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及考题集_第1页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及考题集_第2页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及考题集_第3页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及考题集_第4页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及考题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及考题集一、无菌技术的核心价值与概念界定无菌技术是医疗、检验、科研等领域预防交叉感染、保障操作对象安全的关键技术体系,其核心在于通过规范操作隔绝微生物污染,维持操作环境、物品及区域的无菌状态。(一)关键概念辨析1.无菌区: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或物品表面(如铺好的无菌盘、灭菌后手术器械包内部)。2.非无菌区:未经过灭菌处理,或虽经处理但已被污染的区域(如操作者衣袖、未经遮盖的桌面)。3.灭菌vs消毒:灭菌是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的过程(如高压蒸汽灭菌);消毒仅能杀灭病原微生物,无法清除芽孢(如含氯消毒剂擦拭)。二、无菌技术操作全流程详解(一)操作前准备1.环境准备:操作区域需清洁、干燥、通风,提前30分钟停止清扫以减少空气扬尘。若在病房操作,应拉床帘或用屏风遮挡,避免无关人员走动。2.用物准备: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标识(化学指示胶带变色、灭菌日期、有效期),确保包装完整无破损。常用无菌物品包括无菌包、无菌手套、无菌持物钳、无菌溶液等。3.人员准备:操作者修剪指甲、摘除首饰,按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戴口罩、帽子(头发、口鼻不外露),必要时穿无菌衣。(二)核心操作步骤(以“铺无菌盘”为例)1.取盘与检查:打开无菌包外层包装,用无菌持物钳取出无菌治疗巾,检查包装完整性及灭菌标识。2.铺巾与折叠:将治疗巾双折铺于清洁干燥的治疗盘上,双手捏住治疗巾上层两角的外面,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暴露无菌区。3.物品摆放: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物品(如纱布、镊子)放置于无菌区内,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以上、治疗盘边缘以内,避免跨越无菌区。4.覆盖与标注:将上层治疗巾边缘对齐覆盖,开口处向上反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反折一次,注明铺盘时间(有效期≤4小时)。(三)其他常见操作要点无菌手套使用:1.核对手套号码、灭菌日期,打开包装时捏住手套反折部(内面)取出;2.戴手套时,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戴好一只后,以戴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反折部内面,协助戴好;3.脱手套时,捏住手套口翻转脱下,避免污染手部。无菌溶液取用:1.核对溶液名称、浓度、有效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溶液有无浑浊;2.开启瓶盖时,用拇指与示指(或戴无菌手套)捏住橡胶塞边缘,消毒后打开;3.倒溶液时,瓶签朝向掌心,先倒出少量溶液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量,避免溶液接触非无菌区域。三、不同场景下的无菌操作重点(一)手术室无菌操作手术人员刷手后,手臂不可下垂或接触非无菌物品;穿无菌衣时,巡回护士协助提拉衣领,操作者双手插入衣袖,避免触碰外面。手术器械台保持“有菌/无菌”分区,器械护士传递器械时,术者用手接触器械的无菌区(如钳端、剪刃)。(二)换药室操作伤口换药遵循“从清洁到污染”的顺序,先处理清洁伤口,再处理感染伤口。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时,清洁伤口由内向外螺旋式擦拭(范围≥5cm);感染伤口则从外向内。(三)静脉输液操作穿刺前消毒皮肤(直径≥8cm),待干后再行穿刺。输液器、头皮针需在有效期内使用,排气时避免液体滴落到非无菌区域。四、无菌技术考题集(一)选择题(单选)1.无菌盘铺好后,其有效期为()A.2小时B.4小时C.12小时D.24小时*答案:B。解析:无菌盘暴露于空气中,微生物易沉降,有效期≤4小时。*2.取用无菌溶液时,错误的操作是()A.核对溶液名称、浓度B.倒溶液时瓶签向下C.先冲洗瓶口再倒液D.剩余溶液不可倒回瓶内*答案:B。解析:瓶签朝向掌心可避免溶液污染标签,影响后续核对。*(二)简答题1.简述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参考答案: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④弯曲手指使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⑤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揉搓(交换进行);⑦螺旋式擦洗手腕、手臂(至肘关节上10cm)。*2.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参考答案:①干式持物钳有效期≤4小时,湿式持物钳(浸泡于消毒液)每周更换2次;②取放时钳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③使用时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④不可夹取油纱布(油会隔绝消毒液)或非无菌物品。*(三)案例分析题场景:护士小张在为患者导尿时,不慎将无菌导尿管的前端触碰了治疗盘边缘(非无菌区),此时应如何处理?*参考答案:需立即更换新的无菌导尿管。因为导尿管前端已被污染,若继续使用会将微生物带入尿道,增加尿路感染风险。操作中若无菌物品被污染,应视为已被微生物污染,需重新更换无菌物品,确保操作全程无菌。*五、无菌操作质量控制与禁忌(一)质量监测无菌物品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生物监测(如每月一次,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菌片置于灭菌物品中,灭菌后培养观察)。操作环境监测:每月对治疗室、手术室空气进行细菌培养,菌落数≤500CFU/m³(普通病房)或≤200CFU/m³(洁净病房)。(二)操作禁忌禁止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皮肤消毒剂棉球。无菌物品一经打开,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包。操作中若怀疑无菌物品被污染(如包装潮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