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顶拱形吊顶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圆顶拱形吊顶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圆顶拱形吊顶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圆顶拱形吊顶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圆顶拱形吊顶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顶拱形吊顶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一)材料准备骨架材料主龙骨:采用50×30×1.2mm热镀锌轻钢龙骨,弯曲半径需根据设计拱形曲率提前定制,确保弧度偏差≤3mm。次龙骨:选用38×12×0.8mm轻钢龙骨,间距≤400mm,与主龙骨配套使用。吊杆:φ8mm全丝镀锌吊杆,长度根据吊顶标高现场裁切,端头需做防锈处理(涂刷环氧富锌底漆2道)。连接件:包括龙骨挂件、吊件、角码等,应与龙骨型号匹配,且具备300N以上抗拔承载力。饰面材料石膏板:采用12mm厚耐潮纸面石膏板(适用于潮湿环境)或9.5mm厚普通石膏板,单张尺寸≤1200×2400mm,弯曲性能需满足拱形半径要求(弯曲半径≥15m时选用普通石膏板,<15m时改用可弯曲纤维石膏板)。辅助材料:自攻螺丝(ST4.2×25mm,镀锌防锈)、嵌缝膏、网格布(宽度≥50mm)、石膏腻子(抗压强度≥2.5MPa)等。材料验收标准龙骨、吊杆等金属材料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检测报告,锌层厚度≥80μm。石膏板表面应平整无裂纹,边缘无破损,弯曲试验时不得出现分层现象。(二)机具准备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用途说明激光投线仪3线/5线2台定位标高线、轴线及龙骨安装控制线曲线锯功率≥500W1台切割弧形石膏板及龙骨冲击钻φ12mm钻头2台钻孔安装膨胀螺栓电动螺丝刀扭矩可调(5-15N·m)3把固定石膏板自攻螺丝弧度测量尺量程0-3m1把检测龙骨及石膏板弧度偏差水准仪精度±2mm/km1台控制吊顶标高(三)技术准备图纸深化设计根据设计图纸绘制1:50节点详图,明确龙骨排布、吊杆间距、石膏板拼接方式等,重点标注拱形起拱点、顶点坐标及曲率半径(如设计未明确,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200-1/300)。采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模拟龙骨安装顺序及石膏板排版,优化拼缝位置(拼缝应避开拱顶及视线集中区域,且与墙面夹角≥45°)。现场测量放线弹线内容:吊顶标高线(允许偏差±5mm)、龙骨定位线、吊杆点位线(间距≤1200mm,避开灯具、风口等设备位置)。弧形控制线:采用弹性线沿设计弧度弹出,每2m设置一个控制点,用红漆标记。(四)作业条件结构基层验收合格,墙面、顶面抹灰工程已完成,现场杂物清理干净。吊顶内管线(水电、消防、通风等)安装完毕,打压试验及隐蔽工程验收通过。作业面温度≥5℃,相对湿度≤85%,通风良好;高空作业平台(脚手架或移动架)搭设完成,验收合格(脚手板间距≤200mm,护栏高度≥1.2m)。二、工艺流程(一)工艺流程总览测量放线→吊杆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安装→骨架验收→石膏板安装→嵌缝处理→表面修饰→验收(二)关键工序操作要点1.测量放线使用激光投线仪在墙面弹出吊顶标高控制线,采用水准仪校核,确保同一房间内标高偏差≤3mm。按深化设计图纸在顶面弹出主龙骨定位线,弧形主龙骨需加密控制点(每500mm设置1个),并用全站仪复核曲率半径(允许偏差±5mm)。吊杆点位放线时,应避开结构梁、风管等障碍物,如遇冲突需调整点位,调整后间距偏差≤100mm,且需增设加强吊杆(双吊杆或加大吊杆直径至φ10mm)。2.吊杆安装吊杆与结构层连接采用φ10mm膨胀螺栓(埋深≥60mm),钻孔直径φ12mm,螺栓抗拔力≥1.5kN。吊杆安装时需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1°,当吊杆长度>1.5m时,应设置反向支撑(角钢L40×4,间距≤3m)。弧形区域吊杆需随弧度倾斜,倾斜角度与拱顶切线一致,端头采用可调节吊件与主龙骨连接。3.主龙骨安装主龙骨安装顺序:先安装直线段龙骨,后安装弧形段龙骨,通过连接件对接,接缝处需错位搭接(搭接长度≥300mm),并用3颗以上螺栓固定。弧形主龙骨调整:利用可调吊件微调龙骨高度及弧度,采用弧度测量尺逐点检测,确保每2m弧长内偏差≤2mm,累计偏差≤5mm。起拱控制:按设计要求起拱,无设计要求时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200,且最大起拱量≤10mm。4.次龙骨安装次龙骨垂直于主龙骨排布,通过挂件固定,挂件应卡在主龙骨翼缘上,且每段次龙骨两端各设1个挂件,中间间距≤600mm。弧形次龙骨安装前需预弯加工,弯曲时采用专用煨弯器(避免直接锤击),弯曲半径与主龙骨一致,安装后间距偏差≤20mm。灯具、风口等设备位置需增设加强次龙骨(双龙骨并列或采用50×50mm方木龙骨,表面涂刷防火涂料2道),加强龙骨与周边次龙骨连接点≥4个。5.骨架验收验收内容:龙骨间距(允许偏差±10mm)、标高(±5mm)、弧度(±3mm)、平整度(2m靠尺检查≤3mm)、吊杆垂直度(≤1°)。承载力试验:在拱顶及1/4跨度位置施加1.5kN集中荷载,持荷1h后残余变形≤2mm。6.石膏板安装排版原则:石膏板长边沿次龙骨方向铺设,弧形区域板缝应与龙骨方向垂直,且板块接缝应错开(错缝距离≥300mm)。弯曲安装:普通石膏板需在安装前进行“湿水软化”处理(喷水后静置30min,含水率控制在15%-20%),弯曲时从中间向两端逐步固定,避免产生折痕;可弯曲纤维石膏板可直接冷弯安装。固定方式:采用自攻螺丝固定,螺丝间距:板边≤150mm,板中≤200mm,螺丝沉入板面0.5-1mm(不得破坏纸面),且距板边≥10mm(防止边缘崩裂)。弧形接缝处理:石膏板接缝处预留5-8mm缝隙,以便嵌缝处理;拱顶顶点处应设置“应力释放缝”(长度≥300mm,宽度2mm),填缝后覆盖弹性嵌缝膏。7.嵌缝及表面处理嵌缝工序:第一道:填入嵌缝膏(厚度略高于板面),嵌入网格布,用刮刀压实,确保网格布完全覆盖缝隙。第二道:待第一道干燥后(≥24h),涂抹第二层嵌缝膏,宽度较网格布宽20mm,表面刮平。腻子施工:满刮腻子2-3遍,每遍厚度≤0.5mm,干燥后用200目砂纸打磨,平整度偏差≤2mm(2m靠尺)。涂料施工:刷涂底漆1道、面漆2道,弧形表面应采用滚涂(避免喷涂产生流坠),每道涂料干燥时间≥4h(25℃环境下)。三、质量控制(一)主控项目龙骨安装质量主龙骨间距偏差≤10mm,次龙骨间距偏差≤20mm,龙骨拼接处无明显挠度(≤1mm)。吊杆安装牢固,抗拔试验结果≥1.5kN(每个检验批抽样1%,且不少于3处)。石膏板安装质量螺丝间距合格率≥95%(允许5%偏差,但单块板螺丝数量不得少于设计值的90%)。板面平整度≤3mm(2m靠尺),接缝高低差≤1mm,弧度偏差≤5mm(全弧长范围内)。安全性能吊顶骨架承载力≥500N/m²,加载试验后无塑性变形。防火性能:石膏板及嵌缝材料燃烧性能等级≥B1级,金属龙骨涂刷防火涂料后耐火极限≥0.5h。(二)一般项目表面观感石膏板表面无起鼓、裂纹、污染,腻子打磨平整,涂料色泽均匀,无流坠、漏刷。接缝处理:嵌缝饱满,网格布无外露,接缝处平整度≤2mm。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吊顶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尺量||表面平整度|3|2m靠尺+塞尺||接缝直线度|3|5m拉线+直尺||弧度|±5|弧度测量尺逐点检测|(三)质量通病防治弧形不顺畅预防措施:放线时加密控制点(每300mm设置1个),龙骨安装后采用CAD放样对比法校核弧度。整改方法:对偏差超标的龙骨,通过微调吊件或局部更换龙骨进行修正。石膏板开裂预防措施:板缝预留5-8mm缝隙,采用弹性嵌缝膏填充;灯具等重物位置增设加强龙骨。整改方法:已开裂处切开50mm宽V型槽,清理后重新嵌缝、贴网格布,表面修补平整。吊杆松动预防措施:膨胀螺栓埋深≥60mm,安装后采用扭矩扳手检查(扭矩值≥15N·m)。整改方法:对松动吊杆,重新钻孔安装或增设辅助吊杆(与原吊杆夹角≤45°)。四、安全措施(一)高空作业安全作业平台搭设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要求,脚手板铺满绑牢,严禁探头板;移动架轮锁需锁定,高度超过6m时设置缆风绳。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固定点承载力≥15kN),严禁酒后或疲劳作业。高空材料传递应使用工具袋或绳索,严禁抛掷;临时堆放材料重量≤200N/m²,且距临边≥1m。(二)机械安全电动工具需设置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使用前检查电缆无破损,金属外壳接地良好。切割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佩戴护目镜,切割方向避开他人,废料及时清理(堆放高度≤1.2m)。弯曲龙骨时,煨弯器应固定牢固,缓慢施加压力,防止龙骨弹动伤人。(三)防火安全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动火作业需办理动火证,配备灭火器(每50m²配置1组4kg干粉灭火器),清理作业面易燃物。油漆、稀料等易燃材料单独存放(与作业区距离≥30m),使用后及时封闭容器。吊顶内动火作业时,下方应设置接火斗(采用防火毯覆盖),作业后1h内安排专人巡查,防止阴燃。(四)应急措施高处坠落应急:立即停止作业,对伤者进行初步包扎(开放性伤口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保护现场。触电事故应急: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绝缘工具拉闸或用干燥木棒挑开电线),对伤者实施心肺复苏(如无呼吸心跳),送医救治。火灾应急:初期火灾用灭火器扑救(站在上风向,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火势扩大时立即疏散人员并拨打119,组织人员切断着火区域电源。五、验收标准及流程(一)验收标准隐蔽工程验收(龙骨安装完成后)龙骨间距、标高、弧度等符合设计要求,吊杆固定牢固,防火、防腐处理到位。验收资料: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深化设计图纸、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等。分项工程验收(全部施工完成后)表面平整度、接缝高低差等偏差符合表3.2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