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2025年上学期期中冲刺押题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高二语文2025年上学期期中冲刺押题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高二语文2025年上学期期中冲刺押题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高二语文2025年上学期期中冲刺押题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高二语文2025年上学期期中冲刺押题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2025年上学期期中冲刺押题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城市的夜晚,霓虹闪烁,车流如织。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着五光十色的光芒,将天空映照得如同白昼。人们行色匆匆,穿梭在喧嚣的街道上,似乎每个人都赶着去往一个重要的目的地。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孤独和寂寞。小林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每天早出晚归,加班是家常便饭。他住在一个狭小的出租屋里,房间内除了床和一张书桌,几乎没有其他家具。他喜欢在晚上的时候到城市的广场上散步,看着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跳舞、放风筝,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他渴望拥有真正的友谊,渴望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但他却不知道该如何打开心扉,与他人交流。小林的生活状态并非个例。在现代社会,许多人都在忙碌中迷失了自我,他们沉迷于虚拟世界,沉迷于手机和网络,却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他们害怕孤独,却又害怕与人深交;他们渴望被理解,却又不愿意敞开心扉。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让他们陷入了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有人说,孤独是现代人的通病。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变得越来越疏离,越来越孤独。他们就像一群无根的浮萍,漂泊在城市的海洋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归宿。然而,孤独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面对孤独,如何战胜孤独。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写作、旅行等方式,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内心力量。我们也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加入兴趣小组等方式,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城市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地方,它既可以给我们带来物质上的富足,也可以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空虚。如何在这座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如何在这座城市中找到真正的快乐,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1.文章第一段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2.结合全文,分析小林的形象特点。3.文章最后一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结尾是如何收束全文的。二、古诗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节选自《庄子·养生主》)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_________(2)砉然向然:_________(3)依乎天理:_________(4)技经肯綮之未尝:_________6.翻译下列句子。(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2)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7.庖丁认为他解牛的技术已经超越了普通的“技”,原因是什么?8.庖丁解牛的故事蕴含着怎样的道理?请结合原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9.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10.“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1.下面文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许多城市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兴建了许多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公园绿地等,这些举措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然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历史悠久的建筑被拆除,一些传统文化被遗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12.请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一个人,如果拥有知识,就能开阔视野;如果拥有健康,就能拥抱生活;如果拥有财富,就能享受幸福。13.下面是一则新闻的标题,请为其拟写一个简洁、生动的新闻导语。(不超过60字)标题:“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圆满落幕,我省再创佳绩导语:________四、作文(共60分)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圈子”里。这个“圈子”可能是家庭、学校、社区,也可能是朋友圈、兴趣小组。圈子是我们的避风港,也是我们成长的舞台。在不同的圈子里,我们收获不同的风景,经历不同的人生。请以“圈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试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1.答案:运用了景物描写、动静结合、对比等手法。作用:描绘了城市夜晚繁华热闹的景象,与下文人们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引出文章主题,为下文写小林等人的孤独作铺垫。解析思路:分析景物描写,找出具体景物(霓虹、车流、高楼、灯光)及其状态(闪烁、如织、映照、行色匆匆);分析动静结合,找出动态描写(车流如织、灯光闪烁)和静态描写(高楼大厦、玻璃幕墙);分析对比,找出前后文在氛围上的反差(外在繁华与内在孤独);总结手法并阐述其作用,即渲染气氛、引出主题、为下文铺垫。2.答案:小林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生活忙碌,居住环境狭小;他渴望友谊和理解,但又害怕与人深交,内心孤独,有些迷茫失落;他尝试通过去广场散步来排解孤独,但效果不佳。解析思路:从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中提取信息,概括小林的工作状态(上班族、早出晚归、加班)、居住环境(出租屋、狭小)、心理状态(渴望友谊和理解、害怕深交、孤独失落)、行为表现(去广场散步)。将这些信息整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物形象特点。3.答案:问题:如何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找到真正的快乐?看法示例:(1)我认为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快乐,关键在于平衡物质追求和精神需求,既要努力工作,也要关注内心成长,培养兴趣爱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我认为要找到真正的快乐,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被外界环境所迷惑,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社会做出贡献。解析思路:识别文末设问句的核心内容,即“如何在这座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如何在这座城市中找到真正的快乐”。然后结合自身实际,围绕这两个方面谈看法,可以从个人成长、人际关系、价值观、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阐述,观点要明确,论证要合理。4.答案:文章结尾以设问的形式收束全文,将前面描写的城市景象、小林的孤独以及人们的矛盾心理引向对“如何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真正的快乐”这一问题的思考,使文章主题得到深化,引发读者共鸣和反思。解析思路:分析结尾句的句式(设问);分析设问内容与上文内容的联系(城市景象、小林形象、人们心理);分析设问的作用(引向思考、深化主题、引发共鸣)。二、古诗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5.答案:(1)解,剖开,分解。(2)象声词。(3)天然的纹理。(4)筋骨结合的地方。解析思路:(1)“解牛”结合上下文语境,应为“剖开、分解牛”;(2)“砉然向然”是描写声音的词语,结合“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应为象声词;(3)“天理”指牛的生理结构,结合“依乎天理”,应为天然的纹理;(4)“技经肯綮之未尝”指技术、筋骨、筋结的地方,结合上下文,应为筋骨结合的地方。6.答案:(1)双手接触的地方,肩膀依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抵住的地方,发出皮骨分离的声音,用刀骨肉分离的声音,没有不合音律的。(2)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了技术层面了。解析思路:(1)注意句中的名词作动词的情况(触、倚、履、踦),以及象声词的翻译(砉然、騞然);(2)翻译时注意“好”的意思是“追求”,“进乎技矣”是“比技术更进一步”的意思。7.答案:庖丁解牛的技术超越了普通的“技”,因为他不仅仅依靠眼睛观察,而是依靠精神去感知(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顺应牛的天然结构(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并且他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连筋骨结合的地方都没有碰到过(技经肯綮之未尝),更不用说大的骨头了(而况大軱乎)。解析思路:从庖丁的回答中提取关键信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精神感知)、“依乎天理”(顺应天然结构)、“技经肯綮之未尝”(未碰到筋骨结合处)、“而况大軱乎”(更不用说大骨头)。将这些信息整合,说明其技术超越普通“技”的原因。8.答案:庖丁解牛的故事蕴含着“顺应自然规律,才能事半功倍”的道理。庖丁解牛的成功,不在于刀快,而在于他深刻理解牛的生理结构,顺应其自然纹理,避开难点,因此能够游刃有余。这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客观规律,深入了解事物,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取得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学习知识、处理问题、与人相处,都应该学习庖丁的精神,观察、思考、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解析思路:提炼故事核心寓意(顺应规律、顺势而为);结合原文分析(庖丁如何解牛);联系现实生活,说明这一道理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9.答案:描绘了诗人离开蜀地后,乘船出荆门山,眼前所见的壮阔景象:山脉随着平野消失,江水奔流入广阔无垠的原野;作用:展现了诗人视野的开阔和心情的畅快,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解析思路:分析前两句诗的内容,“山随平野尽”写山势逐渐消失,“江入大荒流”写江水奔流入广阔原野;分析景象的特点(开阔、壮丽);分析诗人当时的心情(喜悦、舒畅);分析诗句的作用(展现景象、抒发情感)。10.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月下飞天镜”将江中倒映的月亮比作飞下的天镜,“云生结海楼”将天边的云霞比作聚结的海市蜃楼。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江水的平静和天空云霞的奇幻,表达了诗人对所见所感的惊叹和赞美之情。解析思路:识别诗句中的比喻意象(飞天镜、海楼);分析本体(月亮、云霞)、喻体(飞天镜、海市蜃楼)及其相似点(形状、色彩、意境);分析比喻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富有美感);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惊叹、赞美)。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1.答案:病句一:“许多城市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兴建了许多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公园绿地等”改为“许多城市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兴建了许多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和公园绿地”。病句二:“也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改为“也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解析思路:分析第一个病句,发现“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公园绿地等”中“等”与前文的“许多”搭配不当,可以删去“等”,或者将“等”改为“和”;分析第二个病句,“提高”与“幸福感”“获得感”搭配不当,应改为“提升”或“增强”。12.答案:一个人,如果拥有知识,就能开阔视野;如果拥有健康,就能拥抱生活;如果拥有财富,就能享受幸福。→一个人,如果拥有知识,就能开阔视野,如果拥有健康,就能拥抱生活,如果拥有财富,就能享受幸福。→拥有知识,能开阔视野;拥有健康,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