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学《历史学》专业题库——社会福利制度与历史发展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的慈善救济形式?A.宗族互助B.官府赈济C.佛教慈善D.社会保险2.工业革命对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主要表现不包括:A.贫困问题加剧B.工人阶级的崛起C.政府干预的加强D.福利国家的建立3.下列哪一项不是英国《济贫法》(1601年)的主要内容?A.规定了救济对象的资格B.强调了劳动纪律C.建立了中央救济机构D.实行了免费医疗4.下列哪一项不是俾斯麦模式的主要特点?A.国家主导B.普遍性C.强制性D.私人投保5.贝弗里奇报告提出的福利国家模式被称为:A.俾斯麦模式B.福利主义模式C.北欧模式D.民主社会主义模式6.下列哪一项不是北欧模式的主要特征?A.高福利水平B.强制性社会成员资格C.私人保险为主D.高税收支持7.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相对滞后,其主要原因不包括:A.个人主义传统B.州权主义C.市场经济体制D.福利国家理念8.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福利制度主要特点是:A.市场化导向B.国家包办C.社会化程度低D.保险制度完善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A.回归计划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福利体系C.全面私有化D.减少国家干预10.下列哪一项不是当代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主要挑战?A.人口老龄化B.失业问题C.福利财政压力D.福利制度的公平性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下列名词的含义。)1.福利国家2.社会救助3.社会保险4.社会优抚5.济贫法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古代中国社会慈善事业的特点。2.简述工业革命对社会福利制度产生的影响。3.简述俾斯麦模式和美国模式的主要区别。4.简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就下列问题进行论述。)1.试述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历史驱动力。2.试述福利国家模式的演变及其面临的挑战。3.试述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未来发展的方向。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下列名词的含义。)1.福利国家: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为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制度。福利国家通常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组成部分。2.社会救助: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对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存权利的社会制度。3.社会保险: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强制劳动者和雇主缴纳保险费,建立社会保险基金,为劳动者在遇到生、老、病、死、伤、残等风险时提供经济补偿的社会制度。4.社会优抚: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优待、抚恤和安置等优待性福利的社会制度。5.济贫法:指16世纪英国颁布的一部重要的社会福利法律,旨在解决贫困问题,规定了救济对象的资格、救济方式和管理制度等。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古代中国社会慈善事业的特点:古代中国社会慈善事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宗族和民间为主,政府救济为辅;二是以救济贫困和灾民为主,兼顾其他社会问题;三是强调道德教化,注重精神层面的救助。2.简述工业革命对社会福利制度产生的影响:工业革命对社会福利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剧了贫困问题,推动了工人运动和社会救济的发展;二是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崛起,为福利制度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三是引发了政府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推动了政府干预的加强。3.简述俾斯麦模式和美国模式的主要区别:俾斯麦模式和美国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建立的基础不同,俾斯麦模式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美国模式则更多地受到个人主义传统和州权主义的影响;二是筹资方式不同,俾斯麦模式主要依靠强制性社会保险缴费,美国模式则更多地依靠税收和私人保险;三是福利水平不同,俾斯麦模式的福利水平相对较高,美国模式的福利水平相对较低。4.简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的主要内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逐步打破“单位制”福利体系,建立社会化的福利制度;二是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三是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四是发展社会福利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福利需求。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就下列问题进行论述。)1.试述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历史驱动力: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历史驱动力主要包括:一是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疾病等,推动了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的发展;二是工人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兴起,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三是社会公正理念的传播,要求政府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权利;四是政府干预能力的增强,为福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条件。2.试述福利国家模式的演变及其面临的挑战:福利国家模式经历了从俾斯麦模式到贝弗里奇模式的演变,其主要特点是福利水平的提高和福利范围的扩大。然而,福利国家模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福利财政压力、福利制度的公平性、人口老龄化等。3.试述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未来发展的方向主要包括: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二是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三是发展社会福利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福利需求;四是推进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建立更加公平、efficient的社会福利制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D2.D3.D4.D5.B6.C7.D8.B9.B10.B二、名词解释1.福利国家: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为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制度。福利国家通常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组成部分。*解析思路:此题考查基本概念。福利国家核心是国家责任,通过立法强制实施,覆盖全民或大部分公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包含救助、保险、福利等多个方面。2.社会救助: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对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存权利的社会制度。*解析思路:此题考查基本概念。社会救助的核心是“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生存权利”,对象是“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手段是“国家提供的物质帮助”,具有应享权性质。3.社会保险: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强制劳动者和雇主缴纳保险费,建立社会保险基金,为劳动者在遇到生、老、病、死、伤、残等风险时提供经济补偿的社会制度。*解析思路:此题考查基本概念。社会保险的关键在于“强制性缴费”、“基金积累”、“风险分担”和“经济补偿”,主要针对劳动者因特定风险(老、病、死、伤、残)失去收入来源的情况。4.社会优抚: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优待、抚恤和安置等优待性福利的社会制度。*解析思路:此题考查基本概念。社会优抚的核心是“对军人及其家属”,体现了国家对其特殊贡献和牺牲的补偿与褒扬,具有优待性和专门性。5.济贫法:指16世纪英国颁布的一部重要的社会福利法律,旨在解决贫困问题,规定了救济对象的资格、救济方式和管理制度等。*解析思路:此题考查基本概念和历史知识。济贫法是英国早期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标志,其核心是试图将贫困问题纳入制度化管理,但带有强制劳动和污名化色彩。三、简答题1.简述古代中国社会慈善事业的特点。*答案:古代中国社会慈善事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宗族和民间为主,政府救济为辅;二是以救济贫困和灾民为主,兼顾其他社会问题;三是强调道德教化,注重精神层面的救助。*解析思路:此题考查历史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宗族是社会基本单元,承担了大量互助功能;政府救济多在灾害等特殊时期,且往往与防灾减灾结合;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互助,影响了慈善观念和实践。2.简述工业革命对社会福利制度产生的影响。*答案:工业革命对社会福利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剧了贫困问题,推动了工人运动和社会救济的发展;二是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崛起,为福利制度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三是引发了政府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推动了政府干预的加强。*解析思路:此题考查历史知识。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结构剧变,工人生活条件恶化,催生了社会主义等工人运动,要求政府作为;新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为福利制度提供了政治和经济基础;社会矛盾激化,迫使政府开始介入社会问题解决。3.简述俾斯麦模式和美国模式的主要区别。*答案:俾斯麦模式和美国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建立的基础不同,俾斯麦模式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强调国家与市场的结合;美国模式则更多地受到个人主义传统和州权主义的影响,发展较晚且碎片化;二是筹资方式不同,俾斯麦模式主要依靠强制性社会保险缴费,体现社会共济;美国模式则更多地依靠税收(特别是联邦所得税)和私人保险,个人责任更突出;三是福利水平不同,俾斯麦模式的福利水平相对较高,具有普遍性;美国模式的福利水平相对较低,项目多元但缺乏统一性,受益者资格限制更严。*解析思路:此题考查比较史知识。分析两国国情差异:德国统一后国家权力集中,工业化早,有建立统一制度的意愿和能力;美国联邦制,地方权力大,个人主义传统深厚,市场化程度高。由此导致福利制度在建立时间、覆盖范围、资金来源、保障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简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的主要内容。*答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逐步打破“单位制”福利体系,将福利功能从企业、事业单位转移到社会,建立社会化的福利制度;二是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建立临时救助、五保供养等制度,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三是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四是发展社会福利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福利需求,如养老、托幼、社区服务等。*解析思路:此题考查当代中国史知识。改革的核心是“从单位到社会”的转型,即福利资源的提供主体从企业、事业单位转向政府主导的社会体系。具体体现在社会救助的完善、社会保险的覆盖扩大、社会福利服务的发展等多个方面。四、论述题1.试述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历史驱动力。*答案: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历史驱动力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一是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疾病、工伤等大规模社会问题的出现,严重冲击了传统社会秩序,迫使社会寻求解决方案,推动了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制度的发展;二是工人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益进行的斗争,对政府产生了巨大压力,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保障;三是社会公正理念的传播,如社会契约论、平等、博爱等思想深入人心,要求政府承担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利的责任,推动了福利国家理念的普及;四是政府干预能力的增强,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政府掌握了更多的资源,具备了实施大规模社会福利项目的能力,为福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条件。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促进,推动了社会福利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发展。*解析思路:此题要求全面分析。从宏观历史背景入手,依次分析经济(工业化后果)、政治(社会运动压力)、思想(价值观念变迁)、社会(政府能力提升)等多个层面的驱动因素,并阐述其内在联系。2.试述福利国家模式的演变及其面临的挑战。*答案:福利国家模式经历了从俾斯麦模式到贝弗里奇模式的演变。俾斯麦模式(19世纪末德国)主要在市场经济框架内,由政府主导,针对工业风险(失业、疾病、工伤),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为劳动者提供有限但相对普遍的保障,强调责任分担。贝弗里奇模式(二战后英国及欧洲多国)则超越了单纯的风险保障,基于社会平等原则,主张国家为所有公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保障,包括普遍性的社会保障、社会服务、住房、医疗等,福利水平更高,覆盖面更广,税收支持更大力度的“福利主义”模式。然而,福利国家模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财政压力巨大,人口老龄化、失业问题、福利项目膨胀等因素导致福利开支持续增长,对政府财政构成严峻考验;二是福利制度的公平性问题,可能存在“福利陷阱”、阶层固化、地区差异等问题,引发社会不满;三是效率问题,官僚化、机构臃肿可能降低福利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四是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如跨国劳动力流动可能影响福利待遇的衔接,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削弱国家提供福利的意愿和能力。这些挑战促使福利国家进行改革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节流阀DV30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中间式点焊不锈钢喉箍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涤氨针织弹力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扭伤的护理个案
- 2025年租赁合同样本示例
- 2025年大学《消防指挥-消防指挥决策方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成都租房合同模板
- 2025商场店铺租赁合同模板范本
- 粮油代理合同
- 2025年大学《生物统计学-概率论基础》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4942-2021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
- GB/T 34550.2-2017海水冷却水处理药剂性能评价方法第2部分:阻垢性能的测定
- 小红书运营方案
- 商标法课件新
- 行政管理专业大专毕业论文3000字
- 消防设施操作员报名承诺书
- 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 尿素安全技术说明书
- 货物运输托运单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经营许可证)
- preps拼详细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