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含全部答案)_第1页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含全部答案)_第2页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含全部答案)_第3页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含全部答案)_第4页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含全部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然药物化学》习题(含全部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A.乙酸乙酯B.正丁醇C.甲醇D.氯仿答案:C2.可用于分离中性皂苷和酸性皂苷的方法是()A.铅盐沉淀法B.分段沉淀法C.胆甾醇沉淀法D.吉拉德试剂法答案:A(中性皂苷与中性醋酸铅沉淀,酸性皂苷与碱性醋酸铅沉淀)3.某化合物的IR光谱在1745cm⁻¹处有强吸收峰,最可能的结构是()A.黄酮B.香豆素C.萜类内酯D.蒽醌答案:C(萜类内酯的羰基吸收通常在1740-1720cm⁻¹)4.能与Emerson试剂反应显红色的化合物需具备()A.邻二酚羟基B.游离酚羟基C.酚羟基对位无取代D.间位酚羟基答案:C(Emerson反应要求酚羟基对位未被取代)5.分离汉防己甲素(亲脂性强)与汉防己乙素(含一个酚羟基),可选用()A.冷苯溶解过滤B.氯仿-5%NaOH萃取C.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梯度洗脱)D.水提醇沉答案:B(乙素酚羟基可溶于NaOH水溶液)6.挥发油中萜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是()A.单萜和倍半萜B.二萜和三萜C.单萜和二萜D.倍半萜和三萜答案:A7.鉴别3-OH黄酮和5-OH黄酮,可选用()A.四氢硼钠反应B.锆-枸橼酸反应C.醋酸镁反应D.盐酸-镁粉反应答案:B(3-OH黄酮加锆盐显黄色,加枸橼酸不退色;5-OH黄酮加枸橼酸退色)8.提取原生苷时,为抑制酶的活性,常用方法是()A.用60%乙醇加热提取B.用冷水浸泡C.用乙醚回流D.用石油醚冷浸答案:A(60%乙醇可使酶变性,同时溶解苷类)9.甲型强心苷元与乙型强心苷元的主要区别是()A.C₁₇位取代基不同B.C₃位羟基构型不同C.糖链连接位置不同D.甾体母核饱和度不同答案:A(甲型C₁₇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乙型为六元)10.可用于检测薁类化合物的试剂是()A.香草醛-浓硫酸B.对二甲氨基苯甲醛C.溴甲酚绿D.Sabaty反应答案:B(薁类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显紫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聚酰胺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是(氢键吸附),洗脱时极性大的化合物(先)被洗脱。2.皂苷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持久性泡沫,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亲水性基团)和(亲脂性基团)。3.提取挥发油常用的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和(超临界CO₂萃取法)。4.蒽醌类化合物按结构可分为(单蒽核类)和(双蒽核类),其中(羟基蒽醌)是最常见的类型。5.生物碱的沉淀反应一般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原因是(生物碱与酸成盐后易解离出氮阳离子)。6.香豆素的母核是(苯骈α-吡喃酮),其基本骨架可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和其他类型。7.核磁共振氢谱(¹H-NMR)中,黄酮7-OH的化学位移通常在(12ppm左右),这是由于(形成分子内氢键)导致去屏蔽效应增强。8.分离多糖常用的方法有(分级沉淀法)、(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离原理及在天然药物化学中的应用。答案:大孔吸附树脂通过物理吸附(范德华力、氢键)和分子筛作用分离化合物。应用包括:①富集纯化苷类、黄酮、生物碱等;②去除多糖、蛋白质等大分子杂质;③不同极性树脂可分离极性差异大的成分(如弱极性树脂分离黄酮,中极性分离皂苷)。2.比较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的差异(固定相、流动相、适用化合物类型)。答案:正相色谱固定相为极性物质(如硅胶、聚酰胺),流动相为非极性或弱极性溶剂(如石油醚-乙酸乙酯),适用于分离极性小的化合物(如挥发油、萜类)。反相色谱固定相为非极性物质(如C₁₈、C₈键合硅胶),流动相为极性溶剂(如甲醇-水、乙腈-水),适用于分离极性大的化合物(如苷类、黄酮苷)。3.如何通过化学方法区分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答案:①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rmann-Burchard反应):三萜皂苷最后显红色或紫色,甾体皂苷显蓝绿色;②三氯乙酸反应:甾体皂苷加热至60℃即显红色,三萜皂苷需加热至100℃;③泡沫试验:甾体皂苷泡沫较三萜皂苷更细腻、持久(因分子较小)。4.简述从槐花米中提取芦丁的主要步骤及原理。答案:步骤:①槐花米粉碎,加0.4%硼砂水(保护邻二酚羟基),用饱和石灰水调pH8-9(芦丁酚羟基成盐溶解);②加热煮沸30分钟,趁热过滤(去除蛋白质、多糖等不溶物);③滤液用盐酸调pH4-5(芦丁成游离态析出);④静置、抽滤,水洗至中性;⑤乙醇重结晶纯化。原理:利用芦丁在碱性条件下成盐溶解,酸性条件下游离沉淀的特性,结合硼砂防止邻二酚羟基氧化,石灰水沉淀杂质(如黏液质与Ca²+形成钙盐)。5.列举5种用于生物碱结构鉴定的波谱方法,并说明各自提供的信息。答案:①MS(质谱):提供分子量(分子离子峰)及碎片离子信息(推断裂解规律和结构片段);②¹H-NMR(氢谱):给出氢的化学位移(判断取代基类型)、耦合常数(推断相邻氢的连接方式)、积分面积(氢原子数目);③¹³C-NMR(碳谱):提供碳的类型(sp²、sp³)、化学位移(判断官能团取代)、碳数目(DEPT谱区分CH₃、CH₂、CH、季碳);④IR(红外光谱):检测特征官能团(如N-H、C=O、芳环);⑤UV(紫外光谱):判断共轭体系(如吲哚类生物碱的λmax在220-280nm)。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设计从某植物中提取、分离、纯化并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完整流程(要求写出关键步骤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答案:(1)预处理:将植物材料粉碎至20-40目(增大表面积,提高提取效率),干燥(避免酶解,若含苷酶需先灭活,如用80%乙醇快速回流)。(2)提取:选择70%乙醇回流提取(乙醇能溶解黄酮苷及部分苷元,70%浓度可抑制酶活性),提取3次(每次1.5小时,料液比1:10),合并提取液。(3)浓缩:减压浓缩至无醇味(避免乙醇影响后续分离),得浸膏。(4)除杂:浸膏加水溶解,用石油醚萃取(去除脂溶性杂质如叶绿素、萜类),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富集黄酮苷元),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富集黄酮苷)。(5)分离纯化:①乙酸乙酯部位:上聚酰胺柱(黄酮与聚酰胺通过氢键吸附),用乙醇-水梯度洗脱(30%→50%→70%→95%乙醇),分段收集(30%洗杂质,50%洗单糖苷,70%洗双糖苷,95%洗苷元)。②正丁醇部位:上大孔吸附树脂(D101型),先用水洗脱(除多糖、氨基酸),再用30%→50%→70%乙醇洗脱(分别收集不同极性黄酮苷)。(6)纯化:合并相同馏分,减压浓缩后用甲醇重结晶(或制备HPLC纯化),得单体化合物。(7)结构鉴定:①理化性质:测定熔点(与标准品对照)、溶解度(苷元难溶于水,苷易溶)。②显色反应:盐酸-镁粉反应(黄酮类显红色)、锆-枸橼酸反应(区分3-OH与5-OH)、三氯化铝反应(显黄色荧光)。③波谱分析:-UV:加入诊断试剂(如NaOMe、AlCl₃)观察λmax位移(判断羟基位置);-¹H-NMR:A环质子(δ5.7-6.9,间位耦合)、B环质子(δ6.5-8.1,邻/对位耦合)、糖端基质子(δ4.2-5.5,J=6-8Hz为β构型);-¹³C-NMR:C-4羰基碳(δ175-185)、C-2(δ150-160)、糖碳(δ60-105);-MS:分子离子峰([M]+)及碎片峰(如苷元峰、糖碎片峰);-必要时做二维NMR(如HMQC、HMBC)确定氢碳连接关系。注意事项:提取时避免强酸碱(防止黄酮母核开环);分离时控制洗脱速度(过快影响分离效果);鉴定时需与标准品或文献数据对照(确保准确性)。2.试述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主要因素,并举例说明其在提取分离中的应用。答案: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因素主要包括:(1)氮原子的杂化方式:sp³杂化(如脂肪胺,pKa8-11)>sp²杂化(如吡啶,pKa5.2)>sp杂化(如氰基,pKa<0)。例如,小檗碱(季铵碱,sp³杂化)碱性最强(pKa11.5),可溶于水;麻黄碱(仲胺,sp³)pKa9.5,伪麻黄碱(形成分子内氢键)pKa9.7,碱性稍强。(2)电子效应:①诱导效应:供电子基团(如-CH₃)增加氮电子云密度,碱性增强;吸电子基团(如-OH、-COOH)降低碱性。例如,甲基麻黄碱(N-CH₃)碱性>麻黄碱(N-H)。②共轭效应:氮原子孤对电子与π键共轭(如苯胺、酰胺),碱性减弱。例如,秋水仙碱(酰胺结构)几乎无碱性,难与酸成盐。③空间效应:氮原子周围取代基体积大(如叔胺),阻碍质子结合,碱性减弱。例如,东莨菪碱(6,7-环氧基位阻)碱性(pKa7.5)<阿托品(pKa9.7)。(3)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内氢键(如伪麻黄碱的N-H与邻位-OH)可稳定共轭酸,增强碱性。伪麻黄碱(pKa9.7)碱性>麻黄碱(pKa9.5)。应用实例:①利用碱性差异进行pH梯度萃取:如分离汉防己甲素(无酚羟基,pKa8.0)与汉防己乙素(有酚羟基,pKa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