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理论的价值第1课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题型觉醒
语言文字运用建议用时:18分钟(2025河南三门峡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0分)
恩格斯年纪轻轻就接触到了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并对时刻处于失业危机、生死边缘的工人产生了同情。同时,受进步书刊的影响,恩格斯萌生了拯救贫苦工人、改变阶级不平等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1843年,他遇到了毕生挚爱——爱尔兰纺织女工玛丽·白恩士。①在她的帮助下,②恩格斯打破了横亘在资本家少爷与工人群众之间的障碍,③得以能够近距离观察工人生活中的细节,④获得了对于工人阶级状况“有血有肉”的第一手资料。
恩格斯根据其1842年至1844年在英国的亲身调研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反映工人阶级状况的专著、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经典作品——《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至今日,这部著作所蕴含的调查研究思想仍A____,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为了解工人的生产状况,恩格斯详细考察,发现了大量B
___的现象。他了解到,大多儿童9岁起就开始劳动,每天至少工作12个小时。工人的活动基本上局限在琐碎的纯机械性的操作上,无休止地重复着,一年又一年。妇女甚至每天要工作18个小时。婴儿无人照顾,便灌麻醉剂让他们安静。
其实,在恩格斯对英国工人阶级进行调研之前,(甲)。恩格斯在翻阅大量已有的调查资料之后,很快就发现了这类调研的弊端。他说:“资产阶级调查委员会的这些长篇大论的报告注定要永远沉睡在内务部档案架上的废纸堆里。”原因在于这类调查都是受资产阶级委托的,其特定的调查立场,使得调查者只把工人阶级的生存状态当作无关大局的个别现象,只是提出一些C
___的改良建议,调查最终沦为了走过场的形式。
(乙),但恩格斯既没有天然地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去审视工人的状况,也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无价值立场的旁观者,而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价值立场上,去观察工人的工作生活状况,思考他们的现实困境和斗争问题。正因为恩格斯的整个调查贯穿着鲜明的价值立场,才对工人阶级的状况作了“最尖锐、最露骨”的揭露,对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罪恶性作了“最无情、最彻底”的批判。#1.2.11.
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案】
③删去“能够”(或“得以”)
④将“对于”改为“关于”(每处2分)【解析】
(1)提取句子主干。①②③④句的句子主干是:恩格斯打破障碍,得以能够(“得以”和“能够”语义重复,应删去其一。)观察细节,获得第一手资料。(2)再分析其他成分。④句,“对于(介词使用不当,应将“对于”改为“关于”。)……的第一手资料”。奇哥方法论病句修改主观题——抽丝剥茧,先抽主干,再剥修饰
修改病句分两步。第一步,先抽主干,看主谓宾。看句子的主谓宾是否搭配得当,是否缺少成分,是否更换主语。
第二步,剥开修饰,看其他成分。看定状补,检查这些成分是否能与其对应的主谓宾等搭配,定语里如果也有一套主谓结构,看是否能搭配,是否缺少成分。看介词,要特别注意介宾短语中介词和宾语的搭配,还要注意介词的使用会不会导致主语缺失。看关联词,注意关联词是否放错了位置,是否搭配不当。最后看句子的逻辑是否正确。2.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答案】
①根据1842年至1844年在英国的亲身调研,②恩格斯撰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③这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反映工人阶级状况的专著,④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经典作品。(改为短句1分,语序1分,句意1分)【解析】
(1)提取出长句的主干。句子的主干是:恩格斯撰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2)找句子中的其他动词。找到动词“根据”“反映”“开展”,“根据”的主语是“恩格斯”,宾语是“亲身调研”;“反映”在“世界上第一部……专著”这个分句中,“开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作品”这个分句中,这两个分句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定语,保留这两个分句即可。(3)写分句。“根据”和其对应的主语、宾语可组成分句:恩格斯根据1842年至1844年在英国的亲身调研。“世界上第一部反映工人阶级状况的专著”“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经典作品”这两个定语修饰的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本书,那么改写分句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就是主语,再增加谓语动词“是”,就可以把这两个定语变成独立的两个分句。(4)调整语句。把句子主干和分句放在一起,先写恩格斯的亲身调研,再写恩格斯撰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本书,最后再介绍这本书。奇哥方法论长短句变换——擒贼擒王,先找主干
1.长句改短句
第一步,找原句主干(一般是主谓宾)。
第二步,找动词。找句子中除谓语动词以外的其他动词,根据动词确定动作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有时两者可能只找到其一),即分句的主语和宾语。
第三步,写分句。根据找到的动词及其对应的主语、宾语,把句子主干以外的部分组成相对独立的分句(有动宾或主谓结构)。
第四步,调整语句。把句子主干和分句放在一起,加入衔接词,删除多余的词语,调整语序,使之成为完整的句子。
2.短句改长句
第一步,确定句子主干。在多个短句中,找到可以作为长句的主谓宾的成分。
第二步,合并句子。把剩余短句的内容改成长句中主谓宾的修饰词(定语、状语)。
第三步,调整语句。加入衔接词,删除多余的词语,调整语序,使修改后的内容成为完整的句子。3.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6分)【答案】
A熠熠生辉
B触目惊心/匪夷所思/骇人听闻
C无关痛痒/无关紧要/无足轻重
(每空2分)【解析】
A处,由前文的“时至今日”“调查研究思想仍”及后文“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可知,此处语境强调“调查研究思想”在当今仍然光辉闪耀,故可填“熠熠生辉”之类的成语。B处,由横线后“的现象”可知,此处所填成语是用来修饰“现象”的。再结合后文所举实例“大多儿童9岁起就开始劳动,每天至少工作12个小时”“妇女甚至每天要工作18个小时”“婴儿无人照顾”可知,此处应填写表示童工和女工超时超量劳动的现象超出常理、让人诧异的成语,故可填“触目惊心”“匪夷所思”“骇人听闻”之类的成语。C处,根据前文“只把工人阶级的生存状态当作无关大局的个别现象”及后文“调查最终沦为了走过场的形式”可知,调查者并不关心工人阶级的生存状态,故其提出的改良建议也是一些不重要的、不会影响大局的或与其自身利害没什么关系的建议,故可填“无关痛痒”“无关紧要”“无足轻重”等成语。成语积累熠熠生辉:光彩闪耀的样子。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无关痛痒:指与本身利害无关或无足轻重。无关紧要:与重要的事情无关。指不重要,关系不大。无足轻重:不足以影响事物的轻重。指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奇哥方法论成语填空——多看看,再转转
第一步,看前后,看位置,判断空缺处内容。看空缺处前后的语境、提示词等,确定语段内容,判断语意;看空缺处的位置,根据空缺处在句子中的位置,判断成语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由前面的信息判断空缺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先用“白话”表达。
第二步,将“白话”转化为成语。解答成语填空题,除了要联系上下文,更重要的是平时要积累成语,只有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才能顺畅地将“白话”转化为成语。4.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他遇到了毕生挚爱——爱尔兰纺织女工玛丽·白恩士”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DA.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复活》)B.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装在套子里的人》)C.“几点钟?”米考伯先生问道,“我可以——”“8点左右吧。”昆宁先生回答。(《大卫·科波菲尔》)D.夜空沉寂,灯光传递着一个信念——只要心中有光,世界就有希望。(《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解析】
D项与文中对应语句中的破折号都表示解释说明。A项,表示注释内容;B项,表示总结上文;C项,表示话语的中断。知识链接破折号的用法
①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②标示话题的转换;③标示语意的递进;④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⑤标示声音的延长;⑥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⑦标示引出对话;⑧标示事项列举分承;⑨用于副标题之前;⑩用于引文、注文后,标示作者、出处或注释者。5.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答案】
甲:资产阶级调查委员会也进行了调查
乙:虽然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每处2分)【解析】
甲处,由前文“在恩格斯对英国工人阶级进行调研之前”及后文“很快就发现了这类调研的弊端”可知,在恩格斯之前已有人进行过调研;由后文“资产阶级调查委员会的这些长篇大论的报告”可知,之前的调查是由资产阶级调查委员会做的。故此处可填“资产阶级调查委员会也进行了调查”之类的句子。乙处,由后文“但”可知,此处应填写一个与后文构成转折关系的句子,再结合后文“没有天然地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可推知,恩格斯应具备天然地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的条件,也就是其出身于资产阶级,再根据“但”可知,此处应填“虽然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之类的句子。奇哥方法论补写句子要“瞻前顾后”
补写句子,就必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提示”的眼睛,“提示”可能出现在空前,也可能出现在空后,所以补写句子时要“瞻前顾后”。
解答补写句子题的有效“7看”:①看上下文内容;②看新词(在空前没出现,在空后频繁出现的词);③看关联词;④看句子的位置;⑤看句子间的逻辑关系;⑥看标点符号;⑦看句式特点。题型觉醒
现代文阅读Ⅰ建议用时:20分钟(2024贵州遵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9分)
材料一:《红楼梦》的经济细节初探(节选)冯子礼
剥削的一般存在,总是以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的分离为前提,而对于贵族地主阶级,这种分离更为典型。它表现为占有者远离生产的现场和生产实践。黑山村离京城有一个多月的路程——从地租的实物内容及周瑞的行踪看,贾府在东北和江南沿海都有庄子,谁见过两府的爷们有一个到庄子上去哪怕是走马观花式地检查一下生产呢?贾琏持家,不过管出纳;贾政连银库已空、寅年吃了卯年的租儿也不知道;更不要说不认戥子的贾宝玉了。第五十三回贾蓉领的装有春祭赏银的黄布口袋上有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皇恩永锡”。正是这样:贵族地主阶级的盛衰荣辱并不取决于庄园经营的好坏,而是取决于是否能保持“皇恩永锡”。赫赫扬扬的世家,一失圣眷,马上一败涂地,再“复世职”,则又“延世泽”。后四十回续书要贾府“家道复初”,就一定得安排“兰桂齐芳”。这就导致冷子兴说的“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实他们也有“运筹谋画”,不过不是在经济上,而是在政治上——“仕途经济”上。不光贾政、雨村等以之为能事,就是宝钗、湘云、袭人这些“清白洁净”的女孩儿,也以此作为箴规宝玉的纲。一定的思想观念,总摆脱不了产生它的经济关系的制约。一部二十四史,主要是政治史,着眼于政治权力的分配,而不关心直接的物质生产,使官僚地主阶级特别腐朽。封建末世的崇祯皇帝说官僚们“视敲仆为故事,置农桑若罔闻”,批评的就是这一点。
衣租食税,安富尊荣,使社会财富像海水、像粪土一样挥霍了,但却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收入的增加除了榨取外,也只能靠再生产在外延上的扩大,即增加“进银子的产业”,也就是宝钗说的“取租的钱房子也能看得了几间,薄地也可添几亩”。随着社会财富在一极的迅速积累,贫困也在另一极迅速积累起来。这就不断破坏着社会再生产的条件,从而使贵族庄园只能维持简单的甚至不断萎缩的再生产。小说虽未直接写到这一点,但第一回所说的“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抢田夺地”以及因此造成的“东省地租近年所交不及祖上一半”的情形,就是再生产不断遭到破坏的反映。
巧取豪夺是官僚地主阶级分配的一种形式。它不取决于个别人的善念或恶念,而是这一阶级经常地大量地占有剩余劳动的方式,在官僚地主阶级中,这种分配同样是根据特权大小进行的。这种巧取豪夺,有一部分就现象看是在地主阶级内部进行的,但其实质不过是剩余劳动的再分配。《红楼梦》中日趋衰败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因争买香菱被薛蟠打死的小乡宦冯渊,以及妙玉、石呆子、甄士隐等等,他们都是再分配中的牺牲品。地主阶级或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也就是法外掠夺不断加剧的过程。对于官僚地主阶级,它往往由一种补充形式逐渐取代合法剥削变为分配的主要形式。“凡鸟偏从末世来”,一到王朝末代,特别是封建末世,昏君、贪官、蠹吏、“刻薄的主人”便应劫而生。清初也曾大力整顿过吏治,但那结果,康熙皇帝自己说是“私派倍于官征,杂项浮于正额”“相习成风,莫可挽回”。这个天是谁也补不好的。这种不断加剧的掠夺:(1)不断加剧敌对阶级间的矛盾;(2)严重威胁劳动条件的再生产、生产资料本身的再生产,不断破坏贵族地主统治自身的经济基础;(3)它加剧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好了歌》和《好了歌注》以及小说中经常笼罩着的“荣辱自古周而复始”等没可奈何的情绪,就是官僚地主阶级内部再分配加剧的反映;(4)政治上,它决定了封建吏治必然是贪官吏治;出于对劳动人民掠夺及再分配的需要,各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结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朋党关系,也成了封建吏治不可克服的伴生物。#1.1.5
材料二: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节选)恩格斯
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例如,国家就是通过保护关税、自由贸易、好的或者坏的财政制度发生作用的,甚至德国庸人的那种从1648—1830年德国经济的可怜状况中产生的致命的疲惫和软弱(最初表现为虔诚主义,而后表现为多愁善感和对诸侯贵族的奴颜婢膝),也不是没有对经济起过作用。这曾是重新振兴的最大障碍之一,而这一障碍只是由于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把慢性的穷困变成了急性的穷困才动摇了。所以,并不像人们有时不加思考地想象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是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1.2.3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A.贵族地主阶级的剥削总是以生产资料的使用和占有的分离为前提,表现为占有者远离生产的现场和生产实践。B.贵族地主阶级的盛衰荣辱取决于能否保持“皇恩永锡”,而非取决于庄园经营的好坏,“复世职”则可“延世泽”。C.宝钗、湘云、袭人等“清白洁净”的女孩箴规宝玉的纲,从内容说不仅是在经济上谋划,更是在政治仕途上运筹谋划。D.崇祯皇帝说官僚“视敲仆为故事,置农桑若罔闻”,批评官僚地主阶级着眼于政治权力的分配,而不关心直接的物质生产。【解析】
C项,“箴规宝玉的纲,从内容说……是在经济上谋划”错误。根据“箴规宝玉的纲”可定位到材料一第1段,原文说的是“其实他们也有‘运筹谋画’,不过不是在经济上,而是在政治上——‘仕途经济’上”,由此可见箴规宝玉的纲没有在经济上谋划。故选C。7.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A.巧取豪夺取决于官僚地主阶级经常地大量地占有剩余劳动的方式,他们的分配通常是根据特权的大小进行的。B.封建末世昏君、贪官、蠹吏、“刻薄的主人”的产生,导致法外掠夺逐渐取代合法剥削变为分配的主要形式。C.恩格斯认为,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动摇了德国经济重新振兴的一种障碍——德国庸人致命的疲惫和软弱。D.人们在既定的制约环境中、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历史,经济不管受到其他关系的多大影响始终具有决定意义。【解析】
B项,“导致”错误。根据“昏君、贪官、蠹吏、‘刻薄的主人’”可定位到材料一最后一段,原文说的是“地主阶级或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也就是法外掠夺不断加剧的过程……封建末世,昏君、贪官、蠹吏、‘刻薄的主人’便应劫而生”,应该是随着“法外掠夺不断加剧”,“封建末世,昏君、贪官、蠹吏、‘刻薄的主人’”才产生。故选B。8.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CA.刘姥姥进大观园,自然是看到了烈火烹油、花团锦簇的荣国府,她不仅叹服荣国府的家业和人物,更为荣国府的消费所震撼。B.乌进孝告诉贾珍:“他现管着那府里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今年也只这些东西,不过多二三千两银子,也是有饥荒打呢。”C.荣、宁二府在征收货币地租的同时,力图维持祖宗旧例,实行“企业拿剩余,员工拿固定”,让庄田的第一生产力受到一种非常原始的禁锢。D.这个群体当中还有一些特殊的人,比如总管房的大总管赖大、账房总管林之孝以及银库房总领吴新登等,应该说他们都是富裕的经理人。【解析】
先分析材料一的观点,根据材料一的标题可知,材料一主要讲的是《红楼梦》中的“经济”问题。再分析各段的段首与段尾可知,材料一主要从政治与经济的角度,阐明了《红楼梦》中所透露出的经济背后的现象与根源,文本从“剥削……总是以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的分离为前提”“衣租食税,安富尊荣,使社会财富像海水、像粪土一样挥霍了,但却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巧取豪夺是官僚地主阶级分配的一种形式”等角度阐释了剥削的实质在于统治阶级对政治与经济关系的把握。A项,借刘姥姥的视角,阐明了荣国府的繁华与奢靡,不能推出其中的经济原理。B项,从乌进孝的角度,阐明了庄子里的收入不是很景气,表明了经济收入的减少,也没有直接点明其根源。C项,能够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角度阐述,符合材料一的观点。D项,是从总管的角度,阐明了他们在贾府中的地位,但没有阐述其中的政治经济原理。故选C。9.材料一提到“皇恩永锡”,请你结合《红楼梦》的内容简要概括贾家能受到皇帝恩赐的原因。(6分)【答案】
①贾家先祖是开国功臣,世代承袭爵位;②贾元春入宫为妃;③贾家的关系网中多是贵族阶级。(每点2分)【解析】
根据“结合《红楼梦》的内容”“贾家能受到皇帝恩赐的原因”可知作答的范围和方向。
回到《红楼梦》中寻找原因。能得“皇恩永锡”意味着贾府与皇帝之间有密切关系。①阅读《红楼梦》可知,贾家的祖上是兄弟两人,哥哥叫贾演,弟弟叫贾源,他们为朝代的建立立下大功,是开国功臣,各自被封为宁国公、荣国公,居住在宁国府、荣国府。府邸是敕造的,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世袭爵位,可见贾家先祖是开国功臣,世代承袭爵位。②《红楼梦》中贾政的女儿,贾宝玉的姐姐贾元春入宫为妃,加强了贾府与皇帝之间的关系。③《红楼梦》中主要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这四家都是豪门贵族,且用姻亲等关系组成了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因此他们“一荣俱荣”。材料一最后一段也提到“各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结成‘一荣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5296.6-2025消费品使用说明第6部分:家具
- 2026年中国水泥管等制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螺旋输送泵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伺服液压振动台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5石家庄高新区招聘社区工作者73名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年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秋季招聘(185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仁寿县从“三支一扶”计划人员中公开考核招聘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员工手册培训幻灯片
- 肾囊肿超声监测方案
- 2025年墓碑安装合同违约责任协议
- 2025中国家庭教育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报告
- 2025年无线电广播接收设备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2mm土工膜长丝土工布检测报告合格证
- 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 企业注销申请书模板
- 农业田间机器人课件
- 旅游政策与法规案例分析题
- 新版物业交割单
- 《汽车运用基础》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测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