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肺功能技师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肺功能技师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肺功能技师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肺功能技师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肺功能技师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肺功能技师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计60分)1.以下哪项属于肺容积中的“补吸气量(IRV)”?A.平静呼气末尚能吸入的最大气量B.平静吸气末尚能呼出的最大气量C.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D.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答案:A解析:补吸气量(IRV)定义为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是深吸气量(IC)减去潮气量(VT)的差值。2.健康成年男性用力肺活量(FVC)的正常参考值约为:A.2.0-2.5LB.3.5-4.5LC.5.0-6.0LD.6.5-7.5L答案:B解析:根据我国肺功能检查指南,健康成年男性FVC正常参考值约为3.5-4.5L,女性约为2.5-3.5L,具体需结合身高、体重、年龄校正。3.肺量计校准应使用的标准定标筒容积为:A.1.0LB.3.0LC.5.0LD.10.0L答案:B解析:按照ATS/ERS标准,肺量计校准需使用3.0L标准定标筒,校准误差应≤±3%或±50mL(取较大值)。4.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绝对禁忌症是:A.近3个月内有大咯血史B.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50%C.哮喘急性发作期(FEV1较基线下降20%)D.未控制的高血压(血压160/100mmHg)答案:C解析:支气管激发试验绝对禁忌症包括FEV1<70%预计值(部分指南为<60%)、哮喘急性发作期(FEV1较基线下降>15%)、严重心肺疾病等;相对禁忌症包括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mmHg)、近3个月大咯血等。5.以下哪项指标反映小气道功能?A.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B.深吸气量(IC)C.肺活量(VC)D.残气量(RV)答案:A解析:MMEF反映直径<2mm小气道的呼气流量,对早期小气道病变敏感;RV升高提示肺过度充气,常见于COPD。6.体描仪法测量功能残气量(FRC)的原理是:A.氦稀释法测定肺泡气量B.Boyle定律(压力与容积成反比)C.氮冲洗法测定肺内残留氮气量D.体积描记法测量胸腔内压变化答案:B解析:体描仪通过密闭舱内压力变化,利用Boyle定律计算FRC,即当患者在密闭舱内呼吸阻断时,胸腔内气体体积变化与舱内压力变化成反比。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典型肺功能表现是:A.FEV1/FVC<70%,RV/TLC正常B.FEV1/FVC≥70%,TLC降低C.FEV1/FVC<70%,RV/TLC升高D.FEV1/FVC≥70%,DLCO升高答案:C解析:COPD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FEV1/FVC<70%),同时存在肺过度充气(RV、TLC升高,RV/TLC>40%),弥散量(DLCO)可降低。8.肺功能检查中“用力呼气时间(FET)”延长常见于:A.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B.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C.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D.正常肺功能答案:B解析:FET是指用力呼气至残气位所需时间,正常≤4秒,阻塞性病变(如COPD)因气道阻力增加,FET常>6秒。9.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判断标准是:A.FEV1改善率≥12%且绝对值≥200mLB.FEV1改善率≥15%且绝对值≥100mLC.FVC改善率≥12%且绝对值≥200mLD.FEV1/FVC改善率≥10%且绝对值≥150mL答案:A解析:根据ATS指南,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标准为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增加≥12%且绝对值≥200mL,提示气道可逆性改变,常见于哮喘。10.以下哪种情况需立即终止肺功能检查?A.患者诉轻微头晕B.脉搏较基础值增加20次/分C.血压较基础值升高20mmHgD.出现室性早搏二联律答案:D解析:检查中若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速、二联律)、意识改变、剧烈胸痛等需立即终止;轻微头晕、血压/心率轻度波动可暂停观察。11.残气量(RV)与肺总量(TLC)的比值(RV/TLC)正常上限为:A.20%B.35%C.50%D.65%答案:B解析:健康成人RV/TLC正常上限约为35%(男性)或32%(女性),>40%提示肺过度充气,常见于COPD、哮喘等。12.肺弥散功能(DLCO)降低最常见于:A.特发性肺纤维化(IPF)B.支气管哮喘C.慢性支气管炎(无气流受限)D.肥胖答案:A解析:DLCO反映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气体交换效率,IPF因肺间质纤维化导致弥散面积减少,DLCO显著降低;哮喘缓解期DLCO多正常,急性发作期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可能轻度下降。13.以下哪项属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典型表现?A.FEV1/FVC正常或升高,VC降低B.FEV1/FVC降低,VC正常C.FEV1/FVC正常,RV升高D.FEV1/FVC降低,TLC升高答案:A解析:限制性通气障碍因肺扩张受限,表现为VC、TLC降低,FEV1/FVC正常或升高(因FEV1与FVC同步减少,但FVC减少更显著)。14.肺功能检查时,“努力依赖性”指标是指:A.FEV1B.FVCC.MMEFD.PEF答案:D解析:峰值呼气流速(PEF)高度依赖患者用力程度,而MMEF主要反映小气道功能,受用力影响较小;FEV1和FVC虽受一定用力影响,但标准化操作可减少误差。15.校准肺量计时,若3次测量3.0L定标筒的结果分别为2.95L、2.98L、3.02L,其误差是否符合要求?A.符合(误差≤±3%)B.不符合(误差>±3%)C.需重新校准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三次测量平均值为(2.95+2.98+3.02)/3=2.983L,与3.0L的绝对误差为0.017L(17mL),相对误差为0.57%,远小于±3%(90mL),符合校准要求。16.哮喘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提示:A.气道高反应性(AHR)B.气道不可逆性狭窄C.肺弥散功能障碍D.肺过度充气答案:A解析: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如PC20-FEV1<8mg/mL)直接反映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重要特征,但AHR并非哮喘特有(如COPD、过敏性鼻炎也可出现)。17.以下哪项指标用于评估肺气肿程度?A.RV/TLCB.FEV1/FVCC.DLCOD.MVV答案:A解析:RV/TLC升高反映肺过度充气,是肺气肿的典型表现;DLCO降低可辅助判断肺泡破坏程度。18.肺功能报告中“通气储量百分比(VR%)”的正常范围是:A.>90%B.80%-90%C.70%-80%D.<70%答案:A解析:VR%=(MVV-MVV实际)/MVV预计×100%,正常>90%,<86%提示通气储备不足,常见于COPD、间质性肺疾病。19.测量最大通气量(MVV)时,正确的操作是:A.持续用力呼吸15秒,结果乘以4B.持续用力呼吸30秒,结果乘以2C.持续用力呼吸60秒,记录总气量D.平静呼吸1分钟,计算最大呼气流量答案:A解析:MVV通常采用15秒法(用力呼吸15秒,气量×4),要求呼吸频率12-30次/分,与患者配合度高度相关。20.以下哪种疾病会出现“肺总量(TLC)正常,RV升高,VC降低”?A.特发性肺纤维化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胸腔积液(单侧少量)D.肥胖答案:B解析:COPD因气道阻塞导致呼气末肺内残留气量增加(RV升高),同时肺过度充气使VC(=TLC-RV)降低,TLC可正常或升高;肺纤维化TLC降低,RV正常或降低。21.肺功能检查前需停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时间是: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12小时答案:B解析:为避免药物影响检查结果,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需停用4-6小时,长效制剂(如沙美特罗)需停用12-24小时,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停用6小时。22.以下哪项是判断“中度持续气流受限”的标准(GOLD2023)?A.FEV1占预计值≥80%B.50%≤FEV1占预计值<80%C.30%≤FEV1占预计值<50%D.FEV1占预计值<30%答案:B解析:GOLD分级中,FEV1占预计值≥80%为GOLD1(轻度),50%-79%为GOLD2(中度),30%-49%为GOLD3(重度),<30%为GOLD4(极重度)。23.体描仪检查时,患者需佩戴鼻夹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经鼻漏气B.减少呼吸阻力C.提高检查舒适度D.避免鼻腔温湿度影响答案:A解析:体描仪通过测量口腔压力变化计算肺容积,若经鼻漏气会导致压力测量误差,因此需佩戴鼻夹确保气流仅经口进出。24.以下哪项指标可用于评估肺功能检查的质量?A.FEV1/FVCB.流量-容积曲线(F-V曲线)的平台期C.RV/TLCD.DLCO答案:B解析:F-V曲线的平台期(呼气末段流速下降)提示患者用力不足或存在气道陷闭;优质曲线应起始陡直,无锯齿波,呼气时间≥6秒。25.肺功能检查中“重复测量的可接受标准”是指:A.两次FVC差异≤5%或100mL(取较大值)B.两次FEV1差异≤10%或200mL(取较大值)C.三次测量中最大FVC与次大值差异≤150mLD.三次测量中最大FEV1与次大值差异≤100mL答案:A解析:根据ATS/ERS标准,重复测量时,两次FVC或FEV1的差异应≤5%或150mL(取较大值),取最大值作为最终结果。26.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DLCO测量值假性升高?A.贫血(血红蛋白降低)B.肺出血(肺泡内血液)C.肺水肿(肺泡水肿)D.吸烟(碳氧血红蛋白升高)答案:D解析:DLCO测量需校正血红蛋白(Hb),Hb降低会使DLCO降低;肺泡内血液或水肿会增加弥散距离,降低DLCO;吸烟导致碳氧血红蛋白(COHb)升高,因CO与Hb结合能力强,会竞争性抑制CO摄取,导致DLCO假性升高(需校正COHb)。27.儿童肺功能检查的特点不包括:A.配合度差,需使用儿童专用设备B.FVC参考值需根据身高、年龄计算C.支气管激发试验安全性更高D.流量-容积曲线形态与成人相似答案:C解析:儿童因气道直径小、配合度低,支气管激发试验风险高于成人,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且激发剂浓度需调整。28.肺功能检查时,患者出现咳嗽的处理措施是:A.立即终止检查B.暂停检查,待咳嗽缓解后继续C.加快检查速度,缩短时间D.给予镇咳药后继续答案:B解析:轻微咳嗽可暂停检查,指导患者平静呼吸后重新开始;频繁或剧烈咳嗽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需评估是否继续。29.以下哪项属于“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表现?A.FEV1/FVC降低,TLC正常B.FEV1/FVC正常,TLC降低C.FEV1/FVC降低,TLC降低D.FEV1/FVC正常,TLC升高答案:C解析:混合性通气障碍同时存在阻塞(FEV1/FVC降低)和限制(TLC、VC降低),常见于COPD合并肺纤维化或胸廓畸形合并气道疾病。30.肺功能报告中“DLCO/VA”(单位肺泡容积的弥散量)降低提示:A.肺泡毛细血管膜病变B.肺容积减少C.通气/血流比例失调D.气道阻力增加答案:A解析:DLCO/VA(KCO)反映单位肺泡容积的弥散效率,降低提示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如肺纤维化、肺气肿);单纯肺容积减少(如胸腔积液)会使DLCO降低,但KCO正常。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计30分,每题至少2个正确选项)1.影响肺功能检查结果的因素包括:A.患者年龄、身高、体重B.检查前30分钟剧烈运动C.体位(坐位vs卧位)D.检查时的用力程度答案:ABCD解析:肺功能指标需根据年龄、身高、体重校正;剧烈运动后分钟通气量增加,可能影响MVV等指标;卧位时膈肌上抬,肺容积(如FRC)较坐位降低;用力程度直接影响FEV1、PEF等努力依赖性指标。2.以下哪些属于肺功能检查的禁忌症?A.未控制的癫痫B.近期(1周内)心肌梗死C.气胸(已行胸腔闭式引流)D.严重骨质疏松(无脊柱畸形)答案:AB解析:绝对禁忌症包括未控制的癫痫(可能诱发发作)、近期心肌梗死(1个月内)、未引流的气胸、大咯血(2周内)等;已引流的气胸、无脊柱畸形的骨质疏松为相对禁忌症。3.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功能特点包括:A.FEV1/FVC<70%B.RV/TLC升高C.VC正常或降低D.DLCO正常或降低答案:ABCD解析:阻塞性病变因气道阻力增加,FEV1/FVC降低;肺过度充气导致RV、TLC升高(RV/TLC升高);VC(=TLC-RV)可因RV升高而降低;COPD患者因肺泡破坏,DLCO降低,哮喘缓解期DLCO多正常。4.肺量计日常维护需包括:A.每日检查流量传感器清洁度B.每周校准定标筒C.每月更换细菌过滤膜D.每季度检测电路系统答案:ACD解析:肺量计需每日校准(使用3.0L定标筒),每周清洁流量传感器,每月更换细菌过滤膜(防交叉感染),每季度全面检测(电路、密封性等)。5.支气管舒张试验的适应症包括:A.疑似哮喘的患者B.COPD患者评估气道可逆性C.间质性肺疾病患者D.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答案:AB解析:支气管舒张试验主要用于评估气道可逆性,适用于疑似哮喘、COPD患者;间质性肺疾病以限制性改变为主,舒张试验多阴性;急性支气管炎因气道炎症可能出现暂时可逆性改变,但非主要适应症。6.以下哪些指标提示肺功能严重受损?A.FEV1占预计值30%B.MVV占预计值40%C.RV/TLC50%D.DLCO占预计值25%答案:ABCD解析:FEV1<30%预计值(GOLD4)、MVV<50%预计值、RV/TLC>40%、DLCO<30%预计值均提示严重肺功能损害,需警惕呼吸衰竭风险。7.体描仪法测量FRC的注意事项包括:A.患者需避免穿宽松衣物(防止舱内体积变化)B.检查前需排空膀胱C.呼吸阻断时需保持静止D.严重肺气肿患者可能出现负值(需重新测量)答案:ABC解析:体描仪通过测量胸腔内压变化计算FRC,宽松衣物或膀胱充盈会增加舱内额外体积,影响结果;呼吸阻断时身体移动会导致压力波动;严重肺气肿因气道陷闭,可能出现FRC测量值偏高,但不会为负值(负值提示操作错误)。8.肺功能报告的核心内容应包括:A.检查项目及方法(如肺量计法/体描仪法)B.实测值、预计值及百分比C.通气功能类型(阻塞/限制/混合)D.与临床诊断的关联建议答案:ABCD解析:完整报告需包含检查方法(确保结果可溯源)、具体数值(判断异常程度)、功能类型(指导临床)及关联建议(如是否需进一步检查)。9.以下哪些情况会导致FEV1测量值偏低?A.患者用力不足(F-V曲线起始段斜率低)B.检查时漏气(口与咬嘴密封不良)C.支气管舒张试验后(药物起效)D.哮喘急性发作期答案:ABD解析:用力不足、漏气会导致FEV1测量值偏低;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应升高;哮喘急性发作因气道痉挛,FEV1降低。10.肺弥散功能(DLCO)的影响因素包括:A.血红蛋白浓度B.肺泡通气量C.肺血流(心输出量)D.种族(如非洲裔与白种人差异)答案:ABCD解析:DLCO需校正血红蛋白(Hb降低则DLCO降低);肺泡通气不足(如肺不张)导致有效弥散面积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如心衰)减少肺血流,影响CO摄取;不同种族因肺泡结构差异,参考值需调整。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案例1:患者男性,68岁,吸烟史40年(20支/日),主诉“活动后气短3年,加重1月”。肺功能检查结果:-FVC:2.8L(预计值3.9L,71.8%)-FEV1:1.2L(预计值3.0L,40%)-FEV1/FVC:42.9%-RV:3.5L(预计值2.1L,166.7%)-TLC:5.0L(预计值5.2L,96.2%)-DLCO:6.5mL/(min·mmHg)(预计值18.0mL/(min·mmHg),36.1%)问题:1.该患者的通气功能类型是什么?依据是什么?2.结合病史,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3.根据GOLD分级,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如何?4.DLCO降低提示存在何种病理改变?答案:1.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依据:FEV1/FVC<70%(42.9%),符合阻塞性定义;同时RV升高(166.7%预计值)、TLC正常,符合阻塞性肺过度充气表现。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依据:长期吸烟史、活动后气短症状,结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及DLCO降低(提示肺泡破坏)。3.GOLD3(重度气流受限)。FEV1占预计值40%,属于30%≤FEV1占预计值<50%。4.DLCO降低提示肺泡-毛细血管膜破坏(肺气肿),导致有效弥散面积减少,是COPD的典型病理改变。案例2:患者女性,25岁,反复胸闷、咳嗽2年,接触花粉后加重。肺功能检查(基础值):-FVC:3.2L(预计值3.3L,97%)-FEV1:2.8L(预计值2.9L,96.6%)-FEV1/FVC:87.5%-支气管激发试验(乙酰甲胆碱):PC20-FEV1=3.5mg/mL问题:1.基础肺功能是否正常?为什么?2.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如何解读?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