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详解_第1页
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详解_第2页
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详解_第3页
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详解_第4页
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命题整体特点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命题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既延续“稳中求变、守正创新”的风格,又融入时代元素(如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传统文化传承)。试题强化对文化自信、生活体验、思维品质的考查,在基础积累、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三大板块中,实现了“知识考查”向“素养考查”的进阶。二、真题分题型解析(一)基础运用:夯实根基,融合素养基础运用共6道小题,涵盖字词、病句、修辞、综合性学习,考查语言基础与应用能力。1.字词考查真题聚焦易错字、多音字,如“粗犷(guǎng)”的读音、“脍炙人口”的书写。解题关键:日常积累中区分形近字(如“诀别”vs“决别”,依词义“分别”选“诀”)、音近字,结合语境判断。2.病句修改错误类型以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为主(如“通过……使……”缺主语,或“提高水平”而非“提高能力”)。解题技巧:用“主干提取法”(找主谓宾)和“标志词法”(如“能否”“避免”等双面词、否定词)快速定位错误。3.修辞赏析考查比喻、排比的表达效果。如“文中画线句‘海棠花像云霞一样铺满枝头’运用排比,有何作用?”答题逻辑:修辞+内容+情感(排比增强语势,突出海棠花的繁茂,烘托喜爱/怀念的情感)。4.综合性学习2019年围绕“北京中轴线文化”展开,考查信息提取(概括材料要点)、活动设计(如为“非遗体验活动”设计环节,需体现文化性与可行性)、语言表达(写宣传语,需简洁生动)。核心要求:紧扣主题+逻辑清晰+语言得体。(二)阅读理解:文本多元,思维进阶阅读包含记叙文(散文)、议论文、文言文、名著阅读,考查文本解读、逻辑分析与文化感悟能力。1.记叙文(散文)阅读:《海棠花里的张望》主旨:通过回忆母亲与海棠树的往事,表达对亲情的眷恋、对时光的感悟。核心题型:内容理解:如“‘张望’的含义是什么?”需从表层(母亲望海棠)和深层(对生活的热爱、对子女的牵挂)分析。句子赏析:如“赏析‘海棠花像云霞一样铺满枝头’”,从修辞(比喻,生动写花的繁茂)、情感(烘托怀念母亲的氛围)切入。人物形象:如“分析母亲的形象”,从言行(侍弄海棠、牵挂子女)提炼“勤劳善良、热爱生活”的特点。2.议论文阅读:《文化需要“远看”与“近观”》论点:文化传承需宏观把握(远看)与细节品味(近观)结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如“故宫文创”激活传统):“用故宫文创的事例,具体论证‘文化创新需贴近生活’的观点,增强说服力。”对比论证(如“快餐文化”与“经典阅读”的对比):“突出‘文化需深度品味’的论点,引发思考。”3.文言文阅读:《孙权劝学》+《颜回好学》(对比阅读)实词迁移:如“及鲁肃过寻阳”的“及”(到,等到),可结合《论语》“及日中如探汤”的“及”迁移。句子翻译:如“蒙辞以军中多务”,需调整语序(“以军中多务辞”),译出“辞(推托)、务(事务)”。内容对比:两文均谈“劝学”,《孙权劝学》是君主以“责任”劝臣子,《颜回好学》是孔子以“榜样”劝弟子,方式不同但主旨相通。4.名著阅读:《西游记》《骆驼祥子》等情节概括:如“简述‘三打白骨精’”,需包含“起因(白骨精想吃唐僧肉)、经过(三次变化骗唐僧,悟空识破打死)、结果(唐僧误解逐悟空)”。人物分析:如“祥子的悲剧原因”,从个人(性格懦弱)、社会(旧社会剥削)两方面分析。(三)写作表达:立足生活,关照时代写作分小作文(名著/文言文拓展)和大作文(二选一),考查生活体验与思想深度。1.小作文:名著/文言文拓展真题示例:根据《出师表》,为“感动中国”写推荐诸葛亮的文字;或根据《水浒传》,描写林冲风雪山神庙的场景。写作要点:名著类:紧扣人物精神(如诸葛亮“忠诚”),结合情节(“白帝托孤”),语言生动。场景描写:用环境(风雪、草料场)、动作(林冲拔刀)烘托心境(绝望后的反抗)。2.大作文:二选一(“北京的秋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题目一:北京的秋天写作思路:选取北京特有的秋景(地坛银杏、故宫红墙),融入个人体验(与家人秋游),“以小见大”体现古都底蕴。高分技巧:运用感官描写(“银杏叶簌簌落下,踩上去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糖炒栗子的甜香”),融入老舍笔下的北平秋韵,提升文采。题目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一处,如故宫)写作思路:说明+抒情,介绍故宫的历史、建筑特色(“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阐述文化价值(礼制文化、建筑艺术),表达文化自豪。高分技巧:用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结合“故宫文物修复”的故事,增强可读性。三、命题趋势与备考启示(一)命题趋势1.基础考查:从“死记硬背”转向“语境运用”(如字词结合句子,病句结合生活场景)。2.阅读考查:文本更具文化性(传统文化、地域特色),题型强调“理解+赏析+探究”,思维需深度与广度兼具。3.写作考查:贴近生活与时代,小作文关联名著/文言文,大作文引导关注家乡、文化遗产,体现“生活化+文化性”融合。(二)备考启示1.基础积累:建立“字词错题本”,用“造句法”练病句修改,增强语境感知。2.阅读训练:精读文本,用“圈点批注法”标记关键词;针对文体总结答题模板(如记叙文“赏析题=修辞+内容+情感”),但需灵活运用。3.写作提升:积累“生活素材库”(家庭、校园、社会经历),多读汪曾祺、史铁生的散文提升文采;小作文注重“名著细节积累”,大作文练习“以小见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