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具制作及教学活动设计_第1页
幼儿园教具制作及教学活动设计_第2页
幼儿园教具制作及教学活动设计_第3页
幼儿园教具制作及教学活动设计_第4页
幼儿园教具制作及教学活动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具是幼儿“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载体,而教学活动设计则是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的路径。二者相辅相成:优质教具为活动提供直观支撑,科学的活动设计则让教具的教育价值最大化。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从制作原则、典型案例、融合策略及优化建议四方面,探讨如何通过教具与活动的协同设计,推动幼儿在“玩中学、做中悟”。一、教具制作的核心原则教具的本质是“教育的工具”,其制作需围绕幼儿发展需求,遵循以下原则:(一)教育性:紧扣目标,服务学习教具需与教学目标(如数概念、语言表达、科学探究)高度匹配。例如,认识“大小”的教具,需提供明显尺寸差异的实物(如大中小积木),而非仅靠视觉对比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触摸、操作直观感知。(二)安全性:排除隐患,守护成长材料安全:优先选择无毒、无异味的自然材料(如原木、棉布)或食品级塑料,避免使用尖锐、易碎物品(如玻璃、金属薄片)。结构安全:教具边缘需打磨光滑,小零件(如纽扣、珠子)需牢固粘贴或缝制,防止幼儿误食。(三)趣味性:激活兴趣,主动探索通过色彩(明亮柔和的马卡龙色系)、造型(拟人化动物、童话角色)、互动性(可旋转、拆卸的结构)吸引幼儿。例如,将计数棒设计成“毛毛虫吃树叶”,每片树叶对应一个数字,幼儿边喂边点数,自然融入数学学习。(四)经济性:变废为宝,环保创新充分利用废旧材料:饮料瓶改造为“沙水漏斗”,纸箱搭建“城堡积木”,旧衣物缝制“故事手偶”。既降低成本,又传递环保理念。(五)可操作性:适配能力,自主探索教具尺寸需适合幼儿抓握(如直径3-5cm的操作件),操作逻辑简单清晰(如“按颜色分类”“按形状拼接”)。例如,纽扣穿线板的孔洞需足够大,方便幼儿自主穿脱。二、典型教具类型及制作实践结合幼儿园五大领域,以下为常见教具的制作与活动设计案例:(一)数学领域:**图形分类盒**材料准备废旧鞋盒(或纸盒)、彩色卡纸、剪刀、胶水、魔术贴(可选)。制作步骤1.将鞋盒盖裁剪为3-4个独立小格(如“圆形屋”“三角形屋”“正方形屋”),作为分类槽。2.用卡纸剪出不同颜色、大小的图形卡片(每种图形5-8张),背面贴魔术贴(便于固定在槽内)。3.在鞋盒盖外侧绘制对应图形的简笔画(如圆形配太阳、三角形配屋顶),辅助幼儿理解。教学活动设计:《图形小管家》导入:创设情境“图形宝宝迷路了,需要送回‘形状房子’里”,用手偶“图形警察”引发兴趣。操作:幼儿将图形卡片放入对应槽内,教师观察并提问:“这个图形的‘家’在哪里?为什么?”延伸:增加“图形组合挑战”(如“三角形+正方形=房子”),幼儿用卡片拼搭简单图案,拓展空间认知。(二)语言领域:**故事手偶剧场**材料准备旧袜子(或手套)、纽扣(或毛绒球)、不织布、马克笔、冰棒棍(可选)。制作步骤1.用袜子制作手偶主体,纽扣缝为眼睛,不织布剪出嘴巴、耳朵等特征(如兔子的长耳朵、小熊的圆鼻子)。2.用马克笔绘制角色表情(如微笑、惊讶),或用冰棒棍制作“可动嘴巴”(粘贴在袜子开口处,幼儿操作时能张嘴)。3.用纸箱搭建简易背景板(如“森林”“城堡”),增强场景感。教学活动设计:《手偶的秘密花园》导入:手偶“小兔子”出场,委屈地说:“我的花园里的花枯萎了,谁能帮帮我?”引发幼儿共情。互动:幼儿选择手偶角色(如小蜜蜂、太阳公公、雨水精灵),创编“拯救花朵”的故事,教师用图画记录关键情节。延伸:将故事画成绘本,投放区角供幼儿自主讲述;鼓励幼儿用黏土制作“新植物”,丰富花园场景。(三)科学领域:**沉浮探索盒**材料准备透明塑料盒(带盖,防止洒出)、水、乒乓球、石子、树叶、塑料片、记录表(画有物品简笔画,留空填“√(浮)”或“×(沉)”)。制作步骤1.塑料盒中装水(约2/3高度),放入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木质积木、金属钥匙、海绵块)。2.制作“沉浮记录表”:左侧画物品,右侧分“预测”“结果”两栏,用简单符号(√/×)记录。教学活动设计:《神奇的沉与浮》导入:提问“把乒乓球放进水里,它会‘游泳’还是‘潜水’?石子呢?”引发幼儿猜想。操作:幼儿先在“预测”栏标记,再实验验证,将结果填在“结果”栏;教师引导观察:“为什么塑料片浮着,石子却沉了?”延伸:探索“如何让沉的东西浮起来”(如给石子绑泡沫、给钥匙套气球),记录新发现。(四)美工领域:**自然拓印工具**材料准备蔬菜(土豆、胡萝卜)、海绵、滚轮、颜料(可水洗)、画纸、调色盘。制作步骤1.将蔬菜切出不同切面(如土豆切花形、胡萝卜切圆形),海绵剪出动物轮廓(如小鱼、蝴蝶)。2.滚轮缠上毛线(形成纹理),或用树枝蘸颜料(模仿树干纹理)。教学活动设计:《大自然的印章》导入:展示树叶、树枝,提问“它们的‘脚印’是什么样的?”引发幼儿观察自然物的纹理。操作:幼儿用拓印工具蘸颜料,在画纸上创作(如用土豆印“花朵”、海绵印“小鱼”,组合成“海底世界”)。延伸:收集幼儿作品,装订成《拓印小书》,投放语言区供幼儿创编故事。三、教具与教学活动的融合设计策略教具不是孤立的“玩具”,需与活动流程深度融合,成为推动学习的“脚手架”:(一)目标导向:教具服务活动核心例如,“认识5以内数量”的活动,设计“水果串珠”教具(不同数量的水果卡片串成“糖葫芦”):幼儿通过“穿一颗苹果、两颗草莓”的操作,自然理解“数与量的对应”,避免抽象的数字认读。(二)流程联动:教具贯穿活动始终以“动物的家”主题为例:导入:用动物手偶(如小鸟、小鱼)引发兴趣,提问“它们的家在哪里?”探索:提供立体栖息地模型(树洞、池塘、草原),幼儿将动物卡片分类放入对应“家”中,直观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总结:用拼图巩固认知(如“草原拼图”需放入羚羊、狮子等动物,缺少则无法完成)。(三)幼儿参与:从“使用者”到“创作者”鼓励幼儿参与教具制作:装饰分类盒(用贴纸、彩笔绘制图案),增强归属感;绘制手偶表情(给小熊画“开心的嘴巴”“生气的眉毛”),理解情绪表达。活动后,将教具投放区角,支持自主游戏:数学区的“图形分类盒”可变为“商店进货”游戏(按形状“进货”商品),语言区的“手偶剧场”可发展为“童话创编大赛”。(四)主题延伸:教具激活系列活动以“海洋”主题为例,海洋生物拼图(教具)可延伸出:语言活动:“海底探险”故事创编(用手偶讲述“小鱼找朋友”);科学活动:“海洋食物链”探索(用卡片排序“海藻→小鱼→鲨鱼”);美工活动:“贝壳拓印”(用贝壳切面创作“海浪”)。通过教具串联,形成“主题网络”,让学习自然延伸。四、实践优化建议教具与活动设计需在实践中动态调整,以下是提升质量的关键策略:(一)动态迭代:根据反馈优化教具观察幼儿操作难点(如分类盒格子太窄,卡片易卡住),及时调整尺寸;捕捉兴趣点(如幼儿偏爱恐龙手偶),补充新角色、新场景,保持教具的吸引力。(二)资源整合:家园社协同支持家园合作:发动家长收集废旧材料(奶粉罐、旧衣物),或参与“亲子教具制作日”,增进家园教育共识;社区联动:联系公园、农场提供自然材料(树枝、松果、蔬菜),丰富教具素材库。(三)专业提升:教师的能力进阶参加教具制作工作坊,学习木工、布艺、纸艺等技巧,拓宽创作思路;观摩优秀活动案例,分析“教具设计→活动环节→幼儿发展”的逻辑,形成“目标-材料-操作-延伸”的设计模板。结语幼儿园教具制作与教学活动设计,是一门“以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