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高三2025届5月安徽联考-评分细则评分细则-语文_第1页
华师高三2025届5月安徽联考-评分细则评分细则-语文_第2页
华师高三2025届5月安徽联考-评分细则评分细则-语文_第3页
华师高三2025届5月安徽联考-评分细则评分细则-语文_第4页
华师高三2025届5月安徽联考-评分细则评分细则-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第二学期5月质量检测●语文题号12367答案DABBABDGCCD4.【答案】①精神品格之魂:承载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体现适应自然、克服困难的民族韧性。②文化包容之魂:融合多民族冰雪文化遗产,形成多元一体文化特质,彰显“和合共生”的包容性。③传承创新之魂: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延续传统文化基因,体现对文化资源的时代化表达。④生态智慧之魂:蕴含着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理念,传递了顺应自然、取用有节的生态发展观。【评分细则】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者酌情赋分。5.【答案】①建议一:深挖冰雪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旅体验。可立足家乡历史,挖掘本地冰雪民俗、非遗资源,开发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如冰雪非遗工坊、冰雪主题演艺。②建议二:推动科技赋能冰雪文旅,提升服务与生态保护水平。利用VR/AR技术打造虚拟冰雪互动场景如数字冰雪博物馆、智能滑雪模拟体验,丰富游客体验层次。③建议三:强化品牌建设与跨域合作,扩大冰雪文旅影响力。可结合家乡冰雪资源特色,设计专属IP(如吉祥物、冰雪艺术节),通过新媒体宣传塑造品牌形象。【评分细则】每点2分,具体措施、材料依据,各1分,意思对即可。8.【答案】①鸟鸣渲染氛围。开篇“几只鸟儿早早地在晨曦中亮起了歌喉”的描写,以生机盎然的自然声响反衬主人公“失魂落魄”的消沉状态,形成强烈反差。②鸟鸣推动情节。鸟鸣作为关键意象贯穿不同场景,实现时空转换,推动叙事进程,如种菜时鸟鸣伴随哑才哥出现,成为故事的转折点。③鸟鸣象征希望与生命力。鸟鸣与明信片上“骏马”形成呼应:自然界鸟鸣象征生命活力,纸上奔马象征精神突围,两者共同构成对抗黑暗的隐喻体系。【评分细则】每点2分,任意答对两点即赋满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①情感纽带:作为“我”的童年挚友,其真诚关怀如帮忙种菜、赠送明信片成为“我”走出阴霾的精神支柱。②精神象征:哑才哥虽失聪却乐观自强,如其务工以及物品摆放井然有序,与“我”失明后的消沉形成对比,凸显其坚韧品格。③主题载体:明信片“骏马奔腾”的互赠,象征困境中互助的力量,表现生命韧性与希望的主题。【评分细则】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0.【答案】BDG(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13.【答案】(1)在此之前,桑弘羊担任治粟都尉,兼任大农令,全面负责管理全国的盐铁(专营)事务。(2)季孙氏推行田赋制度时,孔子记载了这件事并批评了他,因为季孙氏的做法超越了周公制定的法度。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B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B14.【答案】①材料一:侧重历史事件的客观记录,交代桑弘羊悲剧的直接原因,隐含着司马光对桑弘羊的否定。②材料二:将桑弘羊定性为“君子不齿”的逐利者,以此否定班固对桑弘羊的历史定位,强调“义高于利”的治国原则。【评分细则】每点2分;答对两点,另加1分;意思相近即可。16.【答案】①“转”在空间:通过“楚江”“吴岫”等地理意象,将空间从眼前的洞庭湖畔拓展到更广阔的江南地域。③“转”在情感:由侧重描写闭门索居的孤寂环境与萧瑟春景,转而将笔触转向抒写诗人对故园的深切思念。【评分细则】每点2分,概括“转”的表现,1分;结合诗句简析,1分。意思相近即可。(1)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2)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评分细则】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添字、减字该空不给分。第(3)句答案仅为示例,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18.【答案】示例:那一艘艘停泊在书架港湾的巨轮,载着无数智慧的珍宝,跨越时空的海洋,将文明的火种传递到每个求知者的手中。【评分细则】构成借喻,且借喻贴切,4分;表达流畅,1分。19.【答案】A不言而喻(不言自明)B不可或缺【评分细则】每填写正确一个成语,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20.【答案】②句修改为:经过肠道的消化、吸收、水解,分解成单糖。⑤句修改为:以ATP的形式供给机体所需要的能量。(以ATP的形式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以ATP的形式为机体提供能量)【评分细则】每指出并改正一处,给2分。21.【答案】甲:这种说法并不恰当(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乙:要尽量避免超重或肥胖【评分细则】每处2分,意思相近即可。22.【答案】示例一:我认为重复累赘,理由如下:“与西方国家相近”已经表明了我国和西方国家在糖尿病发病率方面的水平关系,“并没有远远超过西方国家”在意思上与前文有明显的重复,故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重复累赘。示例二:我认为可以使用,理由如下:“与西方国家相近”先明确了我国在糖尿病发病率方面的程度处于与西方国家类似的水平,“并没有远远超过西方国家”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程度,通过双重表述,更准确地传达出我国在该领域的具体状况,避免读者产生误解,突出我国当前糖尿病发病率的实际情况,所以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使用。【评分细则】表明观点,1分;准确说明理由,2分,意思相近即可。23.【写作指导】材料聚焦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要求考生围绕“国家重视体重管理”这一社会热点展开思考,核心在于分析国家政策与个人健康的辩证关系。写作时应首先解读材料中的两种对立观点:支持者认为这体现国家治理的人性化和前瞻性,反对者则质疑政府是否过度干预个人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思考:一是分析体重管理背后的公共卫生意义,说明其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关联;二是探讨现代国家治理中公共政策与个人自由的边界问题;三是思考如何平衡国家引导与个人责任,提出建设性建议。写作时要注意避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判断,应当运用辩证思维,既肯定国家关注国民健康的积极意义,又理性分析政策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可升华到国民健康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体现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可结合实际案例如运动健康产业发展、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新加坡的健康政策等思考;也可适当运用古今中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B外的观念,如传统“治未病”思想与现代预防医学。总之,要注意观点明确,逻辑清晰,避免空泛议论。【参考立意】①国民健康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②体重管理,个人责任与国家关怀的交织。③拒绝狭隘认知,读懂体重管理的民生深意。④小体重里的大民生,健康中国需共同行动。⑤体重管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评分细则】(一)判分原则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二)评分等级本次评分为四等七类。一等卷48~60,其中一等上54~60,一等下48~53;二等卷36~47,其中二等上42~47,二等下36~41;三等卷24~35,其中三等上30~35,三等下24~29;四等卷0~23。评分参考量表类别分值审题立意语言表达主要特征一等卷48~60分一等上54分以上意深刻或新颖。语言有特色,言近旨远,言简意丰。点,能紧扣主题形成独到的观点,角度选择精当,有层次展开,结构精巧独特,议论精准、灵动、深刻,情理相融,感染力强。一等下48~53分识。体,言能尽意。能理解主题的内涵,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观点正确,角度恰当,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有逻辑性,感染力强。二等卷36~47分二等上42~47分清楚。达意。能理解主题的内涵,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用例正确,说理清染力。二等下36~41分审题基本清楚,立意基本清楚。语言大致通顺,偶有不尽规范准确之处。基本能理解主题的内涵,观点明确,论证不够有力,有一定的感染力。三等卷24~35分三等上30~35分立意不清晰。语言不够通顺,偶有不尽规范准确之处。理解了主题的部分内涵,观点大致成立,论证不够有力,无感染力。三等下24~29分貌合神离。语言拙劣,多有语对主题和材料理解不当,貌似相关实则无关,写作水平较差。四等卷0~23分自说自话。基本功差。全然不顾主题和材料,写作水平差。(三)评分提示1.考生作文如角度独特,立意深刻,有独到见解,语言灵动或深蕴,54分以上。2.鼓励对优秀作文敢于打高分,对差作文打低分,拉开差距,坚决反对只打保险分,要通过客观公正的阅卷充分发挥模考的效能。(四)个案处理1.经“查重”,确认抄袭的,其中二分之一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23分;三分之二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1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5分。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4页(共4页)B2.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0分(不满100字,0~4分;200字左右,5~8分;300字左右,9~15分;400字左右,16~25分;500字左右,26~35分;600字左右,36~40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3.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35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17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8分;政治倾向有问题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4.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5.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在此之前,桑弘羊担任治粟都尉,兼任大农令,全面负责管理全国的盐铁(专营)事务。桑弘羊创立平准法,令相距较远的地方官府以各自的特产作为贡赋,参考商人在不同时期向不同地区转贩不同商品的做法,相互转输。又在京师设立平准官,负责全国各地的转输事务。大农令所属各官,控制天下全部货物,价高时卖出,价低时买进,目的是让大商人无法牟取暴利,使各种货物的价格不能高涨。如今,汉武帝出巡各地,所到之处,赏赐丝织品共一百多万匹,金钱以万万计,都由大农令充分供应。桑弘羊又奏请汉武帝批准,小吏可以用捐献粮食的办法升为官员,犯罪的人也可以用此法来赎罪。崤山以东地区一年的漕粮比规定数目多出六百万石,一年之间,太仓、甘泉仓全部贮满,边塞地区的粮食储备也有盈余,各地货物相互流通都有余裕,如丝织品就余出五百万匹,百姓赋税没有增加而天下财物却变得富饶有余。于是,汉武帝赐给桑弘羊左庶长爵位,黄金二百斤。这时发生小规模的旱灾,汉武帝命官员求雨。卜式说道:“朝廷的衣食供应全靠赋税,如今桑弘羊却让官吏们坐在市场店铺之中,贩卖货物,追求利润。只有烹杀桑弘羊,天才会下雨。”材料二:班固在史书中称赞桑弘羊虽出身商贾却得朝廷提拔,将他比作傅说(版筑工人出身)和宁戚(喂牛者出身)这样的贤臣;并认为汉武帝时期人才之盛,当以桑弘羊为代表。班固还将他与董仲舒、汲黯等二十余人,相提并论,这实在是大谬不然。作为君主,本应以求得贤才为要务,因此不应因出身卑微而排斥人才。但君主应当考虑的是贤者可能身处卑贱之位,而不能认为卑贱者必定是贤才。古人试图以伊尹(曾为厨师)背负鼎俎的故事,将他类比于庖厨;以太公垂钓的典故,将完美德行寄托于渔翁。这种思路岂非离真相太远!况且君主心志所向,必有迎合之人,周厉王贪婪暴戾,荣夷公便受宠专权;汉武帝残暴剥削天下,桑弘羊便被擢升。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尚书》上说:“(若君主)心志不正,必求助于不守道义之人(不正当手段)。”或许说的正是这种情形。季孙氏推行田赋制度时,孔子记载了这件事并批评了他,因为季孙氏的做法超越了周公制定的法度。更何况那些公然为天下聚敛财富之人呢!道义,是君子生死以之的准则,而小人不屑一顾;利益,是小人趋之若鹜的目标,而君子耻于追求。汉武帝若真想推行先王之道,恪守高祖之法,又何必重用桑弘羊?若只是想掠夺百姓利益,断绝民生资源,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