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上海金山区高三一模高考历史模拟(含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考古学家在良渚遗址发现了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高等级墓葬中的玉琮玉璧,以及刻有符号的陶器。这些发现最能说明当时()A.原始农业开始出现B.社会分化初步显现C.文字体系完全成熟D.青铜铸造技术先进2.《史记·商君列传》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罚为奴隶)。”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确立土地私有制度C.废除世卿世禄制度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3.下图为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壁画《乐舞图》(初唐时期),画中乐工使用的乐器包括来自西域的箜篌、琵琶和中原的笙、箫。这一作品可以佐证()(注:此处为模拟题,实际考试中为图片)A.民族交融推动艺术创新B.市民文化的兴起与发展C.丝绸之路的完全中断D.佛教艺术的中国化完成4.北宋熙宁年间,朝廷推行“募役法”,规定原本按户轮流服差役的民户,可出钱代役;原本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需缴纳“助役钱”。这一政策()A.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B.扩大了商品经济的规模C.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D.促进了国家财政的增收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这反映了他()A.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B.主张恢复分封制度C.倡导工商皆本理念D.支持程朱理学正统6.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国商人在租界内设立“上海总会”,规定“华人不得入内”;但到19世纪末,部分华人买办通过投资成为会员。这一变化反映了()A.租界内种族歧视完全消除B.买办阶层经济地位的提升C.上海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D.中外贸易规模的持续缩小7.1905年,《时报》评论:“今日之中国,其蠹国殃民者,非媚外之官吏乎?其祸深于拳匪(义和团)者,非通洋之买办乎?”这一评论()A.肯定了义和团的反帝作用B.揭露了半殖民地社会的矛盾C.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D.倡导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8.1919年5月,北京学生联合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处此大地,有此山河,岂能目睹此强暴之欺凌而无一言一动乎?”这体现了五四运动()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明确的反帝爱国性质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D.推动了工人运动高涨9.1937年8月,国民政府颁布《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规定“存户每星期只能提取法币150元”;同时,将中央银行、中国银行等四大银行改组为“四行联合办事处”,集中调配金融资源。这些措施()A.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B.旨在应对日本全面侵华C.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强化了官僚资本的垄断10.下表为1952-1957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构成变化(单位:%):|年份|重工业|轻工业||------|--------|--------||1952|35.5|64.5||1957|45.0|55.0||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推进C.一五计划的实施D.改革开放的启动11.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大会通过法律:“任何公民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凡被判有罪者,有权向陪审法庭上诉。”这反映了雅典()A.民主政治的完善B.法律体系的完备C.直接民主的弊端D.人文精神的起源12.14世纪,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讲述了一个故事:商人的妻子与神父私通,却用机智的辩解让丈夫相信神父是在“为她驱邪”。这一情节主要反映了()A.教会权威的衰落B.禁欲主义的盛行C.封建制度的崩溃D.工业文明的萌芽13.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众议院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参议院由各州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这一规定体现了()A.中央与地方的分权B.大州与小州的妥协C.南方与北方的平衡D.立法与行政的制衡14.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一论断()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B.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C.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D.预见了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15.19世纪末,德国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等法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保险体系。这一举措()A.消除了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B.标志着福利国家的全面形成C.适应了工业社会的发展需求D.阻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进程16.1917年4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他主张()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立即发动武装起义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D.与临时政府合作执政17.下表为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国家|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下降|46.2|40.6|28.4|16.5||数据来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一现象直接导致()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B.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C.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18.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中说:“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这一主张()A.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B.旨在遏制苏联势力扩张C.促进了关贸总协定成立D.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19.1961年,不结盟运动第一次首脑会议通过宣言:“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这些集团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反映了()A.两极格局的完全瓦解B.第三世界的崛起C.区域集团化的加速D.多极化趋势的逆转20.2023年,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与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这体现了中国()A.主导全球经济治理体系B.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实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21题14分,22题16分,23题16分,共46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史记·平准书》材料二:(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敕:“如闻关畿内诸州,官人百姓有庄田、宅邸等,不自执持,即勒赁与人,皆合承户税。”——《唐会要·租税》材料三:(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诏:“所在不得苛留行旅,赍装非有货币当算者,无得发箧搜索……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续资治通鉴长编》(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初对商人的政策。(4分)(2)材料二反映了唐代经济领域的什么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6分)(3)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宋代对商业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一变化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4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1895年,张謇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中提出:“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材料二:1913-1921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部分):|行业|1913年企业数(家)|1921年企业数(家)|增长倍数||------|---------------------|---------------------|----------||棉纺织|23|109|3.7倍||面粉|88|478|4.4倍||火柴|52|129|1.5倍||数据来源: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三: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规定白银国有,统一发行法币。1936年,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83%,其中轻工业增长60%,重工业增长238%。——摘编自《中国近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张謇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说明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6分)(2)材料二反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3)材料三中国民政府的政策对民族工业有何影响?结合所学,概括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征。(4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世纪末,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70年的21万公里增加到1913年的110万公里;轮船吨位数由1870年的1680万吨增加到1913年的3460万吨;电报线长度由1870年的25万公里增加到1913年的468万公里。——数据来源: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2022年,全球贸易额达到32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1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成员国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最终实现零关税。——摘编自《2022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1)材料一所述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这一事件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意义?(4分)(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其推动因素。(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全球化的新特点。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全球化进程的认识。(6分)三、论述题(共14分)24.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以“文明交流与中国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历史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少于200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B2.A3.A4.D5.A6.B7.B8.B9.B10.C11.A12.A13.B14.A15.C16.C17.C18.B19.B20.B二、材料分析题(共46分)21.(14分)(1)政策:限制商人社会地位(不得衣丝乘车);加重赋税;禁止商人子孙入仕。(任答2点,4分)(2)变化:土地租赁现象普遍(或“庄园经济发展”)。(2分)背景:均田制瓦解,土地兼并加剧;商品经济发展,租佃关系普及。(4分)(3)不同:宋代放宽对商业的限制(或“保护商人权益,规范商税征收”)。(2分)影响: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推动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市民阶层壮大。(任答2点,2分)22.(16分)(1)主张:“实业救国”(或“发展工业是强国之本”)。(2分)背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失败,反思“求富”路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任答2点,4分)(2)现象: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或“快速发展”)。(2分)原因:辛亥革命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侵略;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推动;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任答2点,4分)(3)影响:法币政策统一货币,稳定金融,促进工业发展(或“为重工业发展创造条件”)。(2分)总体特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曲折发展;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轻工业为主,结构不平衡。(任答2点,2分)23.(16分)(1)事件:新航路开辟。(2分)意义: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推动了物种、人口、文化的全球交流;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任答2点,2分)(2)趋势: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或“全球化加速”)。(2分)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电力、内燃机、通讯技术进步);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殖民体系形成);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任答2点,4分)(3)新特点:贸易规模扩大;数字经济(跨境电商)成为新增长点;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RCEP等协定推动)。(任答2点,2分)认识: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革命是主要推动力;不同时期全球化的动力和表现形式不同;中国从被动融入到主动引领全球化。(任答2点,4分)三、论述题(14分)评分标准:-观点明确(2分):如“文明交流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史论结合(8分):需结合至少3个历史阶段的具体史实,如:-古代:佛教传入(玄奘西行)推动哲学思想发展;丝绸之路促进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如胡乐、胡服传入)。-近代:西方科技、制度、思想的传入(如洋务运动学习技术、维新变法学习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思想)推动中国近代化。-现代:改革开放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湖租房合同
- 原房东和托管公司合同
- 必修4《哲学与文化》综合测试题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 6.Android基本组件之常用widget组件介绍(按钮-TextView-EditView)
-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
- 合作直销协议合同范本
- 股权清算协议书
- 合同协议书管理制度
- 地磅搬迁协议书
- 房屋股份协议书
- 河道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联通接入网专业知识考试题库(500题)
- 食物营养谷物薯类豆类坚果
- 河北省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
- GB/T 845-2017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
- GB/T 34906-2017致密油地质评价方法
- 2022年信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经断前后诸症课件
- 北京高考英语阅读题七选五(附解析)
- 锦屏二级水电站厂区枢纽工程测量方案
- 弱电系统投标技术(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