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行星科学》专业题库- 行星大气物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_第1页
2025年大学《行星科学》专业题库- 行星大气物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_第2页
2025年大学《行星科学》专业题库- 行星大气物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_第3页
2025年大学《行星科学》专业题库- 行星大气物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_第4页
2025年大学《行星科学》专业题库- 行星大气物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行星科学》专业题库——行星大气物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在括号内)1.下列哪种气体在地球大气中浓度最低,但对温室效应有显著贡献?A.氮气(N₂)B.氧气(O₂)C.二氧化碳(CO₂)D.水汽(H₂O)2.与地球相比,金星表面温度极高(约460°C)的主要原因是其大气中存在极其浓厚的: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氢气3.下列哪种过程主要吸收地球向外发射的长波辐射,从而对地球大气保温?A.散射B.反射C.吸收D.辐射4.“温室效应增强”通常指的是:A.地球大气中氮气含量增加B.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增加C.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如CO₂,CH₄)浓度增加D.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5.陨石撞击其他行星表面,可能将行星内部的某些挥发性物质(如水、氨)抛入大气层,长期来看可能对行星的气候演化和生命起源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属于:A.行星际物质交换B.行星大气内部循环C.行星与太阳的能量交换D.行星内部物质与外部的交换6.木星大红斑呈现红色,其主要成分被认为是:A.水汽凝结物B.甲烷冰晶C.硫化物或磷化物颗粒D.氮气分子7.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吸收哪种波段的紫外线,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A.可见光B.红外线C.紫外线(UV-B)D.X射线8.气溶胶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可能是复杂的,它既可以吸收辐射导致增温,也可以散射辐射导致降温。这种现象被称为:A.温室效应B.厄尔尼诺现象C.气溶胶的双向反馈机制D.冰川周期9.假设未来人类有能力向火星大气中大量注入甲烷,这可能会对火星气候产生什么潜在影响?A.显著增加温室效应,可能导致表面温度大幅升高B.主要导致火星大气密度增加C.使火星大气呈现蓝色D.减少火星表面的紫外线辐射10.研究金星浓厚大气环流和表面高温现象,对于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A.地球大气成分的演化B.地球极端天气事件的形成机制C.地球温室效应的物理基础D.地球大气对太阳活动的响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1.行星大气的成分、密度和温度分布是其_______的基础。2.除了二氧化碳和水汽,甲烷、氧化亚氮等也是重要的_______气体。3.行星与太阳之间的_______交换是驱动行星气候系统的根本能量来源。4.某些行星大气中的_______层能够有效吸收有害的太阳紫外线辐射。5.陨石撞击不仅带来物质,也可能释放巨大的_______,影响行星大气成分。6.火星大气稀薄,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其温室效应远弱于地球。7.大气中的_______可以通过散射和吸收等方式,影响行星表面的光照条件。8.“失控温室效应”通常描述的是行星大气成分发生剧烈变化,导致_______持续增强的现象。9.气溶胶的来源包括自然过程(如火山喷发、沙尘暴)和_______(如工业排放、生物质燃烧)。10.通过对比不同行星的大气特征,可以帮助我们约束早期太阳系_______的条件。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请给出简洁明了的定义)1.温室效应2.行星际尘埃3.光合作用(在行星大气研究的背景下)4.大气成分的挥发性5.行星气候反馈机制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水汽在地球温室效应中的作用。2.列举至少三种不同行星大气与地球大气的物质交换可能途径。3.为什么金星表面温度远高于地球,尽管两者都接收到相似的太阳辐射?4.简述气溶胶对地球气候的潜在双面影响。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1.试论述大气成分如何影响行星的能量平衡,并举例说明不同成分的气候效应。2.结合火星或金星案例,论述行星大气物质对行星气候演化的可能影响,并分析其对理解地球未来气候变化的借鉴意义。---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C2.C3.C4.C5.D6.C7.C8.C9.A10.C二、填空题1.气候2.温室3.能量4.臭氧5.热量6.氮气7.辐射8.温室效应9.人为活动10.天体形成三、名词解释1.温室效应:指大气中的某些成分(温室气体)吸收并重新辐射地球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从而导致行星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2.行星际尘埃:指存在于星际空间中的微小固体颗粒,成分多样,可能被行星大气捕获并影响其成分和光学特性。3.光合作用(在行星大气研究的背景下):指行星表面(如有)某些微生物或植物利用光源(如太阳)和适宜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水)进行能量转换,并可能向大气中释放氧气或消耗二氧化碳的过程,影响大气成分。4.大气成分的挥发性:指大气中的气体或固体成分在行星表面压力和温度条件下,能够从固体或液体相转化为气相(大气中)的能力。5.行星气候反馈机制:指行星大气或表面状态的变化,进一步导致大气环流、辐射平衡或地表反照率等发生改变,进而对原始变化产生放大或抑制作用的过程。四、简答题1.水汽是地球大气中含量最丰富的温室气体。它能够强烈吸收地球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并将其向空间各方向再辐射,部分能量返回地表,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水汽浓度的变化对地球温度有显著的敏感性,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2.行星大气与地球大气的物质交换可能途径包括:①陨石撞击:携带不同行星物质(气体、尘埃)撞击地球,或地球物质被撞击抛入其他行星大气;②行星际介质/尘埃:太阳风粒子、星际尘埃等在行星际空间传播,可能被行星大气捕获;③未来潜在的人为干预:如太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扩散,或未来技术可能实现的行星间物质输送。3.金星表面温度远高于地球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大气极其浓厚(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含量极高),形成了强大的温室效应。虽然金星和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相似,但金星大气对地球向外辐射的长波红外辐射具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导致大部分热量被困在金星表面,使其表面温度高达约460°C,远超地球。4.气溶胶对地球气候的潜在双面影响体现在:①增温效应:某些气溶胶(如黑色碳烟)能吸收太阳短波辐射或地球长波辐射,直接导致地表或大气层变暖;②降温效应:多数气溶胶(如硫酸盐、海盐粒)能散射和反射太阳短波辐射,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能量,导致冷却;③间接效应:气溶胶可影响云的微物理特性(如云滴大小、云量、云的寿命),进而间接影响气候。五、论述题1.大气成分通过影响行星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反射特性和对地球自身向外发射的长波辐射的吸收/反射特性,从而影响行星的能量平衡。不同成分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①对太阳短波辐射透明的大气(如地球大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对可见光)允许大部分热量进入,有利于行星升温;②对地球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的温室气体(如CO₂,H₂O,CH₄)能增强温室效应,导致行星表面温度升高;③能有效散射太阳短波辐射的气体或气溶胶(如大气中的水汽、尘埃)会降低行星反照率,吸收部分长波辐射,对气候产生复杂影响。例如,CO₂是主要的温室气体,甲烷虽然浓度低但温室效应强;气溶胶则可能增温或降温,并影响云层。2.以火星为例:火星大气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弱,表面温度低且波动大。如果假设未来人类向火星大气中注入大量甲烷,甲烷作为强效温室气体,会显著增强火星的温室效应,可能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