可能增加肾损伤风险,仅在晶体液效果不佳时使用;CVP可反映容量状态,目标8-12mmHg(机械通气患者12-15mmHg);大量补液(>30ml/kg)后仍低灌注需联合血管活性药。7.过敏性休克患者的病情监测指标应包括:A.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B.意识状态(GCS评分)C.尿量(目标>0.5ml/kg/h)D.动脉血气分析(乳酸、pH值)答案:ABCD解析:需动态监测生命体征(每5-10分钟1次)、意识(评估脑灌注)、尿量(肾灌注)及血气(乳酸反映组织缺氧)。8.对过敏性休克患者的出院指导应包括:A.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食物、药物)B.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EpiPen)C.记录过敏反应日记(发作时间、诱因、症状)D.1个月内复查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答案:ABCD解析:出院后需严格规避过敏原,教育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肾上腺素笔(注射部位、保存条件),记录过敏日记帮助识别潜在诱因,sIgE检测可明确致敏原(需在症状缓解4周后进行,避免假阴性)。9.以下哪些情况提示过敏性休克病情危重?A.收缩压<80mmHg(成人)B.血氧饱和度<90%(吸空气)C.意识丧失或抽搐D.首次发作后30分钟内症状未缓解答案:ABCD解析: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值下降>30%即为休克,<80mmHg提示严重;血氧<90%(吸空气)或需高流量吸氧(>10L/min)提示严重低氧;意识障碍或抽搐为脑灌注不足表现;早期未缓解提示病情进展快,死亡风险高。10.关于儿童过敏性休克的特点,正确的是:A.最常见诱因是食物(如鸡蛋、牛奶)B.肾上腺素剂量为0.01mg/kg(1:1000溶液),最大0.3mgC.更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腹痛、呕吐)D.补液量为10-20ml/kg(首剂)答案:ACD解析:儿童肾上腺素首剂为0.01mg/kg(1:1000),最大0.3mg(而非0.5mg);食物是儿童主要诱因(占50%以上);儿童胃肠黏膜敏感,易出现腹痛、呕吐;补液按10-20ml/kg快速输注。三、案例分析题(共40分)案例描述:患者男性,32岁,因“进食花生后突发呼吸困难、皮疹30分钟”急诊就诊。既往体健,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2周前曾少量食用花生(无不适)。查体:T36.8℃,P135次/分,R30次/分,BP75/45mmHg,SpO₂88%(吸空气)。神志模糊,烦躁,全身皮肤可见大片风团,颜面及口唇肿胀,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心率135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肠鸣音活跃。辅助检查:快速血糖6.2mmol/L,血气分析:pH7.32,PaO₂55mmHg,PaCO₂38mmHg,乳酸3.5mmol/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问题1:该患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8分)答案:初步诊断:过敏性休克(花生诱发)。诊断依据:①明确诱因:进食花生后30分钟内发病;②快速发作:症状在接触过敏原后短时间内出现;③多系统受累:-皮肤黏膜:全身风团、颜面口唇肿胀;-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双肺哮鸣音、低氧血症(SpO₂88%,PaO₂55mmHg);-循环系统:低血压(BP75/45mmHg)、心率增快(135次/分)、神志模糊(脑灌注不足);④排除其他疾病:无感染征象(无发热)、无胸痛(排除心梗)、无外伤(排除低血容量)。问题2:需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6分)答案:需鉴别的疾病包括:①迷走神经反射性晕厥:多有疼痛、体位变化诱因,伴心动过缓、面色苍白,无皮疹及呼吸症状;②心源性休克(如急性心梗):多有胸痛、心电图ST段改变、心肌酶升高,无皮疹及过敏史;③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多有哮喘病史,以喘息为主,无低血压及广泛皮疹;④肺栓塞:突发胸痛、咯血、D-二聚体升高,影像学(CTPA)可见充盈缺损,无皮疹;⑤血管性水肿(非过敏性):如遗传性血管性水肿(C1酯酶抑制剂缺乏),无荨麻疹,补体C4降低。问题3:请列出该患者的急救处理步骤及具体措施(需按优先级排序)。(12分)答案:急救处理步骤(按优先级排序):1.立即脱离过敏原:停止摄入花生,清除口腔内残留食物。2.体位与氧疗:取平卧位(或中凹位),抬高下肢15-20°,面罩高流量吸氧(10-15L/min),目标SpO₂≥95%。若氧合无改善(如SpO₂<90%),需准备气管插管或环甲膜穿刺(患者已出现神志模糊,需警惕喉头水肿进展)。3.肾上腺素注射:立即肌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mg(大腿中外侧)。若5分钟后无改善,重复注射0.5mg(可重复2-3次)。4.快速容量复苏:建立2条外周静脉通路,首选0.9%氯化钠注射液,首剂1000ml(15-20ml/kg),15-30分钟内快速输注。监测血压、尿量,若补液后血压仍低(SBP<90mmHg),加用去甲肾上腺素(0.05-0.3μg/kg/min静脉泵入)。5.缓解气道痉挛:在肾上腺素使用后,予沙丁胺醇(5mg)+异丙托溴铵(0.5mg)雾化吸入,每20分钟1次,直至症状缓解。6.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甲泼尼龙120mg(2mg/kg)或氢化可的松300mg,抑制迟发炎症反应,预防双相发作。7.抗组胺药:静脉注射盐酸苯海拉明40mg(成人)或西替利嗪10mg(口服困难时可选择非镇静类药物如氯雷他定,但起效较慢),缓解皮肤瘙痒及黏膜水肿。8.监测与支持:持续心电监护(血压、心率、SpO₂),每5-10分钟记录生命体征;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目标>0.5ml/kg/h);复查血气分析(关注乳酸、pH值);观察意识状态变化(GCS评分)。问题4:该患者经上述处理后,血压升至95/60mmHg,SpO₂96%(5L/min吸氧),但仍有轻度喘息。此时需注意哪些潜在风险?应采取哪些后续措施?(7分)答案:潜在风险:①双相反应:约20%患者在首次发作后1-72小时(通常4-8小时)再次出现症状,需警惕病情反复;②迟发性喉头水肿:即使当前呼吸平稳,仍可能因炎症进展出现气道梗阻;③心肌损伤:严重低血压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尤其老年患者);④急性肾损伤:低灌注可能引起肾功能异常。后续措施:①收入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版施工合同
- GSM网络优化:高速铁路覆盖技术方案
- 房价斡旋协议书
- 关于照片使用协议书
- 代理报税协议书
- 分红协议书约定
- 监控设置in协议书
- 西门子以太网s7协议书
- 吸纳新股东协议书
- 贷款二手房买卖协议书
- 学术英语写作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天津外国语大学
- 低血糖症-课件
- 2022年山东威海港引航站招聘引航员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社区工作者案例分析
-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
- YY 0594-2006外科纱布敷料通用要求
- 个人学习-1 .华美企业文化培训
- 高考英语衡水体字帖电子书
- 《当代中国经济》第一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课件1
- DB4403-T 54-2020 停车库(场)交通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