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更新版)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更新版)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更新版)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更新版)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更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更新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笨拙(zhuō)勉强(qiáng)附和(hè)B.埋怨(mán)倔强(jiàng)炽热(zhì)C.教诲(huì)提供(gōng)模样(mú)D.琴弦(xuán)惩罚(chéng)给予(jǐ)答案:C。A项“勉强”的“强”应读“qiǎng”;B项“炽热”的“炽”应读“chì”;D项“琴弦”的“弦”应读“xi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静谧鞠躬尽瘁妇孺皆知B.懊悔锋芒必露一拍即合C.撺掇杂乱无张参差不齐D.屏嶂鞠躬尽瘁鞠躬尽瘁答案:A。B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C项“杂乱无张”应为“杂乱无章”;D项“屏嶂”应为“屏障”。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答案:C。A项“不可救药”程度过重;B项“随声附和”是贬义词,与语境不符;D项“高谈阔论”多含贬义,不恰当。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答案:D。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把“品质”改为“形象”;C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C.《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其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D.《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这些诗以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答案:无错误选项。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A.《长歌行》B.《七步诗》C.《出塞》D.《夏日绝句》答案:A。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对偶D.夸张答案:C。“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8.下列词语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鸟语花香B.骄阳似火C.春暖花开D.草长莺飞答案:B。“骄阳似火”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9.“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中“示”的意思是()A.表示B.给……看C.指示D.示范答案:B。10.“他像一只小鸟,欢快地跑向操场。”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答案:A。把“他”比作“小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1.下列词语中,与“囫囵吞枣”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融会贯通B.浅尝辄止C.精益求精D.字斟句酌答案:B。“囫囵吞枣”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浅尝辄止”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不深入钻研,二者意思相近。12.“桃花潭水深千尺”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夸张D.对偶答案:C。“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桃花潭水的深度。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B.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C.“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D.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答案:B。A项相邻两个数字表示约数时,中间不用顿号;C项“回答”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D项感叹号应在引号内。14.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勇敢B.机智C.狡猾D.善良答案:C。“狡猾”是贬义词,其他三项都是褒义词。15.“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中“去”的意思是()A.离开B.距离C.过去D.除掉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草船借箭》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答案:《三国演义》;罗贯中2.“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春夜喜雨》。答案:润物细无声;杜甫3.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答案:孰能无惑4.《将相和》一文中,“将”指__________,“相”指__________。答案:廉颇;蔺相如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答案:《诗经》6.“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这句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高尚气节。答案:要留清白在人间;坚贞不屈7.《少年闰土》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原名__________,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答案:鲁迅;周树人8.“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诗人__________的《竹石》。答案:千磨万击还坚劲;郑燮9.请写出一句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10.《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__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__。答案:丹麦;安徒生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他像一只小鸟,欢快地跑向操场。”这句话是比喻句。()答案:√2.“我断定他大概是小红的哥哥。”这句话没有语病。()答案:×。“断定”和“大概”矛盾,应删去“大概”。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答案:×。《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4.“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答案:√5.“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这句话中“过去的”和“往事”语义重复,应删去“过去的”。()答案:√6.《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用得十分精妙。()答案:√7.“她的歌声像百灵鸟一样动听。”这句话是拟人句。()答案:×。这是比喻句,把“她的歌声”比作“百灵鸟的歌声”。8.《石灰吟》和《竹石》都是托物言志的诗,分别表达了诗人不同的志向。()答案:√9.“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心情很繁重。”这句话中“繁重”用词不当,应改为“沉重”。()答案:√10.《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答案:√四、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一)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1.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文中周瑜的特点是()A.忠厚老实B.阴险狡诈C.宽宏大量答案:《草船借箭》;B2.诸葛亮说“只要三天”,表现了他()A.盲目自大B.有胆有识,胸有成竹C.随便答应,没有把握答案:B3.周瑜很高兴的原因是()A.诸葛亮答应造箭B.可以和诸葛亮一起喝酒C.觉得诸葛亮中了他的计,三天造不出箭就可以治他的罪答案:C4.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说明他()A.为了顾全大局,不与周瑜计较B.对完成造箭任务有十足的把握C.只是为了讨好周瑜答案:B(二)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5.这段文字描写了白杨树的()A.干、枝、叶、皮B.干、枝、花、皮C.根、干、枝、叶答案:A6.文中“力争上游”表现了白杨树()A.努力向上生长的特点B.喜欢和其他树竞争C.不满足于现状答案:A7.“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这句话体现了白杨树()的特点。A.团结B.正直C.倔强答案:A8.“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句话赞扬了白杨树()的精神。A.不屈不挠B.随遇而安C.自私自利答案:A9.作者说白杨树“决不是平凡的树”,原因是()A.白杨树外形高大挺拔B.白杨树具有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精神C.白杨树生长在西北答案:B10.这段文字运用的写作手法是()A.借景抒情B.托物言志C.对比衬托答案:B五、写作(2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参考例文《我的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医生,而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想成为教师,是因为我敬佩老师的无私奉献。在学校里,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精心地培育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他们不仅传授给我们知识,还教会我们如何做人。每当看到老师在讲台上认真讲课的样子,我就特别羡慕,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站在那神圣的讲台上。如果我成为了一名教师,我会用爱心去关心每一个学生。我会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不会因为他们的愚笨而责备他们。我会鼓励他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让他们在自信中成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