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诊疗及护理考核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诊疗及护理考核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诊疗及护理考核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诊疗及护理考核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诊疗及护理考核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诊疗及护理考核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出现口腔黏膜损害的概率约为:A.30%B.50%C.70%D.90%答案:D2.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的典型表现是:A.棘细胞间IgG和C3网状沉积B.基底膜带IgG和C3线状沉积C.上皮内中性粒细胞浸润D.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答案:B3.关于瘢痕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特征,错误的是:A.好发于老年女性B.眼结膜受累可导致睑球粘连C.口腔疱破后易形成溃疡但不遗留瘢痕D.尼氏征(Nikolsky征)阴性答案:C4.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特异性自身抗体的靶抗原主要是:A.桥粒芯糖蛋白3(Dsg3)B.层粘连蛋白5(LN-5)C.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BPAG1)D.整合素α6β4答案:A5.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患者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时,最佳取材部位是:A.完整水疱边缘正常组织B.已破溃的溃疡中心C.水疱表面痂皮D.周围正常黏膜答案:A6.治疗轻中度寻常型天疱疮的首选系统药物是:A.甲氨蝶呤B.环磷酰胺C.泼尼松D.利妥昔单抗答案:C7.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出现广泛皮肤黏膜损害时,糖皮质激素初始剂量通常为:A.0.5mg/kg/dB.1.0mg/kg/dC.1.5mg/kg/dD.2.0mg/kg/d答案:B8.口腔大疱破溃后预防继发感染的关键护理措施是:A.每日用酒精棉球擦拭创面B.餐后使用0.12%氯己定含漱液C.局部涂抹阿昔洛韦软膏D.避免摄入高蛋白食物答案:B9.天疱疮患者出现“尼氏征阳性”的机制是:A.基底膜破坏导致上皮与真皮分离B.棘层松解使上皮细胞间连接破坏C.真皮层炎症细胞浸润D.角质层过度增生答案:B10.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单纯型)的遗传方式主要为: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连锁显性遗传D.X连锁隐性遗传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1.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的共同临床特征包括:A.黏膜或皮肤出现水疱/大疱B.疱壁薄易破形成溃疡C.多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D.尼氏征均为阳性答案:AB12.寻常型天疱疮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的鉴别要点包括:A.发病年龄(天疱疮多见于中青年人,类天疱疮多见于老年人)B.水疱位置(天疱疮为上皮内疱,类天疱疮为上皮下疱)C.自身抗体类型(天疱疮抗Dsg,类天疱疮抗BPAG)D.尼氏征(天疱疮阳性,类天疱疮阴性)答案:ABCD13.口腔大疱类疾病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应注意:A.避免过冷、过热、辛辣刺激食物B.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C.严重吞咽困难者可鼻饲或静脉营养D.鼓励一次性大量饮水以清洁口腔答案:ABC14.糖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A.血糖升高B.骨质疏松C.继发感染D.血小板减少答案:ABC15.瘢痕性类天疱疮的主要受累部位包括:A.口腔黏膜B.眼结膜C.外阴黏膜D.头皮皮肤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6.简述天疱疮的临床分型及各型口腔损害特点。答案:天疱疮分为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4型。(1)寻常型:最常见,口腔为首发或唯一部位,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薄易破,形成不规则糜烂面,边缘扩展阳性(尼氏征阳性),疼痛明显;(2)增殖型:少见,口腔损害与寻常型相似,但糜烂面边缘可见乳头状或疣状增生;(3)落叶型:口腔损害较少且轻,多表现为表浅糜烂;(4)红斑型:口腔损害罕见,主要累及头面部皮肤,呈蝶形红斑。17.简述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断标准。答案: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荧光检查:(1)临床表现:老年人多发,皮肤/黏膜出现张力性大疱,尼氏征阴性,口腔疱壁较厚不易破;(2)组织病理:上皮下疱,疱内及真皮浅层嗜酸性粒细胞浸润;(3)直接免疫荧光(DIF):基底膜带IgG和/或C3线状沉积;(4)间接免疫荧光(IIF):血清中存在抗基底膜带抗体;(5)盐裂皮肤试验:抗体结合于表皮侧(BP)或真皮侧(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8.列举3种口腔大疱类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及其意义。答案:(1)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水疱位置(上皮内/上皮下)及炎症细胞类型(如天疱疮为棘层松解,类天疱疮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2)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测组织中抗体沉积部位(天疱疮为棘细胞间网状沉积,类天疱疮为基底膜带线状沉积);(3)血清自身抗体检测(IIF/ELISA):天疱疮检测抗Dsg1/Dsg3抗体,类天疱疮检测抗BPAG1/BPAG2抗体,用于诊断及病情监测;(4)尼氏征检查:判断上皮细胞间连接是否破坏(天疱疮阳性,类天疱疮阴性)。19.简述口腔大疱破溃后溃疡的护理原则。答案:(1)清洁护理:餐后用生理盐水或0.12%氯己定含漱液轻轻含漱,清除食物残渣;(2)止痛护理:局部使用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或0.5%达克罗宁液涂布,疼痛剧烈者可口服布洛芬;(3)促进愈合: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或康复新液湿敷,保持创面湿润;(4)预防感染:观察创面有无红肿、脓性分泌物,必要时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全身感染时使用抗生素;(5)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表达疼痛感受,解释溃疡愈合过程,减轻焦虑。20.试述天疱疮的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答案:治疗原则为控制病情活动、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1)糖皮质激素:首选药物,初始剂量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中重度1-1.5mg/kg/d,轻型0.5-1mg/kg/d),待新疱停止、原有糜烂面愈合后逐渐减量,小剂量(5-10mg/d)维持1-2年;(2)免疫抑制剂:用于激素抵抗或需减少激素用量者,常用硫唑嘌呤(2-3mg/kg/d)、吗替麦考酚酯(1-2g/d)、环磷酰胺(1-2mg/kg/d);(3)生物制剂: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抗)用于难治性病例,推荐剂量375mg/m²静脉滴注,每周1次,共4次;(4)支持治疗: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监测血糖、血压、骨密度;(5)局部治疗:口腔糜烂面用含漱液清洁,疼痛明显时使用止痛药物,避免继发感染。四、案例分析题(共25分)案例:患者,女,68岁,主诉“口腔反复起疱、疼痛2个月,加重1周”。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查体:口腔双侧颊黏膜、软腭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水疱(最大约1.5cm×2.0cm),疱壁较厚,尼氏征阴性,部分水疱破溃后形成边缘整齐的溃疡,表面有黄白色假膜,周围黏膜充血。眼结膜未见充血或粘连,皮肤未见水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8×10⁹/L(参考值0.02-0.52);直接免疫荧光显示基底膜带IgG和C3线状沉积;血清抗BPAG2抗体阳性。21.(10分)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需与哪些疾病鉴别?答案:最可能的诊断是大疱性类天疱疮(口腔型)。需鉴别的疾病:(1)寻常型天疱疮:尼氏征阳性,直接免疫荧光显示棘细胞间网状沉积,抗Dsg抗体阳性;(2)瘢痕性类天疱疮:眼结膜受累常见,口腔疱破后易形成瘢痕,直接免疫荧光以IgA沉积为主;(3)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多有家族史,儿童或青年发病,水疱好发于摩擦部位,组织病理为真皮内疱;(4)药物性大疱性反应:有明确用药史,起病急,多伴全身症状,停药后可缓解。22.(15分)请制定该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答案:治疗方案:(1)系统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初始剂量1mg/kg/d(约60mg/d泼尼松),待新疱停止、溃疡愈合后(约2-4周)开始减量,每2周减5-10mg,至维持量10-15mg/d,维持6-12个月;(2)辅助治疗:因患者年龄较大,可联合小剂量免疫抑制剂(如吗替麦考酚酯0.5gbid)以减少激素用量;(3)局部治疗:口腔溃疡用0.12%氯己定含漱液每日4-6次,疼痛明显时局部涂抹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溃疡面喷洒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促进愈合;(4)支持治疗:补充钙剂(碳酸钙D3片0.6gqd)和维生素D(骨化三醇0.25μgqd)预防骨质疏松,监测血糖、血压。护理措施:(1)口腔护理:指导患者餐后用生理盐水含漱,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黏膜,使用软毛牙刷或棉签清洁牙齿;(2)饮食护理:给予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蛋羹、稀粥),避免过热、坚硬、辛辣食物,每日蛋白质摄入量≥1.2g/kg(如鸡蛋、鱼肉);(3)疼痛管理:评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